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活动类演讲稿 > 开闭幕词 > 旅游会议讲话稿(精选5篇)

旅游会议讲话稿(精选5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2W 次

旅游会议讲话稿 篇1

各位、委员,同志们:

旅游会议讲话稿(精选5篇)

这次全市旅游项目建设情况视察,是市政协今年的一项重点视察活动。我们利用一上午时间,实地察看了荣成的欢乐家园、金石湾书画城、成山林场,环翠区凤凰湿地公园、开心农场和经区安然纳米国际大酒店等6个旅游建设项目,直观了解感受了全市旅游项目建设情况。市旅游局于胜涛局长全面介绍了我市旅游业发展情况,既有旅游项目规划建设的情况,又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情况,既有提升旅游品牌的情况,又有旅游目的地建设的情况,既有现状与问题分析,又有下一步的措施打算等,思路清晰,信息量大,事实准确,客观实在。几位和委员围绕旅游业发展谈感受、提建议、讲对策,评价公道,分析客观,意见中肯,很值得参考借鉴。总之,这次视察组织周密,形式灵活,效果很好。在此,我代表市政协,对市旅游局及有关单位的积极支持与配合,表示衷心的感谢!

从与委员的交谈和发言中可以看出,这次视察对大家触动很大,普遍的感觉有“三开”:一是开眼。全市规划建设了48个旅游重点项目,总投资567亿元。这些项目不仅投资大、气势大,而且特色多、亮点多,对于丰富我市旅游业内涵、优化产业布局作用明显。今天看到的凤凰湿地公园、开心农场、成山林场等项目,虽然规模不是很大,但都体现了生态游、“红色游”、度假游等休闲旅游的新动向,开发理念别具匠心,开辟了休闲度假新去处。总投资3亿元的安然纳米国际大酒店,是经区第一家五星级宾馆和又一标志性建筑,酒店内1800多平方米的生态园和20xx多平方米的预应力采光顶更是目前国内之最。这些新项目、好项目,是我市旅游业转方式调结构的新成果,让人看了耳目一新。二是开智。发展旅游业,我市既抓大项目、大投入,同时注重旅游业与城市建设、文化建设、生态建设的衔接与融合,把城市作为一个大的旅游景区来规划运作,全力构建大旅游、大市场。在这一思路指导下,旅游业链条越拉越长,服务功能越来越强,旅游品牌越擦越亮,旅游市场越做越大,经济效益越来越火,体现出我市旅游业发展的大手笔、大智慧,让人心智大开,深受启发。三是开心。规划开发中的双岛湾、九龙湾等休闲旅游度假区,与荣成好运角、文登南海新区、大乳山等旅游示范区遥相呼应,将有力拉动滨海旅游业上档升级。正在开发建设的温泉、海水热疗、海上运动、葡萄酒庄等高端旅游产品,将有利于破解旅游受季节限制的瓶颈,提升旅游业核心竞争力,使真正成为人们心仪、向往的旅游目的地。

我市旅游业之所以能快速发展、成效显著,主要得益于三个重要因素:一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大力推动。市委、市政府把旅游业放在全市发展大局中来定位和统筹,召开了全市旅游业发展大会,出台了《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设立了旅游业发展专项资金,将旅游列入重点工作目标绩效考核,形成了推动旅游业发展的组织领导体系、政策支撑体系和资金投入体系,有力推动了旅游业快速发展。二是全社会各方面热情高涨、全力投入。发展旅游业不仅成为“共识”,而且成为一种社会共同行动,全社会办旅游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政府抓旅游、企业办旅游、农村办旅游、家庭办旅游、个人搞旅游蔚成风气。一大批工、商、农字号大企业纷纷投入巨资搞旅游项目,一大批镇村成为旅游强镇、特色村和农业旅游示范点,从樱桃节到温泉节,从海岛游到农家乐,从度假村到生态园,全市旅游项目开发到处开花,方兴未艾。三是市旅游局发展理念超前、工作主动高效。我市旅游业起点较高,今年以来又取得这么多可喜成绩,这与市旅游局领导班子和干部职工的辛勤努力密不可分,凝结着大家的智慧、心血与汗水。今天的视察更让我们感受到,市旅游局有一个团结创新、求真务实的领导班子,保持了超前的发展理念和强烈的进取意识;有一个心齐劲足、甘于奉献的干部职工群体,是一支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的过硬队伍。从你们身上,看到了人不松劲、不懈怠的奋斗精神,看到了旅游业大发展、快发展的美好前景。 

以上大家谈到,旅游业发展正处在一个新的重大战略机遇期。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旅游业已超过石油业和汽车业,成为发展最快的产业,也是最大的创汇产业。全世界每10美元的GDP中,就有1美元来自于旅游业;旅游业每投资1美元,就能带动相关产业增收5美元左右;旅游业每直接就业1人,就可带动间接就业5—6人;旅游业“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直接涉及14个产业,间接影响47个行业,几乎覆盖了从传统服务业到现代服务业的所有行业和门类。据国际旅游联合会预测,到20xx年,全世界旅游人数将达到16亿人次,旅游相关消费超过2万亿欧元,充分表明旅游业市场巨大、前景广阔、商机无限。去年我国旅游业总收入占GDP的比重为5%,北京、深圳的这个比重分别是20%、14%,青岛、烟台的比重分别是10.2%、7.6%,我市这一比重达到11.3%,十分天下有其一,是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

市委、市政府确定,要把旅游业作为全市国民经济的战略性主导产业来培植和发展,重点打造四大特色旅游体系:一是千公里海岸沿线景区的滨海观光旅游;二是集温泉洗浴、养生、疗养、美容等为一体的温泉养生旅游;三是由城市旅游项目、休闲度假基地及城郊游、镇村游等构成的休闲度假旅游;四是以帆船、游艇、海上垂钓、沙滩运动等为代表的新兴高端旅游。我们相信,有目前良好的产业基础,加之所具有的经济比较发达、对外开放领先、交通便捷通畅、海陆资源丰富等优势,完全有条件有能力早日建成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海滨休闲旅游目的地,成为名副其实的“蓝色休闲之都、世界宜居城市”。从旅游产业基础与发展前景看,我认为,实现旅游业更好更快发展,重点应作好“三篇文章”。 一枝笔写作事务所

第一,作好“文旅融合”这篇文章。最近召开的党的xx届六中全会发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动员令,提出了文化与旅游互融共赢的课题,强调“要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体育、信息、物流等产业融合发展,发挥旅游对文化消费的促进作用”。文化与旅游的联系密不可分。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旅游为文化增添活力,文化使旅游充满魅力。一次难忘的旅游,必定是一次文化之旅、精神之旅。传统的观光型风景即使再漂亮,看上一两次就不会再来了。只有不断增加文化元素,丰富文化含量,旅游才能充满魅力和吸引力,使游客来了不想走,走了常回首,感到有看头、有说头、有吃头、有玩头、有买头、常回头。搞好“文旅融合”,应抓好三个环节:一是抓规划衔接,建立文化和旅游产业规划共编、政策共享、市场共推、品牌共建、互为支撑、互为促进的良性发展机制;二是抓文化发掘,将的海洋文化、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生态文化和时尚文化等融入旅游业,让地下的东西走上来、书本的东西走出来、死的东西活起来、静的东西动起来,为旅游业注入鲜活而持久的生命力;三是抓业态融合,积极推动演艺业、影视业、新闻出版业、民间工艺品业等与旅游业的深度融合,实现文化产业与旅游业互利共赢。

旅游会议讲话稿 篇2

一、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切实增强加快旅游发展建设旅游大区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旅游是当今世界极具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朝阳产业、可持续发展产业,已成为世界各国谋求发展的战略选择和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撑。近年来,我国一直致力于推动旅游业从国民经济重要产业向战略性支柱产业转变;市委、市政府也把大力发展旅游业作为助推全市五大功能区域发展的重要战略支撑;各地诸如、等都把发展旅游作为助推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渝东南各区县也纷纷强打绿色生态牌,把旅游业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来培育。因此,加快发展旅游产业,建设旅游大区,既是大势所趋,也是发展需要。

第一,加快旅游发展建设旅游大区是贯彻落实国市精神、促进生态保护发展的具体举措。党的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了“五位一体”国家发展战略,旅游业由此成为“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载体和先导产业。党的xx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将“坚持绿色发展”作为我国“十三五”期间的五大发展理念之一,强调把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和全过程。在积极践行国家发展战略中,通过深入实施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推进全市差异化协调发展,并要求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要“突出保护生态的首要任务”,并把“大力发展民俗文化生态旅游业”作为渝东南经济社会发展的七大重点任务之一。市委四届七次全会通过的全市“十三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要加快形成以民族文化、生态旅游为重点的渝东南生态经济走廊”。这些都为包括在内的渝东南旅游发展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更高要求。我区把旅游业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来培育,致力于建设旅游大区,是区委、区政府认真分析我区产业结构,围绕我区生态优势加快形成新的发展支撑点作出的战略选择,既是用新的理念贯彻落实国市精神的具体实践,也是加快发展的重要举措。

第二,加快旅游发展建设旅游大区是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中心城市建设的重要抓手。是市委、市政府定位的渝东南中心城市,如何让中心城市名符其实?就是要快速做大经济总量,大力优化产业结构,成为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经济发展的领头羊,而加快旅游发展,是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实现绿色崛起的现实选择。从优化产业结构看,我区虽然近年来在稳定农业、壮大工业等方面取得长足进展,但目前在产业发展上多点支撑的格局还未形成,**年全区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9.3:56.5:34.2,三产业的占比明显偏低;同时我区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仍很典型,特别是随着新型城镇化和工业化步伐加快,人口、产业快速集聚,导致环境资源要素日益趋紧,必须在转方式、调结构上求突破。旅游业的崛起能快速带动三产业发展,从而起到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作用。从建设中心城市看,但凡一个经济中心基本都是旅游集散中心。国家中心城市如北京、上海**年接待国内游客数量分别达到2.57亿人次、2.68亿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总收入分别达到3997亿元、3415.96亿元;区域性中心城市如毗邻的湖北**市、湖南**市、**市**年的游客数量也分别达到1100万、915万、3884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分别为75亿元、58.8亿元、248.7亿元。要建成名副其实的渝东南中心城市,必须通过做强产业基础来推动发展,亟需把旅游产业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来培育,与工业化、城镇化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去抓,充分发挥旅游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催化、调节和带动作用,促进第三产业的成长和壮大,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同时,发展旅游对于展示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品位、聚集城市人口都有重要作用。

第三,加快旅游发展建设旅游大区是凸显我区自然生态优势、增添发展动力的快捷途径。“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是全市“十三五”重点建设任务之一。对来讲,既是机遇,更是责任。从生态优势上看,我区旅游资源丰富,有旅游单体300多个,涵盖山水、民俗、古迹等8大主类、31个亚类,集山水峡谷一体,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兼备,资源品味独特;区域性立体交通枢纽基本形成,已经与、铜仁、等旅游景区形成旅游环线;目前全区拥有小南海、古镇、蒲花暗河3个国家4a景区,拥有国家地质公园等5个国家级品牌,具备建设旅游大区的基础条件。从发展动力上看,旅游业是一个带动性强、关联度高、覆盖面广、消费潜力大并对多个领域都可发挥促进作用的优势产业。旅游业关联109个行业,具有“一业兴、百业旺”的特点。旅游收入每增加1元,可带动相关行业增收4.5元;旅游投资每增加1元,可带动其他行业投资5元,产生经济增长的乘数效应。因此,加快发展旅游业,必将为推动我区经济社会加快发展、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劲活力、强大动力。

第四,加快旅游发展建设旅游大区是顺应百姓期盼、增进民生福祉的现实需要。加快发展旅游业,不仅能强劲带动经济发展,而且能有效改善民生,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对比周边旅游发展不能落后。近几年,周边区县通过发展旅游,实现了旅游产业引领绿色经济崛起。武隆按照“世界震撼、百年不落后”的要求,成功创建以仙女山5a级景区为代表的旅游品牌,**年游客数量、旅游综合收入分别达到1**8万人次、56.6亿元,在全国叫响了“自然的遗产·世界的武隆”等旅游形象品牌;酉阳仅用短短两年时间就成功地把桃花源从国家4a级景区打造成5a级景区,**年全县游客数量与旅游综合收入分别达到了700.2万人次、25亿元,那句“世上有两个桃花源,一个在你的心中,一个在酉阳”传遍了大江南北;彭水更是在一个没有华夏三祖之一的蚩尤祭祀地的背景下,在新城划地10000亩,无中生有地打造蚩尤九黎城,成为全国目前唯一的蚩尤祭祀地,**年全县游客数量与旅游综合收入分别达到了1042万人次、33.5亿元。周边旅游都被演绎得风生水起,但作为渝东南中心城市,旅游发展反而落后,且面临被周边区县旅游强劲发展态势屏蔽化的危机。发展旅游业可以促进富民增收。旅游业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就业门槛相对较低,对不同层次劳动力吸纳能力强,1个旅游直接就业人员能带来5个社会就业机会,可以为大中专毕业生、退伍转业军人、返乡农民工等群体创造更多的就业创业机会,缓解就业压力。我区是国定贫困区,明年脱贫摘帽任务艰巨,旅游业是促进财富流动和再分配的产业,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可以使一部分城市购买力向农村转移,直接增加农民收入。发展旅游业利于改善人居环境。发展旅游业能有效带动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提升人民幸福感。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又能促进旅游业上档升级,形成良性互动。我们正在推进“两城同创”工作,其核心就是要把城市做靓,让城乡环境得到改善,从而更有利于吸引外来游客休闲观光。发展“农家乐”、“农业园”等乡村生态旅游,也是为了美化、亮化乡村环境,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进而实现经济与生态效益双赢。

总之,加快发展旅游业,关乎民计民生,事关发展大局。全区各级各部门和广大群众必须保持强烈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建设旅游大区这一战略决策上来,切实增强发展旅游产业、建设旅游大区的信心和决心。

二、完善思路,确目标,全面开启建设旅游大区新征程

历届区委、区政府都高度重视旅游产业发展,不断探索完善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思路举措,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特别是全市实施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以来,我区遵循“面上保护、点上开发”的原则,把生态旅游作为发展重点任务之一进行部署。建设渝东南地区中心城市、**区重要经济中心,旅游不能缺席,迫切需要我们进一步完善全区旅游发展思路,对全区旅游发展进行重新定位、重新布局。

第一,完善旅游发展思路,以新的思路谋新的出路。围绕“旅游大区”建设,我们在“十三五”期间推动旅游大发展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xx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市委四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立足生态旅游资源优势,强力实施“旅游大区”战略,以“城市靓区为依托、山水峡谷为特色、民族文化为灵魂、休闲度假为目的”,坚持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并举,收紧拳头突出重心,倾力打造核心景区,同步打造精品线路,深度拓展旅游市场,在5年内把旅游业培育发展成为全区战略性支柱产业,力争将打造成为**区重要旅游集散中心、全国知名旅游目的地、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第二,细化发展目标,以细分指标保总体目标。围绕发展思路,对我区“十三五”旅游发展目标进行细化明确,按“两年强基础、三年上台阶、四年成规模、五年上水平”的总体安排,分年度有序实施。20xx年,景区硬件基本达到国家5a景区标准,阿蓬江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区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城市峡谷峡江景区成功创建国家4a景区;全年接待游客75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30亿元,旅游业增加值占全区gdp的比重达5%以上。20xx年,景区成功创建国家5a景区,基本建成阿蓬江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区;全年接待游客突破**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38亿元,旅游业增加值占全区gdp的比重达5.5%以上。20xx年,建成小南海世界地质公园,城市峡谷峡江景区基本达到国家5a景区标准;全年接待游客达11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48亿元,旅游业增加值占全区gdp的比重达6%。20xx年,城市峡谷峡江景区力争成功创建国家5a景区,建成重要旅游集散中心和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全年接待游客达135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58亿元,旅游业增加值占全区gdp的比重达6.5%以上。20xx年,建成国家旅游度假区,成为国内外知名旅游目的地;全年接待游客突破16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70亿元,旅游业增加值占全区gdp的比重达7%以上。

第三,优化开发时序,以点面结合促有序推进。旅游资源丰富,景区景点众多,而财力又十分有限,短期内全面实施旅游开发建设不符合区情实际。必须进一步优化旅游开发时序,做到每一个阶段都有旅游“引爆点”,每一个阶段都有吸引游客的亮点景区。一是以景区为近期旅游大发展的引爆点,集中精力推进景区创建国家5a级景区;二是围绕休闲农业及乡村旅游示范区建设,打造冯家街道至阿蓬江镇阿蓬江“一江两岸”最美“乡村旅游示范区”;三是以城市峡谷峡江景区为中期旅游发展引爆点,争取创建国家5a级景区;四是统筹推进全区面上旅游开发。

第四,把握六大原则,以合理开发保持续发展。一是坚持全域布局,核心带动。树立全域旅游发展理念,把作为一个大景区来规划建设,以景区等核心景区为龙头,带动全区全域旅游发展;二是坚持统一规划,有序开发。正确处理好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的关系,严格遵循空间布局,有序推进旅游要素建设,使旅游资源得到合理开发、永续利用,实现可持续发展;三是坚持突出特色,错位发展。我区景点丰富,要认真思考每一个景点的特色优势,有的可突出民俗风情,有的可突出休闲观光,有的可突出娱乐参与。四是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充分发挥政府统筹规划、政策推动作用和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通过市场手段汇集各类资源、吸纳各方力量;五是坚持建管并重,管理为要。要在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完善的同时,强化现有成熟景区的管理,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向管理要效益,提升游客的认同度和满意度。六是坚持区域联动,融合发展。把旅游置于渝东南、**区域旅游发展大局中,与周边地区融合联动、错位发展。

三、突出重点,强化举措,全面开创建设旅游大区新局面

当前及今后几年,加快旅游业发展特别是景区创5a的任务艰巨。各级各部门一定要坚决按照这次旅游工作会既定的发展思路和发展目标,抓重点、强举措、求突破,扎扎实实推动全区旅游大发展,力争早日建成旅游大区。

第一,编好一套规划——以一张蓝图定未来旅游发展前景。一要在《**区“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的指导下,邀请知名规划团队,高水平完善旅游规划。在编制我区旅游发展规划过程中,既不能目光短浅,也不能好高骛远,更不能搞概念性的纸上谈兵,要做到与资源禀赋、市场需求、主题形象、目标任务、经济水平等“五个结合”。二要在做好旅游总体规划的前提下,认真做好旅游交通、涉旅产业等方面的专项规划,形成全区旅游发展“1+x”规划体系。三要严格遵循“先规划设计、后开发建设”的基本原则,特别是新景区,规划没做好,绝不能进行开发建设。规划一经确定后,要严格按照规划组织实施,杜绝规划悬空、有规不依、随意变规等现象,确保规划的严肃性和连续性,以科学规划引领旅游资源的有序开发和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力求在景区建设上不留败笔、少留遗憾。

第二,突出一个核心——全力推进景区创5a级旅游景区。景区拥有两个4a级景区,是目前我区创建5a条件最成熟的景区,创建成功将对全区旅游产业起到引领和撬动作用。因此,应举全区之力创建景区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整合资源,打通景区,把古镇、蒲花暗河以及蒲花农业园连成一片,形成品质上乘、观假并存、动静结合的综合旅游区。一要严格把握创5a评定标准。创建旅游品牌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程,考核评定内容繁多,每项基本上要得到满分或者高分,才可能确保创建成功。可以说,每一分都是我们工作的目标,每一分都是我们创建的成效,我们要以满分的标准做好工作。二要推进景区硬件项目建设。在完善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系列规划基础上,按照时序推进风雨廊桥延伸工程、蒲花水乡、水上乐园等7大景观项目,迅速提升景区整体形象;加快实施游客接待服务中心、蒲花暗河环线等5大基础设施项目,提升景区基础设施水平。三要推进景区服务设施建设。要开通主城到景区的旅游客运班线,适时开通汽车站、火车站、机场连接景区的旅游大巴,形成便捷、快速、安全、舒适的交通网络;加快建设游客集散中心,成为对外的形象窗口;要合理设置旅游购物场所,开发具有特色的旅游商品,让旅客把旅游产品带回家;要确保旅游景点通讯畅通,实现景区移动信号和wifi全覆盖;要在景区增设邮政服务网点,为游客提供邮政纪念服务。四要推进景区保障设施建设。要加强环境卫生整治,确保景区无“三乱”(乱堆、乱放、乱建)现象,确保垃圾污水达标排放;要对景区厕所进行改造,提升旅游档次。要全面落实安全机制,加强安全生产检查和监控管理,打造“平安景区”。全区上下要拧成一股绳,发挥各自作用,确保20xx年景区创建5a景区取得成功。

第三,打造一批精品——推动旅游点面结合整体推进。一是打造阿蓬江“乡村旅游示范区”。立足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区建设,按照“总体规划、突出重点,整合资源、梯度推进”原则,在阿蓬江“一江两岸”特别是冯家渔滩至一带,大力发展集民俗风情、土家民居、古镇文化、休闲农业、生态文明、体育赛事于一体的特色乡村旅游,积极打造阿蓬江国家湿地公园。二是打造城市峡谷峡江5a景区。分步推进城市峡谷峡江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春节前对外开放一期工程,20xx年成功创建国家4a景区,20xx年力争建成国家5a景区。城市峡谷峡江景区是我区旅游发展的又一个“引爆点”,5a景区的成功创建将会擎领我区旅游产业大旗,引领旅游跨越发展。三是打造其他旅游优势品牌。以小南海国家地质公园为基础,申创世界地质公园;依托板夹溪等资源,建设小南海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发挥国家森林公园优势,保护性开发神龟峡、武陵仙山、仰头山景区。四是大力发展特色乡村旅游。鼓励镇乡依托自身优势发展乡村旅游,集中打造白土山塘盖、石会中元村、水市麒麟盖高山避暑纳凉等一批特色乡村旅游示范点。

第四,推进一批项目——加快旅游服务上档升级。一是打造旅游立体交通枢纽。按照4c等级标准,推进机场扩建升级工作,开辟新的旅游航线,力争“十三五”末旅客吞吐量达到30万人次。加快推进渝怀铁路复线、黔张常铁路、黔毕昭铁路、黔石高速公路、黔遵高速公路等陆上交通干线建设,努力争取开工建设至主城高铁。开通黔恩高速公路北互通,扩建渝湘高速公路南、西互通。二是完善升级区内旅游交通。升级改造小南海、板夹溪十三寨、峡谷峡江、古镇-蒲花暗河、神龟峡、武陵仙山等重点景区内外公路和游道,整治古镇、蒲花暗河、小南海和神龟峡码头,提高旅游景区通行能力。三是完善旅游配套服务设施。根据景区的特征建设具有特色化和个性化的主题酒店,围绕大众消费建设经济型旅游酒店。适度建设一批富有民族特色的星级宾馆、农家客栈、游客中心等旅游配套设施,不断提升景区游客接待能力。全面开通景区wifi网络,推进景区智能化管理。

第五,开辟一条新路——实现旅游与其它产业融合发展。一要推动城旅融合。借实施“两城同创”之机,突出清新清凉特色,旅游空间与城市空间高度叠加,功能上高度融合,建设山水园林现代旅游城市;加快推进民族风情城、天生湖湿地公园、城市地质生态公园等城市项目建设,建成全国优秀旅游城市。二要推动文旅融合。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资源禀赋高、民族文化底蕴深厚,要坚持走文化与山水相互依存、深度融合的文旅之路。文化部门要做好旅游景点的文化挖掘、整理和包装,增强我区旅游文化软实力,增加旅游景区吸引力。三要推动商旅融合。利用“互联网+旅游”,推进旅游与商贸产业融合发展。培育发展旅游特色商品,推出八宝、十绝等旅游商品精品。打造特色商业街区,丰富节庆商业活动,从美食、购物、休闲、演艺、会展等多形式吸引游客,拉动旅游消费。加快发展旅游产品电子商务,将土特产品集中展示、推销给外地游客,做大做强在线旅游市场,积极迎合旅游市场“散客时代”。四要推动农旅融合。支持发展家庭农场、生态农业观光园和体验农业等现代农业,培育发展特色农产品,着力打造富有特色、服务健全的都市农业、观光农业、生态农业和体验农业,加快形成全区农旅一体化格局。五要推动区域融合。区域融合利于增强产业竞争能力,我们已在、渝东南旅游联盟发展上作了探索与尝试,取得了一定成效。需要进一步拓展融合的深度和广度,特别是要在旅游交通、旅游景区和旅游线路等方面加强务实融合,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融合推动区域性旅游大发展。

第六,拓展一片市场——大力宣传营销壮大客源市场。一是尽快总结提炼旅游主题形象。旅游景区较多,但一直没有一个具有特色、吸引眼球的主题形象品牌。首先,应围绕“葩拉胡”、阿蓬江等旅游品牌,认真研究策划,将所有景区的形象特色进行深度提炼、总结、归纳,充分吸纳各方意见,提炼一个既有内涵又有深度还很响亮的口号。其次,要将所有的景区景点串在一起,实施整体包装,打捆宣传。再次,要尽快制作旅游形象宣传片,通过电视、网络等各类媒体进行全方位、多层次、多维度的旅游宣传营销,迅速扩大品牌效应。二是认真策划推出精品线路品牌。以景区为中心,辐射其它旅游组团,形成1—3日游精品旅游线路。重点以航线市场培育为依托,巩固发展广州、成都、上海、昆明、杭州到至周边的跨区域旅游线路,培育打造一线城市到至武隆、凤凰古城、长江三峡、神龙架、梵净山的世界级旅游线路品牌。三是探索多样化旅游营销方式。以实施“互联网+”为契机,着力构建“互联网+旅游”的营销体系。充分发挥航旅联盟的作用,精心策划包装渝东南乃至片区跨区域特色精品旅游线路,合作拓展旅游市场。抓好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结合,做到线上推广、线下互动。积极打造国际溪钓节、水上运动会、“铁人三项赛”、土家摸秋节、女儿会等节会赛事品牌,并加大宣传力度,吸引世界游客、国际友人。

四、加强领导,狠抓落实,全力保障建设旅游大区各项工作顺利推进

旅游事业既是德政工程,也是惠民工程,攸关我区民生福祉和发展大计。我们必须继续高度重视,用创新的思路、改革的思维、开放的视野,精心安排组织,落实保障措施,调动各方力量,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一抓到底,善始善终、善做善成,实现旅游产业华丽转身、差异化崛起。

第一,要强化组织领导。为加强对旅游工作的组织领导,区委对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和分管领导进行了调整充实,由区长任领导小组组长,区委副书记吴静任常务副组长负责抓总,相关区级领导任副组长。领导小组要在研究制定全区旅游业发展战略与改革措施、指导编制旅游业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协调解决旅游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等方面切实负起责来,拿出切实可行的实施办法。同时,成立了**5a景区创建指挥部,由吴静同志任指挥长,黄南成、刘仪、林光同志任副指挥长,从相关单位和部门抽调骨干力量组建4个创建工作办公室。区创5a指挥部要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各创建小组、各级各部门要服从工作大局,务实、高效、有序推进。全区涉旅部门和单位要把旅游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拿在手上来抓;旅游主管部门要切实肩负行业管理主体责任,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努力形成齐心协力、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第二,要强化资金保障。一是打好政策“组合拳”。要研究好、利用好国市旅游产业发展政策,把好钢用在“刀刃上”。整合产业发展、扶贫攻坚、中心城市建设、新农村建设、生态保护等扶持政策,激发和释放政策最大红利。二是搭建旅游投资平台。组建旅游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建立完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提高对旅游景区规划、开发、管理的能力和水平。积极探索“ppp”投融资发展模式,引进社会资本投向旅游产业,通过混合所有制方式实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共建共享。三是加大财政刚性投入。从20xx年起,区政府每年预算3000万元财政资金作为旅游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城市形象宣传、目标市场、宣传营销和举办具有较大影响的旅游品牌活动,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四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营造宽松投资环境,制定行业准入标准,力争引进实力雄厚、信誉良好的大型企业,真正将我区旅游产业基础做强、品牌做优、市场做大。

第三,要强化队伍建设。一是配强旅游工作队伍。调整充实旅游局的职能职责,适当增加人员编制,增设相应工作机构。增强旅游部门对旅游行业的统筹管理、驾驭旅游要素的执行能力。同时,适当充实4个管委会特别是旅游综合执法队伍的人员力量,为旅游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环境。二是强化旅游人才培训。依托旅游职业学院和区职教中心,对旅游行政管理人员、旅游服务人员开展常态化、长效化的教育培训。积极推行持证上岗和技术等级评定制度,推进导游社会化进程,优化旅游导游队伍结构。提升旅游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素质,增强全民旅游意识,创造良好的旅游发展软环境。三是畅通人才流动渠道。制定旅游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和工作方案,建立符合我区旅游发展现实需要的人才培养和进入机制,构建优胜劣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用人生态。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增强工作执行力,提升工作质量,统筹高效推进各项工作,加快旅游产业发展。

第四,要强化协调配合。全区各级各部门要站在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的高度,牢固树立“一盘棋”的思想与全域旅游发展理念,增强“旅游发展、人人有责”的意识。全区各个领域、各行各业的各项工作规划、建设思路、项目布局都要结合旅游发展来打造,做到政策向旅游倾斜、资金向旅游集中、人才向旅游聚集,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各尽所能的工作格局。要加强宣传引导,切实推进“两城同创”,打造城市靓区,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形成社会各界关心、支持旅游发展的良好氛围。

第五,要强化监督考核。一是切实加强依法治旅工作。依法治旅是建设旅游大区的重要保障,要按照“政府主导、属地管理、部门联动、行业自律、齐抓共管”的原则,建立依法治旅工作长效机制,迅速在全区形成相互促进、良性互动、管理规范、运作有序的旅游发展新局面。二是加强对涉旅单位的考核。区旅游局和区统计局要研究确定旅游产业发展考核主要指标,区考核办、区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制定具体考核办法,进行数据的整理、分析、汇总,开展日常考核。三是加强对旅游企业的考核。区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制定针对旅游企业和旅游从业人员的考核奖惩办法,对升级达标、经营业绩突出、获得国家和市级表彰的旅游企业和旅游从业人员给予奖励;对在开拓市场、组织客源、招商引资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和突出贡献的旅游企业和相关人员给予补助和奖励;对游客投诉率高、经营管理不善、破坏资源环境的旅游企业和从业人员,取消从业资格,责令退出旅游市场,情节严重的依法依规严肃处理。四是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加快制定《加快发展旅游业意见重点工作分工方案》,建立工作台账和倒逼机制,明确各项工作的指导部门和执行单位。区旅游发展领导小组对各项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跟踪督查和效果评估,定期召开工作推进会。各单位根据分工制定实施方案,明确工作任务、工作重点和保障措施,把各项目标任务分解到人、责任到人,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旅游会议讲话稿 篇3

同志们:

国务院确定从今年起,每年5月19日为“中国旅游日”。这是我国旅游业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是与亿万群众息息相关的一件大事,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旅游工作和旅游发展的高度重视,体现了社会各界对旅游促进经济发展、促进文明健康的广泛认同,体现了新时期人民群众对旅游休闲的新期待,标志着我国旅游业大众化、全民化的时代已经来临。

旅游业综合性强、关联度高、带动力大、资源消耗低,是名副其实的朝阳产业、低碳产业、绿色产业和民生产业。多年来,全市各级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充分利用丰富的旅游资源、深厚的历史文化和优良的生态环境,在发展旅游业上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打造了“走遍四海,还是”的旅游品牌和“蓝色休闲之都,世界宜居城市”的城市品牌,创建了国内唯一的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群,全市旅游总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和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例不断提高,旅游业已经成为全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当前,国际国内旅游业正处于大发展、大调整的重要时期,旅游产业上升为国家支柱产业,旅游日成为全民的节日,省委、省政府把旅游业定位为全省转方式调结构的先行产业,为旅游业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全市上下一定要把旅游业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定不移地把旅游业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进一步提升旅游业的核心竞争力,全力推动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努力把建设成为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滨海休闲度假旅游区。

要加快推进旅游转型升级。充分发挥海、岛、滩、湾、林、温泉等资源优势和文化基础条件,以千公里海岸线为依托,以刘公岛为龙头,以福文化为主题,着力推进旅游业由传统低端向现代高端转变,由观光型向度假型转变,由单纯重景观建设向重旅游文化精品建设转变,由点式开发向串珠成链、资源整合转变,努力延长游客停留时间,提高消费水平,拉长旅游产业链条。要继续把项目建设作为重要抓手,加快推进好运角、双岛湾、九龙湾、文登香水海、大乳山等旅游精品景区建设,积极开发一批温泉、海水热疗、游艇、垂钓、高尔夫、滑雪、滨海小城镇等高端旅游项目建设,不断优化旅游产品结构。要加快旅游与文化、体育、商贸和工农业的融合发展,策划开发一批休闲农业、渔家乐、乡村旅游、工业旅游、文化旅游、体育旅游、美食旅游、商务会展旅游等产品,推出富有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和商品,形成覆盖各个行业的大旅游格局,让游客到留得下、玩得开、吃得好、带着走。

要进一步丰富旅游文化。结合今年中国旅游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主题,扎实开展旅游文化产业发展行动,加快推进旅游与文化的深度结合,努力用文化统领旅游、支撑旅游、包装旅游,提升旅游文化品位,实现旅游开发有文化,旅游经营有人文特质,旅游商品有文化创意,旅游餐饮有文化特色。充分利用人文历史文化资源,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旅游文艺演出和节庆活动。积极利用博物馆、纪念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体育场馆等设施,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开展多种形式的文体旅游活动。广播、电视、报刊、网站等公共媒体要开设旅游栏目,加大旅游公益宣传力度,宣传旅游“寓学于游、寓教于游、寓乐于游”的功能,构建旅游与文化共融共兴的格局。

要不断优化旅游整体环境。按照全民动员、全民参与、全民受益的要求,精心组织主题活动,广泛开展公益惠民活动,深入开展优质服务活动,引导广大群众积极参与旅游、关心旅游、支持旅游,把旅游日办成全民动员、全民参与、全民受益的宣传日、推广日和发展日,使人民群众共同分享旅游业发展的成果,真正享受旅游带来的开心、快乐和健康。要把发展旅游与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紧密结合起来,结合宜居城市建设,加快旅游交通、停车场所、游客服务中心、城市旅游厕所、旅游交通引导标识等城市旅游要素配套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全市环境卫生状况,大幅度提升城市旅游功能。要突出便民利民惠民的主题,开放城市公园、文化馆、博物院、科技馆、图书馆、艺术馆等,全面落实旅游景区对老年人和学生等特殊人群门票优惠政策,优化旅游消费环境,真正让老百姓受益。要坚持以人为本、以客为先、以游客满意为目标,在各景点、旅行社、宾馆酒店等窗口单位大力推行规范服务、诚信服务、优质服务,在全社会进一步强化“人人都是旅游环境”的意识,努力构建“依法、公平、诚信、优质、和谐”的旅游环境,充分展现人民热情好客、文明待客的良好形象,让来威游客真正感受到宾至如归。

要大力倡导文明健康旅游方式。结合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精心实施好“提升中国公民旅游文明素质行动”,扎实有效地开展“文明旅游月”活动,引导游客文明旅游、低碳旅游、安全出游、爱护环境、理性消费,充分发挥旅游在传承中华文明、保护自然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升人民群众综合素质和幸福指数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中国旅游日”是全社会共同的节日,发展旅游事业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让我们抓住“中国旅游日”启动的机遇,同心协力,共谋发展,为把建设成为最富魅力的滨海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做出积极贡献!

旅游会议讲话稿 篇4

同志们:

市政府召开这次会议,主要是分析当前旅游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安排部署下一步工作任务。申长友市长专门为这次会议致信,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旅游工作的高度重视。刚才,孙乐春副秘书长宣读了市旅游发展委员会有关表彰通报,希望各有关部门、单位再接再厉,争取更大成绩;东营区政府、垦利县政府、黄河口生态旅游区管委会、孙子文化旅游区管委会作了表态发言,听了以后很受启发,很受鼓舞;杜延明局长对今年的旅游工作作了具体部署,我都同意,希望大家认真抓好落实。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提高认识,进一步增强推进旅游跨越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旅游业是成长最快的朝阳产业之一,具有资源消耗低、带动能力强、综合效益好等优势,对推动转型发展、改善民生具有重要作用。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日益成为一种大众化、时尚化的生活方式。通过旅游,既能给人带来视觉上的冲击和心灵上的震撼,也能够使人充分体验到美的享受和情感的升华,还可以加强人们对世界的认识,甚至能潜移默化地增强人们解决问题的能力。过去的一年,对全国、全省、全市旅游业来说,都是重要的一年。从国家层面上看,《旅游法》颁布实施,《国民旅游休闲纲要》正式出台,旅游业迎来了市场高峰期、发展黄金期。从全省层面上看,省政府制定了《关于提升旅游业综合竞争力加快建成旅游强省的意见》,姜异康书记、郭树清省长等领导同志对旅游工作的批示多达29次,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旅游工作的高度重视,彰显出旅游业在发展中日益凸显的战略地位。从我市来看,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发展,坚持把发展旅游业作为转方式、调结构和加快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去年以来,申长友市长多次听取旅游工作情况汇报并作出重要指示,市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旅游重点工作,最近又对市旅发委进行了充实调整。去年,市里还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旅行社招徕游客若干奖励政策》和《旅游景区若干奖励政策》,进一步优化了政策环境。20xx年,全市共接待游客1103.13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84.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6.93%和20.03%,增幅居全省首位,被省旅游局授予20xx年度市级旅游工作进步奖。特别是在旅游营销方面,各县区政府和市直28个相关部门、单位分赴35个客源城市,对我市旅游资源进行全面营销,全年统计“二日游”游客达到27万余人次,同比增长10倍多,成效十分显著。目前,全市A级景区数量达到27家,其中4A级3家,3A级10家;旅行社达到115家,其中出境组团社10家,位居全省同级市首位;星级饭店28家,其中五星级2家,四星级4家;旅游商品企业已达130余家,旅游商品达290多种,旅游接待水平、服务能力显著提升,旅游业跨越发展的条件日益成熟。对去年的全市旅游工作,市委、市政府是满意的,人民群众也是认可的,在此给予充分肯定。

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尽管我市旅游经济发展势头总体良好,但与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望相比,特别是与旅游先进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旅游策划水平低,旅游产品档次不高,竞争力不强,缺乏旅游精品项目,旅游资源整合和游客参与性不足,重点景区仍处于门票经济阶段。二是旅游交通不够便捷,铁路客运、航空班次少,新的客运铁路尚未投入运营,水路客运还有待进一步开发,旅游通达性受到很大局限。三是市场主体实力不强,虽然旅游企业数量相对较多,但尚未真正形成一批龙头性的骨干旅游企业。四是旅游品牌影响力相对较弱,旅游市场辐射半径小,中远程市场游客较少,主要客源大多局限在周边省市。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逐步、逐项加以解决。

当前,我国旅游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时代,我省旅游业也正步入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随着《旅游法》、《国民旅游休闲纲要》的颁布实施,居民旅游消费观念的转变,以及职工带薪年休假制度的进一步落实,旅游市场发展将更加强劲,旅游需求也将更加旺盛,为我市实现旅游业跨越发展带来了良好机遇。一是旅游发展空间不断扩大。随着居民观光、度假旅游的持续增长,旅游市场散客化程度不断加深,进而引发旅游市场结构的深度调整,旅游市场需求将进一步得到释放,旅游发展空间不断扩大。二是旅游产品日益丰富。当前,旅游业越来越成为产业投资的热点领域,许多大型企业集团开始投资旅游业。随着我市一批重点旅游项目的打造提升、旅游配套设施的完善、乡村旅游和城区旅游的提档升级等,适销对路的旅游产品将源源不断地推向市场、推向社会。三是居民旅游消费持续增长。随着消费观念的转变,城乡居民的出游率不断提高,新产品、新业态层出不穷,生态旅游、乡村旅游、红色旅游、文化旅游、自驾车旅游等成为旅游热点,“吃住行游购娱”的旅游消费需求不断增加。四是发展氛围愈加浓厚。从省里到市里,党委政府对旅游工作越来越重视,都将旅游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作为“转、调、创”的重要抓手,推进旅游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层出不穷,步伐越来越快,环境越来越好,可以说推进新一轮发展的高潮已经到来。面对这些有利形势和发展机遇,面对这种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的发展态势,各级各有关部门、单位一定要认清形势,提高认识,坚定信心,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努力在新起点上实现更大发展。

二、强化措施,突出重点,开创全市旅游工作新局面

20xx年,全市旅游工作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科学规划为先导,积极实施“大产业、大旅游”战略,加快旅游资源开发,创新体制机制,规范行业管理,提升服务质量,强化营销推介,提升品牌形象,努力实现全市旅游业科学跨越发展。

(一)着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在打造精品上实现新突破。大项目建设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加快旅游业跨越发展的突破口。建好一个旅游大项目,可以带动一个产业,引领一个集群,助推一方经济。一要加快项目规划建设。对今年确定的重点旅游项目,各级各有关部门、单位要积极研究制定支持措施,开辟项目审批、核准、备案等绿色通道,简化办事程序,想方设法为项目的规划建设搞好服务、破解难题,加快项目推进速度,促进项目早建成、早见效。要加快温泉旅游发展步伐,研究制订我市《关于加快温泉旅游业发展的意见》,规划建设一批温泉度假旅游产品,真正将“温泉之城”的城市品牌叫实、叫响。二要提升项目文化内涵。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要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加强重点景区的文化挖掘和特色打造,发挥比较优势,培育特色旅游品牌,走差异化发展道路。黄河口生态旅游区,要突出黄河入海、新生湿地、珍奇鸟类等特色,精心打造河海交汇、湿地观鸟等旅游产品,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和水平,全面启动国家5A级景区创建工作,力争3年左右时间创建成功。孙子文化旅游区,要突出孙子文化特色,加快孙子文化园规划建设,全力打造世界唯一性孙子文化旅游目的地。龙悦湖旅游度假区,要充分发挥龙岛、水面、地热等资源优势,精心策划实施水上运动、湖岛观光、温泉养生等特色旅游项目,打造国内知名自驾游汽车营地,创建省级旅游度假区。三要搞好项目招商引资。要按照“政府出资源,统一规划;企业出资金,独立建设、经营和管理;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模式,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积极鼓励和支持个人、社会及各种经济成分参与旅游资源和旅游基础设施的开发建设和投资经营。要紧抓全省加快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有利时机,加紧做好项目规划、立项等工作,争取使我市尽可能多的项目纳入到全省文化旅游项目库中。今年,省里将组织召开全省大型旅游项目招商洽谈会,各有关部门、单位特别是市旅游局要及早做好招商准备工作,向国内外文化旅游投资商宣传好、推介好我市的重点旅游项目,争取利用招商洽谈会为我市旅游项目建设引来资金支持。

(二)着力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在提升服务水平上实现新突破。搞好旅游公共服务设施,是增强旅游目的地吸引力、提升旅游品质的必然要求,也是贯彻《旅游法》的重要内容。要按照“城市不仅要为居民服务,也要为游客服务”的理念,大力推进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优化整合旅游要素的供给和服务,提升旅游公共服务水平。一要规划建设市旅游集散中心。按照省政府的统一部署,根据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的意见,要加快建设市旅游集散中心,打造政府旅游公共服务平台,为游客提供优质服务信息咨询、产品展示、导游服务、旅游投诉等服务,建设东营乃至黄河三角洲地区重要的旅游集散地。二要加强旅游环境配套。要通过对重要街区的改造、整治和提升,完善游憩功能,改善人居环境,不断提升城市品位和内涵。住建、交通、体育、教育、商务等部门在安排建设项目时,要兼顾旅游功能,适当增加设施游憩功能,满足游客休闲需要。三要提升旅游服务功能。要完善旅游标识引导系统,加快更新、新设旅游交通指示牌,形成旅游指示环线。通往景区主要交通干道上的旅游厕所等基础设施配套,要纳入城市总体规划通盘考虑。目前,龙悦湖旅游度假区、天宁寺文化旅游区、揽翠湖旅游度假区、黄河三角洲动物园等景区已经开通了旅游专线车,下一步,要适时开通黄河口生态旅游区的旅游专线车,以满足游客需求。四要完善旅游交通体系。各级各有关部门、单位要大力推进环渤海高速铁路、环渤海高等级公路的前期协调争取工作,积极支持济东高速公路、黄大铁路、德龙烟铁路等项目建设,为项目顺利推进创造条件、提供便利;要积极协调争取,适时增开空中航线,增加直飞城市,促进旅游包机业务的开展;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加快推进广利港建设,充分利用东营港至旅顺客货滚装运输航线,打通东营至东北地区海上便捷通道,建设立体交通网络。

(三)着力发展乡村旅游,在产业融合上实现新突破。乡村旅游是以农业、农村、农民“三农”资源为主要载体的特色旅游,是促进旅游与农业产业融合、实现城乡共同繁荣的有效形式。当前,乡村旅游正面临快速发展的重要机遇期,要紧贴旅游消费市场,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深入挖掘文化内涵,着重突出地方特色,加快乡村旅游精品目的地建设。一要扩大规模。要加快扩大我市乡村旅游产业规模,实施“双十双百”工程。重点支持10个乡村旅游示范乡镇、10个乡村旅游示范区以及100家以农家乐、渔家乐为主的农户和100家乡村旅游企业的发展。对列入“双十双百”工程的镇、村、企业和农户,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力争通过2-3年努力,打造一批规格高、品牌响的乡村旅游精品。二要完善设施。要加快乡村旅游主要景区交通设施建设,在有条件的乡村旅游景区建设集中停车场所,满足旅游大巴、自驾车通行和停车要求。要实施“改厨改厕”工程,完善供水、排污、环卫等基础设施。要注重公共绿化和田园景观建设,美化乡村旅游环境。三要出台政策。市旅游局正在牵头制订我市《加快乡村旅游发展的实施意见》。下一步,要加快进度,争取尽快出台,以更好地规范、指导我市乡村旅游规划、基础设施建设、产品开发、品牌培育、宣传推广等工作,通过扶持奖励政策和各种保障措施,推动乡村旅游快速健康发展。

(四)着力培育市场主体,在创新发展上实现新突破。旅游企业是旅游市场的主体。要按照旅游业六要素配套发展的要求,积极推进旅游企业创新发展。一要发展壮大旅游龙头企业。要鼓励引导旅游龙头企业进行资源整合,通过延长产业链来组建大企业集团,培育以旅游为核心,兼及会展、物流、金融、电子商务等业务的综合性旅游服务企业集团。要抓住经济转型升级的有利机遇,加快工业企业集团转型发展,引导其投资旅游领域,打造兼有旅游业务的综合性企业集团。二要积极引进国内外大型旅游企业。要完善相关政策,吸引国内外大型旅游集团通过兼并、收购、品牌许可等形式,参与到我市旅游开发中来,带动旅游业发展。三要鼓励中小型旅游企业多元化发展。要积极推进旅游企业差异化发展,鼓励中小型旅游企业向文化、餐饮、生态等相关产业延伸,拓展旅游企业发展空间。要加快培育旅游新业态,积极推出游客互动性、参与性强的旅游产品,形成特色鲜明、形式多样的多元化旅游模式。

(五)着力加强宣传营销,在拓展市场上实现新突破。要抓好旅游宣传营销,广泛利用媒体资源,拓宽营销渠道,全方位开展对外宣传推介,不断扩大东营旅游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一要继续加大旅游宣传力度。要积极参与全省“联合推介、捆绑营销”活动,通过电视、报刊等主流媒体,大力推介我市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和产品,全力打造“黄河入海?龙腾东营”旅游品牌。二要进一步加强旅游产品营销。要继续做好“二日游”旅游营销工作,科学策划营销方案,精心包装推介,确保全年过夜游客持续快速增长。要不断拓展旅游客源市场,依托大型旅游企业的分支机构,发布旅游信息,营销旅游产品。在设立东营市(台北)旅游营销站的基础上,要有选择、分批次在重点客源城市设立东营旅游营销站,扩宽旅游营销渠道,广泛宣传,招徕游客。三要积极创新旅游营销方式。要坚持政府主导和企业参与相结合,充分利用园博会等大型展会活动,搞好旅游产品的展示和推介,进一步集聚和提升东营旅游人气。要加强信息化营销,利用电子商务网站、微博等新媒体,搭建宣传营销新平台,挖掘潜在消费市场,拓展销售新领域。

三、加强领导,密切协作,进一步优化旅游业发展环境

实现旅游业科学跨越发展,是一项紧迫而艰巨的战略任务。各级各有关部门、单位必须高度重视,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完善政策措施,营造良好环境,为推动旅游业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旅游业发展,将其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主要负责同志经常听取工作汇报,及时研究解决突出问题,妥善协调处理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矛盾。要充分发挥市旅游发展委员会的职能作用,协调联动,切实解决条块分割、职能交叉等问题,形成工作合力。市旅游局作为行业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全市旅游业发展的研究思考,认真履行行业指导、组织协调、市场管理、行政执法等职责,统筹全市旅游业发展。交通、住建、规划、农业、林业、水利、环保等相关部门要强化“大旅游”意识,树立“一盘棋”思想,主动配合做好相关工作,积极支持旅游业发展。

二要落实政策扶持。省市出台的加快旅游业发展、加快服务业发展的意见中,在土地、财政、税费、融资等方面对旅游业的支持政策明确,含金量高,各有关部门、单位要自觉结合工作实际,推动政策落地。在推进重点旅游项目建设中,要采取“一事一议”方法,切实解决涉及的土地、税收、财政奖励等方面的问题。今后,要进一步增强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把好的政策实实在在地变成促进旅游业发展的强劲动力。

三要加大监管力度。要按照《旅游法》要求,逐步建立旅游综合协调机制、旅游投诉机制和旅游市场监管机制。要积极开展旅游市场专项整治,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等的监督作用,加大暗访和旅游综合执法力度,强化旅游市场综合治理,依法严惩不法企业和从业人员。要切实加强旅游行业自律,确保旅游服务质量明显提升,旅游市场秩序更加规范,消费环境不断优化。要建立健全旅游安全保障体系,加强旅游目的地安全风险评估、旅游应急处置、旅游保险等重点工作,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坚决杜绝各类旅游安全事故的发生。

四要强化督查考核。去年,市委、市政府已将旅游工作纳入对县区政府和市直有关部门、单位的科学发展考核,各级各有关部门、单位要高度重视,认真履行职责,切实抓好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市旅游发展委员会办公室要建立健全目标考核、督查督办、责任追究等制度,对今年旅游工作各项目标任务的落实情况进行专项督查和考核。对旅游业发展贡献突出、成效显著的单位、旅游企业及个人,市政府将给予表彰奖励;对工作不力、进展缓慢的单位进行通报批评,对达不到工作标准或要求的限期整改,并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xx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市委、市政府对旅游业发展寄予厚望。各级各有关部门、单位要抢抓机遇,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为推进我市旅游业升级发展、为东营新一轮科学跨越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旅游会议讲话稿 篇5

同志们:

全省旅游行风建设工作会议今天在绵阳市召开,刚才,张令祥同志传达了全国旅游纪检监察暨行风建设工作会议精神,省纪委、省监察厅副厅长黄河还将作重要讲话,各市州都要认真学习贯彻。近几年,绵阳市委市政府重视旅游行风建设和市场治理整顿工作,通过“抓行风、树形象、讲诚信、促发展”活动,在解决旅游发展深层次问题方面大胆探索,有所作为,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因此,我们在这里开会学习研究问题,对继续推进旅游行风建设和各项工作,创造良好的旅游发展环境很有意义。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中纪委、省纪委五次全会和国家旅游局纪检监察暨行风建设会议精神,结合我省旅游工作实际,总结我省20xx年的旅游行风建设情况,研究部署20xx年行风建设工作任务。

20xx年,我省旅游业发展迅猛,经济指标创历史新高。全年共实现旅游总收入566.23亿元,同比增长34.6%,其中接待入境游客达到96.62万人次,创汇2.89亿美元,分别比20xx年增长114.3%和93.1%;接待国内游客达1.14亿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542.26亿元,分别比20xx年增长36%和32.8%。事实说明,我省旅游业发展势头十分强劲,已经成为国民经济中极具活力与潜力的新兴产业,旅游业的发展促进了我省的经济繁荣与社会发展。这些成绩,是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在相关部门、相关行业的协调配合下取得的,也是在我们全行业干部职工包括旅游纪检监察干部的辛勤努力下取得的。特别是近年来,省旅游局和省纠风办联合开展的民主评议旅游行风工作,不仅开创了旅游行风建设工作的新局面,而且对于“非典”过后旅游业的恢复与振兴也发挥了积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下面,我讲两个问题。

一、20xx年旅游行风建设工作的回顾

在省委、省政府和省纪委、省监察厅坚强有力的领导下,省旅游局党组和各市州旅游局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反腐倡廉工作部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一)把机关党风廉政建设和作风建设作为全省旅游行风建设的首要任务抓紧、抓好。

省旅游局和各市州旅游局把加强机关自身的廉政建设和作风建设作为重点,坚持依法行政、廉洁从政,改进机关作风和提高办事效率,努力树立良好形象,注意在行风建设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一是加强学习教育,领导干部严格执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各级旅游局机关认真学习贯彻中纪委、省纪委三次、四次全会和国家旅游局纪检监察暨行风建设工作会议精神,严格遵守“四项纪律八项要求”,认真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和《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增强了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加强思想道德教育、纪律教育和警示教育,增强了广大党员干部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廉洁从政意识;认真治理领导干部违反规定收送现金、有价证券和支付凭证,以及领导干部的配偶、子女违反规定经商办企业等问题,取得明显成效。

二是规范行政行为,做到公正廉洁,依法行政,切实转变机关作风。各级旅游局认真贯彻落实《行政许可法》,改革行政审批制度,对原有的行政审批事项进行全面清理,对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都制定了严格的审批规程和监督管理办法。认真贯彻落实《省旅游局关于加强工作纪律树立良好形象的六条规定》、《省旅游局关于加强作风建设坚持八提倡八反对的规定》。省旅游局领导班子率先向社会做出了“五项廉政承诺,”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做到了政务公开,阳光作业,规范管理,廉洁服务,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完善内部监督制约措施,依法治游,规范旅游市场,严肃查处旅游市场中的违规行为,旅游软环境建设进一步加强,促进了旅游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二)紧紧围绕旅游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开展行风建设,成效明显

近年来,我省不断加强旅游行风建设和旅游市场治理整顿的力度,积极借助政府各部门、社会各层面和广大群众参与的良好态势,促进和推动解决深层次问题,进一步规范旅游市场秩序。

一是民主评议旅游行风工作紧密配合旅游市场治理整顿工作,基本实现预期目标。省旅游局在省纠风办的支持下,采取联合部署工作的方式,通过旅游行风民主评议,重点解决旅游市场存在的非法行为以及违规操作问题,较好地维护了旅游者的合法权益。在评议中,旅游局和纠风办利用问卷调查、意见箱、媒体曝光、座谈会等多种方式,构建了全方位的监督体系,有效遏制了旅游市场不正之风的蔓延。行风建设基本实现了预定的目标,旅游行业的管理明显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和环境明显好转,旅游行业队伍素质明显提高,旅游服务质量明显改善。

二是发挥综合治理力量,开展旅游市场专项整治,推进诚信建设,树立行业良好形象。省旅游局党组将行风建设工作列入行业管理工作中,制定了行风建设目标任务书,提出共同目标、行业目标、服务承诺等具体内容和措施。去年我局出台了《旅游购物专项整治方案》、《全省出境游专项整治方案》、《驾导服务专项整治方案》,开展了“涉旅宗教、旅游安全、旅行社门市部、旅游购物、驾导服务”整治五大战役,在“春节”、“五一”、“十一”黄金周和旅游旺季到来之际,会同公安、工局、物价、质监、文化等部门主要对旅游景区(点)、旅游线路进行综合执法大检查,重点查处了“黑社、黑店、黑车、黑导”以及陪游、伴游等丑恶现象,重点查处了旅游市场零(负)团费以及参与黄赌违法行为。通过整治、查处,旅游市场秩序明显好转,旅游服务质量明显提高;积极引导优秀旅游城市和旅游企事业单位开展“抓诚信建设,树行业形象”的宣传教育,组织在全省旅游行业开展了“抓行风、树形象、讲诚信”活动,通过教育和活动,增强了旅游企业和从业人员诚信经营、规范服务,推进了诚信建设,树立了行业良好形象。同时,在全省旅游行业制定实施了“星级饭店、旅行社、旅游区(点)、旅游购物点、旅游汽车公司”诚信服务公约,倡导全省旅游企事业单位共同遵守。各旅游企事业单位严格遵守诚信公约,提出和实施管理的新标准、服务的新举措、旅游的新项目,构建诚信旅游环境,收到了良好效果。

三是行风建设在推动解决旅游发展深层次问题上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尝试。旅游业发展存在的一些深层次问题,单靠市场治理整顿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的,必须不断探索新的途径和方法,来为我省旅游业的发展扫清障碍。行风建设中的一些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譬如针对当前涉旅管理部门多的情况,通过借助政府纠风部门的综合协调职能,一方面推进了各部门对旅游市场齐抓共管,综合执法,另一方面明晰了责任归属,使各级党委和政府以及全社会对旅游部门的职能权限和责任有了更加清楚的认识。成都、绵阳、乐山等市在近年的行风建设工作中,充分发挥了政府纠风办和行风评议员的作用,使各涉旅职能部门在旅游市场治理整顿和旅游发展各项工作中各负其责,齐抓共管,效果比较明显。此外,对于旅游立法滞后的问题,在行风建设工作过程中,许多市州的行风评议代表都向人大、政府、政协反映了这个问题,从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旅游深层次问题的解决。

在总结20xx年的行风建设工作成绩时,也要看到当前旅游业发展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损害游客和旅游企业利益的事情时有发生,影响市场秩序的深层次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旅游企业缺乏竞争力等等。对这些问题,我们要高度重视,采取得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xx年旅游行风建设工作的主要任务

20xx年,旅游行风建设工作要按照省纪委五次全会和国家旅游局纪检监察暨行风建设工作会议的部署,围绕促进旅游业的全面繁荣与协调发展,通过深化改革,健全制度,进一步深化旅游行风建设,加大旅游市场治理整顿的力度,推动旅游行业党风廉政建设和行风建设取得新的成果。

(一)各级旅游局机关继续认真落实反腐倡廉各项工作要求,在行风建设中起到表率作用

20xx年是我省旅游业向着更高目标迈进的一年,我们的主要任务是促进入境旅游、国内旅游、出境旅游三大市场的进一步繁荣发展,加大旅游市场治理整顿的力度和行业改革开放的步伐,促进旅游业与政治、经济、文化的结合与协调发展,在推进“五个统筹发展”中作出更大贡献,进一步开创我省旅游业全面发展的新局面。我们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做好各项工作部署和安排,同时要不断加强自身建设,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反腐倡廉各项工作要求,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各项规定,努力在行风建设中做廉洁自律的典范。

做好我省旅游行风建设工作,必须认真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关于《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是党中央从完成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任务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全局出发,为做好新形势下反腐倡廉工作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各级旅游局机关要充分认识《纲要》的重要性,切实加强领导,广泛宣传,认真贯彻落实。

(二)用深化改革、促进发展的办法推进旅游行风建设向深入发展

近年来的行风建设工作,使我们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实践证明,旅游行风建设必须不断加强,这对于旅游市场治理整顿、旅游宣传促销以及旅游资源规划开发等工作取得更大的成绩都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20xx年,我省旅游行业要应用这些年取得的基本经验,用改革和发展的思路继续推进行风建设深入发展。

一是坚持行风建设领导体制。旅游行风建设工作既是政治工作,也是经济工作,必须取得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和支持。各级旅游部门要把旅游行风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加强领导,积极部署,保持并建立健全领导机制。要应用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创优机制,协调与旅游相关的各职能部门各负其责,综合执法,共同解决阻碍旅游业发展的深层次问题。根据旅游行风建设工作的发展和需要,省旅游局调整了行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保证“一把手”亲自抓旅游行风建设,保证各职能处室支持和参与旅游行风建设工作,把这项工作融入到行业管理、宣传促销等各项业务工作中去。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要按照“管行业必须管行风”的要求,加强对旅游行风建设工作的领导,要把行风建设作为旅游局的一项重要工作,同其他业务工作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一起考核。

二是坚持民主评议制度。民主评议旅游行风工作是推动旅游行风建设的重要力量,也是密切联系群众、广泛引入社会监督的一项重要举措。各市州旅游局要把民主评议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将其作为检验我们工作成效、完善市场监管体系的一个重要手段。要继续发挥旅游行风评议员、行风监督员的作用,虚心接受他们的监督,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改进和加强我们的工作。同时,也通过他们向当地党委、政府以及大人、政协等部门反映当地旅游事业的发展。

三是坚持走综合治理之路。旅游行业综合性的特点决定了旅游市场治理整顿和行风建设工作必须坚持走综合治理的道路。旅游行风建设工作要继续争取政府纠风部门的综合协调指导作用,使涉及旅游的政府职能部门在行风建设工作中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综合治理。同时,要继续联合公安、工商、物价等部门,整顿出境、入境和国内游市场,进一步落实“六不准”要求,即:不准诱导游客涉足不健康的娱乐场所,不准超范围经营,不准组织到未开放的目的地国家旅游,不准与境外没有批准的旅行社有业务往来,不准超计划购物以及不准强迫推销自费项目。要继续加大对旅行社的监管力度,重点查处零负团费、虚假广告、不签订旅游合同或违反合同约定、“挂靠承包”以及超范围经营等违法行为,继续开展导游计分制检查,加大对旅行社服务质量的监督力度。

四是坚持把行风建设纳入行业管理。近年来的行风建设工作在提高行业管理水平、解决行业管理存在的问题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通过社会调查、群众监督、民主评议、联合整治等工作,逐步在完善行政执法、行业自律、舆论监督、群众参与相结合的市场监管体系。我们通过大力加强旅游行风建设,一方面得到了政府各相关部门的支持、社会各层面对旅游业的了解,一方面组织了综合力量,共同解决旅游市场存在的一些问题。同时,旅游行风建设工作也要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纳入到行业管理工作中去,将其作为加强和推动行业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手段。各级旅游局机关要深刻认识加强行风建设是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动力,能够帮助我们切实把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到主要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今后部署和检查总结工作,都要将行风建设作为旅游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

(三)加强旅游行风建设,必须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一是处理好完成阶段性任务和树立长期建设思想的关系。抓好行风建设工作,不仅能为旅游业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更能得到广大游客的信任与满意,对旅游局机关和企业的诚信、形象都有直接作用。同时,也是我们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真正做到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体现。这也反映我们从源头上铲除滋生各种不正之风的土壤,坚持反腐倡廉的决心。要看到,行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是长期的任务。我们要树立长期作战、一抓到底的思想,并“打一仗,进一步”,一定要不断争取胜利。

二是处理好旅游局机关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协作关系。各级旅游局机关的领导干部必须讲政治、讲大局,树立发展旅游经济的大局观念和“一盘棋”的思想,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我们的工作。要与政府纠风办和各部门紧密配合,主动争取指导和支持,一方面在旅游市场治理整顿、旅游资源规划开发、旅游宣传促销以及加强行业精神文明等工作中,积极与各部门搞好协调和合作,主动上门,主动联系,主动汇报,形成共识;一方面要与纪检监察机构紧密联系,并肩作战,把行风建设与业务工作有机结合,既要取得旅游发展的经济效益,也要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三是处理好探索行风建设基本经验和建立行风建设长效机制之间的关系。我省在旅游行风建设工作中积累了一些经验和做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行风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必须常抓不懈,建立长效机制。因此,我们要处理好总结行风建设经验与把这些经验做法制度化、规范化,从而建立长效机制之间的关系。各地要克服畏难情绪和“松一口气”的思想,把行风建设工作中形成的领导体制、监督机制、整改机制等成功做法通过制度坚持下来,注重树立行业形象,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真正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上来。

同志们,我省旅游业的发展正处于重要时期,我们将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努力开创旅游发展和旅游行风建设工作的新局面。

赞助商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