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活动类演讲稿 > 开闭幕词 > 旅游会议讲话稿

旅游会议讲话稿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61W 次

旅游业又称为朝阳产业和无烟工业,是二战以来发展最快的第三产业之一,下面是本站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旅游会议讲话稿,仅供参考。

旅游会议讲话稿
旅游会议讲话稿(一):

一、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切实增强加快旅游发展建设旅游大区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旅游是当今世界极具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朝阳产业、可持续发展产业,已成为世界各国谋求发展的战略选择和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撑。近年来,我国一直致力于推动旅游业从国民经济重要产业向战略性支柱产业转变;市委、市政府也把大力发展旅游业作为助推全市五大功能区域发展的重要战略支撑;**各地诸如**、**、**等都把发展旅游作为助推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渝东南各区县也纷纷强打绿色生态牌,把旅游业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来培育。因此,加快发展旅游产业,建设旅游大区,既是大势所趋,也是发展需要。

第一,加快旅游发展建设旅游大区是贯彻落实国市精神、促进生态保护发展的具体举措。党的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了“五位一体”国家发展战略,旅游业由此成为“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载体和先导产业。党的xx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将“坚持绿色发展”作为我国“十三五”期间的五大发展理念之一,强调把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和全过程。**在积极践行国家发展战略中,通过深入实施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推进全市差异化协调发展,并要求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要“突出保护生态的首要任务”,并把“大力发展民俗文化生态旅游业”作为渝东南经济社会发展的七大重点任务之一。市委四届七次全会通过的全市“十三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要加快形成以民族文化、生态旅游为重点的渝东南生态经济走廊”。这些都为包括**在内的渝东南旅游发展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更高要求。我区把旅游业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来培育,致力于建设旅游大区,是区委、区政府认真分析我区产业结构,围绕我区生态优势加快形成新的发展支撑点作出的战略选择,既是用新的理念贯彻落实国市精神的具体实践,也是**加快发展的重要举措。

第二,加快旅游发展建设旅游大区是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中心城市建设的重要抓手。**是市委、市政府定位的渝东南中心城市,如何让中心城市名符其实?就是要快速做大经济总量,大力优化产业结构,成为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经济发展的领头羊,而加快旅游发展,是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实现绿色崛起的现实选择。从优化产业结构看,我区虽然近年来在稳定农业、壮大工业等方面取得长足进展,但目前在产业发展上多点支撑的格局还未形成,**年全区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9.3:56.5:34.2,三产业的占比明显偏低;同时我区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仍很典型,特别是随着新型城镇化和工业化步伐加快,人口、产业快速集聚,导致环境资源要素日益趋紧,必须在转方式、调结构上求突破。旅游业的崛起能快速带动三产业发展,从而起到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作用。从建设中心城市看,但凡一个经济中心基本都是旅游集散中心。国家中心城市如北京、上海**年接待国内游客数量分别达到2.57亿人次、2.68亿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总收入分别达到3997亿元、3415.96亿元;区域性中心城市如毗邻的湖北**市、湖南**市、**市**年的游客数量也分别达到1100万、915万、3884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分别为75亿元、58.8亿元、248.7亿元。**要建成名副其实的渝东南中心城市,必须通过做强产业基础来推动发展,亟需把旅游产业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来培育,与工业化、城镇化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去抓,充分发挥旅游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催化、调节和带动作用,促进第三产业的成长和壮大,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同时,发展旅游对于展示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品位、聚集城市人口都有重要作用。

第三,加快旅游发展建设旅游大区是凸显我区自然生态优势、增添发展动力的快捷途径。“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是全市“十三五”重点建设任务之一。对**来讲,既是机遇,更是责任。从生态优势上看,我区旅游资源丰富,有旅游单体300多个,涵盖山水、民俗、古迹等8大主类、31个亚类,集山水峡谷一体,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兼备,资源品味独特;区域性立体交通枢纽基本形成,已经与**、铜仁、**、**等旅游景区形成**旅游环线;目前全区拥有小南海、**古镇、蒲花暗河3个国家4a景区,拥有国家地质公园等5个国家级品牌,具备建设旅游大区的基础条件。从发展动力上看,旅游业是一个带动性强、关联度高、覆盖面广、消费潜力大并对多个领域都可发挥促进作用的优势产业。旅游业关联109个行业,具有“一业兴、百业旺”的特点。旅游收入每增加1元,可带动相关行业增收4.5元;旅游投资每增加1元,可带动其他行业投资5元,产生经济增长的乘数效应。因此,加快发展旅游业,必将为推动我区经济社会加快发展、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劲活力、强大动力。

第四,加快旅游发展建设旅游大区是顺应百姓期盼、增进民生福祉的现实需要。加快发展旅游业,不仅能强劲带动经济发展,而且能有效改善民生,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对比周边旅游发展**不能落后。近几年,周边区县通过发展旅游,实现了旅游产业引领绿色经济崛起。武隆按照“世界震撼、百年不落后”的要求,成功创建以仙女山5a级景区为代表的旅游品牌,**年游客数量、旅游综合收入分别达到1**8万人次、56.6亿元,在全国叫响了“自然的遗产·世界的武隆”等旅游形象品牌;酉阳仅用短短两年时间就成功地把桃花源从国家4a级景区打造成5a级景区,**年全县游客数量与旅游综合收入分别达到了700.2万人次、25亿元,那句“世上有两个桃花源,一个在你的心中,一个在**酉阳”传遍了大江南北;彭水更是在一个没有华夏三祖之一的蚩尤祭祀地的背景下,在新城划地10000亩,无中生有地打造蚩尤九黎城,成为全国目前唯一的蚩尤祭祀地,**年全县游客数量与旅游综合收入分别达到了1042万人次、33.5亿元。周边旅游都被演绎得风生水起,但**作为渝东南中心城市,旅游发展反而落后,且面临被周边区县旅游强劲发展态势屏蔽化的危机。发展旅游业可以促进富民增收。旅游业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就业门槛相对较低,对不同层次劳动力吸纳能力强,1个旅游直接就业人员能带来5个社会就业机会,可以为大中专毕业生、退伍转业军人、返乡农民工等群体创造更多的就业创业机会,缓解就业压力。我区是国定贫困区,明年脱贫摘帽任务艰巨,旅游业是促进财富流动和再分配的产业,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可以使一部分城市购买力向农村转移,直接增加农民收入。发展旅游业利于改善人居环境。发展旅游业能有效带动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提升人民幸福感。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又能促进旅游业上档升级,形成良性互动。我们正在推进“两城同创”工作,其核心就是要把城市做靓,让城乡环境得到改善,从而更有利于吸引外来游客休闲观光。发展“农家乐”、“农业园”等乡村生态旅游,也是为了美化、亮化乡村环境,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进而实现经济与生态效益双赢。

总之,加快发展旅游业,关乎民计民生,事关发展大局。全区各级各部门和广大群众必须保持强烈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建设旅游大区这一战略决策上来,切实增强发展旅游产业、建设旅游大区的信心和决心。

二、完善思路,确目标,全面开启建设旅游大区新征程

历届区委、区政府都高度重视旅游产业发展,不断探索完善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思路举措,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特别是全市实施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以来,我区遵循“面上保护、点上开发”的原则,把生态旅游作为发展重点任务之一进行部署。建设渝东南地区中心城市、**区重要经济中心,旅游不能缺席,迫切需要我们进一步完善全区旅游发展思路,对全区旅游发展进行重新定位、重新布局。

第一,完善旅游发展思路,以新的思路谋新的出路。围绕“旅游大区”建设,我们在“十三五”期间推动旅游大发展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xx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市委四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立足生态旅游资源优势,强力实施“旅游大区”战略,以“城市靓区为依托、山水峡谷为特色、民族文化为灵魂、休闲度假为目的”,坚持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并举,收紧拳头突出重心,倾力打造**核心景区,同步打造精品线路,深度拓展旅游市场,在5年内把旅游业培育发展成为全区战略性支柱产业,力争将**打造成为**区重要旅游集散中心、全国知名旅游目的地、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第二,细化发展目标,以细分指标保总体目标。围绕发展思路,对我区“十三五”旅游发展目标进行细化明确,按“两年强基础、三年上台阶、四年成规模、五年上水平”的总体安排,分年度有序实施。20xx年,**景区硬件基本达到国家5a景区标准,阿蓬江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区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城市峡谷峡江景区成功创建国家4a景区;全年接待游客75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30亿元,旅游业增加值占全区gdp的比重达5%以上。20xx年,**景区成功创建国家5a景区,基本建成阿蓬江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区;全年接待游客突破**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38亿元,旅游业增加值占全区gdp的比重达5.5%以上。20xx年,建成小南海世界地质公园,城市峡谷峡江景区基本达到国家5a景区标准;全年接待游客达11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48亿元,旅游业增加值占全区gdp的比重达6%。20xx年,城市峡谷峡江景区力争成功创建国家5a景区,建成**重要旅游集散中心和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全年接待游客达135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58亿元,旅游业增加值占全区gdp的比重达6.5%以上。20xx年,建成国家旅游度假区,成为国内外知名旅游目的地;全年接待游客突破16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70亿元,旅游业增加值占全区gdp的比重达7%以上。

第三,优化开发时序,以点面结合促有序推进。**旅游资源丰富,景区景点众多,而财力又十分有限,短期内全面实施旅游开发建设不符合区情实际。必须进一步优化旅游开发时序,做到每一个阶段都有旅游“引爆点”,每一个阶段都有吸引游客的亮点景区。一是以**景区为近期旅游大发展的引爆点,集中精力推进**景区创建国家5a级景区;二是围绕休闲农业及乡村旅游示范区建设,打造冯家街道至阿蓬江镇阿蓬江“一江两岸”最美“乡村旅游示范区”;三是以城市峡谷峡江景区为**中期旅游发展引爆点,争取创建国家5a级景区;四是统筹推进全区面上旅游开发。

第四,把握六大原则,以合理开发保持续发展。一是坚持全域布局,核心带动。树立全域旅游发展理念,把**作为一个大景区来规划建设,以**景区等核心景区为龙头,带动全区全域旅游发展;二是坚持统一规划,有序开发。正确处理好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的关系,严格遵循空间布局,有序推进旅游要素建设,使旅游资源得到合理开发、永续利用,实现可持续发展;三是坚持突出特色,错位发展。我区景点丰富,要认真思考每一个景点的特色优势,有的可突出民俗风情,有的可突出休闲观光,有的可突出娱乐参与。四是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充分发挥政府统筹规划、政策推动作用和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通过市场手段汇集各类资源、吸纳各方力量;五是坚持建管并重,管理为要。要在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完善的同时,强化现有成熟景区的管理,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向管理要效益,提升游客的认同度和满意度。六是坚持区域联动,融合发展。把**旅游置于渝东南、**区域旅游发展大局中,与周边地区融合联动、错位发展。

三、突出重点,强化举措,全面开创建设旅游大区新局面

当前及今后几年,加快旅游业发展特别是**景区创5a的任务艰巨。各级各部门一定要坚决按照这次旅游工作会既定的发展思路和发展目标,抓重点、强举措、求突破,扎扎实实推动全区旅游大发展,力争早日建成旅游大区。

第一,编好一套规划——以一张蓝图定未来旅游发展前景。一要在《**区“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的指导下,邀请知名规划团队,高水平完善旅游规划。在编制我区旅游发展规划过程中,既不能目光短浅,也不能好高骛远,更不能搞概念性的纸上谈兵,要做到与资源禀赋、市场需求、主题形象、目标任务、经济水平等“五个结合”。二要在做好旅游总体规划的前提下,认真做好旅游交通、涉旅产业等方面的专项规划,形成全区旅游发展“1+x”规划体系。三要严格遵循“先规划设计、后开发建设”的基本原则,特别是新景区,规划没做好,绝不能进行开发建设。规划一经确定后,要严格按照规划组织实施,杜绝规划悬空、有规不依、随意变规等现象,确保规划的严肃性和连续性,以科学规划引领旅游资源的有序开发和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力求在景区建设上不留败笔、少留遗憾。

第二,突出一个核心——全力推进**景区创5a级旅游景区。**景区拥有两个4a级景区,是目前我区创建5a条件最成熟的景区,创建成功将对全区旅游产业起到引领和撬动作用。因此,应举全区之力创建**景区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整合资源,打通景区,把**古镇、蒲花暗河以及蒲花农业园连成一片,形成品质上乘、观假并存、动静结合的综合旅游区。一要严格把握创5a评定标准。创建旅游品牌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程,考核评定内容繁多,每项基本上要得到满分或者高分,才可能确保创建成功。可以说,每一分都是我们工作的目标,每一分都是我们创建的成效,我们要以满分的标准做好工作。二要推进景区硬件项目建设。在完善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系列规划基础上,按照时序推进风雨廊桥延伸工程、蒲花水乡、水上乐园等7大景观项目,迅速提升景区整体形象;加快实施游客接待服务中心、蒲花暗河环线等5大基础设施项目,提升景区基础设施水平。三要推进景区服务设施建设。要开通主城到**景区的旅游客运班线,适时开通汽车站、火车站、机场连接景区的旅游大巴,形成便捷、快速、安全、舒适的交通网络;加快建设游客集散中心,成为对外的形象窗口;要合理设置旅游购物场所,开发具有**特色的旅游商品,让旅客把旅游产品带回家;要确保旅游景点通讯畅通,实现景区移动信号和wifi全覆盖;要在景区增设邮政服务网点,为游客提供邮政纪念服务。四要推进景区保障设施建设。要加强环境卫生整治,确保景区无“三乱”(乱堆、乱放、乱建)现象,确保垃圾污水达标排放;要对景区厕所进行改造,提升旅游档次。要全面落实安全机制,加强安全生产检查和监控管理,打造“平安景区”。全区上下要拧成一股绳,发挥各自作用,确保20xx年**景区创建5a景区取得成功。

第三,打造一批精品——推动**旅游点面结合整体推进。一是打造阿蓬江“乡村旅游示范区”。立足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区建设,按照“总体规划、突出重点,整合资源、梯度推进”原则,在阿蓬江“一江两岸”特别是冯家渔滩至**一带,大力发展集民俗风情、土家民居、古镇文化、休闲农业、生态文明、体育赛事于一体的特色乡村旅游,积极打造阿蓬江国家湿地公园。二是打造城市峡谷峡江5a景区。分步推进城市峡谷峡江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春节前对外开放一期工程,20xx年成功创建国家4a景区,20xx年力争建成国家5a景区。城市峡谷峡江景区是我区旅游发展的又一个“引爆点”,5a景区的成功创建将会擎领我区旅游产业大旗,引领旅游跨越发展。三是打造其他旅游优势品牌。以小南海国家地质公园为基础,申创世界地质公园;依托板夹溪等资源,建设小南海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发挥**国家森林公园优势,保护性开发神龟峡、武陵仙山、仰头山景区。四是大力发展特色乡村旅游。鼓励镇乡依托自身优势发展乡村旅游,集中打造白土山塘盖、石会中元村、水市麒麟盖高山避暑纳凉等一批特色乡村旅游示范点。

第四,推进一批项目——加快旅游服务上档升级。一是打造旅游立体交通枢纽。按照4c等级标准,推进**机场扩建升级工作,开辟新的旅游航线,力争“十三五”末旅客吞吐量达到30万人次。加快推进渝怀铁路复线、黔张常铁路、黔毕昭铁路、黔石高速公路、黔遵高速公路等陆上交通干线建设,努力争取开工建设**至**主城高铁。开通黔恩高速公路**北互通,扩建渝湘高速公路**南、**西互通。二是完善升级区内旅游交通。升级改造小南海、板夹溪十三寨、峡谷峡江、**古镇-蒲花暗河、神龟峡、武陵仙山等重点景区内外公路和游道,整治**古镇、蒲花暗河、小南海和神龟峡码头,提高旅游景区通行能力。三是完善旅游配套服务设施。根据景区的特征建设具有特色化和个性化的主题酒店,围绕大众消费建设经济型旅游酒店。适度建设一批富有民族特色的星级宾馆、农家客栈、游客中心等旅游配套设施,不断提升景区游客接待能力。全面开通景区wifi网络,推进景区智能化管理。

第五,开辟一条新路——实现旅游与其它产业融合发展。一要推动城旅融合。借实施“两城同创”之机,突出清新清凉特色,旅游空间与城市空间高度叠加,功能上高度融合,建设山水园林现代旅游城市;加快推进民族风情城、天生湖湿地公园、城市地质生态公园等城市项目建设,建成全国优秀旅游城市。二要推动文旅融合。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资源禀赋高、民族文化底蕴深厚,要坚持走文化与山水相互依存、深度融合的文旅之路。文化部门要做好旅游景点的文化挖掘、整理和包装,增强我区旅游文化软实力,增加旅游景区吸引力。三要推动商旅融合。利用“互联网+旅游”,推进旅游与商贸产业融合发展。培育发展旅游特色商品,推出**八宝、**十绝等旅游商品精品。打造特色商业街区,丰富节庆商业活动,从美食、购物、休闲、演艺、会展等多形式吸引游客,拉动旅游消费。加快发展旅游产品电子商务,将**的土特产品集中展示、推销给外地游客,做大做强在线旅游市场,积极迎合旅游市场“散客时代”。四要推动农旅融合。支持发展家庭农场、生态农业观光园和体验农业等现代农业,培育发展特色农产品,着力打造富有特色、服务健全的都市农业、观光农业、生态农业和体验农业,加快形成全区农旅一体化格局。五要推动区域融合。区域融合利于增强产业竞争能力,我们已在**、渝东南旅游联盟发展上作了探索与尝试,取得了一定成效。需要进一步拓展融合的深度和广度,特别是要在旅游交通、旅游景区和旅游线路等方面加强务实融合,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融合推动区域性旅游大发展。

第六,拓展一片市场——大力宣传营销壮大客源市场。一是尽快总结提炼**旅游主题形象。**的旅游景区较多,但一直没有一个具有特色、吸引眼球的主题形象品牌。首先,应围绕“葩拉胡”、阿蓬江等旅游品牌,认真研究策划,将所有景区的形象特色进行深度提炼、总结、归纳,充分吸纳各方意见,提炼一个既有内涵又有深度还很响亮的口号。其次,要将**所有的景区景点串在一起,实施整体包装,打捆宣传。再次,要尽快制作**旅游形象宣传片,通过电视、网络等各类媒体进行全方位、多层次、多维度的旅游宣传营销,迅速扩大品牌效应。二是认真策划推出精品线路品牌。以**景区为中心,辐射其它旅游组团,形成1—3日游精品旅游线路。重点以航线市场培育为依托,巩固发展广州、成都、上海、**、昆明、杭州到**至周边的跨区域旅游线路,培育打造一线城市到**至武隆、**、凤凰古城、长江三峡、神龙架、梵净山的世界级旅游线路品牌。三是探索多样化旅游营销方式。以实施“互联网+”为契机,着力构建“互联网+旅游”的营销体系。充分发挥航旅联盟的作用,精心策划包装渝东南乃至**片区跨区域特色精品旅游线路,合作拓展旅游市场。抓好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结合,做到线上推广、线下互动。积极打造国际溪钓节、水上运动会、“铁人三项赛”、土家摸秋节、女儿会等节会赛事品牌,并加大宣传力度,吸引世界游客、国际友人。

四、加强领导,狠抓落实,全力保障建设旅游大区各项工作顺利推进

旅游事业既是德政工程,也是惠民工程,攸关我区民生福祉和发展大计。我们必须继续高度重视,用创新的思路、改革的思维、开放的视野,精心安排组织,落实保障措施,调动各方力量,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一抓到底,善始善终、善做善成,实现旅游产业华丽转身、差异化崛起。

第一,要强化组织领导。为加强对旅游工作的组织领导,区委对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和分管领导进行了调整充实,由区长**同志任领导小组组长,区委副书记吴静任常务副组长负责抓总,相关区级领导任副组长。领导小组要在研究制定全区旅游业发展战略与改革措施、指导编制旅游业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协调解决旅游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等方面切实负起责来,拿出切实可行的实施办法。同时,成立了**5a景区创建指挥部,由吴静同志任指挥长,黄南成、刘仪、林光同志任副指挥长,从相关单位和部门抽调骨干力量组建4个创建工作办公室。区创5a指挥部要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各创建小组、各级各部门要服从工作大局,务实、高效、有序推进。全区涉旅部门和单位要把旅游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拿在手上来抓;旅游主管部门要切实肩负行业管理主体责任,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努力形成齐心协力、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第二,要强化资金保障。一是打好政策“组合拳”。要研究好、利用好国市旅游产业发展政策,把好钢用在“刀刃上”。整合产业发展、扶贫攻坚、中心城市建设、新农村建设、生态保护等扶持政策,激发和释放政策最大红利。二是搭建旅游投资平台。组建旅游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建立完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提高对旅游景区规划、开发、管理的能力和水平。积极探索“ppp”投融资发展模式,引进社会资本投向旅游产业,通过混合所有制方式实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共建共享。三是加大财政刚性投入。从20xx年起,区政府每年预算3000万元财政资金作为旅游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城市形象宣传、目标市场、宣传营销和举办具有较大影响的旅游品牌活动,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四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营造宽松投资环境,制定行业准入标准,力争引进实力雄厚、信誉良好的大型企业,真正将我区旅游产业基础做强、品牌做优、市场做大。

第三,要强化队伍建设。一是配强旅游工作队伍。调整充实旅游局的职能职责,适当增加人员编制,增设相应工作机构。增强旅游部门对旅游行业的统筹管理、驾驭旅游要素的执行能力。同时,适当充实4个管委会特别是旅游综合执法队伍的人员力量,为旅游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环境。二是强化旅游人才培训。依托旅游职业学院和区职教中心,对旅游行政管理人员、旅游服务人员开展常态化、长效化的教育培训。积极推行持证上岗和技术等级评定制度,推进导游社会化进程,优化旅游导游队伍结构。提升旅游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素质,增强全民旅游意识,创造良好的旅游发展软环境。三是畅通人才流动渠道。制定旅游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和工作方案,建立符合我区旅游发展现实需要的人才培养和进入机制,构建优胜劣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用人生态。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增强工作执行力,提升工作质量,统筹高效推进各项工作,加快旅游产业发展。

第四,要强化协调配合。全区各级各部门要站在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的高度,牢固树立“一盘棋”的思想与全域旅游发展理念,增强“旅游发展、人人有责”的意识。全区各个领域、各行各业的各项工作规划、建设思路、项目布局都要结合旅游发展来打造,做到政策向旅游倾斜、资金向旅游集中、人才向旅游聚集,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各尽所能的工作格局。要加强宣传引导,切实推进“两城同创”,打造城市靓区,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形成社会各界关心、支持旅游发展的良好氛围。

第五,要强化监督考核。一是切实加强依法治旅工作。依法治旅是建设旅游大区的重要保障,要按照“政府主导、属地管理、部门联动、行业自律、齐抓共管”的原则,建立依法治旅工作长效机制,迅速在全区形成相互促进、良性互动、管理规范、运作有序的旅游发展新局面。二是加强对涉旅单位的考核。区旅游局和区统计局要研究确定旅游产业发展考核主要指标,区考核办、区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制定具体考核办法,进行数据的整理、分析、汇总,开展日常考核。三是加强对旅游企业的考核。区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制定针对旅游企业和旅游从业人员的考核奖惩办法,对升级达标、经营业绩突出、获得国家和市级表彰的旅游企业和旅游从业人员给予奖励;对在开拓市场、组织客源、招商引资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和突出贡献的旅游企业和相关人员给予补助和奖励;对游客投诉率高、经营管理不善、破坏资源环境的旅游企业和从业人员,取消从业资格,责令退出旅游市场,情节严重的依法依规严肃处理。四是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加快制定《加快发展旅游业意见重点工作分工方案》,建立工作台账和倒逼机制,明确各项工作的指导部门和执行单位。区旅游发展领导小组对各项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跟踪督查和效果评估,定期召开工作推进会。各单位根据分工制定实施方案,明确工作任务、工作重点和保障措施,把各项目标任务分解到人、责任到人,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旅游会议讲话稿(二):

同志们:

这次全国旅游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党的xx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回顾总结“xx”全国旅游业发展情况,分析研究“xx”旅游业发展形势和任务,部署20xx年重点工作。

今年1月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xx同志听取了国家旅游局党组的工作汇报,对过去一年来旅游业发展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对做好今年和“xx”旅游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王志发同志刚才传达了岐山副的重要讲话精神。岐山副强调,要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这一主题和转变发展方式这一主线,深入持久地贯彻落实国务院41号文件,不断深化改革开放,不断推动旅游业创新发展,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发挥更大作用。我们要深刻领会、认真贯彻xx、温家宝、xx副等中央领导同志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扎扎实实地做好各项工作。下面,我代表国家旅游局,讲几点意见。

一、20xx年工作回顾

刚刚过去的一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党委政府、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全国旅游行业的共同努力,各项工作都取得新成绩,保持了旅游业平稳较快发展。

(一)全面贯彻落实国发41号文件,形成了全国旅游业发展的新格局

――确立了实现旅游业“两大战略目标”的工作思路。国家旅游局和各级旅游部门经过深入调查研究,提出了要通过加强旅游业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来培育战略性支柱产业,要通过信息化带动旅游业发展成为现代服务业的工作思路。全国旅游行业按照建设大产业、推进大融合、加快市场化、促进产业化、提升现代化的要求,在服务国家大局中找准旅游业的工作定位,在服务国家战略发展中找准旅游业的发展方向,不断争创旅游业发展新优势。

――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推进旅游业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明显增强。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国办121号文件,将41号文件的各项重点工作分解到中央国家机关47个部门分工负责抓落实。20个省区市已经出台或即将出台贯彻落实的实施意见,19个省区市已经召开或近期将召开旅游产业发展大会。省级旅游产业领导小组组长大都调整为主要领导担任,各级财政对旅游业投入较大幅度增加。发改、财政、农业、工信、交通、铁道、民航、金融、通信、文化、外宣、广电等相关部门切实加大了对旅游业的支持力度,国家旅游局与9个部门签订了支持旅游业发展的合作文件。旅游业发展的软硬件环境明显改善,各类资本和企业进入中国旅游业的热情普遍高涨。我国旅游业正在由小产业向大产业转变,“大旅游”发展格局正在加速形成。

――重点工作加快推进。积极配合全国人大财经委做好《旅游法》起草工作。完成了设立“旅游日”的方案征集工作。启动了《国民旅游休闲纲要》编制。完善了安全保障机制,旅行社责任险统保范围稳步扩大。大力提升旅游服务质量,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在全国组织开展了“旅游服务质量提升年”系列活动。组织了《旅行社条例》宣贯工作和全国执法大检查,开展旅游市场秩序专项检查。组织制订修订了9项旅游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在全国11个省市县、67家企业开展了旅游标准化试点工作。完善了五星级饭店和5A级景区退出机制。首次召开全国旅游饭店业发展暨五星级饭店质量提升工作会议,对全国五星级饭店服务质量进行了一次全面督导。开展了“品质旅游伴你远行”、“旅游服务进社区”活动。按季度开展并公布了全国50个旅游重点城市游客满意度调查结果,初步建立起以游客为主体的旅游目的地评价机制。按季度开展旅游经济形势分析和市场预测,认真完成了黄金周等假日旅游市场预测、安全保障和组织协调工作。

(二)着力深化旅游业改革创新,在促进旅游业科学发展上迈出了新步伐

――改革开放深入推进。启动了全国首批旅游综合改革城市试点工作,推进了广东旅游、云南旅游、海南旅游、重庆旅游、福建旅游等省市旅游改革先行先试。深化了旅游管理体制改革,新一轮省级机构改革中,旅游局(委)都进入行政序列,并相应增加了职能。积极探索不同形式和发展模式的旅游产业园区建设,设立了广东南海西岸旅游产业园和苏州旅游国家商务旅游示范区。进一步推动了旅游国有企业改革改制步伐,外资、民资等各类资本和各类企业投资旅游业的积极性明显增强。制定颁布了中外合资旅行社经营中国公民出境旅游试点办法。

――转型升级稳步推进。加强了对乡村旅游、休闲度假旅游、商务会展旅游、邮轮旅游游艇旅游、医疗健康旅游、文化体育旅游的指导和引导,举办了中国旅游产业节、旅游商品博览会,推动了旅游装备制造业和旅游新业态发展。在全行业广泛开展节能减排,制定下发了宾馆饭店、景区景点节能减排指导意见和工作指南,与相关部门建立了加强旅游资源环境保护的工作机制,研究制定了促进乡村旅游、生态旅游、文化文物旅游健康发展的措施。

――旅游培训创新发展。各级旅游部门和旅游企业大规模开展从业人员培训,国家旅游局直接组织举办了各类培训班90期,全行业培训总量超过400万人次。开展了高级导游员考试试点。在34个城市举办了46场“名导进课堂”专题讲座,120名导游为3.3万名在校学生及一线导游员授课,38名知名导游被旅游院校聘为客座教授或兼职讲师。在全国自下而上开展了导游员大赛和饭店服务技能大赛,评选出12名全国模范导游员、285名全国优秀导游员,推出了一批全国岗位服务技能标兵。

――规划体系不断健全。适应新时期新阶段中国旅游业发展的新情况新特点新要求,精心组织了“xx”旅游规划编制工作。完成了一批区域旅游规划,开展了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公共服务、旅游信息化发展等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形成了国家规划纲要、要素专项规划、重点区域规划、各省区市地方规划相互衔接、有机结合的“xx”旅游规划体系。

(三)贯彻中央重大部署,认真完成上海旅游世博旅游等重要任务

――圆满完成上海世博旅游各项任务。按照上海世博组委会的要求,在海内外广泛开展世博旅游宣传推广活动。在全球27个国家、237个城市推出“全球百城世博旅游推广月”,组织了1000多场世博旅游推广活动,在国内123座城市组织开展“全国百城世博旅游推广周”和世博旅游大篷车等系列大型活动。实现了上海世博入园游客7308万人次,其中海外游客425万人次、团队游客2088万人次,超过预期目标。认真做好世博旅游接待服务,广泛开展了“文明观博旅游团队”活动,旅游团队实现了旅游安全和服务质量零责任事故,为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作出了积极贡献。特别要指出的是,上海市旅游局和全市旅游系统在世博会前后全力以赴、顾全大局、真诚奉献,江苏旅游、浙江旅游、安徽旅游、江西旅游等周边省份和全国旅游行业与上海密切配合,共同为世博会的成功举办做出了重要贡献。全国旅游系统涌现出了一批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表彰,为全行业赢得了荣誉。

――积极开展旅游对外交流合作。扩大开放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目的地国家和地区,目前已达140个、其中已实施110个。与6个国家签署了7项旅游交流合作协议。xx先后出席了中国与加拿大旅游目的地协议签字仪式、中国与葡萄牙旅游合作协定签字仪式。组织召开了第十届世界旅游旅行大会、第五届中日韩旅游部长会议、第四届中美省州旅游局长对话会议、海南博鳌国际旅游论坛,积极参加了世界旅游组织执委会会议、T20旅游部长会议、中美商贸联委会和中俄人文分委会旅游工作组会议。中国在国际旅游事务中的话语权进一步增强,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进一步深化两岸四地旅游交流合作。成立了海峡两岸旅游协会台北办事处,举办了一系列海峡两岸旅游交流活动。沉着应对和妥善处理了大陆赴台游客“10•21”灾害事故,赢得海峡两岸的好评。有序推进大陆居民赴台旅游,新开放内蒙古旅游、西藏旅游、甘肃旅游、青海旅游、宁夏旅游、新疆旅游六省区赴台旅游业务,全年大陆居民赴台旅游达到12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03%。进一步完善了内地与香港旅游、澳门旅游工作磋商机制,开展了高层互访和业界的深度交流,加大了对港澳旅游要多少钱' href='/hongkong/'>港澳游地区的旅游宣传推广,推进了CEPA补充协议中旅游条款的全面落实。

――积极推动红色旅游健康发展。全面完成了第一期红色旅游规划纲要确定的各项任务,红色旅游发展水平不断提升。推进红色旅游区域合作,推动了全国红色旅游城市战略合作和重点区域联合。统筹推进红色旅游融合发展,推出了一批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加强红色旅游人才队伍建设,各地组织培训班1100多期,培训了9万余人。会同国家发改委、中宣部、财政部等部门,组织力量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完成第二期全国红色旅游规划纲要和第二期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编制工作。全年红色旅游接待游客4.27亿人次,增长21%,综合收入达1302亿元。

此外,全国旅游系统,特别是青海、甘肃两省旅游部门,全力参加青海玉树地震抗震救灾和甘肃舟曲特大泥石流抢险救灾工作,为灾后旅游业恢复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20xx年,我国旅游业三大市场实现了全面恢复并较快增长。国内旅游人数达21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0.6%;国内旅游收入1.26万亿元,增长23.5%;入境旅游人数1.34亿人次,增长5.8%;入境过夜旅游人数5566万人次,增长9.4%;旅游外汇收入458亿美元,增长15.5%;出境旅游人数5739万人次,增长20.4%;全国旅游业总收入1.57万亿元,增长21.7%。

上述成绩的取得,是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各级党委政府、各部门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国旅游行业广大干部员工团结拼搏、奋发有为、扎实工作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国家旅游局对各级党委政府的有力领导、各部门的全力支持和旅游战线的同志们辛勤工作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旅游业发展中的问题和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一是旅游市场秩序长期失范的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零负团费”、挂靠承包、强迫或变相强迫消费等欺客宰客“顽症”没有得到根本治理,市场秩序还没有根本好转。二是人才不足和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偏低的状况尚未得到明显改善。人才供给与需求的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导游结构不合理,尤其中高级导游和外语导游数量偏少。宾馆饭店业高层次管理人才缺乏,专业化水平有待提高,旅游专业技能人才不足。适应旅游新业态发展的专业化人才不能有效地满足市场需求。三是旅游中介机构发育不健全的问题尚未得到有效改善。推进旅游行业协会改革的力度还不够大,行业协会自我发展、自主办会、行业自律水平还比较低,桥梁纽带作用、行业自律作用发挥不充分、不明显,与整个旅游行业市场化程度较高的情况不相适应。四是旅游企业综合竞争力不强。粗放经营比较普遍,市场集中度较低,有实力的龙头企业少,有影响力的旅游品牌少。对这些问题,我们将加强调查研究,深入分析原因,找准工作对策,从工作力度、体制改革、机制创新和制度建设上加以推进。

二、“xx”旅游业发展启示和“xx”的主要任务

过去的五年,是新中国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也是中国旅游业发展历程中不平凡的五年。五年来,全国旅游行业紧紧抓住国家扩内需、调结构、惠民生重大战略机遇和北京旅游奥运会、建国60周年庆典、上海世博会、广州旅游亚运会等有利时机,妥善应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汶川特大地震灾害、甲型流感疫情和国际金融危机等众多不利因素的冲击,团结一致、攻坚克难、奋发进取,努力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推动了旅游产业体系不断完善、产业素质不断提升、综合功能全面彰显,完成了“xx”规划确定的主要任务,旅游业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国内旅游人数年均增长12%,入境过夜旅游人数年均增长3.5%,出境旅游人数年均增长19%,全国旅游业总收入年均增长15%。我国跃居全球第四大入境旅游接待国和亚洲旅游第一大出境旅游客源国,居民人均出游率达1.5次,旅游直接就业达1350万人,旅游消费对社会消费的贡献超过10%,旅游业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更加明显。

“xx”旅游业发展实践表明,全国旅游行业服务国家大局的能力明显提高,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明显提高,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的能力明显提高,把握旅游业发展规律和阶段性特征的能力明显提高,推进旅游业科学发展的能力明显提高。五年的成绩来之不易,积累的经验十分宝贵,带来的启示影响长远。

一是必须坚持把发展旅游业与国家战略紧密结合起来,努力为国家发展大局服务。五年来,各级旅游部门自觉服从和服务于国家发展大局,在贯彻国家战略中找位置、谋发展、作贡献,表现出强烈的大局意识和奉献精神。面对重大冰冻灾害、特大地震灾害、严重流感疫情和各种突发事件,全行业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全面投入救灾救险和灾后重建工作。面对席卷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我们及时调整工作方针,以国内旅游为重点,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扩大旅游消费,千方百计为保持旅游企业和从业人员稳定,为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惠民生发挥了积极作用。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部署,我们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为广大农民增收致富开辟了新的途径,促进了城乡统筹发展。我们坚持把促进就业作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目标,加大就业指导和培训力度,实现了每年新增直接就业50万人的目标。认真落实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大力支持西部开发、中部崛起、东北旅游振兴和东部率先发展,全力支持地震灾区和新疆、西藏、青海等边疆民族地区发展。自觉服务国家总体外交,有序推进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目的地开放,建立了多种形式的旅游交流合作机制,提升旅游对外交流合作水平。认真落实CEPA补充协议,扩大内地居民赴港澳旅游,促进了香港澳门繁荣稳定。积极推动海峡两岸旅游交流,开放了大陆居民赴台旅游团体业务,促进了两岸旅游业双向交流。实践证明,只有服从和服务于国家大局,善抓机遇、顺势而为,才能不断争创旅游业发展新优势。

二是必须始终把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和变化的旅游需求作为旅游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主动适应“xx”时期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加、消费结构升级加快、旅游需求快速增长和多元化发展的趋势,在努力增加旅游供给的同时,大力推进旅游产品升级。在进一步巩固观光旅游主体地位的基础上,推动了度假休闲、商务会展和专项旅游的快速发展。过去五年,我们大力推进了乡村旅游、红色旅游、文化旅游、生态旅游的发展,积极推动了邮轮游艇旅游、冰雪滑雪旅游、医疗健康旅游、体育文化旅游、滨海海洋旅游,推出了一批旅游新产品,培育了一批旅游新业态,形成了一批旅游消费热点。实践证明,只有紧紧抓住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乘势而上、开拓创新,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的旅游需求,旅游业才能实现持续较快发展。

三是必须始终把以人为本贯穿旅游业发展的全过程,千方百计提高人民群众对旅游业的满意度。旅游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落实以人为本的要求,就是要尽最大的努力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旅游权利,提升国民的旅游福祉,让人民群众更大范围、更高程度分享旅游业发展的成果。五年来,我们始终把抓好旅游质量、优化市场秩序和保障游客安全作为重要任务,注重强化公共服务职能,积极推进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加强了公共信息服务,构建旅游安全保障机制,切实维护游客的生命财产安全。我们努力加强旅游法制建设和旅游标准化建设,推进了旅游诚信体系建设,针对旅游市场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专项检查和联合执法,推动旅游市场规范有序发展。我们积极发挥旅游在就业、富民方面的优势,促进了广大农村居民、下岗职工、高校毕业生等特定人群的就业,推动了少数民族地区、边境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资源枯竭型城市等特定区域的转型和发展。实践证明,以人为本、服务游客,让旅游业发展成果与人民共享,是科学发展观在旅游业重要体现,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

四是必须坚持把改革开放和创新作为促进旅游业科学发展的根本动力。改革开放和创新是我们各项事业发展进步的力量源泉,我国旅游业30年来不断发展壮大,靠的就是改革开放和不断创新。五年来,我们积极培育旅游市场主体,推动国有旅游企业改组改制,加大对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大企业集团的支持力度,旅游企业发展活力不断增强。我们开展了旅游综合改革和专项改革试点,推动了海南国际旅游岛、海峡西岸旅游区、桂林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不断创新区域旅游合作模式,推动了资源共享、市场共享、互利共赢的区域旅游发展机制的形成。我们积极扩大开放领域,提高开放质量,创新对外交流合作方式,推动中国旅游业更好地融入世界旅游业发展格局。推进了旅游管理体制改革,加快了旅游行业协会和中介组织建设,政府职能进一步转变,服务型机关建设不断推进。实践证明,只有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创新,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才能保持旅游业发展的生机和活力,形成有利于旅游业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五是必须把保护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资源作为旅游业发展的基本前提。良好的自然环境和珍贵的历史文化是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资源基础。随着我国旅游业发展,资源环境压力不断加大,五年来,我们全面贯彻“保护与开发并重、开发服从保护”的原则,与环保、建设等部门建立工作机制,着力加强旅游资源保护,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推进旅游小城镇建设,加强对旅游开发经营过程的监管,在全行业开展节能减排,积极倡导低碳旅游、绿色消费,取得了明显进展。实践证明,只有在旅游业发展中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才能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旅游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功能才能凸显。

同志们,“xx”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我国旅游业培育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的黄金发展期和建设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的转型攻坚期,旅游业发展具有许多有利条件,同时也面临新的挑战。一方面,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党委政府更加重视,旅游业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国民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发展,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收入增加,旅游需求更为旺盛;我国基础设施不断改善,旅游更为便利;国际旅游市场将实现恢复性增长。同时也存在不利的因素:国内经济通胀预期可能对居民旅游消费带来一定程度影响;国际经济金融危机对旅游业的影响将持续相当一段时间;国际国内各类传统的和非传统的安全因素,以及各种不可预见的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对旅游业发展将带来不确定性;经济发展中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对旅游业发展带来新的挑战。因此,推动发展方式转变,实现旅游业持续平稳较快发展的任务十分紧迫。

各级旅游部门和全国旅游行业要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紧紧围绕实现旅游业两大战略目标,求真务实、真抓实干,锐意改革、勇于创新,扎实推动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为建设世界旅游强国奠定坚实基础。

——全面优化发展环境。要围绕实现两大战略目标,全面优化旅游业发展的软硬件环境。要转变思想、更新观念、增强旅游意识,营造有利于旅游业发展的观念环境。要加强旅游法规建设,推动旅游综合立法和专项立法,优化旅游业发展的法制环境。要推动各级党委政府加强对旅游业领导,制定出台促进旅游业发展的措施,优化旅游业发展的政策环境。要着力规范旅游市场秩序,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建立健全旅游诚信体系,优化旅游业发展的消费环境。要加快旅游人才资源开发,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完善人才奖励激励机制,优化旅游人才发展环境。要切实保证游客安全,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完善旅游保险制度。要继续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旅游接待设施布局,推进综合配套,提高便利化、舒适度和利用率。

——大力拓展发展空间。要按照国家对旅游产业的定位要求,推动有条件的地区把旅游业摆到与之相适应的位置,提升在全局工作中的地位。要抓住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机遇,整合利用各类资源,拓宽旅游产业领域,在推进旅游业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中形成新的产业支撑。要适应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加快的趋势,大力发展各种形式的旅游新业态,培育新的市场热点。要统筹开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入境市场要切实巩固港澳台、东南亚等传统市场,巩固发展日韩、欧美、澳新等重点市场,加快开发新兴市场,积极培育潜力市场,不断拓展国际市场空间;国内市场要继续挖掘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主要客源市场的潜力,深入开发大中城市客源市场,加快培育农村和中西部市场。要大力拓展区域旅游合作空间,丰富内容、创新模式,搭建更多合作平台,形成互利共赢的合作机制。要大力支持西部地区旅游业发展,推进沿海、沿边、沿江(河)、沿骨干交通线旅游带和城市旅游圈发展,培育新兴旅游目的地,形成旅游发展新的增长极。

——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在继续扩大旅游规模的同时,更加注重旅游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加注重旅游资源的综合利用、旅游市场的综合开发和旅游目的地综合建设,提高综合效益。更加注重发挥旅游业的教育文化功能,促进旅游业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更加注重运用现代科技特别是信息技术,提升旅游业现代化水平。更加注重提高游客满意度,创新服务方式,形成旅游服务质量持续提升和旅游市场规范有序的长效机制。更加注重普惠国民,让旅游、休闲成为普遍性需求,保障国民旅游权益。更加注重资源环境保护,推进旅游节能减排,倡导绿色消费,实现绿色发展。

力争到20xx年,国内旅游人数达33亿人次,入境过夜旅游人数达6630万人次,出境旅游人数达837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2.3万亿元。每年新增旅游直接就业70万人,到20xx年直接就业人数达到1700万人。

三、20xx年重点工作安排

20xx年全国旅游工作的总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xx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适应我国旅游业发展新形势新变化新特点,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全面发展国内旅游,积极发展入境旅游,有序发展出境旅游,着力推进改革开放,着力扩大旅游消费,着力提升服务质量,着力推动转型升级,保持旅游业持续平稳较快发展,加快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为“xx”旅游业发展开好头、起好步。

20xx年全国旅游业发展的预期目标为:国内旅游人数23亿人次,增长9%;国内旅游收入1.4万亿元,增长12%。入境旅游人数1.38亿人次,增长3%;入境过夜旅游人数5850万人次,增长5%;旅游外汇收入495亿美元,增长8%。出境旅游人数6500万人次,增长13%。旅游业总收入1.72万亿元,增长10%。

今年全国旅游工作要继续全力抓好41号文件的贯彻落实,各级旅游部门要在贯彻文件取得初步成效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进一步推动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切实把文件提出的各项任务和要求落实到位。要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第一,下大力气抓好旅游质量、秩序和安全工作。今年旅游行业监管的重点是开展“零负团费”、挂靠承包经营和强迫或变相强迫消费专项整治,要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标本兼治的对策。要按照属地原则,联合相关部门,加大旅游市场执法监督力度,提高旅游联合执法水平。要继续开展旅游服务质量提升活动,进一步完善以游客评价为主体的旅游目的地评价体系。针对我国出游人数快速增长、境内外旅游突发事件日趋多发的情况,要加快建立健全旅游安全保障体制机制。要切实加强与港澳台地区在旅游安全保障方面的沟通协调,推动建立健全两岸四地旅游安全预警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要会同有关部门加强旅游目的地安全风险评估、旅游应急处置、旅游保险等重点工作,特别要抓好旅游黄金周、高峰时段和突发事件情况下的旅游安全。

第二,积极推进旅游综合改革和专项改革试点。要推动桂林、成都旅游、秦皇岛、舟山、张家界旅游等城市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取得实效,支持有条件的省区市深化旅游业改革,因地制宜地解决影响旅游业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大力支持国有旅游企业市场化改革与战略重组,支持民营旅游企业、中小旅游企业发展,推动旅游企业集团加快发展。要创新区域旅游合作机制,推动重点区域在打破旅游市场壁垒等方面积极探索。要加快推进行业协会改革,中国旅游协会改革要有新举措,地方旅游协会要迈出实质性步伐。中外合资旅行社经营中国公民出境旅游业务试点工作开展后,要及时总结经验,适时扩大试点范围。

第三,加强旅游宣传推广和对外交流。要围绕“中华文化游”主题,抓好国家旅游形象推广,在海内外开展系列宣传推广活动,促进旅游市场繁荣发展。在国内,要通过主题年宣传带动旅游消费和文化消费,促进居民消费。在境外,要在重点市场形成主题年宣传热潮,以中华文化的影响力促进入境市场的持续增长。各地要从自身实际出发,有效整合资源,制定实施更具有针对性的旅游市场推广方案,切实提高宣传推广效果。要与北京市政府共同办好亚太旅游协会(PATA)成立60周年大会,组织好中国-亚欧旅游博览会和中国国际、国内旅游交易会。充分发挥中美、中俄、中日韩、中澳以及中国与欧盟、中国与东盟等交流平台和机制的作用,为国家总体外交服务。

第四,推动与港澳台旅游合作与发展。在全球国际旅游市场增长趋缓的情况下,要继续巩固和拓展港澳台市场。要积极推广两岸四地“一程多站”旅游,共同打造“海峡旅游”和“粤港澳旅游”品牌。要有序扩大大陆居民赴台旅游,适时启动赴台“个人游”业务试点工作,稳步推动内地居民赴港澳“个人游”发展,认真落实CEPA补充协议有关旅游的条款。要与港澳台旅游业界合作开展“品质旅游”活动,保持赴港澳台旅游市场有序健康发展。在培育旅游业战略性支柱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进程中,加强与台湾旅游、香港、澳门的合作,共同开发市场,合作搭建平台,共享发展成果。

第五,推动红色旅游持续健康发展。《20xx-20xx年全国红色旅游规划纲要》即将印发,各地要认真贯彻落实,结合实际制定实施方案。要组织召开全国红色旅游工作会议,表彰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部署今后五年红色旅游工作。要积极稳步推进二期经典景区项目建设,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要认真做好红色旅游从业人员特别是导游员、讲解员培训工作,切实提高人员素质。要加大红色旅游宣传力度,围绕纪念建党90周年等,开展系列主题活动。办好中国网络电视台红色旅游频道。

第六,加快推动旅游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变。要抓住三网融合快速推进、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等机遇,推动旅游业广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以信息化带动旅游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变。要大力发展旅游电子商务,鼓励和支持旅游部门和旅游企业开展网络营销、网上预订、网上支付,发展在线旅游业务,鼓励各类旅游信息化发展模式创新。选择一批有条件的旅游城市,开展“智慧旅游城市”试点,大力推进宾馆饭店、景区景点和各类旅游接待单位信息化建设。要与金融部门合作开发适合中国公民出游消费的金融产品,减少旅游消费中现金携带和支付带来的风险。要继续推进旅游装备制造业和旅游新业态发展。办好中国旅游产业节、旅游商品博览会、旅游休闲用品博览会和旅游服装服饰赛博会。要加快《国民旅游休闲纲要》编制工作,积极推动休闲旅游产业发展。

第七,认真配合旅游立法工作,加强旅游标准化和统计工作。国家旅游局和各级旅游部门都要全力以赴配合全国人大财经委,加强对旅游综合立法中重大问题的研究,按计划完成各环节起草任务。要继续支持地方立法工作。要加大旅游标准化工作力度,认真做好新的饭店星级评定标准宣贯工作,切实抓好旅游服务标准化试点工作,加快旅游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制修订步伐。旅游统计工作是建设战略性支柱产业中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要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扎实推动在国民经济核算中旅游业增加值和贡献率的研究,重点解决好国内旅游统计不完善、评价不科学、出境旅游统计不健全的问题,逐步建立覆盖三大旅游市场、比较科学完善的统计核算体系。

第八,加强资源环境保护,做好节能减排工作。全行业要进一步强化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国家旅游局要会同发改委、环保部抓紧制定生态旅游发展指导意见,对保护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各级旅游部门要加强对旅游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建设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旅游资源开发监测体系。要推动地方政府采取鼓励措施,对宾馆饭店、景区景点推行节能节水减排指标约束。要按照41号文件提出的“五年内将星级饭店、A级景区用水用电量降低20%”的目标,分解任务,明确责任,确保旅游节能减排任务如期完成。

第九,扎实推进旅游人才队伍建设。要积极推进导游体制改革,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制约导游队伍健康发展的重大问题。要组织好高级导游员考试工作,研究探索特聘导游制度。要抓住《职业分类大典》修订工作的机遇,推动完善旅游职业资格和职称制度,健全职业技能鉴定体系。研究制定旅游职业经理人标准,开展旅游企业人才开发示范试点工作。要大力发展旅游职业教育,进一步推动旅游高等教育,继续开展旅游行政管理人员、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和导游人员的分级分类培训。要继续做好“名导进课堂”工程。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旅游人才培养力度,继续做好旅游人才援藏、援疆工作。认真做好全国旅游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评选表彰工作。

第十,加强旅游部门自身建设和行风建设。国家旅游局和各级旅游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第xx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各项部署,把xx强调的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贯彻到各项工作之中。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艰苦奋斗的作风,振奋精神,真抓实干。要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对干部的教育、管理和监督。要进一步转变职能,着力解决行政越位、错位、缺位的问题,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努力把各级旅游部门建设成清正廉洁、务实高效的服务型机关。要将旅游行风建设融入到行业监管、法规建设、执法检查和诚信建设之中,坚持标本兼治、注重治本,重点解决损害游客合法权益的突出问题,使行风建设成为推进各项工作的重要载体。

同志们,促进科学发展、转变发展方式,实现旅游业两大战略目标,任务艰巨,责任重大。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xx同志为的党中央周围,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狠抓落实,以优异的成绩迎接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

旅游会议讲话稿(三):

各位、委员,同志们:

这次全市旅游项目建设情况视察,是市政协今年的一项重点视察活动。我们利用一上午时间,实地察看了荣成的欢乐家园、金石湾书画城、成山林场,环翠区凤凰湿地公园、开心农场和经区安然纳米国际大酒店等6个旅游建设项目,直观了解感受了全市旅游项目建设情况。市旅游局于胜涛局长全面介绍了我市旅游业发展情况,既有旅游项目规划建设的情况,又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情况,既有提升旅游品牌的情况,又有旅游目的地建设的情况,既有现状与问题分析,又有下一步的措施打算等,思路清晰,信息量大,事实准确,客观实在。几位和委员围绕旅游业发展谈感受、提建议、讲对策,评价公道,分析客观,意见中肯,很值得参考借鉴。总之,这次视察组织周密,形式灵活,效果很好。在此,我代表市政协,对市旅游局及有关单位的积极支持与配合,表示衷心的感谢!

从与委员的交谈和发言中可以看出,这次视察对大家触动很大,普遍的感觉有“三开”:一是开眼。全市规划建设了48个旅游重点项目,总投资567亿元。这些项目不仅投资大、气势大,而且特色多、亮点多,对于丰富我市旅游业内涵、优化产业布局作用明显。今天看到的凤凰湿地公园、开心农场、成山林场等项目,虽然规模不是很大,但都体现了生态游、“红色游”、度假游等休闲旅游的新动向,开发理念别具匠心,开辟了休闲度假新去处。总投资3亿元的安然纳米国际大酒店,是经区第一家五星级宾馆和又一标志性建筑,酒店内1800多平方米的生态园和20xx多平方米的预应力采光顶更是目前国内之最。这些新项目、好项目,是我市旅游业转方式调结构的新成果,让人看了耳目一新。二是开智。发展旅游业,我市既抓大项目、大投入,同时注重旅游业与城市建设、文化建设、生态建设的衔接与融合,把城市作为一个大的旅游景区来规划运作,全力构建大旅游、大市场。在这一思路指导下,旅游业链条越拉越长,服务功能越来越强,旅游品牌越擦越亮,旅游市场越做越大,经济效益越来越火,体现出我市旅游业发展的大手笔、大智慧,让人心智大开,深受启发。三是开心。规划开发中的双岛湾、九龙湾等休闲旅游度假区,与荣成好运角、文登南海新区、大乳山等旅游示范区遥相呼应,将有力拉动滨海旅游业上档升级。正在开发建设的温泉、海水热疗、海上运动、葡萄酒庄等高端旅游产品,将有利于破解旅游受季节限制的瓶颈,提升旅游业核心竞争力,使真正成为人们心仪、向往的旅游目的地。

我市旅游业之所以能快速发展、成效显著,主要得益于三个重要因素:一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大力推动。市委、市政府把旅游业放在全市发展大局中来定位和统筹,召开了全市旅游业发展大会,出台了《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设立了旅游业发展专项资金,将旅游列入重点工作目标绩效考核,形成了推动旅游业发展的组织领导体系、政策支撑体系和资金投入体系,有力推动了旅游业快速发展。二是全社会各方面热情高涨、全力投入。发展旅游业不仅成为“共识”,而且成为一种社会共同行动,全社会办旅游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政府抓旅游、企业办旅游、农村办旅游、家庭办旅游、个人搞旅游蔚成风气。一大批工、商、农字号大企业纷纷投入巨资搞旅游项目,一大批镇村成为旅游强镇、特色村和农业旅游示范点,从樱桃节到温泉节,从海岛游到农家乐,从度假村到生态园,全市旅游项目开发到处开花,方兴未艾。三是市旅游局发展理念超前、工作主动高效。我市旅游业起点较高,今年以来又取得这么多可喜成绩,这与市旅游局领导班子和干部职工的辛勤努力密不可分,凝结着大家的智慧、心血与汗水。今天的视察更让我们感受到,市旅游局有一个团结创新、求真务实的领导班子,保持了超前的发展理念和强烈的进取意识;有一个心齐劲足、甘于奉献的干部职工群体,是一支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的过硬队伍。从你们身上,看到了人不松劲、不懈怠的奋斗精神,看到了旅游业大发展、快发展的美好前景。

以上大家谈到,旅游业发展正处在一个新的重大战略机遇期。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旅游业已超过石油业和汽车业,成为发展最快的产业,也是最大的创汇产业。全世界每10美元的GDP中,就有1美元来自于旅游业;旅游业每投资1美元,就能带动相关产业增收5美元左右;旅游业每直接就业1人,就可带动间接就业5—6人;旅游业“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直接涉及14个产业,间接影响47个行业,几乎覆盖了从传统服务业到现代服务业的所有行业和门类。据国际旅游联合会预测,到20xx年,全世界旅游人数将达到16亿人次,旅游相关消费超过2万亿欧元,充分表明旅游业市场巨大、前景广阔、商机无限。去年我国旅游业总收入占GDP的比重为5%,北京、深圳的这个比重分别是20%、14%,青岛、烟台的比重分别是10.2%、7.6%,我市这一比重达到11.3%,十分天下有其一,是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

市委、市政府确定,要把旅游业作为全市国民经济的战略性主导产业来培植和发展,重点打造四大特色旅游体系:一是千公里海岸沿线景区的滨海观光旅游;二是集温泉洗浴、养生、疗养、美容等为一体的温泉养生旅游;三是由城市旅游项目、休闲度假基地及城郊游、镇村游等构成的休闲度假旅游;四是以帆船、游艇、海上垂钓、沙滩运动等为代表的新兴高端旅游。我们相信,有目前良好的产业基础,加之所具有的经济比较发达、对外开放领先、交通便捷通畅、海陆资源丰富等优势,完全有条件有能力早日建成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海滨休闲旅游目的地,成为名副其实的“蓝色休闲之都、世界宜居城市”。从旅游产业基础与发展前景看,我认为,实现旅游业更好更快发展,重点应作好“三篇文章”。 一枝笔写作事务所

第一,作好“文旅融合”这篇文章。最近召开的党的xx届六中全会发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动员令,提出了文化与旅游互融共赢的课题,强调“要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体育、信息、物流等产业融合发展,发挥旅游对文化消费的促进作用”。文化与旅游的联系密不可分。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旅游为文化增添活力,文化使旅游充满魅力。一次难忘的旅游,必定是一次文化之旅、精神之旅。传统的观光型风景即使再漂亮,看上一两次就不会再来了。只有不断增加文化元素,丰富文化含量,旅游才能充满魅力和吸引力,使游客来了不想走,走了常回首,感到有看头、有说头、有吃头、有玩头、有买头、常回头。搞好“文旅融合”,应抓好三个环节:一是抓规划衔接,建立文化和旅游产业规划共编、政策共享、市场共推、品牌共建、互为支撑、互为促进的良性发展机制;二是抓文化发掘,将的海洋文化、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生态文化和时尚文化等融入旅游业,让地下的东西走上来、书本的东西走出来、死的东西活起来、静的东西动起来,为旅游业注入鲜活而持久的生命力;三是抓业态融合,积极推动演艺业、影视业、新闻出版业、民间工艺品业等与旅游业的深度融合,实现文化产业与旅游业互利共赢。

赞助商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