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校类演讲稿 > 读书心得 > 老舍散文朗诵(通用5篇)

老舍散文朗诵(通用5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9W 次

老舍散文朗诵 篇1

青 蓉 略 记

老舍散文朗诵(通用5篇)

今年八月初,陈家桥一带的土井已都干得滴水皆无。要水,须到小河湾里去“挖”。天既奇暑,又没水喝,不免有些着慌了。很想上缙云山去“避难”,可是据说山上也缺水。正在这样计无从出的时候,冯焕章先生来约同去灌县与青城。这真是福自天来了!

八月九日晨出发。同行者还有赖亚力与王冶秋二先生,都是老友,路上颇不寂寞。在来凤驿遇见一阵暴雨,把行李打湿了一点,临时买了一张席子遮在车上。打过尖,雨已睛,一路平安的到了内江。内江比二三年前热闹得多了,银行和饭馆都新增了许多家。傍晚,街上挤满了人和车。次晨七时又出发,在简阳吃午饭。下午四时便到了成都。天热,又因明晨即赴灌县,所以没有出去游玩。夜间下了一阵雨。

十一日早六时向灌县出发,车行甚缓,因为路上有许多小渠。路的两旁都有浅渠,流着清水;渠旁便是稻田:田埂上往往种着薏米,一律穗的垂着绿珠。往西望,可以看见雪。近处的山峰碧绿,远处的山峰雪白,在晨光下,绿的变为明翠,白的略带些玫瑰色,使人想一下子飞到那高远的地方去。还不到八时,便到了灌县。城不大,而处处是水,像一位身小而多乳的母亲,滋养着川西坝子的十好几县。住在任觉五先生的家中。孤零零的一所小洋房,两面都是雪浪激流的河,把房子围住,门前终日几乎没有一个行人,除了水声也没有别的声音,门外有些静静的稻田,稻子都有一人来高。远望便见到大面青城雪山,都是绿的。院中有一小盆兰花,时时放出香味。

青年团正在此举行夏令营,一共有千名以上的男女学生,所以街上特别的显着风光。学生和职员都穿汗衫短裤(女的穿短裙),赤脚着草鞋,背负大草帽,非常的精神。张文白将军与易君左先生都来看我们,也都是“短打扮”,也就都显着年轻了好多。夏令营本部在公园内,新盖的礼堂,新修的游泳池;原有一块不小的空场,即作为运动和练习骑马的地方。女学生也练习马术,结队穿过街市的时候,使居民们都吐吐舌头。

灌县的水利是世界闻名的。在公园后面的一座大桥上,便可以看到滚滚的雪水从离堆流进来。在古代,山上的大量雪水流下来,非河身所能容纳,故时有水患。后来,李冰父子把小山硬凿开一块,水乃分流──离堆便在凿开的那个缝子的旁边。从此双江分灌,到处划渠,遂使川西平原的十四五县成为最富庶的区域──只要灌县的都江堰一方水,这十几县便都不下雨也有用不完的水了。城外小山上有二王庙,供养的便是李冰父子。在庙中高处可以看见都江堰的全景。在两江未分的地方,有驰名的竹索桥。距桥不远,设有鱼嘴,使流水分家,而后一江外行,一江入离堆,是为内处江。到冬天,在鱼嘴下设阻碍,把水截住,则内江干涸,可以淘滩。春来,撤去阻碍,又复成河。据说,每到春季开水的时候,有多少万人来看热闹。在二王庙的墙上,刻着古来治水的格言,如深淘滩,低作堰……等。细细玩味这些格言,再看着江堰上那些实际的设施,便可以看出来,治水的诀窍只有一个字──“软”。水本力猛,遇阻则激而决溃,所以应低作堰,使之轻轻漫过,不至出险。水本急流而下,波涛汹涌,故中设鱼嘴,使分为二,以减其力;分而又分,江乃成渠,力量分散,就有益而无损了。作堰的东西只是用竹编的篮子,盛上大石卵。竹有弹性,而石卵是活动的,都可以用“四两破千斤”的劲儿对付那惊涛骇浪。用分化与软化对付无情的急流,水便老实起来,乖乖的为人们灌田了。

竹索桥最有趣。两排木柱,柱上有四五道竹索子,形成一条窄胡同儿。下面再用竹索把木板编在一处,便成了一座悬空的,随风摇动的,大桥。我在桥上走了走,虽然桥身有点动摇,虽然木板没有编紧,还看得到下面的急流,──看久了当然发晕──可是绝无危险,并不十分难走。

治水和修构竹索桥的方法,我想,不定是经过多少年代的试验与失败,而后才得到成功的。而所谓文明者,我想,也不过就是能用尽心智去解决切身的问题而已。假若不去下一番功夫,而任着水去泛滥,或任着某种自然势力兴灾作祸,则人类必始终是穴居野处,自生自灭,以至灭亡。看到都江堰的水利与竹索桥,我们知道我们的祖先确有不甘屈服而苦心焦虑的去克服困难的精神。可是,在今天,我们还时时听到看到各处不是闹旱便是闹水,甚至于一些蝗虫也能教我们去吃树皮草根。可怜,也可耻呀!我们连切身的衣食问题都不去设法解决,还谈什么文明与文化呢?

灌县城不大,可是东西很多。在街上,随处可以看到各种的水果,都好看好吃。在此处,我看到最大的鸡卵与大蒜大豆。鸡蛋虽然已卖到一元二角一个,可是这一个实在比别处的大着一倍呀。雪山的大豆要比胡豆还大。雪白发光,看着便可爱!药材很多,在随便的一家小药店里,便可以看到雷震子,贝母,虫草,熊胆,麝香,和多少说不上名儿来的药物。看到这些东西,使人想到西边的山地与草原里去看一看。啊,要能到山中去割几脐麝香,打几匹大熊,够多威武而有趣呀!

物产虽多,此地的物价可也很高。只有吃茶便宜,城里五角一碗,城外三角,再远一点就卖二角了。青城山出茶,而遍地是水,故应如此。等我练好辟谷的工夫,我一定要搬到这一带来住,不吃什么,只喝两碗茶,或者每天只写二百字就够生活的了。

在灌县住了十天。才到青城山去。山在县城西南,约四十里。一路上,渠溪很多,有的浑黄,有的清碧:浑黄的大概是上流刚下了大雨。溪岸上往往有些野花,在树荫下幽闲的开着。山口外有长生观,今为荫堂中学校舍;秋后,黄碧野先生即在此教书。入了山,头一座庙是建福宫,没有什么可看的。由此拾阶而前,行五里,为天师洞──我们即住于此。由天师洞再往上走,约三四里,即到上清宫。天师洞上清宫是山中两大寺院,都招待游客,食宿概有定价,且甚公道。

从我自己的一点点旅行经验中,我得到一个游山玩水的诀窍:“风景好的地方,虽无古迹,”也值得来,风景不好的地方,纵有古迹,大可以不去。”古迹,十之八九,是会使人失望的。以上清宫和天师洞两大道院来说吧,它们都有古迹,而一无旦观。上清宫里有鸳鸯井,也不过是一并而有二口,一方一圆,一干一湿;看它不看,毫无关系。还有麻姑池,不过是一小方池浊水而已。天师洞里也有这类的东西,比如洗心池吧,不过是很小的一个水池;降魔石呢,原是由山崖裂开的一块石头,而硬说是被张天师用剑劈开的。假若没有这些古迹,这两座庙子的优美自然一点也减少。上清宫在山头,可以东望平原,青碧千顷;山是青的,地也是青的,好像山上的滴翠慢慢流到人间去了的样子。在此,早晨可以看日出,晚间可以看圣灯;就是白天没有什么特景可观的时候,登高远眺,也足以使人心旷神恰。天师洞,与上清宫相反,是藏在山腰里,四面都被青山环抱着,掩护着,我想把它叫作“抱翠洞”,也许比原名更好一些。

不过,不管庙字如何,假若山林无可观,就没有多大意思,因为庙以庄严整齐为主,成不了什么很好的景致。青城之值得一游,正在乎山的本身也好;即使它无一古迹,无一大寺,它还是值得一看的名山。山的东面倾斜,所以长满了树木,这占了一个“青”字。山的西面,全是峭壁千丈,如城垣,这占了一个“城”字。山不厚,由“青”的这一头转到“城”的那一面,只须走几里路便够了。山也不算高。山脚至顶不过十里路。既不厚,又不高,按说就必平平无奇了。但是不然。它“青”,青得出奇,它不像深山老峪中那种老松凝碧的深绿,也不像北方山上的那种东一块西一块的绿,它的青色是包住了全山,没有露着山骨的地方;而且,这个笼罩全山的青色是竹叶,楠叶的嫩绿,是一种要滴落的,有些光泽的,要浮动的,淡绿。这个青色使人心中轻快,可是不敢高声呼唤,仿佛怕把那似滴未滴,欲动未动的青翠惊坏了似的。这个青色是使人吸到心中去的,而不是只看一眼,夸赞一声便完事的。当这个青色在你周围,你便觉出一种恬静,一种说不出,也无须说出的舒适,假若你非去形容一下不可呢,你自然的只会找到一个字──幽。所以,吴稚晖先生说:“青城天下幽”。幽得太厉害了,便使人生畏;青城山却正好太高,不太深,而恰恰不大不小的使人既不畏其旷,也不嫌它窄;它令人能体会到“悠然见南山”的那个“悠然”。

山中有报更鸟,每到晚间,即梆梆的呼叫,和柝声极相似,据道人说,此鸟不多,且永不出山。那天,寺中来了一队人,拿着好几枝猎枪,我很为那几只会击柝的小鸟儿担心,这种鸟儿有个缺欠,即只能打三更──梆,梆梆──无论是傍晚还是深夜,它们老这么叫三下。假若能给它们一点训练,教它们能从一更报到五更,有多么好玩呢!

白日游山,夜晚听报更鸟,“悠悠”的就过了十几天。寺中的桂花开始放香,我们恋恋不舍的离别了道人们。

返灌县城,只留一夜,即回成都。过郸县,我们去看了看望丛祠;没有什么好看的,地方可是很清幽,王法勤委员即葬于此。

成都的地方大,人又多,若把半个多月的旅记都抄写下来,未免太麻烦了。拣几项来随便谈谈吧。

(一)成都文协分会:自从川大迁开,成都文协分会因短少了不少会员,会务曾经有过一个时期不大旺炽。此次过蓉,分会全体会员举行茶会招待,到会的也还有四十多人,并不太少。会刊──《笔阵》──也由几小页扩充到好几十页的月刊,虽然月间经费不过才有百元钱。这样的努力,不能不令人钦佩!可惜,开会时没有见到李 人先生,他上了乐山。《笔阵》所用的纸张,据说,是李先生设法给捐来的;大家都很感激他;有了纸,别的就容易办得多了。会上,也没见到圣陶先生,可是过了两天,在开明分店见到。他的精神很好,只是白发已满了头。他的少爷们,他告诉我,已写了许多篇小品文,预备出个集子,想找我作序,多么有趣的事啊!郭子杰先生陶雄先生都约我吃饭,牧野先生陪着我游看各处,还有陈翔鹤,车瘦舟诸先生约我聚餐──当然不准我出钱──都在此致谢。瞿冰森先生和中央日报的同仁约我吃真正成都味的酒席,更是感激不尽。

(二)看戏:吴先优先生请我看了川剧,及贾瞎子的竹琴,德娃子的洋琴,这是此次过蓉最快意的事。成都的川剧比重庆的好得多,况且我们又看的是贾佩之,肖楷成,周慕莲,周企何几位名手,就更觉得出色了。不过,最使我满意的,倒还是贾瞎子的竹琴。乐器只有一鼓一板,腔调又是那么简单,可是他唱起来仿佛每一个字都有些魔力,他越收敛,听者越注意静听:及至他一放音,台下便没法不喝彩了。他的每一个字像一个轻打梨花的雨点,圆润轻柔;每一句是有声有色的一小单位;真是字字有力,句句含情。故事中有多少人,他要学多少人,忽而大嗓,忽而细嗓,而且不只变嗓,还要咬音吐字各尽其情;这真是点本领!希望再有上成都去的机会。多听他几次!

(三)看书:在蓉,住在老友侯宝璋大夫家里。虽是大夫,他却极喜爱字画。有几块闲钱,他便去买破的字画;这样,慢慢的他已收集了不少四川先贤的手迹。这样,他也就与西玉龙街一带的古玩铺及旧书店都熟识了。他带我去游玩,总是到这些旧纸堆中来。成都比重庆有趣就在这里──有旧书摊儿可逛。买不买的且下去管。就是多摸一摸旧纸陈篇也是快事啊,真的,我什么也没买,书价太高。可是,饱了眼福也就不虚此行。一般的说,成都的日用品比重庆的便宜一点,因为成都的手工业相当的发达,出品既多,同业的又多在同一条街上售货,价格当然稳定一些。鞋、袜、牙刷,纸张什么的,我看出来,都比重庆的相因着不少。旧书虽贵,大概也比重庆的便宜,假若能来往贩卖,也许是个赚钱的生意。不过,我既没发财的志愿,也就不便多此一举,虽然贩卖旧书之举也许是俗不伤雅的吧。

(四)归来:因下雨,过至中秋前一日才动身返渝,中秋日下午五时到陈家桥,天还阴着。夜间没有月光,马马虎虎的也就忘了过节。这样也好,省得看月思乡,又是一番难过!

载一九四二年十月十日《大公报》

老舍散文朗诵 篇2

东方学院——留英回忆之三

从一九二四的秋天,到一九二九的夏天,我一直的在伦敦住了五年。除了暑假寒假和春假中,我有时候离开伦敦几天,到乡间或别的城市去游玩,其余的时间就都销磨在这个大城里。我的工作不许我到别处去,就是在假期里,我还有时候得到学校去。我的钱也不许我随意的去到各处跑,英国的旅馆与火车票价都不很便宜。

我工作的地方是东方学院,伦敦大学的各学院之一。这里,教授远东近东和非洲的一切语言文字。重要的语言都成为独立的学系,如中国语,阿拉伯语等;在语言之外还讲授文学哲学什么的。次要的语言,就只设一个固定的讲师,不成学系,如日本语;假如有人要特意的请求讲授日本的文学或哲学等,也就由这个讲师包办。不甚重要的语言,便连固定的讲师也不设,而是有了学生再临时去请教员,按钟点计算报酬。譬如有人要学蒙古语文或非洲的非英属的某地语文,便是这么办。自然,这里所谓的重要与不重要,是多少与英国的政治,军事,商业等相关联的。

在学系里,大概的都是有一位教授,和两位讲师。教授差不多全是英国人;两位讲师总是一个英国人,和一个外国人——这就是说,中国语文系有一位中国讲师,阿拉伯语文系有一位阿拉伯人作讲师。这是三位固定的教员,其余的多是临时请来的,比如中国语文系里,有时候于固定的讲师外,还有好几位临时的教员,假若赶到有学生要学中国某一种方言的话;这系里的教授与固定讲师都是说官话的,那么要是有人想学厦门话或绍兴话,就非去临时请人来教不可。

这里的教授也就是伦敦大学的教授。这里的讲师可不都是伦敦大学的讲师。以我自己说,我的聘书是东方学院发的,所以我只算学院里的讲师,和大学不发生关系。那些英国讲师多数的是大学的讲师,这倒不一定是因为英国讲师的学问怎样的好,而是一种资格问题:

有了大学讲师的资格,他们好有升格的希望,由讲师而副教授而教授。教授既全是英国人,如前面所说过的,那么外国人得到了大学的讲师资格也没有多大用处。况且有许多部分,根本不成为学系,没有教授,自然得到大学讲师的资格也不会有什么发展。在这里,看出英国人的偏见来。以梵文,古希伯来文,阿拉伯文等说,英国的人才并不弱于大陆上的各国;至于远东语文与学术的研究,英国显然的追不上德国或法国。设若英国人愿意,他们很可以用较低的薪水去到德法等国聘请较好的教授。可是他们不肯。他们的教授必须是英国人,不管学问怎样。就我所知道的,这个学院里的中国语文学系的教授,还没有一位真正有点学问的。这在学术上是吃了亏,可是英国人自有英国人的办法,决不会听别人的。幸而呢,别的学系真有几位好的教授与讲师,好歹一背拉,这个学院的教员大致的还算说得过去。况且,于各系的主任教授而外,还有几位学者来讲专门的学问,像印度的古代律法,巴比仑的古代美术等等,把这学院的声价也提高了不少。在这些教员之外,另有位音韵学专家,教给一切学生以发音与辨音的训练与技巧,以增加学习语言的效率。这倒是个很好的办法。

大概的说,此处的教授们并不像牛津或剑桥的教授们那样只每年给学生们一个有系统的讲演,而是每天与讲师们一样的教功课。这就必须说一说此处的学生了。到这里来的学生,几乎没有任何的限制。以年龄说,有的是七十岁的老夫或老太婆,有的是十几岁的小男孩或女孩。只要交上学费,便能入学。于是,一人学一样,很少有两个学生恰巧学一样东西的。拿中国语文系说吧,当我在那儿的时候,学生中就有两位七十多岁的老人:一位老人是专学中国字,不大管它们都念作什么,所以他指定要英国的讲师教他。另一位老人指定要跟我学,因为他非常注重发音;他对语言很有研究,古希腊,拉丁,希伯来,他都会,到七十多岁了,他要听听华语是什么味儿;学了些日子华语,他又选上了日语。这两个老人都很用功,头发虽白,心却不笨。这一对老人而外,还有许多学生:有的学言语,有的念书,有的要在伦敦大学得学位而来预备论文,有的念元曲,有的念《汉书》,有的是要往中国去,所以先来学几句话,有的是已在中国住过十年八年而想深造……总而言之,他们学的功课不同,程度不同,上课的时间不同,所要的教师也不同。这样,一个人一班,教授与两个讲师便一天忙到晚了。这些学生中最小的一个才十二岁。

因此,教授与讲师都没法开一定的课程,而是兵来将挡,学生要学什么,他们就得教什么;学院当局最怕教师们说:“这我可教不了。”于是,教授与讲师就很不易当。还拿中国语文系说吧,有一回,一个英国医生要求教他点中国医学。我不肯教,教授也瞪了眼。结果呢,还是由教授和他对付了一个学期。我很佩服教授这点对付劲儿;我也准知道,假若他不肯敷衍这个医生,大概院长那儿就更难对付。由这一点来说,我很喜欢这个学院的办法,来者不拒,一人一班,完全听学生的。不过,要这样办,教员可得真多,一系里只有两三个人,而想使个个学生满意,是作不到的。

成班上课的也有:军人与银行里的练习生。军人有时候一来就是一拨儿,这一拨儿分成几组,三个学中文,两个学日文,四个学土耳其文……既是同时来的,所以可以成班。这是最好的学生。他们都是小军官,又差不多都是世家出身,所以很有规矩,而且很用功。他们学会了一种语言,不管用得着与否,只要考试及格,在饷银上就有好处。据说会一种语言的,可以每年多关一百镑钱。他们在英国学一年中文,然后就可以派到中国来。到了中国,他们继续用功,而后回到英国受试验。试验及格便加薪俸了。我帮助考过他们,考题很不容易,言语,要能和中国人说话;文字,要能读大报纸上的社论与新闻,和能将中国的操典与公文译成英文。学中文的如是,学别种语文的也如是。厉害!英国的秘密侦探是着名的,军队中就有这么多,这么好的人才呀:和哪一国交战,他们就有会哪一国言语文字的军官。我认得一个年轻的军官,他已考及格过四种言语的初级试验,才二十三岁!想打倒帝国主义么,啊,得先充实自己的学问与知识,否则喊哑了嗓子只有自己难受而已。

最坏的学生是银行的练习生们。这些都是中等人家的子弟——不然也进不到银行去——可是没有军人那样的规矩与纪律,他们来学语言,只为马马虎虎混个资格,考试一过,马上就把“你有钱,我吃饭,”忘掉。考试及格,他们就有被调用到东方来的希望,只是希望,并不保准。即使真被派遣到东方来,如新加坡,香港,上海,等处,他们早知道满可以不说一句东方语言而把事全办了。他们是来到这个学院预备资格,不是预备言语,所以不好好的学习。教员们都不喜欢教他们,他们也看不起教员,特别是外国教员。没有比英国中等人家的二十上下岁的少年再讨厌的了,他们有英国人一切的讨厌,而英国人所有的好处他们还没有学到,因为他们是正在刚要由孩子变成大人的时候,所以比大人更讨厌。

班次这么多,功课这么复杂,不能不算是累活了。可是有一样好处:

他们排功课表总设法使每个教员空闲半天。星期六下午照例没有课,再加上每周当中休息半天,合起来每一星期就有两天的休息。再说呢,一年分为三学期,每学期只上十个星期的课,一年倒可以有五个月的假日,还算不坏。不过,假期中可还有学生愿意上课;学生愿意,先生自然也得愿意,所以我不能在假期中一气离开伦敦许多天。这可也有好处,假期中上课,学费便归先生要。学院里有个很不错的图书馆,专藏关于东方学术的书籍,楼上还有些中国书。学生在上课前,下课后,不是在休息室里,便是到图书馆去,因为此外别无去处。这里没有运动场等等的设备,学生们只好到图书馆去看书,或在休息室里吸烟,没别的事可作。学生既多数的是一人一班,而且上课的时间不同,所以不会有什么团体与运动。每一学期至多也不过有一次茶话会而已。这个会总是在图书馆里开,全校的人都被约请。没有演说,没有任何仪式,只有茶点,随意的吃。在开这个会的时候,学生才有彼此接谈的机会,老幼男女聚在一起,一边吃茶一边谈话。这才看出来,学生并不少;平日一个人一班,此刻才看到成群的学生。

假期内,学院里清静极了,只有图书馆还开着,读书的人可也并不甚多。我的《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与《二马》,大部分是在这里写的,因为这里清静啊。那时候,学院是在伦敦城里。四外有好几个火车站,按说必定很乱,可是在学院里并听不到什么声音。图书馆靠街,可是正对着一块空地,有些花木,像个小公园。读完了书,到这个小公园去坐一下,倒也方便。现在,据说这个学院已搬到大学里去,图书馆与课室——一个友人来信这么说——相距很远,所以馆里更清静了。哼,希望多喒有机会再到伦敦去,再在这图书馆里写上两本小说!

老舍散文朗诵 篇3

母亲像月亮一样,照耀我家门窗,圣洁多慈祥,发出爱的光芒。

为了儿女着想,不怕乌云阻挡,赐给我温情,鼓励我向上。

母亲啊我爱您 我爱您 您真伟大

母亲像星星一样,照耀我家门窗,圣洁多慈祥,发出爱的光芒。

老舍散文朗诵 篇4

(一)

饮断炊绝万里征,踏平脚下六盘峰。

十八勇士夺泸定,千百英雄攻乌蒙。

铁骨丹心凝壮志,满腔热血写忠诚

重关险阻无人惧,陕北会师亮晏灯。

(二)

万里征途路不平,风霜雨雪昼难停。

湘江横渡出奇策,赤水迂回巧布兵。

遵义转折迎曙光,吴起胜利盼光明。

红军壮举山河震,一曲高歌举世惊。

老舍散文朗诵 篇5

人勤春来早。

在度过30年来最寒冷的一个冬天之后,20xx年的春天正大踏步向我们走来。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播种希望、厚植梦想的季节,更是辛勤劳作、精心耕耘的季节。在“十三五”的第一个春天里,我们兵器工业集团应该播种些什么?又该如何去耕耘呢?

播种梦想,耕耘希望

春发其华,秋收其实。春天的美,在于恣意张扬的生机与活力,更在于对丰收的期盼与渴望。“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春天的播种孕育着秋天的收获,春天的耕耘决定着收获的丰歉。恰值春发之时,正逢一年之计,我们要在“十三五”期间努力建设中国特色先进兵器工业体系,就是我们播种的梦想、发展的愿景、畅想的未来。

中国特色先进兵器工业体系有5个显著特征:技术先进、自主可控、军民融合、经济高效、充满活力。技术先进,就是产品技术性能先进,质量达到国内一流、国际先进,能力结构优化合理、技术手段先进,积极抢占前沿技术战略制高点、基础科研优势厚实。自主可控,就是要牢牢掌握核心关键技术,突破核心元器件、关键材料、先进制造工艺、软件等短板瓶颈,打破垄断,自主发展,不能受制于人。军民融合,就是军工民用技术双向转化、良性互动、双向溢出,资源、资本统筹配置,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发展格局。经济高效,就是要实现投资有回报、产品有市场、政府有税收、企业有利润、员工有收入,进入良性发展轨道。充满活力,就是要实现技术创新有活力、市场竞争有活力、人才队伍有活力,构建适应质量效益型可持续发展和市场经济要求的体制机制。

“常制不可以待变化,一途不可以应万方。”站在“十三五”发展新的起点上,谱写中国梦的兵器篇章,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全面落实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结构优化、改革助推、绿色发展、人才为本的发展方针。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建设中国特色先进兵器工业体系,就是我们在这个春天播种下的梦想。我们将矢志不渝地用赤诚和心血浇灌她、呵护她发芽成长,直至成为参天大树、绿荫蔽日。

抢抓机遇,不误时节

“处大事贵乎明而能断,临大势贵在顺而有为。”善于把握大势、紧跟时代潮流,是把企业做好做强做大的一个基础前提。古人说,“物极必反,否极泰来”,许多机遇都是来自重大转折和不利因素之中,特别是经济的周期性变动,更是孕育着巨大机遇。当前,企业面临的外部环境已经发生重大变化,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靠大干快上铺摊子、上项目,靠单纯做大增量的粗放式发展,已经难以为继。特别是传统增长动力放缓,新的增长动能尚在培育,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化解过剩产能、清理“僵尸企业”等面临很大挑战。这些看上去都是不利因素,但坚冰深处春水生,如果从另一个角度看,得到的结论就不一样了。“中国制造20xx”、“互联网+”行动、“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的推进,为我们加快培育发展新动力、拓展发展新空间提供了重要机遇;国家针对传统行业产能过剩、国有企业历史负担等问题出台一系列支持政策,将有利于我们妥善处理历史遗留问题、加快结构调整步伐;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将倒逼我们深入推进改革、加大体制机制创新力度。总之,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只要我们能牢牢把握住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这个核心,更加注重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提高,不断提升有效供给能力,我坚信,制造业永远都不会是夕阳产业,而是大有作为的朝阳产业,关键就在于能不能抓住发展机遇,占据主动、赢得先机。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机遇可遇难求、稍纵即逝,形势越是严峻复杂,越要抢抓机遇。对企业来说,抓住当前机遇推进改革调整升级,是一场决定生死存亡的大决战,如果还在迟疑和等待,还在幻想“再回到从前”,不尽快转变发展方式、缩短新旧动能转换过程,那就只会加速走向衰亡。一方面,要谋定而后动。“吃不穷喝不穷,算计不到要受穷”,不管干什么,都要先算账,做到“事前算赢”,算不赢就不能做,要先算后干,边算边干,做到心中有数,好企业既是干出来的,也是算出来的。另一方面,要敢于闯关。在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激烈竞争中,要想抢占先机就必须轻装上阵。对于不产生效益、没有发展前景的低端、传统产业产品,要敢于壮士断腕,坚决清理退出;对于市场环境发生变化、投资风险较大的在建项目,也要及时调整、果断叫停。

科学播种,方法对路

《管子》有言,“行其田野,视其耕耘,计其农时”。农时、良种、水肥万事俱备之后,就该选择科学的播种、耕耘方法了。回顾过去的发展,很多时候走了弯路,并不是步子迈得不够大,也不是不努力前行,而是当初就选错了方法、走错了方向。如何才能方法对路?我认为,关键是要抓住8个字:“慎始、慎行,善取、善终”。其中,“慎始、善终”是孔老夫子说的,我认为那是孔子对做事、做大事、做成大事者,为人、为好人、为人杰者提出的自觉自律遵循。我在孔老夫子的这4个字上再增加了4个字,就变成“慎始、慎行,善取、善终”,作为我们科学耕耘的方法准则。慎始,意味着起步时要精心策划、三思而行,项目、投资、规划都要统筹谋划好。慎行,就是要稳健发展、防控风险,以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心态保持前行。善取,就是要有攻城拔寨的勇气和巧取智取的办法,没有哪个市场是主动等着我们的,要讲求巧取、智取、多取。善终,就是要坚持坚韧、坚守坚定,百折不挠、一往无前,追求最好的结果,“不到长城非好汉”,不达彼岸不停步,实现更高的目标和更好更快的发展。

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是兵器工业必须打赢的一场“淮海战役”。这场战役如何打?首先是要统一思想认识,把这3句话理解到位:周期性困难可以熬,结构性问题必须调;需求变化供给改,强化基础补短板;创新改革齐发力,提质降本增效益。在战术层面,要打好4种战法:打好持久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个长期过程,中央不可能再出台短期刺激政策,外部经济有L型延续的趋势,我们不可能靠“一招鲜吃遍天”就能实现V型触底反弹,要做好打持久战、长期过紧日子的心理和准备。敢打攻坚战,深化改革和结构调整到了今天这个时候,可以说容易干的、好干的基本上都已经干完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结构性改革、去过剩产能、处置“僵尸企业”、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等等,涉及妥善处置资产、人员、债务等诸多困难,每一项都很棘手,都要靠拼勇气、拼耐力、拼智慧,要做好猛打强攻的准备。打赢快捷战,“天下武功,惟快不破。”能解决的问题应立即解决,不要把今天的问题拖到明天,把现在的小问题拖成明天的大问题。善打“口袋战”,多管齐下、多措并举、多路并进,充分利用各种政策和资源,像包饺子那样来解决“僵尸企业”等积重难返的问题,集中力量歼灭“敌人”。

南辕北辙只会渐行渐远,正确的路才是最快的路,路走对了,就不怕远。只要我们坚持以“严谨、踏实、认真”的科学精神,实事求是地做好、做对每一件事,那么前进道路上克服的每一个艰难险阻,在未来都会成为我们内心中一抹精彩难忘的回忆。

精耕细作,厚积薄发

春种夏长,秋收冬藏,是大自然的规律。但播下希望的种子后,是刀耕火种、靠天吃饭,还是精耕细作、悉心呵护,将决定着粮食的产量。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伟大的成绩和辛勤的劳动成正比,有一分劳动就有一分收获,日积月累,从少到多,奇迹可以被创造出来。”对企业来说,练好内功、夯实基础,持续改善、久久为功,就是给希望的种子提供最好的成长环境。

全价值链体系化精益管理战略是我们的长期战略,只有起点、没有终点。要不断引向深入,在运营管理的各个流程中抓早、抓小、抓细、抓标准、抓规矩,让事事有标准可循,人人按规范做事,形成人人讲精益、事事追求精益的精益文化,使精益成为全体员工的一种习惯、一种追求。要抓好降本增效,企业是一个经济组织,办企业必须要讲效益,精益管理水平的提升必须用数据说话,精益管理的成效最终要落到实实在在的降本增效上。要倡导工匠精神,作曲家勃拉姆斯说,“没有工匠,灵感只是风中一枝摇曳的芦苇”。以工匠精神做事、做产品,就是注重细节和质量,追求完美和极致,精雕细琢,打造精品;就是专业敬业,严谨严肃,绝不投机取巧,绝不偷工减料,哪怕是做一颗螺丝钉,也要立志做到行业最好;就是耐心专注,一丝不苟,永不满足,永不停步,永远都追求“百尺竿头更进一步”、都追求“道技合一”的人生境界。

天道酬勤,实干圆梦

耕耘就要行动,行动就要实干。耕耘需要犁田耙地、防虫除草、施肥灌溉,做企业亦如此,工作靠抓,圆梦靠干。邓小平同志说过,“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越是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越是改革进入深水区,越是结构调整啃硬骨头,越是需要真抓实干、拼命硬干,越是需要用我们的辛勤劳动来弥补气候环境的不足。只有挺过当前爬坡过坎的阶段,才能最终迎来金秋的收获。“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困难并不可怕,在实干家眼里,办法总比困难多,就看实干不实干。古今中外,哪个企业不是与困难相伴成长起来的?哪个企业家不是在困难中磨砺自己,在拼杀中闯出一条血路的?

实干必须力戒空谈、知行合一。“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说空话易,干成事难。实干与不实干的最大区别就在于能不能看到问题、正视问题、解决问题,这反映了担当精神。只有不图虚名、不务虚功、不使虚劲、不发虚言,用心想事、用心谋事、用心干事、用心成事,才能在实干中提振信心,在实干中开拓创新,在实干中推动发展。实干必须克服懈怠、马上就办。对于确定的事情,就要立即付诸行动,雷厉风行,一抓到底,把事做好,决不能拖拖拉拉、议而不决、决而不行、行而无果。实干必须攻坚克难、善作善成。千难万难,畏难才真难。面对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攻坚任务,倘若没有一点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气魄,怎么可能干成事?唯有立下愚公志,打好攻坚战,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去解决,一个矛盾一个矛盾地去化解,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实干必须导向正确、旗帜鲜明。用一贤人,则贤人毕进。自古以来,实干之人可做凌云木,可为傲霜枝,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我们应当大力倡导敢于开拓、敢担风险、敢负责任的企业家精神,努力培养造就一支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兵器企业家队伍。只有坚持实干者有位、空谈者靠边,才会实干家云集、实干风兴起。

机遇千载难逢,事业不进则退。实干是一种精神,一种态度,一种信念,一种作风。说一千道一万,不如实际干一干,我们要以实干续写往日的辉煌,靠实干抵达成功的彼岸。

天地虽然萧瑟,春雷正在激荡。此时此刻,站在历史的潮头,我们肩上的担子沉甸甸,丰收的梦想金灿灿,每一位员工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都要努力种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把兵器工业这块责任田耕耘成高产田、丰收田,用我们的智慧和汗水,共同谱写宏伟中国梦的壮丽兵器篇章!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