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美德类演讲稿 > 心得体会 > 中纪委七次会议心得

中纪委七次会议心得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26W 次
中纪委七次会议心得

  胡锦涛同志在中央纪委第七次全体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战略高度,深刻阐述了全面加强新形势下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强调各级领导干部必须保持振奋的精神和良好的作风意气风发地团结带领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去工作、去奋斗。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同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是新形势新任务的迫切要求,是摆在全党同志面前的一项重大任务。
  新形势新任务迫切需要各级领导干部保持振奋的精神和良好的作风
  各级领导干部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骨干力量。领导干部的作风问题,体现党的宗旨,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领导干部只有具备良好的作风,才能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不断开创科学发展的新局面;才能营造和谐的党群干群关系,形成共建和谐的强大力量;才能更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肩负着带领全国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任。当前,国际环境复杂多变,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我们仍将长期面对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结构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既具有巨大活力,也存在不少问题。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国内外形势下,我们党要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完成历史任务、实现奋斗目标,就必须提高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先进性。为此,迫切需要不断增强各级领导干部的执政本领,不断改进各级领导干部的作风,不断教育和引导各级领导干部自觉抵御各种腐朽落后思想观念的侵蚀,及早发现和解决作风方面存在的苗头性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弘扬新风正气,抵制歪风邪气,实现领导干部作风的进一步转变,保证各级领导干部真正履行好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从而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有力保障。
  当前,领导干部的作风总体上是好的,但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相比,还存在一些不相适应的地方。随着党的执政环境、党担负的历史任务以及党员领导干部队伍状况的深刻变化,领导干部身上滋生不正之风的危险性在增加,一些领导干部身上还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突出的作风问题。这些不正之风,严重侵蚀党的肌体,损害党群干群关系,影响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干扰党和人民事业的发展进程。因此,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和紧迫,也更加艰巨和繁重。胡锦涛同志的重要讲话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从当前领导干部队伍的实际状况出发,提出了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重大任务,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为全面加强新形势下的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指明了方向。
  全面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重在大力倡导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中央全会曾多次专门对党的作风建设作出部署,先后提出了坚持“两个务必”、“八个坚持,八个反对”、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首先要抓好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等重要思想。XX年,胡锦涛同志在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专题报告会上的重要讲话,对如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提出六项基本要求,进一步丰富了党的作风建设的内涵。在中央纪委第七次全体会议上,胡锦涛同志又提出全面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这一时代命题,号召各级领导干部树立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并对此作出了深刻阐述。这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对党的作风建设规律的认识。
  勤奋好学、学以致用,就是要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持之以恒地抓紧抓好学习。既重视理论学习,也重视在实践中学习。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从领导工作的实际出发,着眼于解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的实际问题,把学习的体会和成果转化为谋划工作的思路、促进工作的措施、领导工作的本领。
                                             
  
  心系群众、服务人民,就是要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在思想上,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把实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需要、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履行职责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真正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在工作中,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把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作为决策的根本依据,把切实解决民生问题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努力让人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真抓实干、务求实际的效果,就是要发扬求真务实的精神,增强工作责任感和紧迫感,克服浮躁情绪,抛弃私心杂念,把心思用在干事业上,把精力投入到抓落实中,察实情、讲实话、办实事、求实际的效果。在攻坚克难上狠下功夫,不怕辛苦,不畏艰难,同群众一起研究办法、采取措施,努力打开工作局面;在改革创新上狠下功夫,在深入调研、把握规律的基础上,研究新情况,拿出新办法,解决新问题,创造新业绩;在抓好落实上狠下功夫,一步一个脚印地把我们的事业推向前进,使各项政绩真正经得起实践、群众、历史的检验。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就是要牢记“两个务必”,在各项工作中严格贯彻勤俭节约的原则,真正把有限的资金和资源用在刀刃上。
  顾全大局、令行禁止,就是要自觉维护中央权威和大政方针的统一,同时善于把中央精神与地方和部门实际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发扬民主、团结共事,就是要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的各项制度规定,自觉接受党组织、党员和群众的监督,努力形成心齐气顺、风正劲足的良好局面。
  秉公用权、廉洁从政,就是要自觉遵守党的纪律和国家的法律法规,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各项规定。
  生活正派、情趣健康,就是要讲操守,重品行,注重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
  上述八个方面,涵盖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生活作风,进一步突出了对领导干部的党性要求,是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基本内容,是对新形势下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深刻内涵的系统阐述,也是对党的建设理论的重要发展。
  采取有效措施把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抓紧抓好
  全面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努力形成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贵在落实。党的各级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必须认真贯彻胡锦涛同志重要讲话精神,提高对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切实把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抓紧抓好、抓出实际的效果。
  加强教育。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的教育,是推进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应强化理论学习,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学习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领导干部头脑;强化公仆意识,教育各级领导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加强道德修养,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坚决抵制各种腐朽落后思想文化的侵蚀,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和革命气节。通过教育,使各级领导干部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保持振奋的精神和良好的作风。
  加强监督。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的监督,是推进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重要保障。应进一步拓宽监督渠道,把党内监督和人大监督、政协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社会监督等很好地结合起来,逐步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监督网络;进一步扩大监督的视野和范围,切实做到领导干部的权力行使到哪里、活动延伸到哪里,监督就跟踪到哪里,将领导干部的一切行为都置于党纪国法和社会道德的严格约束之下。通过加强监督,及时发现和纠正领导干部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
  加强制度建设。加强制度建设,是推进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治本之策。应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完善并严格执行党委内部的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严格执行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述职述廉、民主评议、诫勉谈话、民主生活会、巡视和派驻、经济责任审计和质询制、问责制、罢免制等党内监督制度;建立和完善党内和政府情况通报制度、情况反映制度和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进一步推进党务公开、政务公开。通过制度建设,努力形成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良好氛围,促进领导干部作风的进一步转变
  吴官正同志在中央纪委第七次全会上强调,要“深入开展巡视工作,继续抓好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巡视制度是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原则,完善党内监督机制,加强党内监督,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大举措。XX年以来,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对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9家中央管理的银行、4家国有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部分保险公司和国有重要骨干企业进行了巡视,充分发挥了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和组织部门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领导干部的监督作用,促进了党风政风的进一步好转,健全和完善了党内监督制度。随着
  第一轮巡视任务的基本完成,如何更加深入地开展巡视工作,更好地发挥巡视工作的监督作用,提高巡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水平,是中央纪委第七次全会对巡视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也是今后一个时期做好巡视工作必须认真解决的重大课题。
                                                
  一、巡视工作要把握对领导干部权力制约监督这个重点
  只有不断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才能促使领导干部正确行使权力。实践证明,不受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防止领导干部在行使权力的过程中出现权力失控、决策失误、行为失范,是加强党内监督的必然要求。当前,由于监督体制机制尚未健全,对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是党内监督体系中的薄弱环节,从而导致少数领导干部在缺乏有力监督的情况下,很容易以权谋私、贪污受贿,这种“权力腐败”在各类腐败中危害最严重、影响最恶劣。吴官正同志在XX年全国巡视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负责人能否正确行使权力、清正廉洁,直接影响一个地方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关系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和形象。加强对他们的监督,既是严格要求,也是关心爱护。因此,我们在巡视工作中,要牢牢把握对领导干部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这个重点,着重加强对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的监督,加大对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力度。通过巡视,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廉政情况必须掌握,对被巡视地区和部门党风廉政建设的情况要有总体估价。对巡视中发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要早打招呼、早提醒。对发现的重要问题和线索,要及时移交有关部门处理,对涉及腐败的问题要坚决查处,决不手软。对不适合担任现职、需要调整和交流的领导干部,要及时向组织部门提出组织处理的意见和建议。
 
  
  二、巡视工作要抓住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这个核心
  吴官正同志在中央纪委第七次全会上强调,“要加强对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新时期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全体党员和各级领导干部必须严格遵守的政治纪律。科学发展观涉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任务重、难度大。在巡视工作中必须掌握这项工作的特点和规律,立足于党内监督的特点,着眼于维护党的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找准切入点和着力点,要以解决人民群众最直接、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紧紧围绕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等重大政策措施,加强监督检查,促进各项任务的落实。巡视中,要抓住被巡视单位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坚决纠正违背科学发展观的行为,深入了解在征地拆迁、安全生产、环境污染等方面侵害群众利益的问题,了解金融领域违规发放与核销金融贷款的问题,了解国企重组改制中隐匿、私分、转移、贱卖国有资产的问题,切实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监督检查落到实处,维护中央权威,确保中央政令畅通。
  三、巡视工作要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个大局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十六届六中全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反腐倡廉……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促进社会和谐的紧迫任务。”反腐倡廉工作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反腐倡廉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任务之一,又是完成和谐社会建设任务的重要保障,越是建设和谐社会越要坚决防治腐败。这就要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从不同层次加强监督,提供政治保障。从实践看,当前还存在着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一些领域的腐败现象仍然比较严重。腐败不破,廉洁不立,这个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不解决,和谐社会建设的目标就不可能实现。所以,巡视制度作为党内监督的重大举措,是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要制度创新,也是惩 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重要内容。巡视工作必须紧紧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个大局,为和谐社会建设各项主要目标和任务的完成发挥重要保障作用。通过巡视,从决策和执行等环节加强对权力的监督,不断促进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保证领导干部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谋利益。要善于发现和解决被巡视单位在各个领域存在的不和谐问题和隐患,营造和谐的党群干群关系,促进和推动合理有序收入分配格局的形成,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良好道德风尚、和谐人际关系的形成,市场经济的完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明显好转以及人民普遍富裕等目标的顺利实现,以促进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提高领导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本领。
  总之,我们要按照中央纪委第七次全会精神的要求,紧紧围绕巡视工作的职责任务,牢牢把握巡视工作的重点,注意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不断提高巡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水平,使巡视工作更加科学、有效、完善,从而进一步提高巡视工作质量,充分发挥监督作用。

赞助商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