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类演讲稿 > 会议发言 > 全国卫生工作会议讲话

全国卫生工作会议讲话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37W 次

面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常态,面对卫生事业发展的新形势,我们要进一步加强领导 ,狠抓落实,开创卫生工作的新局面。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全国卫生工作会议讲话,仅供参考。

全国卫生工作会议讲话
全国卫生工作会议讲话(一)

同志们:

这次会议,是在党的胜利召开、卫生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召开的。会议传达学习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国务院副同志的重要批示,听取了陈竺同志的工作报告,对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和个人代表等进行了表彰。会议期间,代表们围绕工作报告进行了热烈讨论。大家一致认为,报告着眼卫生工作全局,求真务实、振奋人心,是指导全国卫生系统做好今年工作的重要文件。大家还针对当前卫生改革重点难点问题提出了意见建议。会议开得很好,达到了统一思想、坚定信心、认清形势、明确任务的目的。

下面,围绕贯彻落实党的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结合大家讨论情况,讲三点意见。

一、贯彻落实党的精神,坚持走中国特色卫生改革发展道路

党的明确了我们党在新形势下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实现什么目标的重大问题,特别是把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作为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一项重要任务,指明了卫生工作目标方向。全国卫生系统必须结合工作实际,准确把握对卫生工作的新要求,把精神作为新的历史阶段做好卫生工作的根本指导思想。我讲几点自己的学习体会。

(一)坚持卫生工作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根本方向。

提出健康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这一重要判断,顺应了广大群众对身心健康和幸福生活的美好向往,显示了健康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重要作用。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肩负的历史使命,始终坚持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方向,把实现人民群众健康新期待作为我们的神圣职责,把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作为检验工作的最终标准,把完善国民健康政策、健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作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坚持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

着眼于完善国民健康政策,对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作出了进一步的制度安排。在一个拥有13 亿人口的大国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就是要尽快建立和完善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并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从资源配置、体系建设、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等多领域、多层次继续深化改革,不断破除地区和城乡差异,不断完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三)坚持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并重。

针对当前居民健康和卫生工作形势,强调指出要坚持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并重。这就要求我们适应疾病谱变化和医学模式转变进程,采取有效健康危险因素干预措施。不断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条件,提高服务能力,让农村居民享受到更好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大力扶持和促进中医药和民族医药发展,充分发挥其临床疗效确切、预防保健作用独特、治疗方式灵活、费用比较低廉的特色和优势,让祖国传统医学不断造福百姓健康。

(四)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

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是深化医改的基本原则。从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保基本,就是保障全体居民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合理确定保障标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逐步提高保障水平,实现全覆盖、可持续;强基层,就是要把服务重点放在基层,把更多财力物力投向基层,把更多人才技术引向基层,使基层机构成为群众就医的首选;建机制,就是要继续致力于建立体现公益性、调动积极性、确保可持续的体制机制,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公平和效率、激励和约束等关系,促进卫生事业科学发展。

(五)坚持统筹推进医疗保障、医疗服务、公共卫生、药品供应和监管体制综合改革。

提出要统筹推进五个重点领域综合改革,为深化医改指明了方向。要健全全民医保体系,逐步缩小制度间、地区间差异,建立重特大疾病保障和救助机制。要加强城乡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强化分工协作和上下联动机制,优化资源配置,转变服务模式,为群众提供整体性、连续性、协调性服务。要全面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各项任务,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和重大疾病防控机制,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爱国卫生运动。要健全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完善基本药物的生产、价格、流通、使用、报销等各项政策。要深化监管体制改革,建立统一协调高效的卫生行政管理体制。这五个重点领域紧密相关,要统筹规划、协调发展。

全国卫生系统要把学习宣传贯彻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不断加深对中国特色卫生改革发展道路的丰富内涵、理论基础、制度安排的理解和把握,在党的领导下,实践好、发展好、完善好这条符合国情、独具特色的卫生改革发展之路。

二、以改革发展统揽卫生工作全局,着眼长远制度建设,突出研究解决好几个方面的关键问题

党的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在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把党的确立的改革开放重大部署落实好,就要认真回顾和深入总结改革开放的历程,更加深刻地认识改革开放的历史必然性,更加自觉地把握改革开放的规律性,更加坚定地肩负起深化改革开放的重大责任。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只能用改革的办法来解决。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副在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座谈会上强调,改革开放是我国发展的最大红利,实现未来发展目标必须靠改革开放。当前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深水区,改革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没有勇气,不往前闯,改革就会停滞。不干事可能不犯错,但要承担历史责任。我们一定要全面领会中央的部署和要求,充分认识肩负的重大历史责任,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凝聚力量,攻坚克难。

我们要认真总结三年医改经验,为进一步深化改革增添动力。第一,改革要实现人民群众得实惠、医务人员受鼓舞、卫生事业获发展的目的。改革只有一个指向,就是为人民而改革;改革只有一个标准,就是尊重人民的意愿,积极回应广大人民群众包括医务人员的强烈呼声和殷切期待,用改革的最大红利让群众受益。第二,改革要着眼于创新体制、建立机制。在加大投入的同时,更要在体制机制上做文章、向改革要效益,才能促进卫生事业科学发展。第三,改革是渐进的,既不能一蹴而就,也不能畏难不前;既要整体推进,也要突出重点;既要加强顶层设计,也要尊重基层首创精神。应当看到,相对于经济领域,社会领域不仅发展滞后、改革也滞后。特别是卫生事业作为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民群众健康需求不相适应的矛盾尚未根本改变。医改是世界性难题,在一个人口多、底子薄的发展中国家推动医改,情况更加复杂、任务更加艰巨。改革过程中会不断出现新问题、面临新挑战,必须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破解难题、推动改革。下面,围绕今后一段时期卫生改革发展重点任务和突出问题,我再从制度建设的角度强调几点。

(一)以提高实际保障水平为目标,推动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健全和完善。

“xx”期间,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要从扩大范围向提高质量转变。当前重点是筑牢新农合常规保障、重大疾病医疗保障、医疗救助“三道保障线”,着力提高实际保障水平。要推动形成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基本医疗保障筹资机制,实现筹资水平可持续增长。要积极提高新农合统筹层次,提高抗风险能力。要加快推进农村居民重大疾病医疗保障,减轻重大疾病患者高额医疗费用负担。要做好各项保障制度间的有效衔接,方便群众及时获得补偿。要推进按病种、床日等多种支付方式改革,合理控制诊疗费用,提高基金使用效率。要发挥商业健康保险补充作用,规范商业保险经办重大疾病医疗保障服务。

(二)从完善基层运行新机制着手,巩固好、稳定好、发展好我国医疗卫生服务的基础。

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具有极强的社会公益性。“xx”期间,要继续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新机制。一是坚持政府主导,切实落实政府责任。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专项补助经费要纳入政府财政预算并足额落实,采取多种补偿方式落实药品零差率政策补助。建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拨付动态调整机制,并向老少边穷地区倾斜。二是巩固基本药物制度成效。有序推进村卫生室、非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推动其他医疗机构全面配备、优先使用基本药物。三是推进综合配套改革。全面实施一般诊疗费,纳入基本医保支付范围。合理核定编制总量,实现区域统筹。实行定编定岗不定人,实现人才柔性流动。四是提高服务能力。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职能,着力推进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各项任务。

(三)以维护公益性为核心,推动公立医院体制机制改革取得新突破。

公立医院改革仍然是医改的重点和难点。要以维护公益性质为核心,降低费用、增进效率、提升群众满意度。一是积极稳妥取消“以药补医”机制,探索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推动各项便民惠民措施制度化、机制化。二是健全多渠道补偿机制。要全面落实公共财政对公立医院的投入补助政策,解决政策性亏损和负债。推进医疗服务价格调整,降低药品、高值医用耗材和检查价格,合理提高技术劳务价格。三是健全监管评价机制。要强化卫生行业监管和基本医疗保障监管,实现对公立医院运行情况和医务人员执业行为实时、全程监管。健全以服务数量、质量和群众满意度为核心的综合评价体系,并与财政和医保资金拨付挂钩。要创新监管模式,健全监管标准,充实监管力量,将服务、质量、费用等信息及时向社会公开。

(四)以改革促发展,全面落实卫生事业发展“xx”规划。

必须妥善处理好改革与发展的关系,将推动卫生事业科学发展作为深化改革的重要目标。各地要根据卫生事业发展“xx”规划的要求,着力推动以下工作:一是优化卫生资源配置。要以群众实际需求为导向编制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新增卫生资源重点投向农村和城市社区等薄弱环节,保证基本医疗服务可及性。二是大力发展康复、护理等延续性医疗服务,推进分级诊疗、急慢分治。三是加强县级医院服务能力建设,使90% 的常见病、多发病和部分疑难重症在县域内得到救治。四是鼓励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发展健康服务业,鼓励具有资质的人员依法开办诊所,满足群众多层次需求。五是以政策、资金、人才支持为抓手,以提高能力水平为重点,继续做好卫生援藏、援疆和卫生扶贫工作。

(五)以保障卫生事业可持续发展为导向,建立符合人才发展规律、充满生机活力的卫生人才制度。

人才问题越来越成为制约卫生改革发展的瓶颈。要实现卫生人才队伍全面发展,必须抓住以下重点环节:一是健全卫生人才培养机制。推进全科医生培养,加强全科医学师资培训。加快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加强急需紧缺专门人才培养。二是推动卫生人才向基层流动。推行基层全科医生特岗计划。推行卫生人才县管乡用、乡招村用等做法。加大对长期服务基层的卫生技术人员在职称晋升、业务培训、福利待遇等方面的政策倾斜力度。积极推动医师多点执业。三是建立符合医疗行业特点的薪酬制度和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动态用人机制。

在这里要特别强调乡村医生队伍建设问题。乡村医生是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和基层卫生队伍重要组成部分,要坚持保障待遇和提升能力相结合,研究解决补偿和养老保障等基本待遇问题,加强培养培训,提高服务能力,健全和巩固基层卫生服务网底。

(六)以信息化为手段,创新管理方式。

卫生信息化日益成为发展卫生事业、维护群众健康的客观要求和必要手段。要加强区域信息平台建设,推动医疗卫生信息资源共享,逐步实现医疗服务、公共卫生、医疗保障、药品供应保障、综合管理等信息系统互联互通。要加快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建设,逐步建立起包括药品供应使用、健康管理、卫生服务、绩效考核等功能的基层医疗卫生信息系统,发展面向农村和边远地区的远程诊疗系统。要加强医院信息化建设,建立医院诊疗行为管理和医务人员绩效考核信息系统。要加快建立全国统一的医药卫生信息化标准体系,统筹管理卫生统计、疫情报告、卫生监督、医疗救治、医疗服务监管等信息,由单项管理逐步转变为实时监督、综合管理。

三、加强卫生队伍自身建设,为卫生改革发展提供强劲内在动力

20xx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医改和卫生事业发展“xx”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任务已经十分明确,关键在落实。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卫生系统要强化使命感和责任感,从自身建设入手,努力做到思想正、作风实、能力强,确保卫生改革发展持续健康推进。

(一)要保持良好精神状态。

改革永无止境,必须不断探索。卫生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要清醒认识深化医改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紧紧抓住卫生改革发展的中心任务,既不能消极观望、畏难退缩,也不能脱离实际、急于求成。要充分运用已经具备的良好工作机制和丰富工作经验,拿出一股子拼劲闯劲,敢于碰硬、大胆实践、锐意改革,更要始终坚持从基本国情出发,科学决策、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稳步推进。另外,今年各地进行政府换届,要重视做好新任卫生领导干部培训,确保工作承上启下、连续推进。

(二)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

近期,中央提出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充分体现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勤政为民、高效务实的执政理念。卫生系统各级领导干部要认真学习八项规定,牢固树立艰苦奋斗、勤政为民思想,坚决治理文山会海、迎来送往、铺张浪费等问题。要用更多时间和精力深入基层,倾听群众呼声,虚心向群众学习。这次会议,代表们对部里的工作作风提出了一些意见。主要有部内有些司局工作协调不够,出现推诿扯皮现象,下发文件有交叉重复甚至相互矛盾现象;各类会议、督导和检查过多,针对性不强,到一些地区特别是发达地区过于集中,造成地方接待任务繁重;调查研究不够深入扎实,与一线医务人员、患者和群众接触少,对实际情况了解不够、研究不深,通过视频等方式组织地方经验交流不充分、信息沟通少。部党组高度重视这些意见,我们正在研究改进工作作风的具体措施和办法,要充分反映和体现大家的建议。在改进作风方面,党组成员要作好表率,部机关和部直属单位领导干部要自觉带头,希望各级卫生部门对我们进行监督。

(三)要弘扬医疗卫生职业精神。

20xx 年,卫生部组织开展了医疗卫生职业精神大讨论活动,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积极参与,取得初步效果。医疗卫生职业精神体现的是医疗卫生行业的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卫生系统的具体化,是伴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历程而积淀形成的,富含历史传统、职业特征和时代内涵。当代医疗卫生职业精神集中包括了以下内容:一是恪守宗旨、救死扶伤。就是坚持以人为本,秉承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宗旨,把呵护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作为最高使命,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二是尊重生命、崇尚医德。要尊重患者,将病人利益放在第一位,不仅提供最佳的治疗技术,还要给予高度的人文关怀,对患者满腔热情、认真负责,视事业如生命,待患者如亲人。三是尊重科学、精益求精。这是医学最基本的职业素养,要求医务人员不断更新医学知识和理念,不断挑战医学科学难题和未知领域,努力提高医学水平和医疗质量。我们要通过全系统共同努力,把这种职业精神根植于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实践中,努力展现卫生行业新风尚。

(四)要重视做好基础工作。

医改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很多基础性工作影响科学决策、决定改革成效。这方面我们需要完善的地方还有很多,比如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方面,如何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让群众见到更多实效;在医院便民惠民措施方面,如何通过流程规范,改善群众就医感受;在信息管理方面,如何确保各类数据真实、准确、及时,为政策制定提供良好基础。

(五)要加强党建和反腐倡廉工作。

要落实提出的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求,继续巩固卫生系统创先争优和“三好一满意”活动成果。要发挥卫生系统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党员干部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广大卫生干部职工立足岗位、扎实工作。要加强反腐倡廉宣传教育,严肃查处和治理党员领导干部在廉洁自律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强对权力运行、干部选拔任用以及资金和项目的监督制约,加强对药品集中采购工作的监管,加大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工作力度。

借此机会,我要特别强调维护医疗秩序问题。近期连续发生了多起医务人员受暴力侵害致死致伤的恶性事件,不仅危害了医务人员人身安全,也危及患者就医安全。各级卫生部门要主动加强医患联动、警民联动,强化医疗机构治安保卫工作,严密防范恶性事件发生。加快推广建立规范、公平、有效的医患纠纷调处机制,及时排查问题、化解矛盾,切实维护好医患权益。春节将至,各地各单位要全面做好节日期间的安全生产和走访慰问工作,有效防范、妥善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最后,我就贯彻落实这次会议精神提几点要求。一是要及时向党委、政府领导汇报会议精神,向有关部门通报情况,争取党委、政府重视和相关部门支持。二是要尽快召开本地区卫生工作会议,传达全国卫生工作会议精神,并结合实际部署好今年各项工作。三是要根据会议要求,抓住重点工作任务和本地区薄弱环节,逐条逐项提出具体落实意见,抓紧春节前这段时间,早部署、早起步、早落实。

同志们!

20xx年是学习贯彻党的精神,落实“xx”卫生改革发展任务的关键一年,全国卫生系统要紧密团结在以同志为的党中央周围,振奋精神,扎实工作,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促进卫生事业科学发展,为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目标、维护全民健康而努力奋斗!

全国卫生工作会议讲话(二)

同志们:

这次全国卫生工作会议既是深化医改开局之年的总结会,也是全面实现深化医改近期工作目标攻坚之年的动员会。这次会议开得很好,达到了统一思想、认清形势、坚定信心、明确任务的目的。会议期间,中共中央政治局、国务院副、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组长同志亲自出席表彰先进大会并作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过去一年全国卫生系统在深化医改、防控甲流等各项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对今年卫生工作的思路和主要任务作出了部署,克强同志的讲话高屋建瓴,十分重要,我们一定要认真传达学习贯彻。昨天,陈竺部长代表卫生部作了工作报告,系统总结了20xx年的卫生工作,深入分析了新时期卫生工作面临的形势,系统阐述了做好当前卫生工作需要把握好的几个关键问题,并对20xx年全国卫生工作作了全面部署。

今天上午,大家围绕副的讲话和陈竺部长的工作报告进行了热烈讨论,刚才6个组的组长代表与会同志作了发言。大家讲得都非常好,而且也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安徽卫生厅高开焰同志还介绍了基层医疗卫生体制综合改革方案,值得各地学习和借鉴。过去的一年,各地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和部署,积极推进卫生改革发展各项工作。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五项重点工作已全面启动、开局良好,甲型H1N1流感等重大传染病得到有效防控、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社会正常秩序得到有力保障,食品安全监管、医疗卫生体系建设、扶持中医药发展、灾后重建等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卫生事业科学发展的良好局面初步形成。刚才,大家在发言中也表示,要在新的一年里,加快落实医改各项任务,全面推进卫生工作,在重点领域取得突破,让群众得到更多实惠。

下面,我就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精神,做好今年卫生工作,特别是就落实好克强副讲话,推动医改目标实现,讲几点意见。

一、深刻认识我们肩负的重大历史使命

我们在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通过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实现全体人民病有所医的目标。这是卫生领域践行科学发展观,实现为人民健康服务宗旨的本质要求,是长远造福中华民族的根本举措,是我们伟大而光荣的历史使命。卫生系统广大同志要从大局出发,深刻认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认清我们肩负的历史责任。

(一)深化医改是党中央国务院改善民生的重大举措。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人民群众更加注重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对改善医药卫生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长期以来,医药卫生深层次体制机制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医药卫生事业发展滞后于人民群众健康需求的局面尚未得到扭转,看病就医问题已成为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成为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重大民生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对此高度重视,经过系统研究和充分论证,全面启动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这是党中央国务院改善民生的重大举措,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部署,《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国务院关于印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xx-20xx年)的通知》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社会各方的高度认可。围绕20xx年医改工作,各地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些初步经验,这为我们做好今年的工作打下了基础。当前医改已进入攻坚阶段,全国卫生系统的同志们要按照克强副的要求统一思想,把落实好医改任务作为全国卫生系统全体同志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中心任务和主要工作。

(二)深化医改是实现健康公平、促进社会和谐的客观要求。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全体人民健康水平。目前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城乡二元结构明显,卫生资源过多集中于大城市特别是中心城区,广大农村卫生资源仍然明显不足。区域医疗卫生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省际之间人均期望寿命甚至相差十几岁之多。医疗保障制度尚未实现全民覆盖,不同人群医疗保障水平差距较大。最低收入人群卫生支出占家庭收入比例明显高于其他人群,因病致贫率仍然较高。以农民工为主的流动人口医疗卫生服务和医疗保障可及性较差。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打破阻碍医疗卫生资源公平分配的体制机制,缩小城乡、地区、人群在健康保障、服务提供、健康状况方面的差距,是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的必要途径,是维护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在不断破解深层次矛盾中推进医改,是我们广大医药卫生工作者肩负的繁重任务。

(三)深化医改是实现经济平稳、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20xx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我国要实现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和出口协调拉动转变。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已经成为我国的一项长期战略方针。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和医疗机构运行机制改革,合理划分国家、社会、个人医药费用负担,控制医药费用过快增长,可以解除群众看病就医的后顾之忧,改善消费预期,增加即期消费。推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落实国家扩大内需方针,确保经济平稳、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是20xx年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的形势和要求也为广大医药卫生工作者充分发挥聪明才智,更好地为人民健康服务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四)深化医改,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直接体现。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时期,综合国力竞争更趋激烈。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已成为各国政府面临的重要问题,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政府领导人都将医改作为竞选的重要砝码,上台后予以力推,但受到政治体制和意识形态等多方牵制,举步维艰。我们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能够发挥统一思想、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通过构建覆盖全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实现卫生事业发展从理念到制度的重大转变。这是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卫生发展道路、探索发展中国家发展卫生事业成功经验的伟大创举,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直接体现,更是广大医药卫生工作者的神圣职责。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需要各级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加强领导,需要各部门齐心协力,需要全社会的大力支持和参与。但是归根结蒂,广大医药卫生工作者是深化医改的主力军,全国卫生系统的干部和职工担负着主要责任。大家一定要深刻认识我们肩负的重大历史使命,深刻理解改革、热忱投身改革、积极推动改革。没有广大医药卫生工作者的艰苦努力,再好的政策也不能有效实行,再多的投入也不能变成群众的实惠,深化改革、加快发展也只能是一句空话。

二、始终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卫生改革发展

卫生事业改革发展面临诸多困难和矛盾,我们必须自觉地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才能破解矛盾、克服困难。

(一)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60年卫生发展经验表明,只有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以社会效益为最高准则,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才能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才能促进社会公平,实现最广大人民的健康权益。卫生系统的广大同志必须发扬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的精神,把这一宗旨贯穿到各项工作之中,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

(二)探索医疗卫生事业科学发展之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发展是维护群众健康权益的根本保障。我国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进程日益加速,气候变化、生态环境问题逐步凸显,居民疾病谱随之发生明显改变。医疗卫生事业必须调整发展观念,转变发展思路,实现发展方式的三个转变:一是适应“以治疗疾病为主”的生物医学模式向“以增进健康为主”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走预防为主、以人为本发展之路;二是适应新时期对服务数量与服务质量提出的更高要求,由单纯强调机构数量增长、规模扩大,转变到质量提高、社会效益为重,既要“做大做强”更要“做精做细”,走内涵与外延相结合、以内涵发展为主之路。三是适应共享改革成果、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卫生服务的要求,由不同地区、人群和保障制度之间不协调、不均衡的发展转变到统筹城乡、地区、不同人群卫生发展上来,缩小资源配置、服务利用、健康水平等方面的差距,走均衡协调发展之路。

(三)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实现医疗卫生事业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具体到深化医改工作,要明确三点:一是保基本。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医疗卫生事业要从这一基本国情出发,着眼于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坚持突出基本,逐步提高,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医疗卫生各个领域都要找准基本和非基本的界限,并以此为基础完善各项政策,逐步建立起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二是强基层。改革的初期,我们着力推进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五项重点改革的鲜明特征就是强化基层,以基层为着力点,夯实基础,保障基本。五项重点改革的前四个“基”要不折不扣地落实在基层,公立医院改革也要与基层紧密联系,把支持基层医疗卫生体系改革与发展作为重要内容,为建立和巩固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打下坚实基础。三是建机制。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和近期重点已经明确,当前重在建立机制。建机制就是要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创新,从根本上转变医疗卫生机构的运行机制。建机制要兼顾公平和效率,既不能扩大保障和服务差距、损害社会公平,也不能养懒人、吃大锅饭、搞平均主义。建机制的目的是为了切实保障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同时也要有利于调动广大医疗卫生人员的积极性、保障医疗卫生机构的正常运转,实现医疗卫生事业可持续发展。

(四)坚持统筹协调的根本方法。发展医疗卫生事业要坚持统筹兼顾这一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卫生工作中需要统筹兼顾的方面很多,从落实医改任务的角度来看,当前要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统筹。首先,要把卫生改革发展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中筹划和实施。第二,统筹规划、协调推进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保障和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建设,调整医、患、保、药四方利益关系,统筹公立与非公立医疗机构发展,统筹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第三,统筹考虑中医与西医、中药与西药的发展,切实落实中西医并重的方针,使中西医药在为人民健康服务中共同发挥更大的作用。第四,要加强政策实施协调。深化医改各项制度之间、制度与政策措施之间、各项工作之间的紧密联系。要抓住关键环节,统筹考虑目标、条件、能力,理清政策措施之间的关系,出台综合、协调的工作方案,着力推进。安徽、江西等地针对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落实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这个关键问题、难点问题,统筹考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功能、任务、编制、绩效工资、绩效考核、零差率、村卫生室作用、政府财力等因素,制订了一揽子解决方案,值得借鉴。随着医改的深入,我们将更加认识到改革的综合性和复杂性,要深入研究,统筹协调加以解决。

在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我们一定要统筹做好深化医改与各项业务工作。改革是破解各项工作难题的根本途径,深化医改和做好各项业务工作目标一致、内在统一、不可分割。改革开放30多年来,卫生改革和发展始终紧密联系,改革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发展,只有深化改革,才能实现发展。当前医改的五项重点也是促进发展的重点工作,我们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改的总体要求,以改革促进卫生工作全面发展。

三、积极探索,攻坚克难,扎实推进各项改革工作

当前,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五项重点工作正在向纵深领域全面推进,卫生系统的广大同志要从医改全局出发,坚定信心、锐意进取,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工作的各个环节。

(一)坚定信心,攻坚克难。在讨论中,同志们反映了一些困难和问题。深化医改是从制度层面解决长期积淀下来的体制性、机制性、结构性矛盾,直接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利益调整,有些利益关系已经相当牢固,需要下大力气进行改革。推进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就必须打破药品生产、流通领域的现有格局,调整药品特别是基本药物的不合理定价规则;取消药品加成政策、切断药品创收利益纽带,就必须同步完善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政策,确保基本药物的使用,这就涉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体制机制的综合改革。尽管存在不少困难,但要相信,我们有条件、有能力、有办法克服这些困难。一年来,各地采取一系列措施推进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建立,北京、宁夏等地已在全部政府办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先行先试,其他地区也在密切跟进;全国已有十几个省出台乡镇卫生院人员编制指导意见;新疆、青海、陕西、甘肃和宁夏西北五省区全面推行乡镇卫生院人员工资由财政统一全额拨付。一年来的实践证明,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深化医改工作得到了地方党委政府积极支持,得到了全社会积极参与,得到了人民群众衷心拥护。目前,国民经济形势已总体回升向好,各级财政公共服务支出能力将进一步提升。应该说面临着较好的改革环境和难得的机遇。

(二)解放思想,大胆探索。我们面临的很多问题已经长期存在,同志们一定要打破传统思维模式,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实践证明,改革发展的历次突破和经验都来自地方的实践。地方出经验,中央总结规范。只要有利于体现公共医疗卫生公益性质,有利于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有利于提高效率和改善服务,都要大胆实践。近年来,在国家尚未出台统一政策的情况下,各地积极采取措施,探索解决乡村医生身份和待遇问题,确保村医履行职责。目前,全国已有25个省(区、市)落实了对乡村医生的公共卫生服务补助政策, 20xx年青海省农业区每人每年补助5000元,牧业区补助6000元,北京、上海、江苏等地还探索解决乡村医生养老保障问题。云南等地积极探索新农合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付费制度改革,力求在规范诊疗行为的同时,控制不合理诊疗费用。这些探索都为中央决策和其他地区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三)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稳步推进。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东、中、西,沿海与内地,各省区市之间发展不平衡,各省区市内经济社会发展也不平衡。各地都要执行中央的统一政策,但在具体落实的方式、措施、步骤上,要从本地实际情况出发,扎实工作,稳步推进,讲求实效。

四、努力建设一支符合时代要求的卫生人才队伍

人才是国家发展的战略资源,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支撑。我们要牢固树立“服务发展、人才优先”的观念,抓好《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xx-20xx年)》中“全民健康卫生人才保障工程”的贯彻落实,努力造就一支品德高尚、技术精湛、服务优良的卫生人才队伍。

(一)破解基层卫生人才发展瓶颈,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发展。一是当前要把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作为重点工作,逐项落实中央医改文件已经明确的基层卫生人才建设要求。要建立长效机制,在职称晋升、业务培训、待遇政策等方面给予适当倾斜,保证优秀人才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如在农村基层执业或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和认定等政策方面,鼓励各地进行试点。二是加快推进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试点工作,各地要选择一批临床培训基地和基层实践基地给予重点支持,通过单位委托培养、政府定向和培训基地面向社会直接招收等多种途径,开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三是加强高层次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做好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选拔评审工作,完善高层次人才选拔机制,建设好“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基地”。四是加强护理专业人员队伍建设,贯彻落实《护士条例》,稳定和发展护士队伍,下决心解决护理专业人员比例过低的问题。五是积极推进公共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以适应当前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和逐步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

(二)弘扬新时期医疗卫生职业精神。医疗卫生服务是关系健康和生命的劳动,是高要求、高风险、高强度的劳动,必须具有高尚的职业精神和高超的技术水平。千百年来,悬壶济世、救死扶伤、治病救人是医护人员的天职,医务工作更是令人尊敬的高尚职业,中西方分别用“大夫”和“天使”来形容医护人员。大医精诚、仁心仁术、尊重生命、精益求精,正是当代医疗卫生人员崇高职业精神的集中体现,这种精神来自于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来自于革命战争年代积聚的革命人道主义精神,来自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培育的无私奉献精神。这种精神应当成为广大医疗卫生人员执业的终身信条和操守。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要教育和激发广大医疗卫生人员弘扬这一职业精神,引导他们自觉改善服务,建立和谐医患关系,全心全意投入到为人民健康服务之中。

(三)建立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医患双方的满意是检验改革成败的重要标准。我们要建立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保护医疗卫生人员的正当利益,提高医疗卫生人员地位,维护医疗卫生人员尊严,使他们能够安心从医,让更多的年轻人愿意从医、向往从医。要改革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提高技术劳务价值,推进科学施治,合理检查,合理用药,让医务人员感到职业操守得到奉行,劳动价值得到实现。要深化卫生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加快核定和落实人员编制,全面推行人员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保证人员能上能下、能进能出。有的同志提出,希望尽快出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编制指导性文件。中央编办高度重视这项工作,正会同有关部门积极调研,抓紧制定。要完善医疗执业保险,开展医务社会工作和医疗服务志愿者活动,完善医疗纠纷处理机制,增进医患沟通,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医学科学、尊重医疗卫生工作者、尊重患者的良好风气。同时也要使广大人民群众对改革的成果和我们的服务满意。

在这里需要强调,各级卫生行政部门都要把贯彻落实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政策作为当前的重点工作。要认识到,实施绩效工资不仅是补偿手段,更重要的是建立一种新的激励机制。陕西省子长县同志反映,人员经费政府全额解决之后,最关键的就是要防止“养闲、养懒、养差”。各地要以此为契机,推进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绩效考核工作,抓紧制定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办法,推进机构内部分配制度改革,保证多劳多得、优劳优得,把医疗卫生人员的积极性调动到提高效率和改善服务上来,真正发挥医改主力军的作用。

五、落实投入、转换机制,确保医改取得实效

广大医疗卫生人员的辛勤工作是把投入转化成人民群众实实在在受益的载体。要发挥好这个作用,实现医改让人民群众得实惠的目的,就必须把落实投入政策和转换机制结合起来。

(一)落实投入是转换机制的基础和条件。一段时期以来,医疗卫生机构存在“以药补医”、“以医养防”,医疗卫生机构公益性弱化的问题。问题的根源在于投入不足。改革当前不合理的补偿机制,实现医疗卫生机构的公益性,必须给予必要的财政保障,以投入促改革。国家已经明确了对各类卫生机构的补助政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等重点改革也有明确的投入要求,中央财政已投入1180多亿元支持医改工作,其中,经我部落实经费715.4亿元。各地在财政不宽裕的情况下,也都加大了投入。但一些地区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政府投入政策仍未落实;还有部分省份尚未下拨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补助经费。这不利于建立科学合理的补偿机制,不利于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机制的转变。今年是医改全面推进之年,大家一定要把这个道理向各级党委和政府汇报清楚,积极争取尽快按照中央文件要求落实各项投入政策,为医疗卫生机构转换机制创造条件。

(二)转换机制是增加投入、实现医改目标的必然要求。在增加投入的基础上,只有建立确保公平效率的长效机制,才能将投入转化为人民群众实实在在的受益。过去一年,尽管各级财政都存在很多困难,但对卫生的投入明显增加,在这种形势下,我们必须加快转换机制。要把增强卫生服务公益性、提高医疗人员积极性作为基本要求,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要将落实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政策与改革补偿机制相结合。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解决当前突出的“以药补医”问题,不仅要解决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的补偿问题,还要落实其他相应补助政策,建立合理的补偿机制,确保机构正常履行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职能。有的同志提出,希望尽快出台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其他部分,这也是我们正在抓紧推动的一项工作。还有的同志提出的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外增补药品问题,目前要注重保基本,数量不能过多,我们还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动态调整。同时,要综合安排财政和医保基金支持在基层建立这一制度,保证基本药物纳入报销目录,提高报销比例。二是将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与建立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等业务运行机制相结合。在增加投入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高服务能力的基础上,要抓紧探索建立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制度,形成协调有序的就医格局。三是将落实政府投入政策、完善医疗保障制度与探索建立新的支付机制和费用控制机制相结合。政府对医疗卫生机构投入不断增加,新农合政府补助水平也逐步提高。要加强机构收支管理,引导医疗卫生机构使用适宜人力、适宜技术、适宜设备和基本药物;也要探索开展新农合参合人口特大病保障试点和按病种付费、总额预付等支付方式改革。四是将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与创新公共卫生服务提供机制相结合。卫生系统特别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必须转变服务模式,改“坐堂服务”为“主动服务”、“上门服务”。各地要严格执行服务规范,建立绩效考核制度,逐步建立一套稳定、可持续的公共卫生服务提供新机制。

六、加强内部管理,提高卫生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克强副昨天讲到,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既有体制机制创新问题,也有管理的改进与创新问题。投入增加和机制转换为卫生事业科学发展提供了动力,要使改革成果得到巩固和发展,卫生系统必须练好内功、加强管理、改善服务,为深化医改提供有力保障。

(一)改善服务管理和提供,提高服务质量。一是要在提高服务质量上下功夫。医疗卫生服务事关人民群众生命安全,质量管理是卫生服务管理的生命线。最近一段时间接连发生了几起严重医疗安全事故,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这提示我们,质量问题要狠抓不放、常抓不懈。当前,要继续深入开展医院管理年和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积极试点、大力推进临床路径管理、病种质量管理,建立健全医疗质量管理和控制体系。要加强食品药品全过程、各环节的监管,尤其要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基本药物质量监管。二是要在方便群众上下功夫。这主要是卫生系统内部的事情,不涉及部门协调和深层次的体制机制调整。要在加强管理、改善就医流程、和谐医患关系等方面多想办法、多动脑筋,提高服务效率,方便群众就医。现在推行的“志愿服务在医院”和网上预约挂号社会反响就比较好,有些医院还采取了延长门诊挂号和就诊时间,也方便了群众就医,对这些好的便民措施要及时总结和推广,同时要主动发现工作推进中的问题,努力解决完善。要改进新农合经办服务,推进即时报销工作,总结推广新农合“一卡通”等好的做法。

(二)整合卫生系统的整体资源,提高系统的总体效率。一是明确功能。要围绕群众健康需求,进一步细化和明确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功能。特别是对于防治结合的机构,如妇幼保健院、传染病医院、精神病医院、职业病医院,以及中医医院如何发挥特色优势等,要抓紧研究,明确功能定位。二是优化结构。要增强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的刚性约束,明确医疗卫生机构的数量、规模和布局,科学合理配置大型医用设备。近年来,天津市已经在全市范围内落实了区域卫生规划,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对卫生资源进行规划并调整了布局,值得各地学习。三是理顺关系。在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中,就要理顺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关系。专业公共卫生机构要重心下沉、关口前移,发挥专业指导、业务管理和监督职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则要发挥网点布局和贴近居民的优势,分工合作,优势互补,共同履行好疾病预防控制功能。同志们提出的卫生和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工作协调问题,卫生部高度重视,将进一步了解各地情况,抓紧研究解决。

(三)加快推进卫生信息化建设。医疗卫生服务专业要求高、业务内容多、服务对象广,没有信息化作为手段,就无法真正实现精细化管理,也不能有效发挥卫生系统整体效能。各地要高度重视,综合推进医药卫生信息化建设,卫生系统各业务部门要联合攻关,要与医疗保障、药品供应等方面主管部门共同研究,要下决心改变各类信息自成系统,分散建设的局面,逐步实现统一高效、互联互通。20xx年以来,卫生部在全国启动“白内障患者复明手术信息报告系统”,对“百万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工程”信息统一管理,为及时掌握进度、确保项目任务按时完成发挥了重要作用。

七、加强作风建设,确保各项政策真正落实

深化医改是重大的民生工程,是政府的重点工作,卫生系统的工作作风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关系到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成败。

(一)实事求是、务实奋进。我们的政策件件关系群众的切身利益,丝毫马虎不得。对于中央出台的文件,各地要结合实际,在细化、深化、实化上出实招、出真招。制定各项政策,解决各种问题,要深入研究,掌握第一手情况,发现问题,抓住不放,深入研究,找出解决办法。最近部党组组织部机关年轻干部到基层进行医改专项调研,就是要深入了解医改情况,及时发现医改中出现的问题,并对重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同时也加强了对干部的培养和锻炼。

(二)重视民意,服务民生。卫生系统直接面向人民群众提供服务,与人民群众联系最紧密。我们要发挥这一特有优势,善于发动群众、组织群众、联系群众,根据群众呼声和要求,调整我们的工作重点和思路,只有倾听“民声”,重视“民意”,才能解决“民生”,只有把群众的满意作为各项工作的重要依据,时刻与群众保持血肉联系,才能制定好、落实好各项政策。深化医改就是要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看病就医问题。如最近一段时间,关于职业病问题的反映呈上升趋势,社会反响强烈,群众密切关注。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这一问题及其对劳动者健康造成的影响,采取措施,妥善解决。

(三)准确理解、认真执行各项医改政策。医改涉及面广,问题复杂,解决矛盾难度大。考虑到各地情况不一,医改各项政策都给地方留有一定的空间,鼓励地方积极探索,多出经验,出好经验。但探索过程中要把握好医改的精神实质,认真研究和落实好已经确定的各项基本政策,特别是保障公共卫生机构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益性运行的相关经济政策和绩效工资制度,在基层实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各个环节的政策,乡村医生补助政策,以及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政策等。要结合对医改任务、目标的督促检查,推动落实,出现的偏差要及时纠正。

(四)继续做好新时期卫生信访工作。我国卫生事业正处在改革与发展的关键时期,一些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深层次问题和矛盾逐步显现。信访工作是防范和化解各类医疗卫生服务矛盾纠纷的有效手段。做好信访工作,对保证医改顺利进行和卫生事业健康发展至关重要。20xx年中央信访工作督导组来我部进行重点抽查,对近年来卫生信访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我们要再接再厉,深入贯彻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有关部署,构建“一岗双责”的大信访工作格局,发挥信访工作的综合协调优势,使卫生信访工作成为为民解难、化解矛盾和维护稳定的重要工作平台,为增进医患和谐互信,维护人民健康权益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八、加强宣传引导,营造有利于改革的良好氛围宣传工作十分重要,我们要增强医改宣传的主动性,争取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解、支持和参与。

(一)做好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宣传。宣传政策和法律法规的过程,也是贯彻落实政策的过程。我们的政策大都关系群众日常预防保健和看病就医用药习惯,关系医疗卫生人员日常医疗卫生服务行为。如果群众不知情,就享受不到政策带来的实惠;如果卫生系统的同志不能很好理解,也将影响政策实施效果。各级卫生行政部门都要做医改政策的宣传员,做到上情下达,让群众知情、让医疗卫生人员明白。基本药物的配备使用既涉及广大基层医疗卫生人员服务行为的改变,也涉及群众用药习惯的改变,要做好量大面广的宣传解释工作。宣传工作要注意方式方法,多采用图像、案例等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形式,让群众看得懂、记得住。既要发挥大众传媒的宣传作用,也要深入到城乡居民,以及农民工等群体之中,把宣传工作做深、做细、做实。

(二)做好舆论引导。一是要引导正确的舆论导向。群众不是卫生政策专家,他们对于改革的感受,来自自身经历和媒体的解读和报道。卫生改革和项目建设不一样,有些效果不是短期内可以看到的。要加强正面宣传,增强社会各界对改革的信心。我们要宣传改革进展,树立改革典型,宣传先进人物,让群众感受到改革的成果。二是要引导社会的合理预期。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一个长期、艰巨、复杂的过程,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要使群众认识到医改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渐进性,使改革在宽松、有利的环境中稳步推进。

此外,还要特别重视动员各方面参与改革,调动一切有利于推进改革的积极因素。要使群众充分认识到,保障健康既是政府的责任,也是全社会每个人的责任;改善医疗服务环境,既需要医务人员的努力,也需要患者和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和配合。要重视发挥和正确对待舆论的监督作用,积极主动改进工作。

九、加强党的建设,为深化医改提供政治保障

在探索实践中国特色卫生发展道路过程中,卫生系统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xx大精神,加强卫生系统党的建设,发挥党组织在卫生事业和深化医改中的核心作用,为改革提供政治保障。

(一)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发挥党组织在医改工作中的核心作用。卫生系统各级党组织要坚持把推进党的建设与推进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提高各级党组织统筹领导卫生改革发展的能力。要按照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要求,加强对党的xx届四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学习,在卫生系统营造崇尚学习改革政策、学习改革实践的浓厚氛围;要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凝聚广大党员共谋卫生改革发展的集体智慧;要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提高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动卫生事业科学发展的能力。卫生部已经建立了深化医改监测评价制度,并对20xx年各地完成10项任务、34个指标的情况进行了初步评价,我们还要向社会公布监测结果。20xx年卫生部将进一步加强对各地医改任务完成情况的监测评价工作,把它作为查找问题、推进工作的重要手段。各级卫生部门领导班子的同志要用党性来保证各项改革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二)切实抓好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过去的一年,全国卫生系统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推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富有成果。在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中,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认真贯彻中央的部署要求,高度重视,指导有力,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学习实践活动取得了积极成效,得到了中央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的充分肯定。下一步,要按照中央的要求,配合地方党委指导基层医疗卫生单位抓好整改落实工作。要指导基层医疗卫生单位紧密结合本单位实际,认真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要把学习实践活动整改落实工作与落实医改任务紧密结合起来,以落实医改任务,提高服务水平,改进医德医风,增进人民健康的实际成果检验学习实践活动的成效。

(三)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基层党组织是落实卫生改革发展各项政策和工作任务的战斗堡垒。我们要以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为契机,贯彻落实党的xx届四中全会精神,结合卫生行业实际,下功夫解决基层党建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努力扩大基层党组织覆盖面。我们还要在地方党委的领导下,研究探索加强民营医疗机构党组织的建设和管理问题,探索民营医疗机构党组织在贯彻医改方针政策,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方面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四)加强卫生系统党风廉政建设。20xx年,中央和中央纪委连续出台5个反腐倡廉文件,体现了中央对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高度重视。我们要切实增强贯彻落实的自觉性,这是中央的要求,也是各级党委(党组)、行政领导班子的政治责任。要充分认识卫生系统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要性、艰巨性和紧迫性。特别是在深化医改的关键时期,要使反腐倡廉和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互相促进,不断加大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行业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的工作力度,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供坚强保证。当前,要做好药品和医疗器械,特别是基本药物的集中招标采购工作,继续加强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工作。要加强项目和资金监管,重点加强对基础设施建设、公共卫生服务和新农合资金的监管。

最后,我就贯彻落实这次会议精神再讲几点意见。

第一,汇报沟通、争取支持。希望同志们回去后及时向党委、政府领导传达克强同志重要讲话,汇报会议精神和今年的重点工作,并向当地医改领导小组和有关部门介绍情况,争取党委和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争取相关部门的协助与配合。

第二,认真传达、统一认识。各地要尽快召开本地区工作会议,争取在春节前把会议精神传达到基层。在卫生系统统一思想,坚定信心。

第三,明确任务、狠抓落实。20xx年是全面推进医改的攻坚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至关重要。近期,国务院将下达20xx年医改重点工作安排,各地要根据本次会议的工作部署,结合本地实际,进一步明确任务,抓住工作重点和关键环节,早部署、早起步、早落实。 同志们,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使命光荣、任务艰巨,卫生系统责任重大。让我们在以xx同志为的党中央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信心,振奋精神,锐意进取,扎实工作,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卫生发展道路,不断开创卫生事业改革发展新局面,为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而努力奋斗!

全国卫生工作会议讲话(三)

同志们:

这次全国卫生工作会议是一次很重要的会议。家宝会前专门对卫生工作做了重要批示,对卫生工作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地位、作用做了深刻阐述,对广大卫生工作者寄予了殷切期望,同时也提出了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的卫生工作任务。希望大家认真学习领会家宝同志讲话精神,统一思想认识,研究和部署好当前的卫生工作。高强同志在会上作的报告,事先送我看过。报告结合卫生工作实际,对卫生战线贯彻落实xx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统筹兼顾,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提出了明确要求。

下面,我着重讲三个问题。

一、认清形势,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卫生工作

经过抗击非典的斗争,全党对卫生工作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卫生事业不只是单纯的医疗和健康问题,而是社会发展和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卫生工作对于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应该从这个高度来认识卫生工作的重要地位。我自己对卫生工作的重要性的认识,也是在工作中逐步加深的。到今天,我分管卫生工作刚好1 年零18 天;兼任卫生部长,是1 年差18 天。过去的一年,确实是不平凡的一年。我跟同志们一起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国务院领导同志委托的任务,没有辜负同志们的信任。首先,我们动员全党、全国之力,战胜了非典这疫情,全国广大卫生工作者,包括在座的各位厅局长,做出了重大的、应有的贡献,涌现出一大批先进模范,有的还光荣地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获得了党和政府的高度赞扬、人民群众的衷心尊敬和国际社会的一致赞赏。我不论出访还是接待外宾,他们首先表达的是对中国采取有力措施,迅速控制非典的敬意。这说明我们的工作得到了广泛的认同。我还说过,我很重视重大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工作,要亲自抓好艾滋病、血吸虫病等重大疫病的防治。我们已经提出了预防控制艾滋病的系统的、综合的中长期规划和行动计划,并且对贫困人口中的艾滋病患者实行“四免一关怀”,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血吸虫病的防治也得到加强,成立了国务院血防工作领导小组,还要在5 月召开全国血防工作会议。卫生部正在组织制定《全国血吸虫病防治中长期规划(20xx-20xx )》,积极协调,完善政策。其他几项重要工作,如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试点等,也都取得了一定成绩。这些都为我们今年、今后几年工作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目前,全党重视卫生工作,全社会关心卫生工作,卫生事业的改革与发展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去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强化政府的公共卫生职能,加大对公共卫生的投入,加强疾病控制体系和医疗救治体系建设;坚持以农村为重点,建立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加强农村卫生医疗体系建设;加强重大传染病防治工作,保护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这些都说明党中央、国务院对卫生工作的高度重视,说明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正在形成,卫生改革与发展的思路也在逐步理清。

同时也应当看到,按照党的xx大提出的目标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要求,卫生工作还存在不小的差距,任务还十分艰巨。我们必须实事求是地分析卫生工作面临的矛盾和问题,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坚持以人为本,用科学的发展观指导卫生工作。

当前我国卫生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说到底,就是卫生事业的发展滞后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不适应广大人民群众的医疗卫生需要。主要表现在:

——卫生事业发展不快,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与人民健康需求不适应,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突出。目前,我国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22% ,而医疗资源还不到世界卫生资源的2% ,远远满足不了群众的医疗需求。从1991 年到20xx 年,我国居民个人支付的医疗费用由345 亿元增加到3116 亿元,增长了8 倍,大大超过了居民收入增长的比例,群众医疗负担沉重。不少贫困和困难群体得不到基本医疗保障,看不起病、住不起医院。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卫生事业发展不平衡,差距扩大。

——政府在卫生服务领域的职责弱化。据统计,1991 年的全国卫生总费用(888 亿元)中,政府投入、社会投入和居民个人投入分别占22.8% 、38.4% 和38.8% ;20xx 年的卫生总费用(5150 亿元)中,上述比例分别为15.5% 、24.0% 和60.5% 。政府投入比例下降了7.3 个百分点,居民个人投入提高了21.7 个百分点。卫生事业费占财政支出比重由80 年代的平均3.1% 下降到20xx 年的1.7% 。政府投入比重下降,使居民个人支付的医药费用上升,基本医疗保障程度降低。

卫生经济政策与医疗卫生改革的目标要求不协调、不配套。“以药养医”的补偿机制加剧了治理“看病贵”的难度。

——卫生服务体系存在结构性缺陷。一是疾病控制体系、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卫生执法监督体系不能适应中国多重疾病负担的压力,难以应对复杂的疾病流行的局面。集中表现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不健全,疫情信息监测报告网络不完善,应急救治能力不足,执法监督薄弱。二是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公办医院垄断的局面没有打破,吸引社会投资措施不力,民营医疗机构发展缺乏良好的政策环境,没有形成各类医疗机构公平有序竞争的局面。三是卫生资源配置严重失衡,城市与农村、东部与中西部以及医院与社区卫生医疗机构之间差距拉大。卫生资源约80% 集中在城市,其中三分之二集中在大医院。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资源短缺,发展缓慢,难以为群众提供就近、方便、快捷、便宜的医疗卫生服务。农村缺医少药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扭转。

——医疗机构社会责任不明确。一些医疗机构偏向追求经济利益,忽略社会责任。分配制度不能充分体现医护劳动的技术价值,一些医疗机构和医护人员收受“红包”、回扣、开单提成,追逐“灰色收入”,影响了医护人员的形象和提高技术、改善服务的积极性。

上述问题集中反映出卫生领域没有实现全面、协调发展,政府卫生部门的职能还没有真正转移到加强宏观调节、强化市场监管、完善社会管理和提供公共服务方面来。

解决当前卫生领域突出矛盾的根本出路,在于认清形势,把卫生工作放在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局之中,用科学发展观作指导,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科学管理,严格监督。要加强对卫生事业发展目的、发展内容和发展方式的研究,回答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问题。我们必须明确,发展卫生事业需要扩大卫生医疗资源,改善服务条件和水平;同时也需要优化配置现有资源,调整服务结构,实施科学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发展要靠政府增加投入,也要靠大力吸引社会资源。我们强调实现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全面协调发展,不是要限制城市和东部地区的卫生事业发展,而是要加快农村和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加大城市支援农村、东部支援中西部的力度,逐步缩小差距,实现协调与可持续的发展。我们还必须明确,卫生事业发展的目的不是为了卫生医疗机构和卫生人员自身的利益,而是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方便、快捷、质量较高、费用较低的服务,满足群众的基本卫生需求,提高整个民族的健康素质。卫生系统的领导干部和广大卫生医疗工作者必须做到“民之所欲,长在我心”,牢牢把握住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宗旨,凡是有利于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我们就坚决支持;凡是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行为,我们就坚决克服和纠正。我们要结合卫生工作实际,自觉坚持科学发展观,努力实现党的xx大提出的“建立适应新形势要求的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保健体系,着力改善农村医疗卫生状况,提高城乡居民的医疗保健水平”的目标。

赞助商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