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活动类演讲稿 > 开闭幕词 > 在民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选5篇)

在民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选5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8.9K 次

在民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篇1

同志们:

在民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选5篇)

这次会议,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首先,我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受到表彰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和模范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向民族工作战线的同志们,向所有关心和支持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同志们,表示诚挚的问候!

这次会议的任务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xx大和xx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分析当前民族工作面临的形势,总结工作成绩和经验,研究确定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民族工作的主要任务。开好这次会议,对于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的民族工作,推进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促进民族地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进一步开创我国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从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做好民族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56个民族,少数民族有一亿多人口,分布在全国各地,民族自治地方占国土面积的64%,西部和边疆绝大部分地区都是少数民族聚居区。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民族问题始终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处理好的一个重大问题,也决定了民族工作始终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全局的一项重大工作。

在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中国民族问题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始终把民族工作作为一项重大工作来抓,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共同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不断促进各民族的平等团结和繁荣发展,开创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今天,我国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不断巩固,各族人民共同当家作主、管理国家事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更加完善,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得到有力保障;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历史性进步,少数民族群众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水平发生历史性飞跃;民族地区社会文化事业显著进步,各族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全面提高;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和各类专业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党同少数民族群众保持着密切联系;各民族多彩多姿的文化交相辉映,中华文明焕发出蓬勃的生机和活力。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始终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显示出强大的凝聚力和创造力,为我国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文化繁荣、社会进步提供了重要保证。这些成就,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的重大成果,也是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工作的巨大成功。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对做好民族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和更高的要求。正确认识和把握新形势下的民族问题,切实做好民族工作,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巩固和发展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也是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第一,正确处理民族问题,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马克思主义认为,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民族问题是一种社会现象。民族问题与民族的存在相伴生,只要有民族和民族差别存在,就有民族问题存在。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我国实现了各民族政治上的平等,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具备了根本政治条件,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随着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发展,各民族相互学习、相互影响、相互帮助,共同因素会不断增多,但民族特点和民族差异、各民族在经济文化发展上的差距将长期存在。对此,我们要有充分的认识。对各民族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传统、语言、文化、风俗习惯、心理认同等方面的差异,我们要充分尊重和理解,不能忽视它们的存在,也不能用强制的方式加以改变。对各民族在发展水平上的差距,我们要积极创造条件,努力缩小和消除。这是一个历史过程,需要我们进行长期努力。在现实生活中,我国的民族问题往往表现为经济问题与政治问题交织在一起,现实问题与历史问题交织在一起,民族问题与宗教问题交织在一起,国内问题与国际问题交织在一起。正确处理民族问题,涉及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各个方面。我国的民族问题必须放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局中来解决,解决好民族问题又有利于推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事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根本道路。只有全国各族人民坚持不懈地团结奋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不断取得新的成就,并最终取得成功。同时,只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在国家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的基础上,我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才能不断得到实现和保障,我国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局面才能不断形成和发展。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过程中,我们始终要充分认识做好民族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增强做好民族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处理好汉族和少数民族、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以及各民族内部成员之间的关系,不断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第二,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本世纪头20xx年,是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是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要任务。党的xx大提出了我国本世纪头20xx年的奋斗目标,这就是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目前,由于地理条件限制、发展基础薄弱、市场开发条件差、自身发展能力弱等原因,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仍然面临着一些突出的困难和问题,同沿海发达地区相比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20xx年,民族自治地方人均生产总值只有全国平均数的67.4%,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全国平均数的71.4%。从这个情况看,民族地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我们要采取更加得力的政策措施,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逐步缩小发展差距,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最终实现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富裕。这是党的民族政策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也是加强民族团结、巩固祖国边防、维护祖国统一的必然要求。我们要切实落实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各项任务,使民族地区的面貌更快地得到改变,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更好地惠及各族群众。

第三,巩固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是党和人民事业顺利发展的重要保证。民族关系是多民族国家中至关重要的社会关系。正确处理民族问题,使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对于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我国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我国各族人民密切交往、相互依存、休戚与共,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共同推动了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为实现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奠定了根本政治基础,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观念深入人心。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过去、现在、将来都是我们能够经受住各种困难和风险的考验、不断胜利前进的重要保证。同时,我们也要看到,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我国经济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各种利益关系更为复杂,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这一切必然会对我国民族关系产生深刻影响。随着冷战结束后国际形势的变化,民族因素和宗教因素在国际政治中的影响明显上升,各种民族主义思潮和活动趋于活跃,引发了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冲突和内乱。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暴力恐怖势力在我国周边一些地区仍然相当活跃,它们通过各种手段对我国进行渗透、破坏活动。在这样错综复杂的形势下,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切实做好民族工作,不断巩固和发展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重要保证。

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就是要在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础上,全国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祖国的繁荣昌盛,维护社会主义祖国的统一安全,同心同德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发展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符合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断推进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要求,也是我国各族人民的光荣职责。

总之,新世纪新阶段的民族工作必须把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作为主题。共同团结奋斗,就是要把全国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上来,凝聚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上来,凝聚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上来。共同繁荣发展,就是要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千方百计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提高各族群众的生活水平。只有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才能具有强大动力。只有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才能具有坚实基础。抓住了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这个主题,就抓住了新形势下正确处理民族问题、切实做好民族工作的根本,就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开创民族工作的新局面。

二、新形势下做好民族工作的指导原则和主要任务

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积累了处理民族问题的丰富经验。毛泽东同志、邓小平同志、都对正确处理民族问题、切实做好民族工作作出了深刻论述,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思想,指导我们党形成了解决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政策。党的三代领导核心关于正确处理民族问题、切实做好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我们党长期形成的关于民族问题、民族工作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政策,是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必须始终坚持和全面贯彻,并结合新的实际不断丰富和发展。我们要始终坚持和贯彻以下重要指导原则。

——坚持从实际出发,充分认识我国多民族的国情和民族问题的长期性、复杂性,根据我国民族问题的特点和规律,着眼于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全局,正确处理我国的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坚持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牢固树立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观念,促进各民族互相尊重、互相学习、互相合作、互相帮助,始终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切实贯彻民族区域自治法,充分保证民族自治地方依法行使自治权,切实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坚持因地制宜、因族举措、分类指导,制定并实施符合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实际的政策措施。全面贯彻党的宗教政策,尊重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

——坚持把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作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坚持国家帮助、发达地区支援、民族地区自力更生相结合,不断改善各族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提高各族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

——坚持维护法律尊严,维护各族人民利益,依法妥善处理影响民族关系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依法打击民族分裂主义势力及其活动,坚决反对境内外敌对势力利用民族问题进行的渗透、破坏活动,坚决维护民族团结、祖国统一、国家安全、社会稳定。

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全面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和民族法律法规,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和各类人才,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为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作出贡献。

为实现这一任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着重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也是解决民族地区困难和问题的关键。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是各族群众的迫切要求,也是现阶段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必须摆到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关键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科学确定发展思路和发展目标,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集中各族干部群众的智慧和力量,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着力解决当前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把发挥社会主义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

支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是中央的一项基本方针,也是推进西部大开发的首要任务。加大国家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投入,是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改善各族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的重要举措。随着国家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中央将继续加强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扶持。既要支持他们把经济建设搞上去,又要支持他们把文化、教育、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搞上去,实现全面协调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既要投入更多的资金和物力,又要在投资、财政、税收、金融、产业、对内对外开放等方面实行更多切实可行的优惠政策。要完善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相适应的政策性转移支付制度,逐步加大对民族地区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要重点帮助民族地区建设一批对带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起重大作用的基础设施项目,优先安排同各族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中小型公益性项目。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西部大开发战略,优先在民族地区安排资源开发和深加工项目,带动和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并充分考虑地方和群众的利益。要制定并实施少数民族事业“”规划、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和兴边富民“”规划。发达地区要把支援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作为自己应尽的义务,进一步扩大支援的力度和广度,并积极探索更加有效的支援途径和机制。要继续推动对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积极作用的光彩事业等活动。

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要贯彻“五个统筹”的要求,坚持因地制宜,从本地实际出发,走出一条具有本地特色的加快发展的新路子,努力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要高度重视农村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加快培育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推进农业产业化,带动农业增产、农民增收。要坚持按经济规律和市场规律办事,有效配置资源和各种生产要素,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发展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进一步把民族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切实搞好公有制经济,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要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搞好综合治理,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要大力支持民族地区优先发展教育、科技事业,支持民族地区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支持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发展、创新,丰富各族群众的文化生活,不断提高各族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要加大对民族地区公共卫生体系和基本医疗服务的资金投入和技术支持,加强民族地区公共卫生设施建设,建立健全农村卫生服务体系、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要突出抓好民族地区扶贫开发工作,坚持开发式扶贫,加大国家扶贫资金对民族地区贫困县的支持力度,切实解决好民族地区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

民族地区各族干部群众要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真正把各项优惠政策和各方面的扶持帮助转化为自我发展的能力。

(二)加强民族地区人才资源开发和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

人才是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要坚持贯彻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树立培养人才优先的观念,把培养各级各类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摆在重要位置,作为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来落实。

要根据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制定和实施民族地区人才发展专项规划,建立健全人才管理工作机制,采取多种手段和方式帮助民族地区更多地培养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不断提高人才素质、优化人才结构。要努力消除束缚人才合理流动的体制性障碍,制定更加优惠的政策,采取灵活多样的措施,创造良好的用人机制和环境,鼓励、支持和吸引各级各类人才到民族地区发展创业,贡献聪明才智。

少数民族干部,是党和政府联系少数民族群众的重要桥梁和纽带,是做好民族工作的重要骨干力量。做好培养、选拔、使用少数民族干部的工作,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善于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深受各族群众拥护的高素质的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对于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推进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维护祖国统一和社会稳定,具有决定性意义。要把这项工作作为管根本、管长远的大事,制定周密规划,明确目标任务,完善政策机制,认真组织实施,持之以恒地抓下去。要坚持“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的原则,热情关心,严格要求,全面提高少数民族干部队伍的素质,着重帮助他们加强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增强带领各族群众发展经济、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本领。要进一步完善少数民族干部选拔制度,注重在改革发展稳定的实践中考察和识别干部,把更多优秀少数民族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来,充分信任,放手使用。要大力加强少数民族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民族自治地方的领导班子,要按规定选配少数民族干部。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所属工作部门的领导班子,要尽量配备少数民族干部。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省、市、县、乡(镇)的领导班子,应配备一定数量的少数民族干部。中央和国家机关也要积极选拔任用少数民族干部。要推进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干部与中央和国家机关及其他地区干部的交流,加大少数民族干部培训的力度,做好西部地区和其他少数民族地区干部到中央和国家机关及经济相对发达地区挂职锻炼的工作,改进和完善培养、选拔、使用少数民族干部的途径和方式,为他们尽快成长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长期以来,民族地区的各族干部在比较艰苦的条件下为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为维护民族团结、祖国统一、社会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对此,党和人民不会忘记。对民族地区各族干部的工作生活要给予更多关心,对他们的成绩要给予充分肯定。民族地区各族干部要紧密团结,为各族群众起好示范带动作用;要相互学习、彼此尊重、密切合作,齐心协力为各族群众谋利益。在民族地区工作的汉族干部要努力学习少数民族语言,了解当地民族的历史、文化,密切同少数民族群众的联系。

(三)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

祖国统一是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民族团结是祖国统一的重要保证。历史和现实都表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则政通人和、百业兴旺;国家分裂、民族纷争,则丧权辱国、人民遭殃。我们必须进一步巩固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国家长治久安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要广泛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要把民族团结教育纳入公民道德教育的全过程,纳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使全社会牢固树立民族团结的思想观念,使各族群众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要坚持不懈地开展党的民族理论、民族政策、民族法律法规以及民族基本知识的教育,引导各族干部群众增强珍惜和维护民族团结的坚定性和自觉性。尤其要在各族青少年中开展多种形式的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使“三个离不开”的思想观念深深扎根于各族青少年心中。要继续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活动,鼓励各民族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实现和谐相处、共同进步。

民族问题在一些地方往往与宗教问题交织在一起,如果对宗教问题处理不慎或不当,也会影响民族关系。要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尊重少数民族群众和民族地区各族群众的宗教信仰,进一步提高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的水平。要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妥善处理影响民族团结的问题,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必须高度重视、慎重对待。在处理这类问题时,要讲原则、讲法制、讲政策、讲策略,严格区分矛盾性质,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什么问题就按什么问题处理,不能把涉及少数民族成员的一般民事纠纷和刑事案件都归结为民族问题。对于人民内部矛盾,要采取教育、疏导、化解的办法来解决,同时要加强对各族群众的法制教育,帮助他们学会运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做知法守法的公民。凡属违法犯罪的,不论涉及哪个民族、信仰何种宗教,都要依法处理。对于极少数蓄意挑拨民族关系、破坏民族团结、制造恶性事件的犯罪分子,要坚决依法打击。要积极开展扎实有效的工作,广泛发动各族干部群众,依法打击民族分裂主义势力及其活动,坚决抵制境内外敌对势力利用民族问题进行的渗透、破坏,牢牢掌握斗争的主动权。

(四)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是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证。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体现了国家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自主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利,体现了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原则,体现了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政治因素与经济因素、历史因素与现实因素的统一。实践证明,这一制度符合我国国情和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具有强大生命力。民族区域自治,作为党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一条基本经验不容置疑,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不容动摇,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的一大政治优势不容削弱。

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必须全面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民族区域自治法是国家保障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各项权利的基本法律,是我国民族工作走上法制化、规范化轨道的重要保障。要大力加强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学习、宣传、教育,使各族干部群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进一步提高对民族区域自治法重要性的认识,不断增强遵守执行这部法律的自觉性。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带头学习贯彻、模范遵守执行民族区域自治法,把遵守执行民族区域自治法作为自己必须履行的职责。要抓紧制定配套的法律法规、具体措施和办法,制定或修订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逐步建立比较完备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法律法规体系。要经常检查民族区域自治法贯彻执行的情况,有针对性地研究和解决存在的问题。民族自治地方既要保证党和国家大政方针在本地区的贯彻执行,又要从本地实际出发,充分行使好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赋予的各项自治权利。

三、加强和改善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

党的领导是做好民族工作的根本保证。正确处理民族问题,切实做好民族工作,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各级党委都要按照中央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对民族工作的领导。

第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民族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经常研究民族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制定政策措施,作出工作部署,并切实抓好落实。在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时,要充分考虑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特殊性,进一步充实和完善支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改革发展稳定的政策措施,让各族群众真正得到实惠。要建立健全民族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通力协作的工作格局。要建立民族工作的目标责任制,把民族工作作为民族地区党政领导干部工作情况考核的重要内容,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要关心和支持民族工作部门和民族工作干部队伍建设,注重选拔优秀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充实民族工作部门,健全机构,充实力量。要加强培养培训,下大气力建设一支具有很强政治意识和大局意识、较高理论和政策水平、丰富民族专业知识、务实工作作风的民族工作干部队伍。要切实帮助民族工作部门解决实际困难,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和经费保障。各级统战部门和民委要认真履行职能,搞好综合协调,当好党委和政府的参谋助手。要坚持实行和进一步完善民委委员制,充分发挥各委员单位在民族工作中的积极作用。

第二,加强学习,深入调研。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中高级领导干部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认真学习党的民族政策,认真学习民族法律法规,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不断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水平,不断提高驾驭民族问题、民族工作的能力,不断提高凝聚人心、维护团结、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要大力加强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研究和建设。在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和国内改革发展深入进行的情况下,民族工作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少。要坚持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实际,开展调查研究,了解真实情况,集中群众智慧,进一步认识和把握新形势下民族问题、民族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密切关注世界民族问题发展变化对我国民族问题、民族工作的影响,注重借鉴世界各国处理民族问题的经验教训,创新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丰富工作手段,增强做好民族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

第三,夯实基础,健全组织。要按照中央提出的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要求,大力加强民族地区党的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基层组织是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基础,也是做好民族工作的基础。基层组织直接面向各族群众,担负着具体落实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任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必须落实到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上来。要高度重视抓基层、打基础的工作,建立健全常抓不懈的基层党建工作机制,切实做到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党的工作,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的组织,哪里有党的组织、哪里就有健全的组织生活和坚强的战斗力。要切实抓好基层干部队伍建设,选准配强乡镇党政领导班子和村级党组织负责人,及时整顿软弱涣散的基层组织,使党的基层组织不断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在团结带领各族群众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加强民族团结、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发挥战斗堡垒作用。要注重改善民族地区基层党员干部的工作生活条件,特别要帮助民族地区农村老党员、老干部、老模范解决实际困难。

第四,转变作风,狠抓落实。做好民族工作,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关键是各级干部要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带领各族群众埋头苦干、不懈奋斗。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进一步改进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真正做到为民、务实、清廉。要依据各族群众的利益和愿望想事情、做事情,按照客观规律作决策、干工作。要坚持讲实话、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切实做好贯彻落实中央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的各项工作,切实做好涉及各族群众切身利益的各项工作,切实做好促进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工作。要切实关心各族群众的生产生活,多为各族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

同志们,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扎实工作,开拓进取,把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全面推向前进,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而努力奋斗!

在民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篇2

今年是完成“十五”任务、衔接“”发展的关键之年,市委一届九次全会和市人大一届六次会议认真分析池州加快追赶、奋力崛起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提出今年经济发展“1154”目标,明确了池州加快发展、协调发展、持续发展、和谐发展的工作思路,这是市委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从池州实际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在抓住机遇、加快追赶、奋力崛起中,我们党委办公室应该站在什么位置,做些什么工作,承担什么职责呢我想,主要应从党委系统办公室的职责上去定位和把握,党委办公室是为本级党委“参与政务、管理事务、搞好服务”的综合办事机构,其特殊地位和作用可以概括为“枢纽、参谋、助手、窗口”这八个字。之所以说是 枢纽, 是因为党委系统办公室具有承上启下、连接左右的功能,是党委系统的中枢环节。办公室负有传达贯彻上级指示、组织实施党委的工作部署、办理文件会务、组织重要活动等职责,是党委工作运转的重要依托,大量的、繁琐的事务性工作都要在这个环节完成。之所以说是 参谋, 是因为党委系统办公室负有向党委提供全面、丰富、准确信息的职责,在党委决策体系中处在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之所以说是 助手, 是因为党委系统办公室承担着推动工作落实的重要职责。党委决策的实施,各方面工作关系和利益关系的协调,大量的具体工作需要办公室来承担。之所以说是 窗口, 是因为党委办公室直接代表党委行使有关职权,直接联结着党委与社会各方面,是党委对外的形象。作为市直机关的办公室在本单位也同样承担着这些职责。那么如何发挥好这些特殊作用,关键是认真履行好党委办公室的职责。

一要抓住工作重点,强化政务服务,发挥好参谋助手作用。 党委的权威和形象,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党委的决策水平,而党委做决策就是靠党委办公室,因此,党委办公室的参谋作用发挥得怎么样,参谋水平高不高,直接关系到党委的决策水平。从这个意义上说,抓住工作重点,强化政务服务,搞好调查研究,帮助党委作出重大决策,这是党委系统办公室必须抓好的首要任务。现在,加快发展的大政方针已经确定,各项工作还需要具体地研究、安排、部署,逐项地来进行落实,党委办公室就是要主动承担起这方面的职责。在政务服务中,要加强调查研究,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搞好分析综合,既要善于运用科学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又要通过实践进行理论创新,为党委献良策、支高招、当高参;要发挥好“耳目”和助手作用,准确掌握、及时报告全市在加快发展当中发生的重大情况,包括好的经验、好的做法、好的典型,也包括发生的主要问题;要把决策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向党委反映,帮助我们改进和修正决策,以便我们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确保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健康地向前推进。

二要强化决策落实,维护党委权威,发挥好督促检查作用。 为政之要,重在落实,党委的权威和形象还取决于各级党组织的执行能力,而党委办公室在协助党委转变作风,狠抓落实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应该看到,不落实问题是当前工作的一个顽症,也是影响党委形象和权威的症结。抓落实是党委办公室的第一任务,党委办公室必须围绕党委的中心工作,健全抓落实的机制,明确抓落实的责任,形成抓落实的合力;抓落实要把大事抓细,把小事抓实,确保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抓落实要讲究方式方法,避免重复抓、多头抓,对同一问题,要选准切入点,抓住关键,加大推进力度;抓落实还善于发现决策推进过程中的问题,抓住决策推进过程中的不落实问题,深入开展督查,确保各项决策的落实。

三要搞好组织协调,形成强大合力,发挥好综合协调作用。 “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是党委的重要工作原则,加快发展,党委是司令部,是指挥中心,但需要几套班子、各个部门和市、县、乡各级党政同心协力、密切配合,搞好“大合唱”,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这些任务落到实处。从协调的内容看,协调要抓住大事,抓关键环节,突出工作目标,协调还要围绕工作任务,抓住主要单位,落实协办单位,形成工作合力;从协调的对象看,首先是搞好常委一班人的协调服务。市委常委、县委常委,每个人都有各自的分工,办公室负责做好协调服务工作,按照自己的职责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其次是搞好几大班子之间的协调,人大怎样履行好监督的职能,加强对“一府两院”的监督,督促“一府两院”落实好党委的重大决策,加快池州的发展。政府怎样依法行政,落实好市委制定的重大决策。政协怎样搞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为加快发展建言献策、贡献力量。这几大班子都需要党委办公室搞好协调服务工作。三是搞好部门之间的协调,区域之间的协调,市委办公室要搞好县区之间的协调,县委办公室要搞好乡镇之间的协调,同时也要搞好与周边地区的协调。这些事务性工作需要党委办公室通过协调去落实。

在民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篇3

20xx年,在街道党工委和办事处的正确领导下,在广大党员、居民以及驻居单位的积极支持和参与下,社区党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探索加强新时期社区党建的有效途径,不断提高社区党建工作水平,初步实现了社区党建和社区建设的协调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先后荣获“ “江苏省妇女法制宣传教育示范点”、等荣誉称号。站在和谐社区建设的高平台上,我们深感任重道远。在新的一年我们将以党的xx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区委十届八次全会精神为指引,以“创建幸福社区”为目标,创造性地开展各项工作,不断提升居民的幸福指数。

一、 整合现有资源,夯实发展基础

良好的经济基础是社区稳步发展的有力保证,也是社区党建工作服务发展的重要环节。新的一年社区将加快发展惠民生,唱响发展社区经济主旋律。

一是牢固树立市场意识,以优化服务为抓手,健全组织网络,拓展服务内容,为落户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将积极辅助投资重点服务业企业做好招商引资服务工作,使其成为社区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是充分利用区域优势,改善投资环境,进一步整合和盘活社区现有三产用房,使其产出最大效益。不断增强社区经济实力,打牢幸福社区的经济基础。

三是突出重点,因势利导,打造特色街区。在服饰零售一条街初见端倪的基础上,我们将利用支行落户现代广场和市交通银行总部落户广场的契机,重点打造金融一条街。

二、 优化组织建设,提升发展水平

一是抓实社区党员干伍建设。目前社区直管党员x名,协管党员x多名,我们将对党员干部实行“强化管理”,建立党员干部“职责卡”,对直属党员实行“全责管理”,建立党员“责任卡”,对协管党员建立“贡献卡”,切实增强党员服务群众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是积极倡导全体党员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契机,深入开展“三争当”活动,“争当科学发展的实践者、争当基层组织的建设者、争当和谐社区的促进者”活动。继续开展“打造学习、平安、爱心、实力、温馨、红色六大家园”主题实践活动,重点做好“为民办十大实事”工程。积极探索社区党组织工作新机制和管理新模式,深入推进“固本强基”工程。

三是按照优化班子、增强合力、发挥优势、服务居民的原则,狠抓先进支部的巩固提高。通过党员服务站、党员责任区提高各小区支部整体素质,进一步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为幸福社区建设工作奠定良好组织基础。

四是切实做好消除社区党建空白点工作。20xx年社区将对新群体党员实行“注册管理”,分别建立再就业“服务卡”、“贡献卡”,密切与组织的联系。积极开展“亮身份、树形象、做24小时党员”等主题活动。通过发放慰问信和填写反馈表等形式,加强对外出流动党员的管理。进一步探索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有效提高社区党建工作的覆盖率。去年下半年,社区对辖区内的两新组织进行了逐一走访调查,对6个两新组织适时选派了6名党建指导员,今年社区将对已有的两新组织加派党建指导员,用以指导其开展各类党建活动。同时发挥党员诚信经营示范户的作用,积极打造出社区党建工作新的亮点。

三是创新党员志愿者服务内容,抓活党员志愿者队伍建设。去年,社区在原有志愿者队伍的基础上,新成立了由驻区单位的女法官、女检察官、女医生、

社区女党员等组成的服务队。更好的发挥大批热心社区事业的党员群众的作用,新的一年,社区将充分发挥社区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示范带动社区居民加入志愿者队伍,培养全面的骨干成员,努力使志愿者队伍建设规模化、制度化。集广大党员的智慧力求在服务地点和内容上有所创新,多开展特色志愿活动。如举办志愿者节开展志愿服务,对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送去“爱心联系卡”;对他们进行“一帮一”关爱行动等,不断提升社区文明程度。

三、构筑服务平台,增添幸福指数

社区服务直接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利益。社区将以办实事、办好事为出发点,坚持以人为本,踏踏实实地为社区居民服务,着力打造幸福家园。

一是完善社区服务功能,加大服务阵地建设。去年年底,针对“上班族”家庭的实际情况,社区设立了365服务岗,为居民提供全方位、全天候服务。今年,社区将进一步整合服务资源,拟建成社区邻里服务中心。同时大力推广运行三级便民服务网络系统,为居民提供透明、高效、快捷、优质服务。

二是做好弱势群体帮扶工作。去年社区在翠岗工作站成立了“亲情视频室”,帮助小区内的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通过网络与远在全国各地或国外的亲人们“见面”,受到了广大居民的普遍欢迎和赞誉。20xx年社区将进一步借助平台,为社区内的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开展各类亲情关爱活动,条件可能的情况下,增设1-2个居家养老服务站,着力打造亲情社区。利用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站这一平台,加大就业培训力度,努力为广大居民提供更多的就业平台和创业平台,推动居民“想创业、敢创业、会创业”。

三是积极整合文化资源,活跃社区文化。社区党委将进一步围绕学习型社区创建,以学习引领风尚,构筑社区居民终身学习的平台。围绕公民道德建设,继续在各小区开展 “特色楼栋” 评选活动。开展科普宣传、法制宣传,青少年校外思想道德教育等各类宣传和教育培训活动。充分利用过道空间设立学习

园地,并力争在社区内建成1-2个特色文化广场,不断浓郁小区的文化氛围。围绕社区文明建设,力争在规模小区全面推行,以“三好一问”为主要内容的睦邻卡,增设睦邻点、睦邻服务站,使祥和融洽和谐的氛围遍及社区每个角落。围绕提高居民的综合素质,举办寓教于乐的文化教育活动,提升社区的文明程度。

新的一年,新的起点,20xx年我们将围绕“幸福社区”建设,积极引导广大居民用心寻找幸福,用心感受幸福,用心珍惜幸福,用心提升幸福。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居民”的方向,以“和谐发展”的工作精神,求实求新求进的工作态度,强化社区管理,优化社区服务,把建成温馨、幸福的家园。

在民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篇4

同志们:

去年年底,省、市委分别召开了人大工作会议,作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人大工作的决定。为了把省、市委人大工作会议精神落到实处,县委决定召开今天这个会议,目的就是要认真贯彻党的xx大和xx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对人大工作领导,更好地发挥县人大及其会的作用,努力开创我县人大工作新局面,为实现我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

近年来,县人大及其会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积极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忠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特别是换届以来,县人大及其会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县委工作大局,抓重点、议大事,认真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监督权、人事任免权。狠抓代表工作,在夯实基础上下功夫;突出中心工作,在重点监督上有举措;创新监督方法,在强化监督上出效益;重视信访工作,在促进和谐发展上作贡献。依法作出一系列决议、决定,不断提高履职能力和监督实效,促进了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充分展现了新时期人大工作的活力和风采。县委对人大工作是十分满意的,对县、乡两级人大取得的成绩是充分肯定的,对人大干部队伍也是充分信任的。在此,我代表县委,向全县县、乡人大代表、县人大会组成人员,向人大机关全体干部职工,向为我县人大工作做出贡献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意义,增强做好新形势下人大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我们要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高度,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高度,从推动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意义。

(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党的xx大报告指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民主的主要载体,是中国特色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势,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对于实现人民民主具有决定性意义。50多年的实践证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能够在最广泛的范围内将人民组织到国家政权之中,最大限度的把全国人民的力量凝聚起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同心同德、高效有序地朝着国家发展目标前进。社会主义愈发展,民主也愈发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就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的有机统一。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紧紧抓住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个重要环节,进一步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治理国家和社会事务。

(二)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改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必然要求。中国共产党从人民中来,为人民服务,是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在80多年革命和建设中,以牺牲几千万优秀儿女的代价,赢得了中华民族的独立,中国人民的解放,走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道路。今天的中国比任何时候都更加强大,更加受到世界的重视和尊重。历史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当之无愧地成为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但是,党的领导方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也要随着政治文明建设进程和执政方式的变化与时俱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关键是实行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就是实行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根本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也是党在国家政权中充分发扬民主、贯彻群众路线的最好实现形式。改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必须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好、完善好。善于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使党组织推荐的人选依法成为国家政权机关的领导人员;善于运用民主和法制武器,加强权力监督、强化权力保障,整合社会资源、聚合社会力量,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善于与人民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相适应,逐步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最广泛的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从而更好地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实现党对国家事务的领导。

(三)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推动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长期发展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升华,是指导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指导方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推动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县工作的大局。人大在推动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必须更加重视和充分发挥人大及其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优势,发挥各级人大代表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模范带头作用,加快我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

总之,全县各级党组织、行政机关和广大干部群众,一定要进一步深化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重要地位和作用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无限生命力和广阔发展前景的认识,不断增强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更加自觉和主动的支持做好人大工作。

二、人大及其会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努力开创人大工作新局面

人大及其会作为地方国家权力机关,承担着宪法和法律赋予的重要职责,要坚决贯彻党委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全县工作大局,进一步认清形势、明确任务、找准定位、充分履职,深入总结和探索做好新形势下人大工作的经验和规律,努力开创人大工作新局面,为推进我县“三个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一)开创人大工作新局面,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一是要坚决贯彻落实党委决策部署。及时传达党委重要会议及文件精神,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党委决策部署贯彻落实;要及时通过法定程序,把党委的重大决策转变成人民的意志和愿望,并保证其实施;要把干部的依法任免与坚持党管干部原则有机结合起来,积极做好工作,确保党组织的意图经过法定程序得以实现。

二是要坚持和完善重大事项向党委请示报告制度。人大及其会审议重大问题,作出重要决议、决定,组织开展重要的执法检查、工作评议和述职评议等,都要事先向县委请示、报告。三是要充分发挥人大会党组和代表、会组成人员中党员的作用。人大工作中的重要事项、行使职权中的重大问题,都应提交人大会党组会议集体讨论决定;人大会党组和在人大工作的党员要牢固树立党的意识和执政观念,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人大代表和人大会组成人员中的党员要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团结人大代表和人大会组成人员中的党外人士共同开展好工作。

(二)开创人大工作新局面,必须不断提高人大履职尽责的能力。一是要提高建设民主制度的能力。建设民主制度是人大工作的永恒主题。人大工作要不断促进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和程序化。要不断丰富民主的实践内容,除政治上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外,人大工作的视野还要拓展到包括公共财政预算监督、人民陪审制度等经济和司法的民主上来。二是要提高维护法律尊严的能力。全面加强对法律实施情况的监督,进一步促进“一府两院”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和对权益的保护,维护法律尊严,促进法制宣传,弘扬法制精神,确保法律法规在我县的贯彻实施。三是要提高履行监督职能的能力。不断探索和创造一些行之有效的监督方式,完善监督机制,增强监督实效。在法律监督方面,要由程序性的监督逐步走向实质性的,涉及全局性、根本性、长远性问题的监督;在工作监督方面,要更加注重选择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和群众切身利益、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开展监督,由单纯听取“一府两院”的专项工作报告、工作汇报,转变为听报告与视察、审议、询问等多种方式相结合。四是要提高保障人民权利的能力。人民的权利是人大工作的基础,人大最大的特性是人民性。人大由人民选举产生,必须坚决维护人民的权利。人大及其会要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倾听人民的呼声,反映人民的意愿,坚决纠正侵害人民权利的事情,维护人民的权益,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五是要提高开拓创新的能力。人大工作不是“二线”,人大工作的同志要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主动适应国际政治经济不断变革的新趋势,主动适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不断变化的新形势,主动适应社会主义民主法制不断进步的新要求,大胆探索人大行使职权的方式方法,大胆探索推进民主法制建设的新思路、新办法,使人大工作在探索中前进、在开拓中发展、在创新中提高。

(三)开创人大工作新局面,必须努力提高人大工作的实效性。一是要围绕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履职行权。要对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深入调查研究,提出高质量的议案和建议、意见;要从大局出发、从现实需要出发,审查审议相关重大事项,使作出的决议、决定更具有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要把监督重点放在推动中央和省、市委关于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各项决策部署的落实上,放在县委加快项目建设、调整产业结构、加快服务业发展、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等一系列措施的落实上。二是要围绕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履职行权。着重加强对改善民生相关问题的专题研究、集中视察,汇集民意、集中民智。着重加强对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增加收入、劳动就业、环境保护、饮用水安全、医疗保险、社会保障等现实利益问题的监督,促进民生改善,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四)开创人大工作新局面,必须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作用。

一是要努力提高人大代表的履职能力。人大会党组和县委组织部要积极沟通、协调配合;要不断优化人大代表年龄、知识和专业结构;要建立完善人大代表履职登记和激励评价约束机制;要采取多种形式进一步加强对人大代表的培训,增强代表履职意识,提高代表履职能力。二是要支持和保障人大代表依法履行代表职务。人大会和“一府两院”要及时为代表提供有关资料和信息,坚持和完善政情通报、人大会组成人员联系代表、邀请代表列席人大会会议和参与执法检查、集中视察、专题调研等代表工作制度,为代表知情知政、行使职权提供条件。代表依法参加代表活动是依法履行职务,其所在单位要给予时间、经费等方面的保障。三是要加强人大代表议案和建议、批评、意见的办理工作。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办理工作,进一步落实责任制,严格办理程序,加强与代表的联系沟通,提高办理质量。人大代表对办理结果不满意的,承办部门要按要求重新办理,并限期回复。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群众普遍关注的重点议案和建议、批评、意见,人大会要跟踪督办。

三、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党对人大工作的领导,为人大开展工作营造更好的环境

人大工作是党的工作的重要组织部分。加强和改善党对人大工作的领导,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做好新形势下人大工作的根本保证。各级党委要按照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加强和改善对人大工作的领导,为人大开展工作营造更好的环境。

(一)加强和改善党对人大工作的领导,要体现在把人大工作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上。各级党委要把人大工作纳入总体工作部署,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一是要健全党委领导人大工作的机制。县委在届内至少召开一次人大工作会议,县委会要定期研究人大工作,及时解决人大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县委、政府召开有关全局性的工作会议、组织相关重大活动等,应根据工作需要和有关规定,安排县人大会领导及人大专门(工作)委员会、人大办的负责人参加。要进一步加强乡镇人大建设,各乡镇要依法按时召开人大会议,明确承担人大工作的人员。要把党委人大工作列入考核镇(乡)党委工作的重要内容。二是要主动协调好人大与“一府两院”的关系。建立健全有利于发挥人大及其会作用的具体工作制度,坚持人大会与“一府两院”主要负责人联席会议制度;把推进民主法制建设和自觉接受人大及其会监督的情况纳入“一府两院”及其工作部门的考核内容。三是要加强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学习和宣传。把党员干部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民主政治建设理论的学习、培训,纳入党委(党组)中心学习组学习内容,纳入党校培训必修课程和教学考核内容。乡镇党政主要领导任期内要安排到党校参加一次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课程专题研修。要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人大工作宣传纳入党委宣传工作意见,实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宣传经常化、制度化。

(二)加强和改善党对人大工作的领导,要体现在支持人大依法行使职权上。加强和改善党对人大工作的领导,要害是支持人大依法充分行使职权。一是要支持人大依法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凡属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人大及其会职权范围内的重大事项,由县委向人大或人大会提出建议,或由政府、法院、检察院依法提请审议,经人大或人大会讨论决定,使之经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和全民共同遵守的准则。人大及其会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针对全县带有根本性、全局性、长远性的问题和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适时依法作出决议、决定并督促行政司法部门贯彻实施。二是要支持人大依法行使监督权。支持人大及其会对“一府两院”依法实施监督,督促“一府两院”自觉接受人大的监督。“一府两院”要严格执行人大及其会通过的决议、决定,主动向人大及其会报告工作。对人大会、人大代表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要有专门机构或专人负责督查落实,并形成规范的办理和反馈制度。三是要支持人大依法行使选举权和任免权。县委决定任免重要岗位的干部要事先听取人大、政协主要领导的意见。县委向人民代表大会或人大会推荐需要由人民代表大会或人大会选举、任命、决定任命的领导干部人选,应事先向人民代表大会临时党组织或者人大会党组和人大会组成人员中的党员介绍县委的推荐意见,支持人大及其会对选举或任命的干部依法进行监督。由人大及其会选举或任命的干部,在任期内要保持相对稳定,确需调整的,要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办理。人大及其会选举、任命的干部涉及违法违纪时,县纪律、县组织部和司法机关应与人大会加强沟通协调,依法处理。四是要支持人大按照法定程序开好会议。支持人大及其会依法行使代表人民管理地方国家事务的权力,按照法定程序开好人民代表大会和人大会会议。要合理安排人民代表大会和人大会会议日程,保证必要的时间,确保会议质量。人大及其会召开的会议,“一府两院”及有关部门负责人要按规定参加会议。代表大会期间,“一府两院”要派出人员到各代表团听取审议意见。人大会会议,“一府两院”及有关部门负责人要到会听取审议意见、回答询问,并根据审议意见认真改进工作。

(三)加强和改善党对人大工作的领导,要体现在努力为人大开展工作创造良好条件上。在新形势下,人大及其会担负的任务越来越繁重,建设高效率的人大机关和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尤为重要。一是要加强人大会和人大专门(工作)委员会组织建设。要重视和优化人大会组成人员的年龄、知识和专业结构,既要有一定数量阅历丰富的同志,又要有相当数量的优秀中青年同志,确保会组成人员中有三分之一以上能在换届时连任,专职会组成人员比例逐步达到三分之二左右。逐步增加经济、管理和法律等方面的专业人员。组织部推荐人大会及人大专门(工作)委员会组成人员人选,应听取人大会党组的意见。二是要加强人大机关干部队伍建设。把人大干部的配备、培养、选拔和使用纳入党委干部工作的总体规划,多渠道锻炼人大干部,对符合条件的要大胆提拔使用。在人大机关工作的同志要不断加强学习,努力提高素质,增强政治意识和责任意识,始终保持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要不辱历史使命,不负人民重托,尽心竭力做好人大工作。三是要改善人大机关工作条件。建立健全人大工作经费保障机制,保证人大及其会的办公经费,安排必需的专项工作经费,纳入县财政预算。加强人大机关基础设施和信息化建设,努力解决人大及其会机关的办公设施、表决系统、工作用车等问题,改善人大机关工作条件。

同志们,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做好新形势下人大工作,事关全局,意义深远。这次会议将县委《关于进一步加强人大工作的意见》印发给了大家,各级各部门各单位一定要认真抓好贯彻落实,努力开创全县人大工作新局面,为推进富顺“三个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在民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篇5

上半年工作取得五大成效

上半年,示范区完成生产总值44.95亿元,增长10.8%;固定资产投资58.41亿元,增长19.3%;财政总收入7.93亿元,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61亿元,分别增长26.8%和25.3%;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产值56.05亿元,增长11.7%;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393元,增长8.11%;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801元,增长11.02%。

辐射带动能力显著增强

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上半年,全区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达2.97亿元。新增科技成果及专利申报391项,获省级科学技术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示范推广效应持续扩大。新发展示范推广基地14个,产业链推广企业4家,认定科技特派员54人,示范推广总面积达3916万亩、推广效益89亿元。开展培训239场,培训农民1.9万余人次,评定农民技术职称1132人次。创新创业工作蓬勃开展。依托“创业工场”“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等平台,上半年招引创新创业团队50家,资助创业项目23个。国际合作交流进一步深化。中哈现代农业示范园、丝路农业展示园、中吉农业高新示范园启动建设。上半年,开展各类国际交流活动15次,举办援外培训5期,来自20多个国家的50多名学员参加了培训交流。三产融合发展取得新进展。完成了《杨凌现代农庄经济集群总体规划》以及10个农庄的《专题规划》,并已着手建设。启动了杨凌“智慧旅游”项目。专业园区建设步伐加快。设立了4000万元的省级农产品加工贸易示范园区专项资金,确定今年重点推动的28个项目,总投资52.6亿元,正在加紧建设;围绕建设省级农机装备产业园,在做好规划的同时,多点出击,定向招商,与中国农机流通协会等单位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设立了1200万元的种子产业专项资金,种子产业园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上半年累计完成投资1.09亿元。金融改革成效显著。杨凌农商行转型改制工作步伐加快,增资扩股工作全面启动,在周至县以及四川平昌县、南江县筹备设立3家村镇银行,近期将陆续投入运营;成立了杨凌农科融资担保有限公司,为金融助推现代农业发展搭建了平台。

经济保持平稳发展势头

重点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全年安排的138个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43.74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40.7%。华电热电联产、金海生物口蹄疫疫苗生产基地、步长医药工业园、万隆制药、国营四达机械制造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步伐加快。招商引资工作进展顺利。上半年,实现到位资金59.52亿元,占半年内控目标的78.38%。工业经济稳定增长。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5.58亿元,同比增长11%。新兴产业培育初见成效。上半年,引进培育电商企业59户,初步形成了杨凌农产品“电商圈”雏形。8个流通业重点项目建成投产,10个商贸业重点项目加快建设。

“园林杨凌”建设成效显著

城乡规划体系不断完善。制定了《三规合一》方案,并在全省率先试点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等重点专项规划已修编完成;规划管理电子化平台正式启动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全面提升。杨凌大道即将全线贯通;城市供水管网二期工程竣工,实现了石头河水全城供给;农科路、高干渠路等多条城市道路建成投用,110KV高压线迁改、杨凌铁路货运站、杨扶路改线等一批重大项目加快推进。生态环境得到持续改善。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7大类27项工作全面启动,渭河湿地生态公园工程已开工建设,渭惠渠城区段改造基本完成,高干渠治理工作正在加快推进;强力推进治污降霾保卫蓝天工程,空气质量明显好转,天蓝、地绿、水清的生态环境进一步显现。上半年,示范区好于二级以上优良天数达到132天,较去年同期增加36天。

城乡一体化步伐加快

重点镇建设继续全省领先。重点镇建设一季度考核排名五泉镇和揉谷镇分列全省第一。农业农村五项工作进展顺利。在生态农业建设方面,全面实施“两河”生态治理项目,湋河、漆水河综合治理初见成效;在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方面,启动建设了职业农民创业示范园,开展了农科专家“进村入社”帮扶活动,完成了24个国家级和省级示范合作社、家庭农场的规范化建设;在美丽乡村建设方面,深入实施农村环境整治“四化三提升”,4个示范村、33个提升村建设进展顺利;在精准扶贫方面,通过帮产业、帮就业、帮创业、帮资金,对577户、807人进行“一对一”帮扶;在农村改革方面,农村集体“三资”监管信息平台建成投用,确定五泉镇和蒋周李社区为“一镇一村”现代农业改革创新综合示范创建镇村,并已启动实施。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确权登记已发证6335宗,落实土地流转风险基金300万元,流转土地835亩。城改工作稳步推进。完成了永安村、揉谷村、尚德村、陈小寨村等600多户群众拆迁安置工作,安置住房832套,3356名农民进城落户。

民生保障能力不断增强

惠民十件实事进展顺利。城乡居民社保全面落实到位,基本实现了应保尽保;国家食品安全城市创建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华电集中供热、保障房建设、科技入社助推现代农业提效、出行畅通工程、创业惠民工程等惠民实事正在扎实有效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快速发展。全区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顺利通过了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区验收。今年,示范区高考二本以上上线率达到42.64%,较去年提升了7.44个百分点,在全省11个市(区)中排名第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不断深化,出台了《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一体化实施方案》,示范区医院对镇卫生院实行托管,实现了全区医疗服务一体化;进一步健全药品供应保障机制,基层医疗机构药品“三统一”覆盖率达到100%。制定了《关于进一步改善城乡困难群众生活的意见》,进一步提高城乡困难群众保障水平。成功举办了首届杨凌农科城马拉松赛,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平安杨凌”建设深入推进。扎实开展以“五打五整五防”为主要内容的“20xx秦风行动”,破获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治安突出案件;全面落实重点矛盾纠纷领导包案责任制,信访维稳工作收效良好;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力度加大,全区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五个抓”确保全年工作圆满完成

抓创新、强带动 全面提高特色现代农业发展质量。一要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借助“121”战略联盟和中美食品安全中心等平台,大力开展协同创新,力争在种业、旱区节水等领域取得一批重要成果。充分发挥种业基金的引导作用,加快种子产业园建设步伐,组建1-2家国家级育繁推一体化企业。二要着力打造创业高地。抓紧建设“众创田园”,不断加大创新创业团队的招引力度,确保高质量完成100个创业团队的招引任务,奋力开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局面。三要充分发挥“六个中心”引领作用。进一步规范提升“六个中心”运行水平,积极开展农业技术质量认证、交易等服务,加紧建设旱区职业农民信息服务平台和数据库,切实提高示范区在农业领域的话语权。四要促进现代农业提质增效。实施推进“设施农业亿元增效工程”,年内新增收入10万元以上大棚500个,5万元以上大棚1000个;全力打造现代农庄集群,年内建成10个现代农庄,力争初步形成集种养加工旅游于一体的现代农庄集群。五要加快丝路经济带现代农业合作中心建设。深度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在确保年内建成中哈现代农业示范园的基础上,积极谋划与中亚其他国家和俄罗斯的农业合作交流。同时,加大推动区内企业走出去力度,积极与“一带一路”沿线重点国家开展农业科技合作,不断提升示范区知名度和影响力。六要全力以赴筹办好农高会。

抓项目、促投资 加速推进经济发展。一要强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抢抓中、省促投资、稳增长政策机遇,用好新增5亿元财政资金,确保年初确定的138个和新筛选的20个项目全部开工建设。二要积极向上争取项目。抓紧谋划包装一批发展后劲强、带动作用大、综合效益好、打基础管长远的重大项目,加强与上级主管部门的沟通联系,争取列入中、省计划盘子,确保示范区项目建设接替有序。三要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各级各部门特别是招商部门要强化责任意识,坚持叩门招商、定向招商、全员招商等方式,积极推介杨凌优势,跟踪目标企业,争取更多产业化项目落户杨凌。特别要发挥农高会等平台作用,邀请各类商会、重点目标企业走进杨凌实地考察,吸引企业投资洽谈。要加强意向项目、签约项目的跟踪服务,提高项目履约率、落地率。四要大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大文化体育、农业休闲旅游、养老等产业培育支持力度,力争尽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全面落实支持商贸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快隆发广场等城市商业综合体建设,确保全年新增商贸业限上企业5户以上。全面落实扶持电商产业发展9项措施,建立健全电商产业园管理和服务保障体系,扩大电商产业规模,尽快形成聚集效应。支持区内重点小微企业扩大规模、提升效益,确保完成新增10家规上企业任务。五要切实促进企业正常生产运营。深入实施“双百”助推、金融助推、产业链助推、品牌宣传助推、环境整治助推等“五项助推”行动,及时协调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激发企业技术创新、开拓市场的内生动力。六要高标准、高起点编制“十三五”规划。要准确把握示范区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科学确定“十三五”期间的发展思路、战略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

抓建设、显特色 高标准推进城市化进程。一要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要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快推进新桥路渭河大桥加宽、扶杨眉路跨渭河大桥、第二污水处理厂等未开工项目的前期工作,确保三季度全部开工建设。要聚焦建设“大学城”目标,加快体验式“吧文化街”等重点项目建设,着力培育农科大学城特色。二要彰显农科水韵、生态杨凌特色。要加快渭河湿地生态公园建设进度。全面推进漆水河、湋河、渭惠渠、高干渠综合治理及景观提升工程,加快形成“三河两渠”装饰下的园林杨凌景观。积极实施新一轮渭河水污染防治三年行动计划,启动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试点工作,全力优化区域环境。三要持续推进精细化管理。整体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加快建立完善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平台,将城市地下管线、城市道路、市容环境、园林绿化、市政设施、公交客运等一并纳入数字化管理系统,提升城市管理数字化平台功能。要进一步完善智慧城市建设项目管理和协调推进机制,通过启用智慧城管巡查处置体系,快速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

抓改革、激活力 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一要抓好农业农村改革等相关改革任务的落实。要深入推进“一村一镇一园”特色现代农业改革创新综合示范试点、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金融体制创新等自选改革任务的落实,不断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活力。二要加大重点示范镇和中心社区建设力度。要继续加大五泉、揉谷省级重点镇和大寨街道建设力度,争取建设进度继续保持全省前列。三要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杨陵区和示范区各有关部门要对农民收入进行认真分析研究,制定针对性措施,并将措施落实到经济合作组织、到村、到户,确保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

抓民生、保稳定 不断提高群众的幸福指数。一要不折不扣地落实惠民十件实事。二要全面提升社会事业发展水平。在教育方面,要着力抓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小学教育特色化、高中课程改革、农村学校质量提升等重点工作,打造“智慧教育”品牌,推进基础教育质量稳步提升;在卫生方面,要着力抓好示范区医院创三级、分级诊疗制度建立等重点工作,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切实提高示范区的医疗服务保障水平;在文化体育方面,要加快推进文化与体育旅游融合发展,尽快启动中国农业历史博物馆、杨凌网球中心、城市文化广场等项目建设,进一步完善文体设施,积极实施“文体惠民”工程,不断丰富城乡群众文化生活。三要坚持不懈抓好维稳工作。积极开展网格化管理试点,切实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要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赞助商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