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美德类演讲稿 > 青春励志 > 2022“致敬英雄·奉献青春”青年节活动心得体会(精选15篇)

2022“致敬英雄·奉献青春”青年节活动心得体会(精选15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5.84K 次

2022“致敬英雄·奉献青春”青年节活动心得体会 篇1

“第二天一早,我们再次进行穿脱防护服的培训,这是一场同病毒开展的战争,防护服是最大的倚仗,事关生命,没有一个人掉以轻心。”县第一人民医院李斌在给武义一中师生们讲述时回忆着,每位医护人员要穿一套洗手衣,再穿隔离衣、防护服,戴两层手套、两顶帽子,穿双层鞋套。

2022“致敬英雄·奉献青春”青年节活动心得体会(精选15篇)

武义一中高一(九)班学生俞果说:“一直以来和平安宁的生活,让我们忘却了灾难,英雄这个词语似乎也变成了一个缥缈虚幻的符号。如今,当英雄事迹不再遥远,而是切切实实在身边涌现,我们对英雄这个词语又有了更直观深刻的理解。逆行出征是一桩充满未知和挑战的壮举,需要莫大的勇气和坚定的信念。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奉献和担当,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们成功救治那么多危重病人的同时也保持自身零感染、零退场,也更让我们明白,只有学有所成,学以致用,才能更好地为祖国做贡献。向英雄致敬的最好方式,就是把英雄精神转化为前进的不竭动力。”

“在疫情时期,心理有压力和担忧是正常的。但我们相信只要坚持,一定能打赢这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课上,李斌用自己的经历,鼓励学生奋勇争先,集中精力学习。

“我们应该学习医疗队不怕吃苦、不畏难的精神,直面挑战,超越自我。”听完演讲后,学生们纷纷表示感受到了榜样的力量,会努力学习、奋发图强,用青春力量扛起责任与担当。

2022“致敬英雄·奉献青春”青年节活动心得体会 篇2

到达武汉后,郑瑞强立刻投入工作,除了按照分工和作为专家组成员到武汉各个定点医院巡查并指导危重病人救治外,还在武汉市肺科医院承担危重症患者的临床救治工作。

武汉市肺科医院是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中的第一批定点医院,也是收治危重症患者的首批定点医院。

没有外出巡查任务时,每天早晨,郑瑞强都会先查看病人的检查结果,与专家一起讨论病情,制定治疗方案后进入病房查房。每次进入病房前,要穿防护服、戴护目镜和口罩。转运病人、为病人翻身,这些平时比较轻松就能完成的事情,在这里,往往需要花两到三倍的时间。“每次从病房出来,浑身都湿透了。”

2月1日23时,一名64岁女性患者出现呼吸衰竭,在气管插管和有创呼吸机支持下,血氧饱和度仍然只有80%-85%,在随后的俯卧位通气治疗中,患者的氧合状态也只有轻微的改善。郑瑞强判断,患者的肺部病变非常严重,如果不实施体外膜肺氧合(即ECMO)技术治疗,很可能有生命危险。

“ECMO技术又被称为‘魔肺’,它实际上是一个起暂时替代作用的人工肺,为患者提供循环及氧合支持。”在向国家重症医学专家组的领队们汇报后,郑瑞强和其他同事决定给该患者实施ECMO治疗。

半个小时后,患者的血氧饱和度终于维持在95%以上,氧合得到明显改善,各项生命体征也保持稳定,最终挽救了她的生命。

“当时那位女患者呼吸非常困难,神志不是特别清楚,如果不采取ECMO,有生命危险,很可能撑不过第二天。”郑瑞强说,该患者是从武汉其他定点医院转到他所在的武汉肺科医院,来时病情就比较严重。

“我来!”这是郑瑞强的口头禅。他说,对一线医护人员来说,ECMO、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气管插管等都是高危操作,极易近距离与病人的气道分泌物接触。“从保护年轻医生的角度考虑,危险操作,我们都是自己上。”

“那时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尽一切可能多救治一个病人的生命。”在这里,他采用ECMO技术,治愈了多例危重症患者。

2022“致敬英雄·奉献青春”青年节活动心得体会 篇3

回忆在武汉战斗的时光,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职业成就感浓厚而热烈,他们感觉无比自豪。在壶山小学授课时,县第一人民医院医生李浅微说:“为国出战,何等荣幸,更何况我们是职责所在,更是义不容辞。我们并不是英雄,只是尽了医务人员的责任。希望孩子们努力学习,在将来祖国需要你的时候,你可以为国所用,有能力为国分忧。”逆行英雄们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激励大家热爱祖国、珍惜时光、勤奋学习,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孩子还小,我从未离开她超过24小时。说舍得,是不可能的。但是,没有国哪有家,一想到自己身上的责任和使命,我便坚定了决心。”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县中医院汤含曙说,“我将年幼的女儿托付给妈妈后,主动奔赴抗疫一线,扛起了医护人员的责任与担当。”“国有召,召必至。得知要组建医疗队支援湖北,我主动请缨,志愿要求驰援湖北。”县第一人民医院徐畅接到驰援湖北的紧急通知后,立即收拾行李。“为了鼓励自己和同伴,我在头发上理出‘平安’二字。”

“逆行英雄们”讲述的逆行故事,令学生们肃然起敬。

2022“致敬英雄·奉献青春”青年节活动心得体会 篇4

“驰援武汉抗击疫情,是我的职责,更是我的使命……”4月23日下午,承德军分区通过视频会议形式,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事迹报告会,参加驰援武汉医疗救护的民兵姜威、高超用真挚情感和感人事迹讲述了自己的抗疫故事。

白衣执甲,逆行出征。姜威、高超两名同志是承德市中医院的护士,也是承德市民兵应急营医疗救护排的民兵队员,武汉疫情暴发后,承德市积极响应,先后组织四批74名医护人员驰援武汉。在参加驰援任务期间,姜威、高超两位同志誓把白衣当战袍,无惧艰险、顽强拼搏,奋战在医疗救治最前沿,圆满完成了援助任务。

“当党和人民需要我的时候,我会无条件的服从组织安排,随时准备利剑出鞘,执行任务,用自己的诺言和行动,为党和人民再立新功!”民兵高超说。

军分区领导对姜威、高超两名民兵的英勇事迹给予了高度赞扬,并围绕“五看五增强”进行了授课辅导,通过国内与国外疫情防控做法,深刻阐明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引导广大官兵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贯彻负责制,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为国家和军队建设贡献力量。

2022“致敬英雄·奉献青春”青年节活动心得体会 篇5

4月27日,小学低年段回校上课,至此,我县小学、初中、高中全面复学。近日,武义县教育系统联合卫健系统开展“对话援鄂医疗队校友,上好爱国教育第一课”活动,抗疫英雄纷纷走上三尺讲台,向学生们讲述援鄂前线的故事。“不同以往的‘开学第一课’,援鄂英雄通过宣传防疫常识、讲述援鄂事迹,不仅全面提升学生防护意识,严格规范落实防疫措施,更有助于激发学生爱国情怀,引导学生将对英雄模范的向往与崇敬转化为努力学习的强大动力。”壶山小学相关负责人表示。

他们,身披白衣,执甲逆行,在祖国最危急的地方守护一朵朵生命之花;他们,朝气蓬勃,重返校园,汲取知识茁壮成长为祖国的未来之花。当他们相遇在一起,便是一堂鲜活生动的开学课,一次直观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亲眼见证的典范说服力强,近在身边的榜样感染人心,讲台之上的援鄂英雄,娓娓道来的抗疫历程,奋发学习、爱国担当的种子在这个开学季播撒在了学生内心深处。

“进入病房之前,我们需要穿戴隔离衣、帽子、鞋罩、口罩,戴上护目镜,全身防护,进入隔离房。行走20米就会觉得呼吸困难,曾经一段时间,每天都会有医生和护士因为胸闷缺氧晕倒。”4月27日下午,在武义一中,驰援湖北医务人员、县第一人民医院李斌为在场师生讲述抗疫故事,传递拼搏精神。

从4月17日开始,我县部分学校主动邀请援鄂医护人员回母校讲学。他们或讲述身边的感人事迹,或回顾援鄂时期的做法和体会。回到曾经的母校,“逆行英雄们”亲切地与大家分享着几十年前同样坐在教室中学习的回忆。他们向孩子们讲述着自己的抗疫故事:接到援鄂任务时的激动、初到武汉时的震撼、投入工作时的忘我、病人康复出院时的惊喜、平安凯旋时的感动……

2022“致敬英雄·奉献青春”青年节活动心得体会 篇6

“喂”,我在火车上,信号不太好,马上把最新版技术方案发给您”。4月初,技术支持中心梁大伟同志主动请缨,赶赴项目现场,全力保障项目开发过程中的技术支持,从河北邢台到石家庄,再到青海西宁,11天奔赴三个项目现场。在疫情还未完全过去的时期,任劳任怨、从无怨言已不足以形容这个年轻人。因为他内心的想法很简单也很坚定,一定要在复工复产过程中,把之前失去的时间和进度抢回来。为了更好配合市场开发人员推进项目落地,梁大伟充分展示了技术人的“执拗和较真”精神,必须要自己前往每一个现场,仔细勘察,保证技术方案的质量。

梁大伟只是技术中心技术人员的一个缩影,疫情期所有技术人夜以继日的努力奉献,事业部的技术成果才呈现出遍地开花。20__年2月份以来,技术支持中心编制综合能源服务项目方案5项、技术报告16余篇;对10余个综合能源服务技术方案、可研进行了研判,整理完成综合能源项目典型应用场景案例集,对楼宇建筑、医院、数据中心、高校等场景的综合能源服务案例进行梳理和汇总;编写完成数据中心、钢铁行业、铁路枢纽等行业的综合能源解决方案,并与外部单位技术交流28场次,有力的支撑起事业部各项业务的开展。

致敬,默默奉献的技术人!

2022“致敬英雄·奉献青春”青年节活动心得体会 篇7

20__年初,突然暴发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席卷了荆楚大地。在这片土地上,有这么一群人,他们争分夺秒,他们奋力搏击,只为尽早抚平大地的伤痛,他们身穿白衣,他们逆风而行,他们就是最美的逆行者——医护人员,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黄江就是其中一员。

2月1日这天,在家人的理解与支持下,黄江写下请战书:不辱使命,不论生死,不计报酬,我要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

2月12日晚,黄江接到通知,他的请战书被批准了,光荣成为了江西驰援湖北医疗队的一员,恰巧的是这天正好是他42周岁生日,他说,“这个消息是我今天收到的最有意义的礼物”。虽然对家里有很多不舍,但是黄江明白,只有战胜疫情,才能更好的保卫家人,保卫人民,武汉需要他们!

如果说武汉是抗疫前线,那么黄江所驰援的武汉协和医院无疑就是风暴中心。

虽然黄江与儿子相隔千里,但是每天结束工作后,黄江都要和儿子视频,分享自己在武汉的事情,并取名“超人日记”。

有一次,黄江给儿子讲了值晚班发生的事情,有一位患者突发病情变化,情况十分危急,黄江与队友们经过讨论,当机立断,立刻给患者进行了ECMO(体外膜肺氧合)手术。要知道,那种手术不仅要求技术精湛,而且风险特别大。医疗队几乎是在与死神抢人,在连续奋战几个小时后,终于让患者脱离危险,重获新生。听完后,黄江的儿子对他说:“爸爸,你说的那个ECMO是不是就像光能粒子枪一样,是很厉害的武器?我心中爸爸的战“疫”超人形象更高大了,爸爸你们一定会胜利的,加油”。

黄江工作的病区是重症病区,主要以收治危重症患者为主,老年患者居多,工作任务极为繁重。但这些患者在大家的科学防治、精准施策下,病情已渐渐好转,且有多名患者已经康复出院。其中有一例患者仅仅住院6天就痊愈了,这也是整个协和医院肿瘤中心首例治愈出院的患者。黄江告诉儿子,要把整个病区的患者全部治好了才回家。

3月16日,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支援武汉国家医疗队转战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CCU病房,在李兰娟院士团队的指导下开展救治危重症患者工作,疑难病例讨论,精准施策,制定个体化救治方案,经过多个医疗团队的团结协作,使CCU危重症患者一个个转危为安。在此期间,李兰娟院士勉励医疗队“感谢各位的辛勤付出,我们大家是带着使命而来的,希望各位在做好救治工作的同时,请大家一定要做好自我防护。接下来,我的团队将和大家一起战斗。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够夺取武汉保卫战的全面胜利。”最终,大家圆满完成党和人民交给医疗队的任务。

自从赴武汉抗“疫”以来,家人的理解和支持,以及同事和朋友们的关心,给了黄江十足的勇气和力量来与疫情抗争到底!他感谢身边每一个支持着他的人,也特别感谢医院党政领导、骨科主任以及总务处、器械装备处等机关后勤部门给他们准备了充足的生活物资,正是有了许许多多像他们一样的支持者,才使许许多多像他一样的一线工作者能以最佳的精神状态去迎接这场无硝烟的战争,共同战胜了疫情。

2022“致敬英雄·奉献青春”青年节活动心得体会 篇8

张定宇出生于1963年12月,曾带领医疗队赴汶川抗震救灾,并赴阿尔及利亚、巴基斯坦等国开展国际医疗援助。

当首批不明原因肺炎患者转入金银潭医院后,他当机立断组建隔离病区,采集病人支气管肺泡灌洗液送检,为实验室确认病毒赢得了时间。

接诊新冠肺炎患者以来,张定宇隐瞒身患渐冻症的事实,坚持吃住在医院,全身心投入救治工作。并且在大量诊治实践的基础上,率先将抗艾药物克力芝用于重症患者,为治疗赢得了宝贵时间。

历经三个多月的生死长夜,4月26日,武汉疫情防控保卫战迎来重要历史时刻——在院新冠肺炎患者清零!

张定宇说,自己最难忘的是一起并肩冲锋的战友——驰援金银潭医院的全国12支医疗队,加上省内和武汉其他兄弟医院的同行,共有1500多人。“他们的恩情,我此生都不敢忘记。”

“最近一个多星期,我常出门去过早,吃碗牛肉面,来个面窝,就觉得特别幸福!”他说,其实这些街头巷尾的烟火味道,就是幸福啊。

此前,张定宇已获记大功奖励,被授予“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湖北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并拟推荐为全国劳动模范和全国先进工作者候选人。

升职公示发布后,张定宇表示:“我不惊讶,唯有忐忑。因为没做过,怕做不好,很担心,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但还有工作能做,就是一种幸福。”

愿这位抗疫英雄能在工作和烟火味道中,继续幸福下去!

2022“致敬英雄·奉献青春”青年节活动心得体会 篇9

钟南山,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高级别专家组组长。他在20__年非典型肺炎肆虐时期主持了广东省的非典防治工作,是中国抗击非典型肺炎的领军人物。湖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爆发,他临危受命,亲临湖北武汉抗击“疫”情最前线,担任专家组组长,指导医治及防护工作。

作为国内外呼吸病防控治疗领域的翘楚,钟南山不仅在病理学、流行病学等知识领域学识渊博,贯通中西,甚至亲自示范、普及如何洗手、戴口罩等生活细节。当他看到疫情防控难度增加时,他眼含泪花,看到他苦口婆心劝导人们一定要尊重医学、尊重知识、加强自我隔离时,人们对这个80多岁的耄耋老人油然生-种深深的敬意;当看到他四处奔波,在高铁上劳累到靠着座位靠背熟睡时,很多人心疼地直呼要他保重身体。

正是这样一一个可爱、可敬,对事业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的老人和无数个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医护工作者,构成了保护人民身体健康的“脊梁”。危难之中显身手。钟南山院士带领他的团队不辞辛苦、殚精竭虑为战胜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一幕幕,为全国医疗界战胜疫情增添了信心和力量,同样也让全国人民再次铭记了“钟南山”这个名字。一个偶像级英雄的诞生,不仅在于他的非凡业绩、过人的智慧,还在于他对祖国、对人民健康事业满腔热忱、兢兢业业、无怨无悔地付出。这样的英雄,才是我们的民族引以为豪、不断战胜任何艰难险阻的栋梁,才无愧于这个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

2022“致敬英雄·奉献青春”青年节活动心得体会 篇10

抗疫英雄之医护群体——“带队勇闯隔离区的临退休医生”曹晓英,“白衣作战袍,上阵父子兵”的徐自强、徐秋笔,“推迟婚期,守护病患”的35岁准新娘龚丽丽,“逆行母女”秦满凤、杨佳,“傲骨贤妻”何秋芳,剪去长发抗击疫情的肖思孟……疫情期间,他们白衣执甲,冒着生命危险奔赴战“疫”一线,为大家舍小家,为我们构筑起了抵御病魔的钢铁防线,他们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抗疫英雄之医护群体。

抗疫英雄之基层干部群体——空巢老人的贴心“儿女”肖锦峰、黄蓉晖,“隔离区的大管家”容从俊,“带伤抗疫的女支书”邝素珍……疫情期间,他们披星戴月,白天跑社区,晚上做汇总,有时还不被群众、家人所理解,但正是有了他们,抗“疫”政策才能贯彻执行到基层一线,基层才能在疫情中有序运转。他们是抗疫英雄之基层干部群体。

抗疫英雄之农民群体——抗疫“蔬菜哥”张维,驰援武汉的爱心菜农“大树哥”,“蔬菜掌柜硬核捐助”李华平、李华忠兄弟……疫情期间,分布在五湖四海广大乡村的他们,为我们每个人提供了粮食蔬菜等生活物资保障,甚至驰援千里将紧缺生活物资送去抗疫前线,他们就是抗疫英雄之农民群体。

抗疫英雄之志愿者群体——退伍不褪色的“坦克兵”史纯华,逆行武汉传递“正能量”的郑能量,“武汉战疫全能志愿者”华雨辰……疫情期间,面对人力不足难题,他们挺身而出,像满天星河汇聚耀眼光芒。他们可能年龄不同,职业不一,但在抗击疫情中,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抗疫英雄之志愿者群体。

此外,疫情期间一直在“跑”的暖心“管家”快递员贾胜治,用自己的方式守护武汉这座城市;“八年坚守脱贫攻坚一线的铿锵玫瑰”刘双燕,被群众亲切地称为“闺女”;“戴假肢出诊的山间医生”方富光,要继续在山路上走下去;“大山的留守园丁”马彦国坚守40余载,哪怕只剩下一个学生;“布衣教授”吴树鸿25年来执着追梦、自学成才,成为新时代的大国工匠。他们用坚守、奉献,展现凡人大爱。

2022“致敬英雄·奉献青春”青年节活动心得体会 篇11

4月23日早7:30的北京西站,曾经旅客络绎不绝、熙熙攘攘,现如今门堪罗雀、悠哉悠哉。

这是京津冀互通之后彭勇和蒋剑锋的“首差”。在京津冀互通之后,他们即刻启程奔赴河北龙凤山项目现场,第一时间了解项目进展。

在此之前,项目部的吴强和史伟已经驻扎在项目现场三十余日,与河北龙凤山公司的同事们紧张有序的开展工作。据一起工作的当地员工反映,这两位同事经常披星戴月,废寝忘食,多次错过工厂班车,只好步行几公里然后乘车回住处。到酒店稍作调整后,往往会继续工作到深夜。截止发稿前,河北龙凤山综合能源项目已完成了空分装置的EPC招标、定标工作;完成了辅助设备制氧活塞式压缩球罐、储槽、氮气压缩机、离心式氮气压缩机招标、评标工作;下一步将会开展土建、监理、建材等其它项目的招标工作,并推进初步设计评审。值得一提的是,项目管理中心是一支平均年龄不超过35岁的年轻团队,每每接触,青春气息扑面而来。

致敬,青春奉献的项目人!

2022“致敬英雄·奉献青春”青年节活动心得体会 篇12

郝肖阳,中共党员,宝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控制科主任。天津对口支援恩施第九医疗队疾控组组长,负责流行病学调查、消杀、防控指导等工作的开展。

在疫情开始的时候,他身先士卒充分发挥了一名共产党员临危不惧、勇于担当的优秀品质,带领疾控中心同志们第一时间发现疑似病例并及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工作,最大限度做到应查尽查。

随后接到通知,被抽调到湖北省恩施州鹤峰县进行卫生防疫工作对口支援的工作任务。鹤峰县是离恩施州最远的一个山区,地广人稀,防疫力量较薄弱。他到达后第一时间组织县疾控中心16名流行病学调查人员和信息报告人员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培训。为了解全县防控现状和基层防控人员知识储备和操作技术掌握情况,他组织开展了对9家基层医院和隔离点的运行情况的摸底和技术指导。2月16日,当地下了一天雨,他和队员们仍然坚持下乡工作,崎岖泥泞的山路和暗藏的落石没能阻止他们坚定的步伐。为了给少数民族地区留下完整、科学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他坚持带着流调人员反复下现场,有时只是为了复核一个小小的细节,他和土家族兄弟姐妹们一起深入现场、秉烛推敲、同舟共济。

传染病控制中消杀是当地的短板,他和消杀组的疾控队员根据18个隔离观察点的硬件设施、建设布局、实际情况从人员管理、防护、消杀、化粪池处理等方面提出针对性的指导意见。对一级医院院内感染控制开展情况、消杀人员技术掌握情况进行2轮督导和指导。提升了全县消杀工作人员的知识储备、规范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一场疫战,两个战场,他用自己的担当践行共产党员的承诺和誓言,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2022“致敬英雄·奉献青春”青年节活动心得体会 篇13

自从疫情以来,我就被基辛格的这句话刷屏了,他说:“中国人总是被他之中最勇敢的人保护的很好”。

这次疫情,让我们见到了太多勇敢的人,在关键时刻,他们的挺身而出给了黑暗中瑟瑟发抖的我们太多的亮光,总有那么一些人,在不经意中奉献着自己的力量,给我们以希望。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趋避之”。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肆虐神州大地之时,广大党员干部为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挺身而出、逆行而上,奔赴抗疫前线。“吾有国士,天下无双”。20__年,钟南山院士临危受命,奔赴疫区指导医疗救治工作,带领全国人民战胜“非典”。17年后的今天,84岁高龄的他再次不计报酬,不计生死,第一时间赶赴武汉前线,诠释了一名老党员的初心及信念,钟老无愧为人民的英雄,民族的担当,中国的脊梁。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新冠疫情爆发之后,迅速扩散,尤其是武汉这座英雄的城市,医疗人员与医疗设备全线告急。全国各地的白衣天使们勇担使命,不顾个人安危,组建援鄂医疗队,奔赴武汉。病毒无情,人间有爱。趋利避害是本能,而英雄们以“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担当与魄力,将疫情防控责任扛在肩上,将天使的模样呈现给世人,将生的希望留给群众,危险留给自己,谱写了一曲英雄的赞歌。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面对疫情挑战,援鄂医疗队以党旗为旗、白衣为袍,出征武汉。不辱使命、不击退疫情绝不收兵是他们无悔的誓言。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在这场“战疫”中,他们义无反顾,坚定逆行,托起疫区人民生命的希望;他们舍身忘死,不眠不休,铸造疫情防控的坚强护盾;他们不负韶华,不辱使命,以自己的血肉之躯,扛起“为人民群众筑起疫情防控安全线”的使命担当,践行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正是因为无数的“抗疫”英雄舍小家为大家,冲锋在前,与病毒做殊死搏斗,才换来了如今的形势一片大好,维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取得了战疫的阶段性胜利。但也有少数人不顾大局、不顾百姓安危,任性胡来,有的聚集打牌,有的群体聚餐,有的明知感染病毒仍到处乱串,给“抗疫”工作带来极大危害。“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广大党员干部当树立大局意识,学习先锋模范,抵制不良行为,坚决服从组织安排,拥护组织决定,维护群众利益。

幸得有您,山河无恙。援鄂医疗队扛着红色党旗,身披白色战袍,怀揣赤子之心,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不畏困难砥砺前行,不辱使命战胜疫情,英勇奋战在疫情防控战场。时代需要英雄,时势造就英雄,他们就是这个时代最伟大的英雄。致敬,逆行者;致敬,时代英雄!

这次疫情,让我们感到前所未有的恐惧,但也让我们看到了更多的“逆行者”,他们的年龄有大有小,他们的能力有伟大有平凡,他们践行初心,不辱使命,越是艰巨的任务,他们越是向前。

是他们争分夺秒,与时间赛跑,顾不得看一眼自己的家;是他们兢兢业业,尽自己做能给患者以希望;是他们不顾个人安危,坚持站在一线,给我们以最坚定的信心。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里,每一个咬牙坚持的你们,都是我们中华儿女最尊敬的人,都是我们最勇敢的战士,你们很伟大,但我们也一定不会弱,加油,中国!

2022“致敬英雄·奉献青春”青年节活动心得体会 篇14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20__年的春节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春节。原本的阖家欢乐也变得支离破散。有很多医护人员放弃了年末的休假,毅然决然回归自己岗位成就最美逆行。更有许许多多专家学者冒着被感染的风险亲自来到武汉火神山医院查看感染者的病况,为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提供更多的可能。84岁高龄的钟南山院士,在17年前的非典抗疫中奋战在前线,如今17年后,对于新冠肺炎这一人类共同的敌人,钟南山院士仍然不畏困难坐上来往武汉的列车,临上车的他因为票源紧张,不得不被安置在餐车一角。即使是坐车,他也不肯浪费一分一秒,赶紧从行李中拿出电脑查看疫情最新研究情况,凌晨下车,立马赶往当地的卫生局查看最新数据,几天几夜奔走在各处,不曾停歇脚步,因为钟南山院士始终明白,时间就是生命,只有在有限的时间里查出病毒的传播途径和特征,才能在最大的范围里保证尽量少的人被感染。南山院士,是真正的超级英雄,是我们每一个当代青年人应该追崇和喜欢的明星。

疫情防控在当下已经取得了积极成效,但是我们仍旧不能有所松懈,一定要在复工复产的同时把疫情防控的利剑继续向前推进,直到最后一位患者痊愈出院。

2022“致敬英雄·奉献青春”青年节活动心得体会 篇15

此次疫情让我们真正看到了人间有真情,人间有真爱。“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并非铠甲披风的他们是真真切切的英雄。我们担忧,担忧他们能否平安返回;我们欢喜,欢喜他们凯旋!援鄂医疗队甚至有“95”后,他们夜以继日和病魔抗争,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奋不顾身支援前线。那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奉献,是万众一心风雨同舟的温暖。以生命赴使命成为千万人的依靠,他们就是“最可爱的人”,从他们的平凡的话语中感受到不平凡的伟大。“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他们值得被爱值得我们敬重,他们用行动诠释了中华民族精神。健康所系,性命相托,感谢白衣天使在危难时刻为患者健康安全而战,向他们致敬!如今疫情形势转好,医护人员功不可没,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说:“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是好样的,是堪当大任的!”幸得有你,山河无恙!

正所谓时势造英雄,面对武汉重大疫情灾区,英雄们无所畏惧,冒着生命危险冲在了第一线,其中就包括了我们黑龙江的医疗人员。如今各位英雄满载荣誉归来,他们是黑龙江的骄傲,是我们青少年的学习榜样。面对疫情他们无谓牺牲,面对疫情他们勇于担当,面对疫情,他们始终奔跑在第一线,是他们用努力与汗水换来我们的健康。是啊,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因为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他们之中有许多青年英雄,他们也只是比我们大几岁的90后,可谓是年少有为,年纪轻轻便体验出了自己的价值,让自己的人生更加有意义。这两个月也许是他们记忆中最重要的日子,听到他们自述的故事,让人眼角不禁湿润起来。这是无尽的感动,无声的感激。

赞助商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