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类演讲稿 > 会议发言 > 全国新语文教学尖峰论坛讲稿

全国新语文教学尖峰论坛讲稿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84W 次

艾青有一首诗,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要用嘶哑的喉咙歌唱。我来金华,金华的烤鱼死不瞑目,扎破了我的喉咙,今天我也要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全国新语文教学尖峰论坛讲稿

先声明一下,本文谈不上是讲座,只是本人在教学中的一点感慨。这些年听了不少课,尤其是文言文的课,一些老师不约而同地选择只对字词进行解释翻译,而对文句篇章的赏析很淡漠。后来与外地市的语文老师交流时,了解到这种情况在他们那里也很普遍。

由于应试的需要,站在实用主义的立场上,教师教什么,怎么教,只要出成绩,都应该是合理的。不过,我想,如果让学生在美感欣赏中轻松愉悦地学习文言文,效果是不是更好呢。学生掌握文言知识固然重要,但学会欣赏更为可贵,也更高效。

教材中所选文言文是专家学者从中国古代浩如烟海的文献中精心挑选出的最优秀的篇章,其经历时代淘洗至今仍然光彩熠熠。承载我们民族的历史、文化、情感、心灵等记忆的东西,不应该只是一些落叶跟碎片,或者遗迹中的残砖烂瓦,高中文言文课程也不应该只是为考试而生的繁琐语法分析和词汇用法训练。这样的文章如果只讲字词的解释翻译,生动优美的文言文课无异于字词解剖课,无异于见树木而不见森林,令人痛感遗珠之憾。

首先说一下“文学味儿”。所谓“文学味儿”,愚以为,包括语感的、文学的、文章的。语感方面,因声求气,要讲究诵读的味道;文学方面,需要关注形象和情感;文章方面,需要关注构思与行文的方法。所以,文言文课堂,要重视诵读,重视学习文章写法,重视形象分析、情感体验、生活和社会思考。中国是文学大国,也是文章大国,有很多优秀传统,可惜,被我们丢弃了。

本讲座主要对《鸿门宴》中几个容易忽视也是十分精彩的细节和语言描写,谈谈文中应该注意的文学欣赏问题(文学味儿问题)。

1、“项羽大怒”与“沛公大惊”

对于项羽来说,巨鹿之战中,俘王离,败章邯,灭掉秦军主力,一路进逼关中,眼看灭秦在即;不料沛公利用秦军主力胶着于巨鹿之机,过高阳、宛城,入武关,顺利地进军关中,迫秦王子婴投降,抢先占领了咸阳,接着又闭关据守,欲称王关中。本来项羽就很郁闷:“三大战役”是我打的,“十大元帅”却没有我,沛公只是捡了个便宜,却“欲王关中,珍宝尽有之”,而且有了人事安排“使子婴为相”。这口恶气如何能出,况且自己手握重兵,对手又是实力远不如自己、自己一向看不起的沛公,于是“大怒”,并发出进军号令:“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项羽大怒”接应下文“项羽兵四十万,沛公兵十万”。项羽有实力,又勇武过人,沛公这样一个“市井小人”居然“欲王关中”,作为楚国贵族后裔的猛将军项羽岂能容忍,“大怒”正是他自负狂傲性格的自然流露;项羽遇到政治问题往往靠军事手段解决,这样写,正是他简单暴躁性格的真实反映。从情节发展来说,曹无伤告密、项羽大怒和范增的火上浇油都强烈的渲染了鸿门宴前剑拔弩张的紧张形势,蓄势很足。

“沛公大惊”也有许多可挖掘之处。“大惊”首先写出作为一方统帅的沛公竟然丝毫不知道项羽“大怒”和对方即将对自己的军事行动。可以想见,如果没有项伯的“私见张良”,沛公一方第二天一大早就会遇到灭顶之灾。沛公吃惊慌乱的程度真切地反映出项伯情报价值之高。从情节发展来说,“沛公大惊”又自然引出下文厚结项伯、赴鸿门宴会等内容。

所以,把握了细节,对人物性格和情节进行文学味儿的分析,会极大地丰富文言文的内涵,增加文言文的趣味,激发学生阅读和思考的乐趣。

2、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柰何?” 张良曰:

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柰何?” 张良曰:

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柰何?” 樊哙曰:

沛公的三次“为之奈何”:第一个“为之奈何”表现了沛公的惶恐无措,反映出他焦急万分的心理;第二个“为之奈何”显然是问计于张良,沛公自知实力不敌项羽,颇有自知之明,表现了他诚心求教的个性;第三个“为之奈何”既是无意的问,也是故意的问。沛公已决意要逃,但作为三军统帅,怎能留下被人耻笑的把柄,于是把话留给心直口快的樊哙来说。这叫有话不好好说,既是领导的智慧,也是文学的智慧,很有解读的必要。

三个“为之奈何”,前两次听取了张良的意见,第三次听取了樊哙的建议,各显沛公其情其性其智,既可见出沛公焦急万分的心情,又可以表现沛公虚心求教的个性。沛公爱问、善问,能择善而从,果断决策。沛公的这些优点与范增三番五次提醒而项羽默然不应的刚愎自用的性格形成鲜明对比。

刘邦说过:“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即张良)。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可以说这段话是对三个“为之奈何”的最好旁注。

3、沛公曰 “吾入关,秋豪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豪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

樊哙闯帐的精彩自不必言,但这两段话的比较也很耐咀嚼。仔细读这两句话,就会发现,两人说话的基本内容何其相似。沛公的话谦卑、低调,但把项羽捧得很高(“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臣之不敢倍德也。”)。沛公的这番话既骗取了项伯的同情信任,也得到了去鸿门赔罪、化解项刘矛盾的机会。樊哙的话粗中有细,他明责项羽,暗捧项羽,而且把项羽捧得很高,甚至比怀王更高(“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明显是说项羽未封沛公为侯,明责项羽,暗捧项羽)。这话项羽当然受用!樊哙的这番话完全消除了项羽的疑虑,也使得因擅闯军门军帐而违规违纪违法的樊哙安然无恙。

另外,这前后两句话(“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豪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内容如此相似,不难看出隐藏在鸿门宴背后的导演:张良。这一切大概都是他的精心安排吧。

4、“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於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卻。”

沛公生于前256年,项羽生于前232年,按年龄应该刘项应该是叔侄关系。沛公又有亡秦的功劳,但他面见项羽时,却屈身卑辞,极尽心机。他先说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戮力而攻秦)”,并肩作战(“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又用了一个谦称(臣),又说自己是捡了便宜(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最后又冰释了前嫌(此前,沛公曾令人把守关口,企图阻挡项羽入关,项羽“使当阳君等击关”,项刘发生军事摩擦)。这一切都很迎合妄自尊大、有妇人之仁的项羽的心意。沛公很给项羽面子,项羽当然高兴,便不假思索,慨然说出曹无伤告密这样重要的军事情报。沛公的心机可见一斑,项羽的性格也可见一斑。

以上我们通过对部分细节描写和语言描写的分析,发现了许多很有趣的东西,这些便是文学审美的能力问题,也是文言文教学中的文学味儿问题。

所以,在文言文课堂上多些文学味儿,让学生学会审美理解,是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有效途径和能力体现。学生在学习文言文时,如果能够学到文章章法之美,欣赏文本语言之美,进而体会形象性格之美,感受情感意境之美,挖掘文章立意之美,从而激发起自己学习文言文的浓厚兴趣,这是不是我们广大语文教师的一种追求呢!

最后套用艾青的诗作结,为什么我讲的如此激动,因为我对语文爱的深沉。

赞助商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