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类演讲稿 > 述职述廉 > 探索的即兴演讲稿

探索的即兴演讲稿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89W 次

即兴演讲是不是很让你害怕呢,突然的邀请让你措手不及,不但毫无准备,更是不知说些什么,没关系,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关于探索的即兴演讲稿,希望能帮到你。

探索的即兴演讲稿

以探索为话题即兴演讲

奥运是什么?在我的眼里,它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在这场战中,运动员们不仅仅是竞争、比赛各自的技能。还要竞争各自的精神。竞技体育的重要价值在于,以超越、突破、团结、创新等精神力量激励世人,而不仅仅是技艺的展示、战术的运用。

透视每个运动员的背后,都必有一种精神让我们感动。陈燮霞的十年励志,小将郭文珺的心无杂念,柔道选手冼东妹的艰难复出,美国男篮“梦八”的志在必得,中国女足的顽强拼搏。当然还有土耳其举重运动员、雅典奥运会冠军塔伊兰,3次试举失败后对杠铃的深情一吻,女子十米气手枪亚军俄罗斯名将帕杰林娜与铜牌得主格鲁吉亚的妮诺萨卢克瓦泽在领奖台前主动相互拥抱,并送上“奥运之吻”……这些精神都难能可贵,奥运精神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

当一个人已然到达某个顶峰,自然是要扞卫自己的霸主地位。然而,扞卫一块金灿灿的奥运金牌谈何容易,再加上心态发生了本质的变化,杜丽就被这样的重重障碍挡在了本届奥运会女子10米气步枪的奖牌门外。

卫冕失败了,伊人含泪离场,她哭得那样伤心,可全国的观众哪一个不是这样?哪一个不在为杜丽而惋惜呢?当我知道杜丽还参加了女子50米步枪三种姿势的比赛时,我先是一喜,又是一忧。喜的是杜丽在本届奥运会上还有一次翻身的机会;忧的是距下场比赛只有4天了,杜丽能调整好心态,从失利的阴影中走出来吗?

这次,杜丽又落泪了,但是,那是胜利与喜悦的泪水!是的,杜丽她成功了!她向所有人证明了自己!她重新登上了顶峰!时间,心态都不是问题,永不言败才是真正的意义!这就是杜丽向我们诠释的奥林匹克精神!

四年一度的奥运会只有短短17天的辉煌,但它留存给世人的是绵延不绝的精神力量和审美享受,因为运动员在奥运会上所锻造的非凡的精神力量绝不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消失!运动员精神、团队合作精神和公平竞争精神,就是体育贡献给社会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民族的精魂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此时此刻,血管中涌动着最原始的激情,跳动着远古的韵律,那是对历史的回顾,是民族的根的追寻。

是三闾大夫的哀婉唱出了探索的先河吗?不,他只是中华大河的一个分支,是湘水绕出了长江的怀抱,不是那潺潺的源头。是内修法度务耕织,外连横而斗诸侯的商君?是胡服骑射的赵武灵王?还是……对于国家的兴衰,对于人世斑驳的探求本源在哪里?也许黄帝再世,也无法回答这个没有尽头的问题,因为中华民族原本就是一个探索的民族。

在这片富饶的土地上,华夏人民从来也没有停止过前进的脚步。是中华的四大发明为欧洲拉开了新时期的序幕,商晋文化脱颖而出,蕴育了资本主义的萌芽,《梦溪笔谈》、《本草纲目》……一本本记录了人类历史最宝贵的遗产,而文化更是积淀了几千年岁月的精华。然而,一切都在探索与发展中,却独独看不到社会制度更迭的影子,也许正因为拥有光辉灿烂的历史,我们就可以自诩为天朝上国,就可以闭关锁国,可以不思进取,期望这“不朽”的帝业永保万代。

是西方人恭敬地接过我们的火药又轰碎了中国的国门,是东方人傲慢无知地挥霍祖业又拱手献出万里河山。近代的中国,好像那架破旧的老水车,纺出疲惫而又凄惨的歌儿:圆明园冲天的火光梦中犹记,紫禁城中的硝烟弥而不散,芦沟晓月下喋血的石狮呜咽不已,南京城内三十万亡魂在诉说悲惨的往事。

但泱泱大国不会就此沉沦,炎黄子孙没有停止探索。从太平天国到辛亥革命,从国民革命到抗日战争,我们的先辈虽位卑而不忘忧国,虽屡遭挫折却从未放弃。洪秀全、孙中山,毛泽东……一个个掷地有声的名字,挺起了民族的脊梁,在探索中托起中华的希望。

像坐在祖母的膝上,谛听历史的教诲。探索,原来是中华民族的精魂。今天的中国,在探索中走向富强;明天的中国,将走向小康,走进西部,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探索,探究民族的希望,索取无限美好的明天。

科学是从零到一百的探索演讲稿

今天我想要讲的是比较高大上一点的,我想讲的就是纳米科技是怎样在改变着我们现在和将来的世界。回过头来先做一些简单的科普,什么是纳米?刚才我们也提到了,纳米这个东西只是一个尺度,肉眼是看不到的,我们通常是要用电子显微镜来做这个东西。我们现在看一下几张图,像这样,大家看到的是一个厘米级跟毫米级的东西。这些蚂蚁,肉眼还是可以看得到的,毫米到微米差了三个数量级,大家的头发大概是几十个微米左右,微米级的结构肉眼已经看不到了,微米下面再小三个数量级就到了纳米级。这样的一个结构,一根纳米导线放大几十、几百万倍以后出现的一个东西,那个白点是什么?原子,材料到最小的单位,它都是由原子构成的。一个原子基本上是零点一个纳米,比纳米还要小,像这样一根导线的话有那么十来个,或者二十个原子排成一个方阵,就形成了一个纳米结构。我们所说的纳米科技就是把这些材料合成出来,研究它的这些性质,然后再把它应用到各种各样的地方。你可能看不到它们,但是真真切切是在被用。

我们做科研通常有人会问:“我们为什么要做这个东西?我们为什么要做这个纳米技术?”在这点上,我想大家都知道爱迪生,他说我首先去发现这个世界需要什么,然后我就去发明它。事实上告诉我们什么?告诉我们科技首先是要服务于社会。

接下来我给大家看一张图,这张图是我女儿画的,她六岁的时候画的。20xx年的时候,我带我女儿去欧洲讲学,在飞机上我就跟她讲人工光合作用,我跟她讲这是我做的科研。当然20xx年的时候,我们那时候还没有做出来现在的纳米导线跟细菌的一个复合体。所以她当时听了以后,就有这么一个对将来的愿景,有一个手段能够把大气当中的二氧化碳采集下来,做光合作用。将来的加油站,你就可以在现场合成这些东西了,合成汽油、合成天然气,应该说人工光合作用在这方面的应用是越来越可能变成现实。所以这是一个很令人欣慰的事情。今天(录制当天)也正好是我女儿的生日,所以我也在这儿祝她生日快乐。

那么什么是人工光合作用?这跟纳米科技有什么关系?我们来看这样一个公式:二氧化碳加上水,再加上太阳光,一部分我们把它变成氧气了,另一部分我们把二氧化碳里的碳,变成了有可能是燃料、汽油、天然气。我们可以把它变成各种各样的化学品,这是我们想要做的事情。这里有一个关键的东西,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催化剂。这个过程应该说对于我自身来说有一个脑洞大开的时刻,我知道在大自然当中有这样那样的细菌,这些细菌能够做到非常非常好的一个催化作用,能够把二氧化碳转化成各种各样的化学品。那么我就说,为什么我们不能把半导体的纳米导线跟这些细菌结合在一块?现在回想起来应该是七、八年前的事情,跟科学界里头的一些人讨论的时候,他们都在说你这个是异想天开,这怎么可能呢?我当时去申请美国的科研基金的时候,他们都说这个是肯定不行的,怎么会想到这两个东西结合在一块来做这个事情。不会给你钱,但是我坚持,我还是想要把这个事情至少要去试一下。经过大概六、七年的时间,第一次真正地把纳米导线跟细菌复合体做出来了,而且第一次真正能够做到从二氧化碳、水、氧气方面,去生产燃料、天然气,能够生产各种各样的化学品,然后一边还产生氧气。所以这在当时的科学界是一个挺大的轰动,人工光合作用真正做起来了。现在大家看到的就是一个从零到一的过程。

我是在1993年从中国科大毕业,去哈佛攻读博士学位。在哈佛那一段时间也是真正意义上我的科研生涯一个开端了。第一年的时候,我的科研项目应该说不是太顺利,作为出国留学的留学生来说,就需要担心我接下来做什么来完成我的博士学位。当时摆在我跟我导师之间就两个选择:一个是你可以随大流,第二个就需要冒险了。1994年的时候,大部分人都在做一种材料叫碳纳米管,非常非常热门,我们决定就是不去做这个东西,发扬一下革命的冒险精神。1994年我们开始做这个东西,第一次引进了半导体纳米导线这个概念。在过去二十年当中,这个领域越来越大,现在全世界大概有几百个研究组都在做这样那样的科研。从现在回头看,这是一个很好的决定。有个思想家叫爱默生,他说了这么一句话:不要去走别人走过的老路,要在还没有路的地方给别人趟出一条道来。所以当时我们做的这一件事情,就是给别人趟出了一条道,这里头就是一个原创精神。如果我们把整个科研过程看成是零到一百的过程,那么这个从无到有,从零到一的过程是非常重要的。从零到一,这是个原创过程,也是一个产生新的知识的过程,也就是说这个过程很多东西是要进课本的。然后接下来就是譬如说从一到九十九的过程,是一个不断优化的过程。九十九到一百,另外一个非常关键的过程,这个阶段是你真正有了看得见、摸得着的产品,产业化了,能够应用到各种各样的地方去了,这就转化成生产力了。

大家有没有看过《火星救援》?还记得马特·达蒙在火星上非常绝望地使用一切办法来生长土豆的故事吗?火星上气体的两个主要成分,第一个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第二个是氮气。人类将来如果要移民到火星,我们就可以把它的二氧化碳、水、阳光变成各种各样人类所需要的一些物质,而且还可以给人类提供氧气。火星上还有氮气,氮气就是运用我们这样的概念,我们可以把它转化成肥料。事实上,我们也正在跟美国宇航局讨论这个事情,我们很有可能先在太空站做这个事情,这是完全可行的。

人工光合作用的确是取得了很重大的突破,所以引起了一些很有意思的事情。我有一个朋友,做音乐的,在最近一年开始,我们在做一个事情,把整个人工光合作用的过程编成一个音乐剧。很少有人把一个科研题材转化成一个音乐剧,接下来我想跟大家一块儿听听其中的一段,讲的是用太阳能把它转化成氢气。好的,我今天就讲到这儿,谢谢大家。

赞助商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