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活动类演讲稿 > 开闭幕词 > 监督员会议上的讲话材料(通用5篇)

监督员会议上的讲话材料(通用5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56W 次

监督员会议上的讲话材料 篇1

同志们:

监督员会议上的讲话材料(通用5篇)

今天,我们在博兴县召开全市执法司法监督员座谈会,主要任务是落实年初市委政法工作会议精神,总结执法司法监督工作经验做法,就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执法司法监督工作进行研究部署。今天这次会议,胡炳山书记高度重视,会前专门听取了汇报,并就开好这次会议提出了明确要求。受胡书记的委托,对各位执法司法监督员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参与我们的监督活动表示衷心的感谢!

刚才,我们观摩了博兴县法院执行指挥中心、县公安局城东派出所、县检察院廉政教育基地和检察为民服务大厅,博兴县委、政法委书记鲍永翔同志介绍了博兴县执法司法工作情况,县政法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和各位执法司法监督员作了很好的发言,讲得很实在、很到位。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开展执法司法监督活动的重要意义

执法司法权是国家权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国家政权的稳固、社会的稳定以及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实现和保障。加强对执法司法活动的监督,既是促进执法司法机关依法履职尽责,确保严格公正文明执法的现实需要,也是深化法治建设,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必然要求。

开展执法司法监督活动是加强执法司法规范化建设的迫切需求。近年来,全市政法系统高度重视执法司法规范化建设,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执法司法规范化建设的实施意见》,部署开展了执法司法主体职业化、场所科学化、信息化、公开化、管理精细化、工作机制法制化、责任追究具体化、监督体系立体化等“八化建设”,规范化建设水平明显提升。市委政法委建立的执法司法监督员队伍来自社会各个领域,既有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也有市直部门的领导干部、业务骨干和律师事务所、高校的专家学者,职业范围涵盖社会各个层面,与人民群众联系密切。通过邀请执法司法监督员开展监督活动,能够充分反映社情民意和公众感受,帮助政法部门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有效促进和提升严格执法、公正司法的能力和水平。

开展执法司法监督活动是提高执法司法公信力的主要途径。执法司法公信力是法治的试金石,提高执法司法公信力的关键在于人民群众的理解、支持和认同。近年来,市委政法委在全市政法系统部署开展了“信仰法律、坚守法治”建设公信政法机关活动,提出了“十树公信”,实现了队伍素质、服务意识、办案质量、作风形象和群众满意度“五个显著提升”。但是,政法公信力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任务,需要综合施策,标本兼治,常抓不懈。我市执法司法监督员有着通民情、知民意的先天优势,通过开展监督活动,能够拉近人民群众与政法机关的距离,消除政法机关执法办案的神秘感,增加政法工作的透明度,破解因不了解、不理解而产生的各种怀疑和猜测,增进人民群众对政法工作的信任和支持,有利于形成政法部门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良性互动,增强和谐警民关系。

开展执法司法监督活动是推进法治滨州建设的必然要求。今年是市委确定的“法治建设年”,标志着我市全面进入了“法治时间”。年初,市委调整充实了法治滨州建设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先后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法治滨州建设工作,市委、市政府及两办先后印发了《全市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述法的实施意见》、《法治滨州建设考核办法(试行)》等文件。7月份,市委、市政府召开了深化法治滨州建设暨创建活动先进单位命名视频会议,命名了808个法治创建先进单位。可以说,今年法治滨州建设硕果累累。政法机关作为法治滨州建设的主力军,承担着绝大部分法治建设工作任务。深入开展执法司法监督活动,顺应法治滨州建设的需要,顺应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也必将为我市法治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二、扎实推动执法司法监督活动的深入开展

著名思想家孟德斯鸠有句名言:“任何拥有权力的人,都易于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如何对执法司法权进行有效监督,真正使监督活动成为促进执法司法公平公正的“助推器”,是深入开展执法司法监督活动的关键。

从执法司法监督员的角度看,应当尽职尽责,积极主动发挥监督作用。被聘为全市政法系统执法司法监督员是一项社会荣誉,更是一份政治责任。希望各位监督员按照要求,认真履行监督员职责,确保监督工作取得实效。一要当好法治建设的引导员,我们聘任的执法司法监督员在各自的领域都有一定的社会威信和影响力,在法治建设方面也要起到榜样作用,要以实际行动引导身边群众形成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法律意识。二要当好执法司法的监督员,执法司法监督员要担负起监督的责任,切实深入政法部门窗口单位、执勤岗位、执法司法现场,围绕工作纪律、工作作风、服务质量、办事效率等方面认真负责地开展监督活动,实事求是地反映问题。三要当好政法工作的信息员,执法司法监督员不仅要深入政法机关进行监督,还要加强与社会各界和群众的联系,经常听取群众对政法工作的意见建议,及时将群众的声音反馈给相关政法部门,切实当好群众与政法部门的“连心桥”。四要当好矛盾纠纷的调解员,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要积极主动帮助群众化解矛盾,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服务,多为政法机关依法处理案件提供法律意见和智力支撑,协助政法机关妥善解决社会矛盾纠纷。五要当好法治教育的宣传员,法律宣传作为执法司法监督的关键一环,执法司法监督员要经常做好政策法律宣传和释法明理工作,主动参加各类法治宣传活动,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积极传播正能量。

从政法各部门的角度看,应当依法履职,积极主动接受监督。政法部门作为被监督的对象,要深化思想认识,转变观念,牢固树立“监督就是支持、监督就是鼓励、监督就是鞭策”的理念,加大对开展监督活动的支持力度,积极配合监督员的工作,为监督活动提供便利。要正确认识执法司法监督的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正确处理好执法司法监督与依法独立办案的关系。依法独立办案并不是绝对的独立,执法司法权的行使应当受到约束,执法司法工作人员应当接受监督。要积极探索创新监督的方式方法,找准与执法司法监督员履行职责的结合点和着力点,主动搞好对接,逐步建立健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监督工作机制。要悉心听取执法司法监督员的批评、意见和建议,做到认真研究、及时梳理。对反映属实的问题,要立即进行纠正并进行答复;对反映不实的问题,要及时作出解释;对提出的建议,要尽快完善落实;对举报的人员,查证属实的要严肃处理。

从党委政法委的角度看,应当搭建平台,积极主动创造监督条件。党委政法委作为党管政法工作的职能部门,应当承担起执法司法监督的组织者、推动者作用。要千方百计为执法司法监督员开展监督活动创造环境、搭建平台,在集中组织活动的基础上,适时组织监督员参与案件评查、旁听案件、执法检查、联合调研、政法巡视、民主评议、征求意见和涉法涉诉接访等活动。要严格落实执法司法监督员活动联系制度,与监督员保持经常性联系和沟通,使监督员能够及时了解政法工作、掌握最新动态。对执法司法监督员提出的意见建议,要确定专人负责,及时进行跟踪督导,确保意见建议落到实处。

三、切实加强对执法司法监督活动的组织领导

执法司法监督活动具有很强的政策性和专业性,工作成效如何,关键在于领导,重点在于执行。

一要强化组织领导。党委政法委、政法各部门党委(党组)要加强对执法司法监督工作的领导,建立监督工作领导机制,把执法司法监督工作摆上突出位置,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密切与执法司法监督员的联系,定期召开专题座谈会,进行分析研判。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安排部署监督活动,及时组织协调解决制约监督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为监督员履行职责提供便利条件,确保监督工作顺利进行。

二要强化督查督办。执法司法监督员的意见是政法工作的一面明镜,是宝贵的财富。对执法司法监督员反映的问题,要落实责任,及时整改。对带有普遍性、倾向性的问题,要认真研究,积极组织开展专项整治活动,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对工作中涌现出的好做法、好经验,要及时总结推广。

三要健全制度机制。要健全与本级纪检监察机关、党委组织部门和社会各方面的协作配合制度,健全与本级政法机关的执法司法监督衔接制度,与人大、政协的通报制度以及与宣传部门的沟通制度。进一步整合监督资源,实现执法司法监督员的监督与纪检监督、组织监督、法律监督、民主监督、舆论监督的良性互动。要健全执法司法监督员学习培训、沟通交流、表彰奖励机制,促进执法司法监督活动顺利开展。

同志们,深入开展执法司法监督活动意义重大,使命光荣。希望大家齐心协力,真抓实干,通过扎实有效的监督活动,努力推动全市政法工作上台阶、创佳绩。

最后,我提议让我们再次以热烈的掌声对各位执法司法监督员表示衷心的感谢!

监督员会议上的讲话材料 篇2

各位监督员:

加强执法执纪的监督,是保障依法行政、文明执法,实现公正与效率的关键举措,也是强化劳教(戒毒)队伍建设、提高民警素质的根本要求。各位廉政监督员能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参加座谈会,我感到很高兴,在这里我代表 全体民警向各位的到来表示衷心的感谢!

我所现有在编民警 名,另根据工作需要,聘用了一批聘用人员,担任协警员等工作,目前这批聘用人员的人数有余人。

如何进一步加强管理,尽可能地保障依法行政、文明执法、秉公办事、程序规范,保障百余名民警、聘用人员行为正当、操守严谨,成为摆在我们面前一项重要的课题。对此,我所从建立“五廉一体”的廉政监督机制入手,抓好民警廉政建设。

一是制度保廉。

我所把建立一套真正管用的对权力运行监督的机制和制度作为重点来抓,以“队伍建设零违纪”为目标,积极推进治本抓源工作。

党风廉政责任制。为使党风廉政责任制真正落实到基层,我所从政委、所长到一般民警,层层签订廉政责任书。建立了民警廉政档案,一人一档,一人一卡,加大考核力度,对出现违法违纪的民警和部门实行一票否决,在追究当事人的责任的同时,严格按责任制的规定,追究所在部门领导和分管领导的责任。 两条禁令。为促进正确履行依法行政职责,树立的良好形象,我所坚持从严治所的方针,切实加强内部纪律约束,于20xx年1月份在全系统率先推出了“两条禁令”:即严禁未经批准擅自驾驶警车和酒后驾车;严禁非执行公务将警车停放在餐饮娱乐场所或风景名胜区。为保证禁令切实得以贯彻执行,我所向全社公布举报电话,发放“执行禁令监督卡”,承诺:“举报必查,查必果、果必究”,连同司法部出台的六条禁令等相关制度一同检查,禁令推出后,收到很好的效果,领导带头执行,中层干部自觉执行,从而在全所形成普遍执行的氛围。如车辆管理,所里制定了严格的车辆使用制度,规定除执行公务用车外,不准公车私用,每逢节假日车辆必须统一停放在机关大所内。

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为规范民警八小时外的行为,我所要求民警在涉及婚嫁、置房、购车、外出旅游等个人重大事项时,都必须向所党委书面汇报,由所政治处登记备案,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查处,从而有效地对民警业外活动实施监督。该制度推行已有三年,成为了民警的自觉行动,至今年月,我所共有名民警向所报告登记备案3次。

我所还主动把监督引向该单位工作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加强对容易滋生腐败的重点部门和环节的监控,出台相关制度,防止腐败现象的发生。

二是示范促廉。

为把该单位建成一方净土地,领导干部自身先正,所党委成员自觉地做到了约法三章:不参加任何宴请,不接受任何礼品,凡涉及案件的问题一律不准到家里谈,使每位民警自觉地拧上了一道廉洁的“紧箍咒”。新大楼的建设中,所班子做到集体决策、集体把关、集体负责,对采购、招标、质监等环节做出严格规定,严防死守廉政关,既节约经费,又确保建设质量。目前,该单位专管大队大楼已竣工。在自治区劳教(戒毒)局组织的对该单位建设的专项审计中,未发现任何违规违纪项目。

在领导的示范作用下,各部门纷纷推出廉政措施,加强队伍廉政建设。各部门还发挥主观能动性,采用召开家属促廉座谈会,组织革命传统教育,请企业家、劳模上课等形式开展自主教育。经过努力,该单位的廉政建设取得长足进展,连续五年未发生重大违法违纪事件发生。

三是民主评廉。

该单位在抓管理和队伍建设中,十分注重发挥中层干部的作用,狠抓“一岗双责”责任制的落实,把中层干部的培养与管理作为该单位建设的重中之重,在配强配好队伍,提高管理能力的基础上,强化对中层干部的监督制约,从而带动整个队伍和该单位整体工作向前迈进。我所的评廉分为内外两种,一种是对内每年末由监察室牵头,结合工作考核,各科室队负责人公开述职,全所民警对负责人执行廉洁自律规定情况和履行党风廉政规定情况进行评议和不记名民主测评打分。对外是通过走访社会各界人士听取意见和建议。

我所充分利用每月一次的纪律检查日及每个季度一次的廉政民主生活会,通报党委成员及中层负责人执行廉洁自律规定情况和履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情况。并坚持了召开民主生活会,敞开思想,自己谈、大家提、相互帮。为使民主生活会更具针对性,我所还提前将召开时间、地点等上报自治区劳教(戒毒)局纪检部门,会后又及时将民主生活会的记录本及整改措施上报局纪检部门,以求得指导和监督。

四是组织考廉。

严格的考核机制是落实廉政建设的有效保证,我所正确处理教育、监督、查处和保护的关系,充分发挥党组织的作用,多措并举,落实考核机制。一是在民警中实行戒勉谈话制,经常提醒、时刻警示,发现苗头,随时督促整改。二是对于个别劳教(戒毒)学员向民警送礼品等现象及时公示上交,在民警提升中层任职、离职前的廉政情况必须进行公示。三是设立个人廉政责任金,组织考评结果连同廉政公示内容、民主评廉结果一并存入个人廉政档案,并作为评功奖励和晋升的重要依据。同时,健全外部监督网络建设,不断充实兼职、特邀、义务三位一体外部监督网络体系,我们广开监督渠道,适时召开廉政监督员会议,走访各部门,广纳诤言良策,把依法行政、文明执法情况真正置于全社会的监督之下。今天这个会议,就是基于此目的而召开的。

群众信访是发现民警违法违纪行为的有效途径。我所以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为突破口,加大信访查处力度。认真处理群众举报的问题,加强执法监督。对群众的信访举报做到认真收集线索,严肃查处事实,慎重处理案件,严厉惩治违纪行为。

我所还把“思想防线”作为第一道关口,实行关口前移,不断探索廉政建设的新方法、新途径,先后通过新任中层干部廉政宣誓、反腐倡廉演讲会、廉政短消息等各种形式,不断活化廉政宣教载体,在民警的思想上种下拒腐防变的“疫苗”,增强教育效果。

五是家庭助廉。

该单位为了发挥好家庭助廉作用,坚持每月走访一户家庭,每季度召开一次家属恳谈会,每半年给家属发一封信,与民警家属签订《保障和促进队伍廉政建设公约》,将每一项责任内容真正落到实处;形成了党风廉政建设齐抓共管的局面。

但要切实达到零记录目标,仅仅依托内部的监督制约,无论从力量上、力度上,还是监督视角上,都将是有所不足的。还需要构筑内外结合的监督制约机制,形成纵横交错的预防网络,以该单位与社会监督的相互衔接、配合,保障执法的公正高效。我们希望通过在座的来自人大、政协、机关部门、新闻媒体等社会各界的人士参与执法监督,消除监督盲点,形成社会监督、新闻监督、法律监督层层递进、相辅相成的监督网络,从正式民警到聘用人员的队伍整体管理,都纳入监督体系,从而达到及时警觉、及时整改、整体推进的功效。

在此,我们恳切地希望各位执法执纪监督员在百忙之中多抽出一点时间,关心和支持该单位工作,重视执法监督工作。一方面,要落实监督职能,发挥监督功效,以多方位、广范围的监督,促进该单位的廉政建设,推进民警的职业化水平,发挥执法监督员在规范民警执法行为操守方面的监督和促进作用;另一方面,要发挥各位执法监督员的职业特长,从不同的角度,就该单位应如何体制创新、工作创新、管理创新,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把我所建设成为一支群众信任,百姓满意、符合时代法制特征的队伍。在监督的同时,也请各位执法执纪监督员一如既往地关注并支持该单位的工作,为进一步改善该单位的执法装备和执法条件,多呼吁,多支持,多协调,以社会的合力,推进我所的整体工作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谢谢大家!

监督员会议上的讲话材料 篇3

尊敬的各位社会监督员、同志们:

首先,我代表分局感谢大家在百忙中参加这次座谈会。借此机会,一是向在座的各位汇报一下今年以来我分局的工作情况;二是希望听取大家对我分局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请大家站在关心、支持我分局工作的基础上,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20xx年分局工作基本情况

20xx年,分局在市局党委和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按照“高效服务,科学监管,公正执法,清廉为民”的要求,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提出的“着力发展高端产业、着力构建宜居城区”的战略,认真履行工商职能,在队伍管理、行政执法、食品安全、屠宰管理、窗口建设、打传打假等工作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创文工作扎实推进,政风行风活动成效显著、反响强烈,作出了新的贡献。

一、重大活动圆满完成

今年以来,按照市局和区委区政府、区纠风办的统一部署,分局相继开展了政风行风民主评议、配合市局局长节目上线、创文迎国检等重大活动,均顺利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政风行风评议成绩喜人。根据《关于对部分具有行政执法职能的部门进行民主评议的通知》精神及市局和区纠风办的工作部署,从七月份开始,分局在巩固去年行评工作成效的基础上,扎实开展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密切联系群众,积极征求意见,深入查找原因,认真落实整改。并紧扣工商职能,以行评工作推动业务工作发展,在创文、窗口建设、食品安全监管、无照经营整治、户外广告整治、打击私屠滥宰等工作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实现了各项业务工作与政风行风建设的“双赢”。 区行评团认真考察分局的行评工作后,一致认为分局在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中思想高度重视、具体工作高度落实、自查自纠到位、工作成效明显。最终在区的行评测评中,分局政风行风工作位列第一,受到了市局领导的好评。

——创文迎检工作扎实到位。创文期间,分局按照区委、区政府的工作部署和要求,从工商监管职能出发,做到有计划、有组织地配合区政府做好各项创文工作:一是大力清理无照经营,整治“六小”企业,确保辖区经营主体规范亮照亮证经营;二是确保辖区内食品经营业户规范经营,食品从业人员携《健康证》上岗,杜绝售卖过期食品现象;三是加强市场规范化管理,全面推进视频安全监控系统和电子显示屏建设,进一步规范市场经营行为。四是加大烟草广告及违法广告管理查处力度,确保辖区公益广告数量达到创文要求;五时先后采取了抽调机关人员充实一线力量、延长上下班时间、加大资源投入、简化引导办照程序、强化农贸市场驻场管理等超常规的工作措施,确保了创文迎检各项任务圆满完成。 ——民企评议活动进展顺利。根据市监察局《关于印发<开展民营企业评议政府部门和相关部门作风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及市工商局《20xx年开展民营企业评议工商作风活动方案》部署安排,分局在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成绩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不断提升分局服务民营企业,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一是启动“双百”走访活动。由分局领导亲自带队,赴辖区民营企业进行走访调研,广泛征求企业对工商部门的意见或建议,现已走访民营企业201家。二是通过走访民营企业,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完善惠民利民措施,深化服务内涵。三是通过走访民营企业进一步规范流程和权力运行。继续推行政务公开,强化内部管理,优化办事流程,完善工作机制,依法行政,文明执法。

二、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辖区市场主体迅速发展。一是降低准入门槛,通过推行“放宽前臵审批条件、经营场所证明的限制、公司注册资本条件、名称核准登记条件、经营范围核定标准”等五个方面内容,进一步降低市场主体准入门槛,为各类市场主体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二是创新服务方式。推行“咨询、查名、受理”一条龙服务,对前来办事的群众做到“咨询服务一口清、发放资料一手清、受理审查一纸清”,减少群众来回往返的次数;开通绿色通道,实行中午不间断服务和上门服务,缩短受理时限。对区政府认定的重点企业,开通绿色通道,提供“申请优先、受理优先、审批优先”服务,为下岗人员、港澳人员提供优先服务,对残疾人士和确有困难的群众实行上门办照服务,无特殊情况都能做到将办理注册登记的时间由法定的15个工作日压减至7个工作日,对名称核准、注销登记实行当场受理、当场办结。三是提升硬件设施。升级了注册大厅的电子叫号系统,业务分类明确,按业务类型用国语和粤语先后叫号,办事窗口上方的LED显示器显示本窗口序号、业务类型、被呼号码,增加了计时和评分功能,自动计算办事时间,办事完毕小屏幕就显示出评分显示,触按小屏幕给予评分。新叫号系统的运行,指引明确,显示清晰,极大提高了服务窗口办事效率,得到了广大群众的交口称赞。截至目前,全区共有各类经济组织84075户,其中个体工商户57775户,企业26300家,较20xx年底总数增加35386户,增长72%。

——企业信用建设步入正轨。分局积极实施商标战略,鼓励和指导规模大、影响范围广的企业注册商标,引导企业创建诚信品牌,加强信用建设。一是扶持辖区品牌企业。按照“培育一批、扶持一批、推荐一批”的原则,建立起“市级—省级—国家级”逐级培育创建格局,努力培育省市著名商标,引导企业走名牌之路。迄今为止共培育5件驰名商标、33件省著名商标、73件市著名商标。二是打造企业诚信品牌。认真开展“守合同、重信用”企业评选活动,共发展“守重”单位212家。切实提高了辖区企业和经营业户的品牌和诚信经营意识,提升了市场竞争力。三是推动企业合同管理。积极推进格式合同备案和“合同进市场”工作,帮助企业完善合同管理制度,落实合同管理台帐,提高签订合同的履约率。同时,分局还不断加强对商品展销会的监管,积极引导会展及涉及相关行业的企业进驻,服务区政府做大做强会展经济,加强会展秩序的管理,促进辖区会展经济健康有序发展。我区从事展览服务企业增至1470户,较去年同期上升124%。

——消费维权工作措施得力。分局将做好社区群众工作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紧紧把握维护群众利益主动权,强化消费维权服务,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一是推动消费维权关口前移。通过加大红盾维权工作站进商场、进超市、进市场、进企业、进校园推进力度,扩大消费维权网络。截至目前,全区红盾服务维权工作站增至130个。二是注重消费维权水平提升。充分发挥12315和消委会的职能,提高调解成功率。今年以来,共受理消费者申(投)诉、举报案件8445宗,调解成功率为96.79%,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395万元。开展了“放心消费商店”评选活动,组织消费教育进校园、进社区等活动,帮助消费者树立科学消费观念,防范消费风险。积极探索基层工商所和社区居委联动,构建和谐稳定的社区环境。基层工商所立足工商职能,加强与街道协调配合,全力支持街道做好出租屋管理等社会综合治理工作。

——食品安全监管成绩突出。一是规范“两项机制”,夯实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基础。坚持“3+1”巡查自查工作制度,切实规范日常巡查管理。通过坚持“工商所段管员—工商所领导—分局科室”三级巡查和市场开办者对经营业户的自查,狠抓食品安全基础性工作。目前,区内93个农贸市场、63家超市和6千多家食杂店食品全面落实索证索票和台账登记制度。完善食品安全应急处臵机制,提高处臵食品安全事故的整体水平。分局成立了食品应急处臵小分队,完善了应急预案,确保能及时妥善处臵突发事件。今年以来,分局立足工商职能,积极协调有关部门,组织了食用油、回炉面包、“假牛肉”、“假海参”等多起食品安全事件,有力维护了食品市场秩序的稳定。二是加大“三个力度”,营造安全和谐消费环境。加大快速检测和委托抽检力度。针对蔬菜、乳制品、水产品、肉制品等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且消费量大的食品,加大抽检力度,增加抽检频率,及时掌握食品安全动态。今年以来,分局食品监测车和工商所食品监测箱共出动1790车(箱)次,抽检食品经营主体1953家,抽样食品样品19833批次,合格率为98.9%。

加大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力度。围绕重点产品、重点区域、重点单位,深入开展各类食品安全专项整治。今年以来,先后开展了食品经营主体资格、餐具和餐饮消毒企业、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学校周边食品安全等各类专项执法检查134次。同时,采取“从快从严从重”的方法,严厉查处食品违法行为和食品违法案件292宗。加大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力度。目前,在各工商所和居委会宣传栏张贴宣传海报2万多份,将10万份“食品安全知识”小册子投递至区内住户邮箱,普及食品安全知识,提高群众自我保护意识。

——生猪屠宰管理成效显著。分局继续加强生猪屠宰管理工作,严厉打击私屠滥宰违法行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用肉安全。一是完善了屠宰管理工作制度,分局先后出台了《生猪屠宰管理奖励办法》、《牲畜屠宰和肉品流通管理执法暂行规定》、《区私屠滥宰举报奖励办法》等制度,进一步规范了屠管执法行为。二是建立了上下联动、部门联动、区域联动的打击私屠滥宰机制,加大了打击私宰肉集散市场及私宰窝点的力度,立案查处各类经销私宰肉案件,使我区的私宰窝点的数量、规模逐渐减少。三是加大了对餐饮企业、机团单位用肉情况的监管力度,联合卫生、教育等部门开展了打击餐饮业及机团单位采购使用私宰肉的专项整治行动。四是充分利用信息化监管手段,组织区内农贸市场全部安装食品监控系统,并将辖区内农贸市场的视频监控系统与工商所进行连网试点,实现工商部门对市场肉品经营户的实时监控。目前,我区“放心肉”日均上市量稳定在1530头以上,有效满足了我区群众的用肉需求。

——无照经营整治有序推进。分局通过主动协调区整规办建立了区、街两级整治工作机构,形成了“政府主导、工商为主力、各职能部门配合”的“清无”整治格局。利用街道、村社、物业公司及12315举报电话反馈的信息,段管员结合日常巡查和区各职能部门的联系沟通,及时了解辖区内无照经营情况,并有针对性地开展联合整治。按照“层级有责、层级负责、层级共责”的原则,建立三级督察责任制。坚持分类处理、疏堵结合、以疏为主、标本兼治的原则,抓好引导办照工作、规范经营示范区建设工作和“五小企业”整治工作的落实。今年以来,共引导办照3045户,取缔无照经营户872户。

——打击违法经营力度加大。一是重点打击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制售假冒伪劣商品、销售不合格商品等各类违法行为。今年以来,查结各种假冒伪劣、商标侵权案件154宗。二是严厉打击虚假宣传、恶意欺诈和诱骗消费者购物消费、商业贿赂、“傍名牌”等不正当竞争行为。今年以来,查处不正当竞争案件34宗。三是大力打击传销和变相传销非法经营活动。在全区18条街道257个社区(村)全面开展了 “创建无传销社区(村)”活动,营造了共同参与抵制传销氛围。今年以来,会同公安部门组织打击传销和变相传销非法经营活动 64次,清查出租屋、写字楼等场所6240个。联合3所院校开展了“禁传销、保大运”宣传教育活动,营造全社会共同抵制传销的良好氛围。四是针对社会上存在不法分子向老年人推销不合格保健品、医疗器械的情况,分局在加强日常巡查监管的基础上,制定了《开展保健品、医疗器械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开展了以打击查处无证、无照销售保健食品、医疗器械行为;销售“三无”产品行为;擅自发布保健食品和理疗器械广告行为;以“健康讲座”、“免费体检”为名进行虚假宣传推销保健食品、医疗器械行为;保健食品、医疗器械虚假宣传行为的专项整治行动。在加大打击违法经营力度的同时,分局还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加强对基层办案工作指导,出台了《分局贯彻执行市局裁量办法的指导意见》,严格规范自由裁量权的使用,保证了执法人员公正文明执法。

——教育培训工作成效明显。一是与高校建立了培训合作关系,通过邀请专家授课,引入体验式、案例式的培训,切实提高培训效果。先后举办了《加强团队协作,提高执行力》等培训讲座,进一步提高了干部的综合素质和团队协作能力。二是加强制度学习,提升业务素质。定时开展业务学习活动,先后开展了《食品安全法》、《行政处罚法》、《窗口办公服务标准》、《窗口人员行为规范》等一系列业务培训,不断提高干部职工业务技能。三是丰富干部的精神生活,通过结合工商文化建设,适时举办登山、羽毛球比赛、辩论会,开办网上专栏等形式,丰富工商文化,缓解了干部工作压力,激发流入干部工作热情,营造了“和”的工作氛围,增强了队伍凝聚力。

——党风廉政建设再上台阶。分局按照“抓廉政、凝人心、树新风、促和谐”的工作思路,全面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为进一步转变干部队伍作风,切实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提供了坚强和政治保证。一是坚持贯彻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建设,党政一把手切实履行党风廉政第一责任人的职责,与各单位负责人签订了《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书》,把党风廉政建设与业务工作一并部署;二是全面开展廉政风险点防范管理工作,通过“自己找、群众帮、领导提、组织审”四个程序,查找梳理业务工作流程和权力运行环节上存在的廉政风险点,积极建立防控机制;三是创新宣教形式推动廉政教育发展,以漫画、问答等形式编印了图文并茂的《廉政准则》学习手册;邀请区反贪局领导为全体干部职工上警示教育课,组织中层以上干部参观惩治和预防渎职侵权展览等。四是狠抓政风行风和队伍作风建设。认真落实岗位责任、服务承诺、首问首办、限时办结、一次性告知等制度,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今年,我分局结合创先争优活动和建党90周年活动,分局领导到挂钩联系的党支部进行指导点评,组织开展了民主评议党员活动,评选出优秀党员54名,开展了“十佳工商所”、“十佳段员”、“十佳服务之星”活动,进一步树立了正面典型,弘扬了正气。

下一步工作

在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下,在全分局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分局的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政府和群众的期望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下一步,分局还将继续开展“民营企业评议工商作风”和“分局局长向社会和服务对象述职述廉”两项重要活动,分局也将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更实的措施,不断加强分局政风行风建设,坚持服务发展、执法为民、文明执法,进一步提高服务监管效能,为辖区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同时,也恳请各位代表们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工商工作,并多提意见和建议,引领和监督我们认真履责,不辱使命,努力打造让党委政府放心、人民群众满意的工商机关。

我的发言完了,谢谢大家!

监督员会议上的讲话材料 篇4

去年以来,我们认真学习贯彻党的精神,在深化卫生监督体制改革、加大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领域监管力度、完善卫生监督队伍规范化管理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特别是打击非法行医和非法采供血专项行动、餐饮消费安全专项整治等重点工作有声势、有力度,发挥了卫生监督队伍的应有作用。借此会议机会,我谨代表卫生部向卫生监督战线的同志们表示慰问和衷心的感谢!下面,我对卫生监督工作谈几点意见。

一、正确认识卫生监督在卫生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

党的报告明确将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进一步指明了新时期卫生改革发展的方向。推进卫生事业改革和发展,是国家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一项重要内容,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举措,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加快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已经成为各级卫生部门肩上的重大社会和政治任务。我国卫生监督体系从原卫生防疫体系分离至今,经过十年的改革探索与实践,已经取得实质性进展,明确了在整个卫生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卫生监督是公共卫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卫生监督是政府管理卫生事务的重要职责和手段,是保证卫生法律法规有效实施、维护正常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秩序、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的重要保证。当前,卫生监督承担着食品、职业、放射、环境、学校等五大卫生的管理和监督职责,同时还担负着传染病防治监督、医疗机构和采供血机构执业活动监督等医疗卫生监督职责。这些管理和监督领域,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密切相关。20xx年,总结“非典”防治经验,党中央、国务院提出我国公共卫生建设的目标,即争取用3年左右时间,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卫生监督体系。卫生监督体系建设的重点是加强卫生监督队伍建设,完善监督机制、实行综合执法,依法监督公共卫生秩序和医疗服务活动,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完善卫生监督体系,有利于五大卫生等卫生行政管理领域的不断加强,也有利于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行业监管职责的全面履行。卫生监督是公共卫生体系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加强卫生监督是推进卫生依法行政的重要举措。深化卫生监督体制改革,加强卫生监督体系建设,是卫生行政部门实现职能转变、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重大举措。几年来,按照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的要求,卫生监督体制改革逐步推进,卫生监督体系建设逐步深入,综合执法力度不断加大,卫生行政执法工作取得了明显进展和突破,在促进公共卫生状况改善、维护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秩序、保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党的提出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要求推进依法行政,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尊严和权威。卫生行政部门要着力培养和提高依法行政意识和能力,通过深化卫生监督体制改革,加快卫生监督体系建设,进一步理顺行政执法体制,加大行政执法力度,提高行政管理效能,履行好卫生法律法规赋予的监管职责。

(三)卫生监督体制改革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卫生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强化卫生监管职能,建立统一、高效的卫生监督体系,依法严厉打击各种危害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违法行为,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需要统筹考虑,积极稳妥推进。当前,社会各界对卫生改革十分关心,期待改革方案早日出台。我们在研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方案及配套文件时,应当将卫生监督体系建设纳入总体框架,明确方向,整体部署。同时,在制定20xx健康中国战略中长期发展规划时,也要将卫生监督体系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以解决危害城乡居民健康的主要问题为重点,切实加强对影响国民健康卫生问题的有效干预,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将卫生监督体系建设纳入到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规划中,在政策设计和对外宣传中给予卫生监督工作以充分的认可和有力支持,为卫生监督体制改革逐步深入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二、充分认识卫生监督工作的形势和任务

当前,我国卫生事业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临新的任务和严峻挑战。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卫生工作者要始终把增进健康放在一切卫生工作目标的优先位置。卫生监督体制改革要进一步适应加强卫生行业监管和依法行政的要求,任重而道远。

(一)卫生监督体制改革和体系建设成效显著。加大行政执法力度是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必然要求,也是当前卫生监督体制改革的重点目标。几年来,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积极推进卫生监督体系建设,不断改善执法条件,完善保障措施,严格队伍管理,推进综合执法,强化执法监督,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通过艰苦努力和积极探索,卫生监督体系不断健全,卫生监督执法工作取得了明显突破。

目前,全国98%以上的市和94%以上的县建立了卫生监督机构,卫生监督员近10万人,卫生监督队伍管理不断规范,监管能力逐步加强。20xx年,我们这支队伍积极开展打击非法行医和非法采供血工作;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要求,牵头完成了餐饮消费安全整治任务;加强职业卫生、环境卫生和放射防护等公共卫生监督和健康相关产品监管;完善和扩大全国食品污染物和食源性疾病监测等各项重点工作;卫生监督执法的社会形象逐步树立。应当说,卫生监督体制改革道路是开创性的,成效显著,要充分给予肯定。

(二)进一步加强卫生监督工作是时代的要求。从全国整体情况看,卫生监督体制改革还面临着一些矛盾和问题:一是政策不完善,保障措施不落实,卫生监督机构的发展建设明显滞后;二是各地改革进展很不平衡,尤其是执法一线的县级卫生监督机构改革阻力大,机构建设和管理体制还不健全,基层人员紧缺,执法条件差,难以保证执法重心下移;三是由于职能转变和观念转变不到位,卫生综合执法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有待完善,医疗卫生行业管理与监督还未完全形成合力;四是各级卫生监督队伍建设急需加强,需要加强规范化管理,进一步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改善生活质量、提高健康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卫生监督以及其他各项卫生工作与人民健康需求不相适应的矛盾将会长期存在;工业化、城镇化和环境气候的变化以及经济全球化等带来的食品安全、饮水安全、医疗安全、职业病危害以及环境污染等影响健康的危害因素越来越多、情况越来越复杂。与此同时,我国食品安全已成为倍受社会关注的民生问题,职业卫生、放射卫生、环境卫生、公共场所卫生以及农民工卫生都面临一系列的新情况、新挑战,职业病危害问题越来越突出,放射防护、饮用水安全、学校卫生等问题依然存在,医疗服务秩序和血液安全有待于进一步加强管理。这些都是关系民生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迫切需要加大公共卫生投入,完善卫生监督监测网络建设,提高健康风险评估和干预能力,加强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的监管职能,深化卫生监督体制改革,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这将是我们重要、紧迫而又长期的工作。

三、增强做好卫生监督工作的能力和信心

20xx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精神的第一年,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30周年,是举办之年,也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方案出台实施的一年。按照刚刚结束的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会议通过的国务院机制改革方案,我部要承担起食品安全综合协调和重大案件查处的组织责任,食品卫生监督工作涉及面将更广,责任将更大,必将面临一系列的新情况、新问题。我们要按照国务院机构调整后所赋予的职责,以改革为动力,加强能力建设,稳进地推动各项工作。

第一,要加强对卫生监督工作的领导。为确保20xx年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重大战略目标,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从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全局出发,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入手,努力提高卫生监管水平。卫生监督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稳步实施的同时,卫生监督体制改革也要整体部署、不断深入。在新旧体制交替过程中,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的主要领导对监督工作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大力支持;要根据改革的大局和方向,切实转变观念、转变职能,敢于对利益格局进行调整;要正视改革中遇到的阻力和困难,注意按照依法行政和要求,研究卫生监督机构的长远发展;要注意探索完善现有的工作模式和运行机制,梳理好医疗卫生管理与监督的关系和职责,深入研究卫生综合执法的实施方式,积极推进整合行政执法职能等各项改革措施,对行业管理形成合力。

第二,要加大对卫生监督体制改革的支持力度。深化卫生监督体制改革、完善卫生监督体制建设是做好卫生监督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关注和解决卫生监督体制改革中的困难和问题,完善卫生监督工作的保障措施,抓住时机,推动改革的顺利进行。当前,要注意加强卫生监督机构基础设施建设,解决卫生监督机构办公用房短缺、执法装备落后、人员编制不足、工作经费不能保证等遗留问题,改善卫生监督工作条件,稳定执法队伍。改革进展缓慢的地区要加快进度,进一步争取支持,因地制宜,解决各级卫生监督机构的性质、人员编制和财政补助等政策,保障执法经费。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充分发挥技术优势,明确职能定位,健全卫生监督监测网络,切实承担起卫生监督技术支持的职能。在机构改革逐步深入的情况下,各地要注意加强基层卫生监督网络建设,强化属地管理,落实监管责任。要进一步充实和加强一线执法力量,促进执法重心下移,改善基层工作条件和执法手段,加强监督信息管理,建立覆盖城乡、统一高效的卫生监督体系。

第三,要不断提高卫生监督执法的水平。在依法行政、职能转变和综合执法的新形势下,卫生行政部门和卫生监督机构要切实加强卫生监督队伍的能力建设,严格准入、严格管理、强化培训,提高卫生监督人员综合素质。要注意调查研究卫生监督中的薄弱环节,把完善监管网络,强化监管职责,创新监管手段,提高监管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不断健全卫生监督工作的运行机制。要重视群众关注热点和投诉举报,围绕社会和群众关心的问题,明确监督工作重点,加大监督力度,创新工作模式,完善综合执法,建立卫生执法监管长效机制,提高工作效率。要重视和加强执法行为的规范,完善卫生监督稽查工作制度,建立健全行政执法责任制,严格考核和监督。要教育卫生监督人员树立强烈的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增强依法履行职责的意识和能力,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勤于执法、敢于执法、善于执法的工作作风,努力锻炼一支召之能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卫生监督队伍,树立卫生监督执法的社会形象。

第四,要以奥运保障为契机带动各项监督工作。20xx年和是我国百年难逢的盛大活动,全世界的目光将聚焦于此。切实防止奥运场所和餐饮机构出现食物中毒事件,认真做好卫生保障工作,是保障奥运会顺利进行的关键环节,必须作为今年的头等大事,完善工作方案。卫生部已经成立奥运医疗卫生保障工作领导小组,马部长在讲话中也针对有关具体工作进行了重要部署。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奥运保障工作,并以此为契机,扎实研究、周密部署、突出重点,敢于突破,切实加强食品安全以及化妆品等健康相关产品监管工作,积极开展饮用水和重点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加强学校卫生管理工作;要更加重视职业卫生和放射防护监管,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分析多年来管理的薄弱环节,认真研究措施,抓好源头防控措施的建立、巩固;要继续加强医疗服务监管,注意完善打击非法行医和血液安全监督长效机制建设,加大案件查处力度,维护人民的健康权益和法律的尊严。

同志们,“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关系千家万户幸福”。这一精辟概括,将卫生事业提到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空前高度,深刻揭示了健康在人全面发展中的重要基础性作用。当前卫生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卫生监督事业也将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尽管面临各种挑战,我们要以党的精神为指引,迎难而上、抓住机遇、求真务实、积极探索,把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作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开创卫生监督工作新局面、促进卫生事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监督员会议上的讲话材料 篇5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质量技术监督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20xx年全省质量技术监督工作会议、市委四届十一次全会精神,总结""及20xx年质监工作,规划"十三五"工作思路,安排部署20xx年工作任务,动员全市质监系统干部职工励精图治,主动作为,努力实现荆州质监事业新跨越,迈向荆州质量"新时代"。下面,我代表市局作工作报告。

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及20xx年全市质监工作成绩显著

""是荆州振兴迈出坚实步伐的五年,也是质监事业稳步发展、全面提升的五年。在省质监局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高举质量兴市大旗,牢记"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检"十二字方针,围绕"单项工作全国有位次,各项工作全省争一流"目标,以改革创新破解难题,以能力建设谋划未来,狠抓质量宏观管理,夯实技术基础工作,强化质量安全监管,优化事业发展环境,埋头苦干、砥砺前行,超额完成了规划的主要目标任务,为荆州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五年来,质量兴市战略深入推进。在全省市(州)连续创造了"三个第一":第一个出台实施质量兴市战略决定;第一个出台质量发展十年纲要;第一个以政府令形式出台政府质量奖管理办法。市政府连续六年被省政府评为质量兴省先进单位。菲利华等5家企业获得"全国实施卓越绩效模式先进企业特别奖",湖北白云边股份有限公司等11家企业24次荣获"全国实施卓越绩效模式先进企业"称号,获奖企业之多、频次之高,在全省首屈一指。开展了三届荆江质量奖评选,菲利华等3家企业获奖,5家企业获提名奖。产生了2个省长江质量奖提名奖,恒隆集团通过第二届"中国质量奖"提名奖公示。创湖北名牌产品159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总数达到10个,位居全省前列。

--五年来,质量基础建设步伐加快。荆州市公共检验检测平台一期工程完成主体大楼建设。国家油气钻采设备质检中心获总局批筹,荆州首家省级质检中心"湖北省农药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20xx年挂牌,省无损探伤机计量检定中心、省防水材料质检中心、省针纺织服装产品质检中心相继建成或批筹。以学术带头人命名的"余翔化工类农药检测实验室"正式运转。市质检所由II类升级为I类,检测能力跻身全省第一方阵。全市检验检测机构整合加快推进,荆州区局技术机构成功划转,县级纤检机构关系理顺,特检、纤检整体上划,效果良好。

--五年来,质量技术体系不断完善。标准体系建设不断加快。荆州主导或参与制修订国家标准和国家行业标准6项,现行荆州市地方标准达到51项;建设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16个,成立国家级标准化技术组织3个,获得国家4A级标准化良好行为称号企业1家。计量技术基础建设更加坚实。出台了《荆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计量发展规划(20xx-20xx年)实施意见》。全市各级法定计量检定机构基础建设得到快速发展,实验室和配套设备落后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抽查合格率达到了95%。抽检批次合格率为94。73%,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五年来,质量安全底线不断筑牢。市政府出台了《荆州市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市局制定了《荆州市特种设备业务工作指南》等指导性文件。全市系统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节能环保、综合治理"的工作方针,大力推进企业落实安全主体责任,切实开展特种设备"打非治违"和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依法查处非法违法行为,真正把好特种设备和作业人员准入关,5年来未发生较大以上特种设备安全事故,万台设备事故率和死亡率控制在指标要求,累计检验特种设备26500台(套),培训考核作业人员120xx人次。

--五年来,质量监督执法持续保持高压态势。产品质量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共完成农资、建材、化工、食品及相关产品、服装等产品6856个批次产品的定期监督检验,合格批次6225个,批次合格率为90。8%。 针对危化品及其包装物组织开展了专项监督检查,有效保障了危化品及其包装物质量安全。监督抽查后处理力度不断加大,共完成245家企业307个产品的后处理工作。依法行政体系不断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全面落实,形成了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行政执法体制。 ""期间,共查办案件372起,其中立案372起,结案335起,结案率90%。处理群众举报投诉405起,换回经济损失382。44万元。

--五年来,全市系统整体工作上台阶、上水平。市局连续四年被省政府评为"全省安全生产先进单位",连续八年被市政府评为"全市安全生产先进单位"。先后获得档案管理省一级、全省卫生先进单位、全省质监系统绩效考核优胜单位、全省质监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先进单位、全市绩效考核优秀单位、全市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全市"三万活动"先进单位和全市优秀法治单位、全市先进党组织、市级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市局系统党组织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办公室工作、财务管理、人事老干、工会工作,以及基建工作、招商引资、精准扶贫、社区联系点等都取得显著成绩。以余翔、黄凯、李雷等同志为代表的一批优秀个人荣获全国质监系统法律专家、普法先进、质量人物和全省五一劳动奖章、青年文明号、办案能手等荣誉称号。以监利、洪湖、江陵局为代表的质监干部职工细致、周到跟进"东方之星"沉船事件善后工作,充分彰显了"小城大爱"、"质监大爱"。长期以来困扰质监系统的经费保障和机构编制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参公编制和全额拨款事业编制逐一落实到人。

刚刚过去的20xx年,全市质监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大力推进质监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监,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取得良好成效,为收官之年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一)高位推进,打造质量兴市升级版

1、纵深推进质量兴市战略。全市质量大会高规格召开,市委书记、市长、省局局长亲自出席会议并讲话。质量兴市、强市工作再次多处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和"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市政府多次召开常务会议研究质量工作、解决实际问题,顶层推动进一步加强。质量工作联动机制进一步完善,在省质兴办对荆州质量工作考核、市政府对县市区质量工作考核、质量白皮书发布等工作中,本部门牵头抓总作用日益凸显,各部门全力合作日益增强。

2、全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第三届荆江质量奖评出质量、评出标杆,四机厂获奖,德炎、吉象获提名奖。全市26家企业的28个产品被评为湖北名牌产品,创牌总数超过年度目标3个,有效期内名牌总数达到64个。新增1个"洪湖藕带"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地理标志总数达到10个。恒隆集团、白云边经省质兴办在全省范围内遴选,进入第二届"中国质量奖"评选环节,恒隆集团通过"中国质量奖"提名奖公示,有望成为全国90个获此殊荣的企业之一。

(二)切实履职,全力确保安全底线

1、重点抓好特种设备安全监管。一是开展电梯安全监管大会战。特别是"7。26"电梯事故发生后,全局上下积极应对,迅速行动,分成12个小组,苦战17天,检查在用电梯4158台,下达整改意见书696份,获得社会各方面认可。二是开展"打非治违"与隐患排查。报废设备78台,排查安全隐患881处,立案查处违法案件89件,受理并及时处置特种设备隐患举报93起,设备隐患整改率达95%。"隐患就是事故"的理念贯穿监管始终。

2、严格控制产品质量安全。针对电线电缆、复混肥料、建筑防水卷材等12类重点产品开展了产品质量整治提升行动,完成448家生产企业586个批次产品的定期监督检验,合格542批次,批次合格率92。5%。对16家企业23个产品进行了后处理,对"引危济城"工程使用的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进行了重点监督,力保民生工程安全。

3、从严查处各类违法案件。全年重点开展了以特种设备、危险化学品等为重点的"质检亮盾行动"。以家电、服装等消费品为重点的"质检利剑"行动,针对各类产品集中制造地区,抢抓"两节"、"两会"以及春耕等重要时间节点,加强生产源头治理整顿,严肃查处侵权假冒、无证生产等违法犯罪行为,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在开展农资专项打假行动中,组织农资打假下乡61次,入村访户597家,接受群众咨询375人次,查办农资案件17起,减少农户损失27。3万元。

(三)尽职尽责,不断夯实标准计量基础。

1、标准化建设成效明显。荆州区拟将华中农高区建设为全国第三个国际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目前,华中农高区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任务书和相关材料已申报,等待国家质检总局审核。公安县完成"公安牛肉"地理标准和地方标准的申报工作,监利县行政服务中心高分通过省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评估验收,石首市蔬菜种植标准化示范区等3个示范项目获得省局审批立项。全年完成1项湖北省地方标准评审,5项地理标志产品湖北省地方标准文本修订,2项荆州市地方标准的编制、审定和发布。"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全面落实,市行政许可分局共办理"三证合一"注册登记1080家。

2、计量工作稳步发展。一是严抓法制计量。全年计量器具受检率达到95%以上,检验定量包装商品623个批次,合格率90%。二是普惠民生计量。5月上旬组织召开了全市集贸市场计量专项整治工作会议,为部分集贸市场赠送了维权砝码,并对城区部分集贸市场开展了集中免费检定。三是做实工业计量。为全市6家重点企业的15项企业最高计量标准进行了复查考核,为8家企业计量检定员申请的20项检定项目进行了培训考核和到期复查换证工作,组织了全市32家重点耗能企业的能源计量审查工作。

(四)正风肃纪,着力提升部门形象。

1、扎实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坚持领导班子成员带头学、专家引导学、全员集中学,教育活动扎实深入。邀请市延安精神研究会主要负责人到市局作了专题演讲报告。先后组织了市局、县局和二级单位三个层次的主题讨论会,到荆州监狱开展警示教育活动。

2、强化组织建设,提升管理水平。一是以制度管权管事管人。修订并实施了《机关公务接待管理办法》、《机关外出报告和出差审批制度》、《干部职工考勤制度》等12项管理制度,增强了干部职工严守纪律的自觉性。二是打造节约型机关。制定并落实了具体可行的节约措施和办法,增强了干部职工勤俭节约意识。三是切实加强干部队伍建设。通过核定参公单位人员工资、实行公务员登记确认、做好事业单位人员编制实名制、开展干部档案专审等一系列举措,规范了干部队伍管理。

(五)科学谋划,推进质监事业稳步发展。

1、平台建设推进有力。荆州市公共检验检测平台建设进展顺利,目前空调、电梯、外墙钢挂施工已进入最后阶段,实验室通风系统和平台供电工程开始进场施工,预计20xx年8月份大楼建设基本完成。

2、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国家油气钻采设备质检中心快速推进,目前市质检所与四机厂初步达成了国家质检中心共建合作框架协议,确保了国家质检中心建设有序进行。目前已开始着手人才培养、拟采购设备的选型定型等工作。

3、检测能力有效提升。市质检所新增置设备46万元,以加强工业品的检验检测能力,向总局争取的"金属线材力学性能检测能力提升"项目已获批准。市计量所完成了报警器检定标准装置的建标,建立了F2等砝码标准装置,开展了1t及以上砝码的检定。市纤检局参加的"混纺产品纤维含量的测定"能力验证,被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评审为满意结果。市质检所参加省局组织的检验检测技能比武大赛,取得团体第二,单项个人第一的好成绩。

(六)围绕大局,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1、全面落实惠企政策,规范部门收费行为。自20xx年1月1日起,对全市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组织机构代码证书收费实行了免征,10月1日起,停止了所有行政事业性收费。其中涉及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共计2817家,金额达304236元。树立了质监部门不断推进依法行政,优化了发展环境,打造了"阳光质监" 的良好形象。

2、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根据市委、市政府要求,市局全年共完成签约项目2个,签约资金6亿元(高博锂电池5亿元,详煜机械1亿);在谈项目2个,投资意向8亿元,其中广州联油能源有限公司6。5亿元石化项目有望一季度签约,湖北鸿鹭饮品合资项目1。5亿元正有效推进。另外蓝月亮日化等项目正紧密联系跟踪中。

3、扎实开展"三万"活动。第五轮"三万"活动期间,我局驻荆州区八岭山镇三桥村工作组,努力做好了"绿满村庄、环境保洁、兴修水利和精准扶贫"四件实事,开展了"送政策、送科技、送文化和送医药"四送活动,找到了自身能力和群众需要之间的契合点,提升了为民服务的主动意识。在驻点荆州区的19家单位中,我局三万工作组以第六名的优异成绩,获得市委、市政府的表彰。

4、深入开展大走访大调研活动。20xx年4月,连续第五年由班子成员带队,市县联动,全员参与,分组行动,历时一个月,对全市500余家重点企业进行了"大走访大调研",共收集六个方面意见与建议,梳理汇总了24条,并逐条进行了分解和落实。后期召开专题会议,集中听取了责任单位办结落实的情况汇报,实现为企服务的无缝对接。

20xx年,对我们荆州质监人来说,是工作压力最大、困难最多的一年,是团结拼搏、砥砺前行的一年,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全社会的质量意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质量工作的宣传力度还有待进一步加大,特种设备监管工作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干部管理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二、认清形势,勇于担当,科学制定"十三五"质监事业发展思路和目标任务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质监事业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刚结束的质量强省工作推进会和全省质量技术监督工作会议上,许克振副省长充分肯定了""时期全省质量工作取得的成绩,从全省产业转型升级、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经济强省的高度,阐明了加快推进质量强省战略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强调了今年质量工作要突出标准化改革、推动检验检测产业发展、加强精品名牌建设和质量安全监管,要凝聚合力,充分发挥质量强省工作委员会及其办公室的作用,以"湖北质量"打造中部崛起新标杆。王兴於局长在报告中提出了"以五大发展理念为统领、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建成质量强省为目标,转型服务,全面释放发展动能"的工作思路,部署了"坚持以质为帅,构建大质量工作格局;坚持改革创新,推动质监工作转型发展;坚持争先进位,加强质量基础设施建设;坚持服务导向,提升质量供给水平;坚持放管结合,提升质量治理能力;坚持安全首位,有效化解风险隐患;坚持提能善政,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坚持党建统领,提高质监队伍凝聚力和战斗力"等八个方面的重点工作,为我们荆州质监系统做好今年乃至"十三五"的工作定了调子、交了担子,我们要深刻学习领会、全面贯彻落实。

""期间,全市质监系统很大精力是提能力、抓发展、重规范。今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质监工作正处于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变革时代。省局党组结合新常态下政府职能转变的总体要求,针对质监部门实际,提出了"转型服务"的基本路径,就是要"转观念、转职能、转方式",为我们适应新常态、争创新作为指明了方向。我们要切实认识到,地位要靠作为支撑,影响要靠能力书写,前途要靠自己争取。能否尽快实现"三转",从根本上决定着质监事业的前途命运,需要我们这一批人勇于担当。古语云: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束缚我们进取的,不是外在的客观条件,而是思维的惰性和行为的惯性。疾风知劲草,路遥识马力。我们要充分认识"十三五"质监工作担负的历史使命,克服消极惰性思想,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和"舍我其谁、责无旁贷"的精神状态,积极主动转型,强化新的工作观念,建立新的职能架构,探索新的履职方式,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工作理念、工作重心、工作目标统一到上级决策部署上来,才能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航道上更有作为,在质监事业大变革中健康发展。我们必须保持这几年来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发扬荆州质监"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优良品质,按照省局党组提出的激发一流的精神状态,树立一流的工作标准,打造一流的工作作风,争创一流的工作成效的"四个一流"的要求,在服务荆州经济社会发展和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上主动作为、全面出击,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质量获得感",为我们全体荆州质监人赢得应有的荣誉和地位。

全市质监工作"十三五"发展思路和目标任务是,以全省质监系统"十三五"发展规划为蓝图,以建设质量强市为己任,认真落实省、市政府《质量发展纲要(20xx-20xx年)》,继续认真推行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检的"十二字"方针,加快实现转型服务,在推动质量提升上下功夫,促进提质增效升级;在严守安全底线上下功夫,维护社会公共安全;在夯实质量基础上下功夫,提高技术服务水平;在深化改革创新上下功夫,激发事业发展活力;在增强履职能力上下功夫,夯实事业发展基础,不断开创荆州质监工作新局面。力争到20xx年:质量发展水平明显提升,宣贯先进质量管理模式企业总量新增500家,导入卓越绩效标准企业达到80家,力争获得中国质量奖2项;打造4个全国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湖北名牌数达200个,品牌数位居全省前列;新增5家企业获得长江质量奖及提名奖;10家企业获得荆江质量奖及提名奖;质量基础能力显著提高,国家级质量检测中心力争达到3个,省级中心6个以上;质量安全监管更加有效,事中事后监管机制有效运行,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合格率达到95%,特种设备事故率、万台电梯死亡率等各项安全事故指标保持持续下降趋势,坚决守住不发生区域性质量安全风险的底线;质监工作能力水平显著提高,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显著增强,主要工作指标全面进入全省系统第一梯队,基本建成质量强市。

三、振奋精神,真抓实干,认真部署20xx年主要工作任务

20xx年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也是"十三五"谋划的关键之年。当前,我省质监工作面临形势是六期叠加:即""收官的攻坚期,"十三五"谋划的关键期,质量强省的机遇期,质监改革的加速期,质量安全的风险期,作风建设的深化期。对此,我们必须要有清醒认识,深怀忧患意识。今年总的工作定位是:认真学习贯彻党的xx届五中全会精神和系列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重心,积极推进质量强市战略,打基础、强体系、保安全、求实效,努力实现荆州质监工作在全省更高水平上的争先进位,促进地方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一)推进质量强市,在质量共治上实现新跨越

1、加强质量考核,强化政府主导。争取市政府尽快出台《关于实施质量强市战略的决定》,将质量强市建设与"三个转变"和构建"放、管、治"新格局紧密挂钩,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方向、指导工作。配合市政府抓好各县(市、区)地方政府和市政府有关部门质量工作的考核,通过质量竞争力指数的考核,引导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更加重视质量工作,加强质量基础建设。支持石首市局继续做好知名品牌示范区工作。指导1个以上的县(市)区创建省级质量强省示范县(市)区。

2、强化主体意识,形成质量导向。推行质量首问责任制,引导生产者坚守商业道德,担负社会责任,弘扬质量精神,将保证产品和服务质量内化为生产者的自觉行为;广泛发动消费者,大力开展质量教育,推进质量信用信息社会公示,引导消费者理性消费,积极举报质量违法行为,对产品和服务的优劣"用脚去投票",形成对生产者的责任倒逼。

3、强化社会参与,营造共治氛围。广泛发动社会力量,鼓励和支持商会、协会、中介组织、特邀监督员、志愿者等参与监督,引导行业诚信自律,对质量状况进行第三方评估。重视和加强与主流媒体、 新兴媒体的合作,宣传重质量、讲诚信的传统文化和先进典型,曝光质量问题和违法行为,大力营造崇尚质量、公平公正的舆论环境。

(二)锻造自身本领,在质量引领上实现新跨越

1、推进品牌带动战略。进一步发挥政府质量奖导向作用,推动湖北名牌数量适当增加,质量明显提高,提升品牌带动战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名牌产品产值占GDP的比重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深入开展"质量服务进万企"活动,注重品牌培育与企业质量管理相结合,推动100家企业宣贯先进质量管理技术,导入卓越绩效标准企业20家,引导广大企业进一步增强质量意识,练好质量内功,通过品牌创建夯实质量基础。

2、推进技术标准战略。加强标准化技术组织和专家队伍建设,建立我市标准化技术组织和专家人才库。围绕我市重点产业和重点领域,精准确定标准化项目建设内容,加强标准创新,鼓励企事业单位积极参与中、省标准化组织与活动,加强标准化技术组织和专家队伍建设,培育标准创新团队。力争全年新发布地方标准5个,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个。荆州区局要做好向国家质检总局申报"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综合示范区"工作。积极开展标准化教育培训,加大标准化工作宣传力度。在装备制造、医药化工和纺织等优势传统产业中开展联盟标准建设试点,促进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

3、夯实民生计量基础。加强与民生密切相关领域的计量监督,稳步推进商业、服务业诚信计量工作,突出抓好集贸市场、酒家、商场(超市)、社区(基层)医疗机构、眼镜制配场及加油站和液化石油气充装站的计量监督,加大对群众投诉热点问题的查处力度,维护广大消费者和守法企业的合法权益,加快诚信计量体系建设。

4、建设公共检测服务平台。加快建设和提升电子信息、生物制药、循环经济等新兴产业和装备制造、农副产品加工、纺织、化工等传统产业亟需的公共检验检测能力。积极支持石首市做好楚源集团"国家级染料检验中心"筹建工作,支持恒隆集团创建湖北省汽车转向器检验检测中心、荆大公司创建湖北省汽车油管检验检测中心。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及企业的合作交流,联合申报科技攻关项目和产业化项目,面向企业加大检验检测资源开放共享力度。

(三)深化体制改革,在服务发展上实现新跨越

1、完善服务体系。充分发挥质监部门职能优势,积极配合重大项目建设,主动提供质量、标准、计量和特种设备服务,认真解决制约重点项目建设进度和速度的难题,认真研究分析难题产生的原因,认真总结采取的措施和经验,及时废止不合时宜的管理制度,合并省略不必要的审批流程。围绕政府职能转变,及时向上级汇报情况、提出建议,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的理解支持。

2、提高技术支撑。市局将全力加快国家检测中心和省级质检中心配套工程施工进度,力争今年内完成市公共检验检测平台竣工验收工作,为未来开展机械制造、农药产品、塑管建材项目的检验,推动行业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技术支撑。

3、服务产业发展。认真总结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标准体系的建立,对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及示范宣传带动效果和品牌培育等方面的经验,为农产品加工、生产、经营一条龙企业服好务。大力推进服务业标准化、旅游标准化等试点工作,狠抓服务质量,提升品牌形象,把旅游产业快速培育成"壮腰工程"的支柱产业。

4、促进节能减排。落实"环保模范城市"建设工作要求,加强能源计量管理,做好重点耗能企业的监督检查,指导企业对能源检测数据的正确收集、有效使用,督促企业合理配备好能源计量器具。推动列入省重点耗能企业开展计量保证体系认证工作,为企业节能降耗夯实基础。强化特种设备节能监管,加大节能产品监督抽查和执法力度,推进工业锅炉标准化管理,积极构建锅炉安全、节能与环保"三位一体"的监管体系。

(四)吸取经验教训,在质量安全上实现新跨越

1、全面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明确企业在产品质量安全和特种设备安全中的主体责任和地位,明确监督部门在安全工作中的角色和位置。充分发挥行业的自律作用、协会的纽带作用和先进企业的标杆作用,推动企业安全主体责任的落实。对安全意识淡薄、安全措施不落实的,依法依规严肃查处。

2、大力开展风险排查。进一步落实特种设备安全监察责任制,抓好隐患排查整治,强化隐患的台帐管理,不断提高隐患的整改率。对重点产品、重点行业和质量问题较多的产品进行风险排查评估,完成省级监督抽查不少于400批(次),进一步提高监督抽查的有效性。有效遏制特种设备事故发生,确保万台设备死亡人数低于市安委会下达的控制指标。

3、持续推进专项治理。针对工作中的难点、重点和薄弱环节,继续开展各类专项整治工作,全力推进涉氨制冷企业的整治;充分发挥产品不合格发现率的作用,加大对重点地区、重点品种的执法打假力度,建立产品质量监管应急机制、打假治劣机制、协调联动机制,充分发挥投诉举报电话及网站投诉举报平台的作用,逐步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产品质量的监管模式。

(五)全面从严治党,在队伍建设上实现新跨越

1、推进法治质监建设。加强执法监督检查,开展全市系统行政执法、行政许可检查,从中总结依法行政工作经验,查找差距,制定对策,狠抓整改,提高执法检查的有效性,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促进全市系统依法行政工作水平进一步提高。

2、加强学习和培训工作。结合新形势的需要,科学制定全年学习计划,坚持真学习真思考真讨论,坚持以党组中心组学习为龙头,将学习贯穿质监工作始终。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等多种方式,组织开展多形式、多方位、多层次的干部培训工作,加强干部职工法律法规、岗位技能、业务知识的学习;更多地将培训课堂转移到执法和检验现场,提高干部职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鼓励干部职工参加专业性继续教育,不断提高干部职工的工作能力。

3、强化干部队伍管理。严格落实《准则》、《条例》和省、市相关规定,严格执行厉行节约各项规定,加强车辆、公务接待等方面的管理,完善内部管理制约机制。加大质监信息公开力度,坚持"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全面公开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工作措施、工作进展和工作成效等信息,以公开倒逼进度,以公开提升速度,以公开密切质监系统与人民群众的联系。

4、强化党风廉政建设。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扎实开展纪律教育和廉政风险防控。加强对上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完善监督检查机制,加大工作力度,确保政令畅通。切实开展廉政文化建设,进一步加强理想信念、党风党纪、廉洁从政等方面的教育,有针对性地开展示范教育、警示教育,促进质监干部队伍建设和质监事业健康发展。

同志们,随着"十三五"的扬帆起航,荆州质监事业将翻开崭新的一页,同时也迎来了全新的机遇和挑战。全市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要在省局党组和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振奋精神,真抓实干,为加快推进壮腰工程"五年大跨越"、打造湖北经济增长"第四极"、加快荆州振兴崛起而努力奋斗!

赞助商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