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活动类演讲稿 > 开闭幕词 > 审计长审计工作会议讲话(精选5篇)

审计长审计工作会议讲话(精选5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8.24K 次

审计长审计工作会议讲话 篇1

同志们:

审计长审计工作会议讲话(精选5篇)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党的、xx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以来审计工作,研究“十三五”审计工作发展思路,部署20xx年审计工作。下面我讲4个问题。

一、过去五年审计工作稳步发展,在推动完善国家治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时期,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我国审计工作稳步发展。党中央作出了完善审计制度、保障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的决策部署;中办、国办下发《关于完善审计制度若干重大问题的框架意见》及相关配套文件,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这些都为审计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证。五年来,我们始终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作风,以对党和人民、对历史和法律高度负责的精神,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中心,站在国家治理的高度谋划和推进审计工作,依法全面履行职责,审计服务发展、改革、法治、反腐,审计法治化、规范化、科学化、信息化建设,审计队伍建设,审计理论和制度建设都迈上了新的台阶,“”时期各项目标任务全面完成。

五年来,我们对国家审计的本质和规律有了新认识。我们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加强对审计发展规律的总结和提炼,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发展历程、审计理论、审计制度等方面研究,深刻认识到国家审计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预防、揭示和抵御的“免疫系统”功能,通过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的审计监督,摸清真实情况、揭示风险隐患、反映突出问题和体制机制性障碍,并推动及时有效解决,是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力量,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石和重要保障。这些理念和认识,引领和保障我国审计工作实现了质的飞跃。

五年来,审计服务大局不断取得新成效。我们牢固树立科学审计理念,自觉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持续开展重大政策落实跟踪审计,不断深化财政、金融、企业、资源环境、经济责任和涉外审计,全国共审计近70万个单位,促进增收节支和挽回损失1.7万多亿元,移送重大违纪违法问题线索2.2万多件,推动健全完善制度规定2.7万多项,审计监督在维护中央权威、促进政令畅通、推动深化改革和科学发展、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和人民群众利益、推进民主法治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五年来,审计方式方法实现新突破。我们坚持全国审计“一盘棋”,集中力量、上下联动,统一组织政府债务、社会保障资金、土地出让收支和耕地保护、财政存量资金、保障性安居工程等全国性审计,创新多专业融合、多视角分析、多方式结合的组织方式,推行跟踪审计。广泛运用现代审计技术,推广“总体分析、发现疑点、分散核实、系统研究”的数字化审计方式,完成“金审二期”工程建设,建成包括一套平台(SOA服务架构平台)、两个中心(国家审计数据中心和交换中心)、三大系统(AO、OA和联网审计系统)的审计信息化建设总体框架,加大数据分析力度,审计监督效能实现大幅提升。

五年来,审计法治化建设迈向新阶段。我们强化法治思维和法治观念,坚持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坚持依法审计、文明审计,把牢审计质量“生命线”。严格规范审计行为,认真执行审计法及其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健全国家审计准则和专业指南体系,制定经济责任审计规定实施细则,沿着审计计划、现场实施、复核审理、报告处理、结果公告全过程,构建起环环相扣的审计权力监督制约机制,做到审计职责权限法定、审计程序法定、审计方式法定、审计标准法定、审计保障法定。

五年来,审计队伍素质能力得到新提升。我们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国务院“约法三章”要求,严格执行审计“八不准”工作纪律,审计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进一步提升,纪律和规矩意识进一步增强,“责任、忠诚、清廉、依法、独立、奉献”的审计人员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实、高、新、严、细”的作风进一步落实。完善选人用人机制,加强审计干部培养,建设审计领军人才和骨干人才队伍,建设审计干部教育学院,推动高校设立审计专业硕士学位,开展优秀审计博士论文评选,设立审计署博士后工作站,高层次审计人才培养机制进一步完善。

五年来,中国审计在国际舞台上展现了新形象。我们认真履行联合国审计委员职责,对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人权事务高级专员办事处等进行了220次审计,涉及900亿美元资金、50多个国家和地区,推动联合国通过绩效审计立法和实施多项改革。成功竞选世界审计组织主席,承办第21届世界审计组织大会,发布《北京宣言》,获得世界审计组织章程修订主导权。成功竞选国际标准化组织“审计数据采集”项目委员会主席,并获得“审计数据采集”国际标准的制定权。完善中美、中俄审计会商机制,组织14期国际审计培训班,为超过90%的非洲国家和超过80%的南太平洋地区国家以及周边多数国家培训高级审计官员300多人次。

20xx年是“”收官之年。全国审计机关围绕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依法审计、实事求是,坚持“两手抓、两手硬”,积极作为、主动作为、有效作为,为“”审计工作画上了圆满句号。

(一)坚持以推动重大政策措施贯彻落实为主线,积极主动履职尽责。1至11月,全国审计近10万个单位,为国家增收节支和挽回损失3800多亿元,推动建立健全规章制度2100多项,移送重大违纪违法问题线索3600多件。一是持续开展政策落实跟踪审计。我们把稳增长、促发展作为重中之重,除开展政策落实跟踪审计外,其他各项审计都关注政策落实情况,按期报告和公告审计结果,促进新开工和完工项目1700多个,推动了资金落实、项目实施、政策落地和追责问责,促进了政令畅通。二是不断深化财政审计。我们组织预算执行、决算草案、财政存量资金、转移支付、税收征管等多项审计,重点关注财政资金统筹使用和绩效情况、“三公”经费及会议费等管理使用情况,促进厉行节约和财政资金高效使用。三是着力揭示经济社会运行中的风险隐患。我们持续跟踪审计地方政府债务、重点商业银行信贷投放、资本市场风险管控和跨境资金流动、证券市场贯彻落实国家政策等情况,发现并移送了一批涉嫌操纵市场、内幕交易、非法集资等违法犯罪线索,切实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四是强化民生审计。我们加大对“三农”、教育、医疗、社保、扶贫等资金和项目的审计力度,持续开展全国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跟踪审计,促进追回和归还资金等100多亿元,整改违规分配使用住房等1.7万多套。五是加强资源环境审计。我们深入落实中央关于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部署,研究制定审计试点方案,积极推进试点。组织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环境污染防治等专项审计,推动资源能源集约节约利用和环境保护。六是加强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全国共审计领导干部2万多人。通过审计,查出领导干部负有直接责任的问题金额2500多亿元,101名被审计领导干部和220名其他人员被移送司法、纪检监察机关处理。七是严肃揭露和查处重大违纪违法问题。全国审计机关移送重大违纪违法问题线索3600多件,并选派人员参加巡视、专案及专项调查工作,协助查处了一批重特大腐败案件。八是注重揭示体制机制制度性问题。我们密切关注改革措施的推进和协调配合情况,关注体制性障碍和制度性缺陷,提出解决突出问题和推动长远发展的建议,促进深化改革和制度创新。全国提交审计报告11万多篇,提出审计建议19.9万多条,促进建立健全制度2100多项。

(二)坚持以完善体制机制制度为重点,积极推进审计改革创新。20xx年是探索审计制度改革力度最大的一年。一是研究完善审计制度的措施和路径。按照党的xx届四中全会精神,中办、国办下发了《关于完善审计制度若干重大问题的框架意见》及相关配套文件,对完善审计制度作出了部署。各级审计机关加大了内部规章制度清理力度,审计署对建署以来制定的近500项制度进行全面清理整合,形成了6大类40多万字的内部规章制度体系。二是完善审计发现问题整改及问责机制。全国人大会首次听取整改情况报告,进行专题询问;各地也积极推进此项工作。国务院和地方各级政府将整改情况纳入督查督办事项,严肃追责问责。三是探索大数据审计工作模式。我们积极探索建立分领域审计电子数据定期报送机制,不断扩大数据采集范围,加强数据多维分析,有效提高了审计的精准度和效能。四是完善审计结果公告和信息公开机制。全国发布审计结果公告5300多篇。立足讲好中国审计故事,构建有重点、多角度、全方位的审计宣传工作机制,设立审计自媒体工作站和审计政务微信,审计信息公开的及时性和广泛性不断增强。

(三)坚持以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为核心,从严管理审计队伍。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牢固树立管党治党意识,把管党治党作为最大的政绩、第一位的工作抓实抓好。一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我们组织学习党章、廉洁自律准则和纪律处分条例,健全审计机关各级党组织及领导班子成员的责任体系,修订审计“八不准”工作纪律和巡视、廉政风险防控等规定。抓好基层党组织建设,强化审计一线党组织功能,设立特派办分党组,将特派办机关党的关系划转署机关党委统一管理。二是扎实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我们紧密联系实际,认真学、深入查、着力改,坚持自上而下查问题、以下看上寻根源,深入查找党员尤其是领导干部的不严不实问题,认真落实整改,以严和实的作风搞好专题教育。三是加强对干部的监督、教育和管理。我们坚持从严管理审计队伍,强化监督,严格执纪问责。完善干部选拔任用、考核激励和培养培训制度,审计署培训全国审计人员5400多人次;积极创造机会、搭建平台,采取不同层级审计机关干部交流挂职、全国性审计项目混合编组、有计划交流轮岗等方式进行实战培训,促进审计干部全面锻炼、进步和成长。

回顾过去的工作,我们深感成绩来之不易。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党中央、国务院和地方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离不开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对审计工作的大力支持,离不开全国审计机关和全体审计人员的辛勤努力。在此,我代表署党组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全国审计人员及家属表示诚挚的问候!

二、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以创新精神谋划好“十三五”审计工作

创新是民族兴旺、国家富强、事业发展的灵魂和主题。“十三五”时期,我国要在战胜诸多困难和挑战的基础上,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经济社会发展任务异常艰巨繁重。在这样一个关键时期,围绕党和国家工作中心,积极有效地履行审计监督职责,更加充分地发挥审计作用,根本在于创新。审计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必须把创新作为更好履职的动力源泉。党的xx届五中全会提出,要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创新审计理念,要把握“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特点新要求,既要坚持依法依规加强审计监督,坚持问题导向,查深查实查透;也要坚持实事求是地客观看待问题,注重保护改革发展中的新生事物,把最终落脚点放在推动完善国家治理上、放在推动改革发展上。创新审计理念,还要把握“十三五”时期审计工作的目标任务,既要有重点、有步骤、有深度、有成效地推进审计全覆盖,也要深刻认识到,全覆盖不仅是对审计职责范围的要求,更是审计理念思路的创新;不仅要实现审计对象的全覆盖,更要讲求审计作用的全覆盖。这些都是新时期审计工作的新常态,也是审计人员更好履职尽责的前提和保障。审计承担新变革新任务,必须把创新作为事业发展的坚强引领。《框架意见》明确了新时期新阶段国家审计的新定位,为改革创新审计制度指明了方向,也对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提出了严峻考验。改革创新审计制度是保障审计事业长远发展的重大任务,是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制度的重要举措,更是历史赋予我们这代审计人的神圣责任和崇高使命。改革创新的前景是光明的,是令人期待的,但推动改革创新的过程从来不会一帆风顺,会遇到很多阻力和风险,会“涉险滩”、“闯难关”。开弓没有回头箭,我们要有责任有担当,有攻坚克难的勇气和决心,坚定不移、坚韧不拔地把中央的要求落到实处;要时刻保持清醒和谨慎,有久久为功的耐心和毅力,蹄疾步稳、扎扎实实地推进改革任务落地生根;要解放思想、锐意创新,牢牢把握时代发展脉搏,实现审计理念思路的与时俱进、审计制度机制的与时俱进、审计方式方法的与时俱进,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事业永葆生机和活力。审计应对新困难新挑战,必须把创新作为破解难题的有力武器。当前,审计工作中一些老问题亟待解决,随着形势发展,又出现一些新困难新挑战,科学审计理念还没有完全落实到位,审计队伍素质、组织管理模式和技术方法等还不适应发展需要,工作效率和质量还有差距;制度建设和理论研究滞后,对实践的引领和指导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全国审计工作发展不平衡、尚未形成整体合力,一些基层审计机关建设需要加强。破解这些难题,必须依靠创新,让创新成为审计干部头脑中的第一信号、成为审计工作中的一种习惯,用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解决新问题。总之,创新是贯穿“十三五”审计工作的主旋律,我们要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树立创新意识,焕发创新激情,激发创新活力,过去问题不回避,现实困难迎着上,尖锐矛盾不后推,夯实基础向前奔,推动审计工作取得新的更大发展,使审计监督作用发挥更加充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制度不断完善。

(一)要增强独立性,创新审计管理体制。依法独立是有效监督的保障。“十三五”时期,我们要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围绕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这个核心,加强全国审计工作的统筹和管理。一方面要完善机制,强化上级审计机关对下级审计机关的领导,推进省以下地方审计机关人财物管理改革,优化审计机关内部架构,推动健全履行法定审计职责保障机制。另一方面要规范行为,加强对审计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自觉接受各方面对审计机关的监督,同时不断完善国家审计准则和指南体系,明确各项审计应遵循的具体标准和程序,切实做到依法审计。

(二)要立足全覆盖,创新审计工作机制。全覆盖是全面履行审计监督职责的必然要求。“十三五”时期,要实现审计全覆盖,就必须创新审计工作机制,增强审计监督的整体效能。要加强计划统筹,摸清审计对象底数,确定不同审计对象的审计频次和组织管理模式,科学编制中长期审计项目计划和年度计划。要加强资源整合,对涉及全局或行业性的重点资金和重大项目进行全面审计,形成完整的监督链条。要坚持重点突破,对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专项审计,确保审深审透,实现以点促面。要加强信息共享,建立各级审计机关、不同审计项目之间的审计成果和信息共享机制,提高审计成果利用水平。

(三)要突出职业化,创新审计人员管理制度。职业化是建设高素质审计队伍、全面提升审计能力的基础。“十三五”时期,我们要建立符合审计职业特点、分类科学、权责一致的审计人员管理制度和职业保障机制,形成比较完善的审计职业化管理制度。总体上讲,就是要明确准入标准,完善审计人员选任机制,把好“入口”关;合理确定职务层级,建立审计人员分类管理制度和职务晋升机制,把好“进阶”关;持续提升审计人员的职业胜任能力,完善审计职业教育培训体系,把好“提质”关;坚持权责一致,健全审计职业岗位责任追究机制和职业保障机制,把好“管理”关。审计职业化建设既是大势所趋,又非常复杂,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深入细致地研究,要进一步精心谋划和科学设计。

(四)要着眼一体化,创新组织管理模式。实行一体化的综合审计,是审计组织管理模式的深刻变革。“十三五”时期,我们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和审计工作发展需要,把审计监督嵌入经济社会运行发展全过程,在审计组织管理模式上实现“七个一体化”和“六大转变”。“七个一体化”,就是在审计内容和范围上,形成财政、金融、企业、经济责任、资源环境、民生审计一体化,境内与境外审计一体化;在审计资源整合上,形成审计发展规划、年度计划、项目方案、组织实施一体化,审计一线作业与后台数据分析一体化,审计实践总结与理论研究一体化;在审计作用发挥上,形成查处问题与促进发展、分析原因与推进改革、促进整改与推动问责一体化,惩治腐败与促进廉政、揭示风险与维护安全、促进公平正义与推进民主法治一体化。“六大转变”,就是实现由单点离散审计向多点联动审计转变、由局部审计向全覆盖审计转变、由静态审计向静态与动态审计相结合转变、由事后审计向事后与事中审计相结合转变、由现场审计向现场审计与非现场审计相结合转变、由微观审计向微观与宏观审计相结合转变。这些措施的落实,将从根本上提升审计工作的层次和水平。

(五)要运用大数据,创新审计技术方法。推进以大数据为核心的审计信息化建设是应对未来挑战的重要法宝,也是实现审计全覆盖的必由之路。“十三五”时期,我们要加快实施“金审三期”工程,拓展大数据技术运用,形成独特的“国家审计云”。实现这些目标,要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推动全国同步“建起来”,建成数字化审计指挥平台、大数据综合分析平台、审计综合作业平台、模拟仿真实验室和综合服务支撑系统,构建国家和省级审计数据系统。二是推动上下内外“联起来”,推进上下级审计机关之间网络互联、审计机关与审计现场之间信息共享,推进实时监控、动态监测的联网审计,靠科技实现全覆盖。三是推动及时有效“用起来”,不仅要广泛运用数字化审计方式,归集数据、分析数据、查找疑点、综合提炼,为现场审计“升级”、“导航”,大幅提高审计的精准度和时效性;还要从宏观层面进行大数据关联分析,提高研判宏观经济发展趋势、感知经济社会运行风险、发现违纪违法问题线索的能力。

(六)要把握规律性,创新审计理论。科学的理论是行动的指南。“十三五”时期,我们要以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体系为目标,不断总结规律、认识规律、运用规律,创新和深化审计理论研究。要加强对国家战略、公共政策、宏观经济形势及审计监督对象和事项的研究,为更好发挥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基石和重要保障作用提供理论支撑;加强审计基础理论研究,不断深化对国家审计本质和发展规律的认识;加强审计实践的理论总结和提炼,把行之有效的做法上升为理论或制度规范,为审计实践提供指引。要加强审计决策咨询新型智库建设,健全不同层级科研机构间、科研机构与政策研究机构间的协作机制,围绕重大问题开展联合攻关,推出一批有用、管用、好用的理论研究成果,更好地服务和指导审计实践。

以上是对“十三五”时期审计工作的初步设想。根据这些考虑,形成了“十三五”国家审计工作发展规划的讨论稿。这是第一次从全国审计工作发展层面作出的规划,请大家结合实际,认真研究思考,提出意见建议。

三、高起点开局起步,奋发有为完成20xx年各项工作任务

20xx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审计工作总的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和xx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重点任务,按照的指示,牢固树立和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加大改革创新力度,进一步完善审计制度,依法全面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将推动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作为重中之重,严肃揭露和查处重大违纪违法问题,及时反映重大风险隐患,注重揭示制约发展的深层次问题,着力促进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着力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促进改善宏观调控和调整产业结构,着力促进保障改善民生和保护生态环境,充分发挥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基石和重要保障作用。

关于20xx年的工作任务,审计署制定了统一组织的审计项目计划,提出了地方审计机关要抓好的10项重点工作,已经印发给大家讨论。在这里,我重点强调两个方面:

(一)关于完善审计制度各项改革措施的落实。20xx年是《框架意见》明确的各项改革措施在实践中推进的第一年,至关重要。我们要精心谋划、积极探索,坚实起步、行稳致远。

一要提高认识。推进审计制度改革,是为了保障审计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更好发挥审计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作用,这是改革的根本。通过完善审计制度,形成有利于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的审计管理体制,健全与审计全覆盖相适应的工作机制,建立具有审计职业特点的审计人员管理制度,形成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相适应的审计监督机制,这是改革的目标。我们一定要牢牢把握这两个基本点,绝不能片面理解为机构升格、编制增加、待遇提高,那样就背离了改革的方向。要紧紧围绕保障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来确定目标、设计制度、制定措施,绝不能断章取义、选择性落实。根据工作需要,可以增加编制,但绝不允许突击提干、突击进人、突击花钱,切实做到思想不散、纪律不松、秩序不乱、工作不断、资产不流失。

二要深度谋划。《框架意见》及配套文件针对性强,每一项任务、每一项政策都要研究具体办法、方案,落实什么、谁来落实、什么时候落实、落实到什么程度都必须十分明确。中央文件下发后,署里做了认真梳理,逐条提出了落实措施,相关单位要认真落实,有关地方要搞好配合。特别是职业化建设,没有现成的经验,希望大家集思广益、深入研究,积极向署里提出意见建议,为推进这项改革出谋划策。

三要突出重点。《框架意见》确定的8项任务涉及方方面面,要突出重点、抓纲带目,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当前,要抓住审计全覆盖、地方审计机关人财物管理改革、职业化建设这3个重点,这3件大事抓好了,其他5件事就能够同时带动起来。其中,全覆盖要突出重点资金、重点事项、重点领域,做好中长期审计项目安排,有计划地组织实施;人财物管理改革要突出“人”这个重点和根本,管人的问题落实了,才能保障审计的独立性;职业化建设要突出“能力”和“责任”,无论是分类管理、职务层次,还是人员选任、职业保障,各项措施都必须有利于审计能力的提高、工作责任的落实。

四要把握节奏。8项任务包括很多具体措施和要求,难易程度和轻重缓急不同,要坚持整体谋划、分类设计、分步实施,除人财物管理改革试点需要7个省市探索、职业化建设需要审计署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具体办法外,其他工作各级审计机关要马上行动、逐一落实。有些事情不能等,如摸清审计对象底数、制定审计全覆盖计划、实行重大事项报告、队伍思想和作风建设、干预审计行为登记报告、退出无关的议事协调机构等,要马上落实;有些事情不能靠,需要其他部门参与的,要抓紧提出初步意见,尽快与有关方面对接,防止走弯路;有些事情不能拖,特别是人财物管理改革,7个试点省市要立即行动起来,在落实中央精神的前提下,精心谋划、大胆尝试,因地制宜、差异探索,确保早动手、早见效、早总结、早推广。

五要于法有据。《框架意见》及配套文件中很多措施都是开创性的,需要在试点和实践探索的基础上,尽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当前,要启动审计法及其实施条例的修订,完善国家审计准则和审计指南体系,也要积极推动地方审计法规的修订完善。同时,还要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对一些规章制度中限制向审计机关提供资料、开放计算机信息系统查询权限的规定,各级审计机关都要认真梳理、主动沟通,促其修订或废止。

(二)关于20xx年的审计任务安排。安排部署20xx年审计任务,既要考虑“十三五”时期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也要紧扣当前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既要突出年度审计重点,也要保证“十三五”期间实现审计全覆盖的需要。审计中,要切实把握以下原则:

——坚持依法审计。对审计发现的问题,凡是严重损害国家和人民利益的,凡是重大违纪违法的,凡是不作为、慢作为、假作为等重大履职不到位的,凡是造成重大损失浪费的,凡是造成重大环境污染和资源毁损的,要坚决揭露查处,大力推动整改问责。

——坚持鼓励创新。对改革发展中的积极探索和创新举措,凡是有利于调结构、补短板、化解产能过剩的,凡是有利于降低企业成本、提质增效的,凡是有利于化解房地产库存的,凡是有利于扩大有效供给的,凡是有利于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要坚决促进总结完善,大力推动形成新的制度规范。

——坚持推动改革。对体制机制制度性问题,凡是制约和阻碍中央重大政策措施贯彻落实的,凡是制约和阻碍结构性改革推进的,凡是制约和阻碍创业创新、激发活力的,凡是制约和阻碍简政放权、政府职能转变的,凡是制约和阻碍转型升级、提高绩效的,要坚决揭示反映,大力推动完善制度和深化改革。

审计中,要切实突出以下重点:

一是大力推进政策落实。我们要围绕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的部署,持续跟踪审计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抓住项目落地、资金保障、简政放权、政策落实、风险防范5个方面,重点关注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任务落实,以及创业创新、扩大有效投资、促进转型升级、推进新型城镇化、精准扶贫、电子商务、节能环保等领域政策措施的贯彻情况和效果。要注重总结跟踪审计经验,防止四面出击、浅尝辄止,每季度确定一个主攻方向、聚焦一个重点方面,把问题查清、责任定准,切实发挥审计作用。

二是大力推进公共资金高效使用。我们要牢牢树立绩效审计理念,把公共资金使用与项目推进、事业发展、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结合起来,不仅要监督检查预决算管理法律法规和财经纪律执行情况,关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国务院“约法三章”贯彻落实情况,更要关注财政支出绩效和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效果,促进整合专项、盘活存量、用好增量、优化结构、深化改革、提高绩效。

三是大力推进风险防范。我们要牢牢盯住风险易发高发的领域和环节,重点关注政府债务、银行信贷、企业投资负债、资本市场运行、互联网金融等方面的薄弱环节和风险隐患。要坚持境内境外审计一体化,加强对中央和地方国有企业、国有金融机构的审计,揭示国有资产流失或“坐失”、经营效益下降或不真实等问题及其原因,促进企业深化改革、提质增效、做强主业,维护境内外国有资产安全。

四是大力推进民生保障。坚持共享发展、增进人民福祉,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我们要把握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的要求,加强对扶贫、“三农”、社会保障、教育、就业、医疗等民生资金和项目的审计,重点监督检查政策执行、资金使用、项目实施等情况,更加关注相关领域改革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更加关注公共资金、公共资产、公共服务的公平合理分配,促进完善制度、规范管理、发挥效益。审计署将组织全国审计机关对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和医疗救助资金进行审计,继续开展全国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跟踪审计,各地要做好准备。

五是大力推进资源能源集约节约利用和环境保护。坚持绿色发展,着力改善生态环境,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各项审计中都要关注与资源环境保护相关的政策措施、资金项目情况,还要加大资源环境相关专项审计力度。审计署将对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资金进行审计,在8个地区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各地要根据本地实际,加大资源环境审计力度,并至少选择1个地市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积极探索有效的方式方法。

六是大力推进依法行政。要坚持党政同责、同责同审,继续深化经济责任审计,全面推行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同步审计。要根据不同类别领导干部的职责权限,结合政府职能转变和权力清单制度,突出审计重点,实事求是地界定责任、作出评价。要加强审计结果运用,推动将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和整改情况,纳入所在单位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检查考核的内容,作为领导班子成员述职述廉、年度考核、任职考核的重要依据。

七是大力推进反腐倡廉。我们要坚持问题导向,加大对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资产聚集的重点部门、重点岗位、重点环节的审计力度,严肃揭露和查处重大违纪违法,以及不作为、慢作为、假作为等问题。要加强对重大违纪违法问题和腐败案件发生规律的剖析,坚持查源头、查原因、查责任、查后果,推动建立完善制度,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

八是大力推动体制机制创新。审计中要始终关注体制机制性问题,根据中央出台的重大政策措施,及时跟踪检查有关部门规章和地方性法规修订完善情况,促进及时建立健全与新政策新要求相适应的新办法、新规则;对不合时宜、制约发展、阻碍政策落实的法律和行政法规,推动及时清理完善;对改革推进中出现的政策措施不衔接、不配套等问题,及时反映、提出建议,促进增强改革的系统性和协调性。

四、强化自我管理和约束,夯实审计事业发展根基

打铁还要自身硬。审计机关作为监督部门,监督别人就要用更高的标准来约束自己,严格管理、严格要求、严格监督,为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提供坚实保障。

(一)强化队伍建设,打造审计铁军。怎么抓队伍建设?就是要坚持信仰就是灵魂、使命高于生命、责任重于泰山、纪律决定一切,以品德为核心、作风为基础、能力为重点、业绩为导向,着力打造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优、纪律严的审计铁军。20xx年,我们要扎实搞好学习系列重要讲话、学习党章、学习准则条例等党规,做合格共产党员的“三学一做”主题教育,各级审计机关要早做安排部署。这里我着重强调几点。一要建设信念坚定、忠诚可靠的审计队伍,做到政治强。我们要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学习,深入学习党的以来的中央精神,特别是深入学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做到理论上明白、思想上清醒、灵魂上干净,更加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党性修养,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对党绝对忠诚,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自觉与以同志为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始终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忠诚于审计事业,做到“四个服从”,时刻牢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做政治坚定的审计人。二要建设结构合理、能力过硬的审计队伍,做到业务精。审计人员要具备过硬的基本功,敢于和善于审计,既能查处重大违纪违法问题,又善于推动体制机制制度完善。要强化自我提高能力,树立终身学习理念,认真学习哲学、历史、政治、经济、管理、科技等知识,厚积履职尽责的知识储备。要强化培养培训,完善审计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加大交流和轮岗力度,促进全面发展、快速成长成才。要树立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着眼事业发展、注重品德实绩、尊重成长规律,做到组织不选“黑马”、领导不藏私心、干部不抄近道,把好干部及时发现出来、迅速培养起来、合理使用起来,形成优势互补、结构优化、梯次合理的干部队伍。三要建设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审计队伍,做到作风优。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只能抓紧、不能懈怠。要形成自觉践行“三严三实”的长效机制,持续不断地查找修身做人、用权律己、干事创业方面的不严不实问题,经常洗洗脸、照镜子、正衣冠,持续抓好整改。要坚守“责任、忠诚、清廉、依法、独立、奉献”的审计人员核心价值观,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要有铁肩膀、钢腰杆,顶压力、抗干扰、敢亮剑,要有“戴着乌纱想事、揣着乌纱干活”的品格,做到依法审计、无私无畏、敢于碰硬、勇于担当。要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特别是工作暂时落后的地区、单位,要加油、加力、加速,迎头赶上。四要建设清正廉洁、遵纪守法的审计队伍,做到纪律严。我们要深入学习准则、条例,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和生活纪律,严格执行审计“八不准”工作纪律,强化底线思维,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做到心中有畏、心中有止、行为有度、干净干事、清白做人。

(二)强化制度建设,扎紧制度笼子。制度建设是强化自身约束、促进依法行政、提高管理效能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今后一个时期,审计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将会发生重大变化,加强制度建设更具特殊重要的意义。一方面,要加强对已有制度的清理修订,使之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另一方面,要及时将改革的要求和落实措施转化为清晰、明确的制度规定,确保审计工作于法有据、有章可循。前面我讲到,审计署通过制度清理,形成了20xx年版的《审计署制度》,今后贯彻落实法律法规和党中央、国务院精神的事项,均要形成具体条款,以“修正案”的形式补充下发,按照“一张蓝图干到底”的原则不断修订完善。这样既保证了制度的稳定性和系统性,又有利于增强制度的适应性和创新性。各级审计机关也要进一步加大制度清理整合力度,健全完善制度体系。一要“齐”,做到全面覆盖。要把制度建设覆盖到审计机关的管党、用人、治审、促廉等各个方面,既要符合上级精神、又要广泛听取干部职工意见,既要有正面约束、又要有问责条款,确保制度的广泛性和完整性。二要“精”,做到管用好用。要坚持问题导向,每项制度都针对某个方面的突出问题,用制度的形式规范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办法,还要请法律专家进行合法性审查,提高审计制度建设的程序化和科学化水平。三要“严”,做到不打折扣。要坚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执行制度没有例外,不留“暗门”,不开“天窗”。领导干部要习惯用制度管业务、带队伍,带头学习制度、严格执行制度、自觉维护制度,绝不能破规矩;审计人员要习惯按制度办事情、干事业,做到心中有制度、行动遵制度、工作用制度,绝不能废规矩。

(三)强化监督制约,规范权力运行。党和人民高度信任我们,但信任不能代替监督。我多次讲,审计机关不是净土,审计人员不是生活在真空中,也没有天然免疫力,必须健全监督机制,保障审计监督权依法规范运行。一要坚决落实管党治党要求,加强党内监督。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审计机关各级党组和党组织书记要亲自部署重要工作、过问重大问题、协调重点环节、督办重要案件,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要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让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二要强化内部控制,加强自我监督。建立审计职业岗位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分层级落实责任。上级审计机关要强化对下级审计机关的监督,加强和改进巡视、考核、审计机关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等工作,每年组织党风廉政建设、干部选拔任用、依法履职、审计业务质量、预算执行和财务管理、档案管理、保密管理等专项或综合检查,督促下级审计机关严格依法审计、依法履职。三要坚持阳光法则,主动接受外部监督。我们要自觉接受党委、人大、政府的监督,定期报告工作。要主动接受纪检监察、巡视、专项检查等外部监督,积极推动建立对审计机关的外部审计制度。要自觉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加大审计结果公开力度,完善特约审计员制度。四要强化监督执纪问责,维护法纪严肃性。要切实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围绕“四种形态”,把监督执纪问责做深做细做实。要建立责任分解、检查监督、责任追究、结果运用的完整链条,凡是违纪违法违规的,不管涉及到谁,都要严肃追责,绝不姑息迁就;凡是被问责的组织和个人,都要与评先评优、提拔使用等挂钩,增强问责的严肃性。各级审计机关要把自己的“房间”打扫干净、“门户”清理好,对不作为、慢作为以及违纪违法乱作为的,要严肃追究责任!

(四)强化统筹管理,发挥整体合力。要按照党的xx届四中全会和《框架意见》的要求,强化上级审计机关对下级审计机关的领导,增强审计监督的独立性和整体性。一要加强组织领导。上级审计机关要加强对下级审计机关队伍建设和业务工作的领导,目前署里正在研究制定省级审计机关领导干部管理办法,试点地区的省级审计机关要协助省级党委管好干部,非试点地区也要做好相关基础性工作。要增强组织观念,审计项目计划要报上级审计机关备案或批准,重大审计结果、重大问题线索、重大事项要及时向上级审计机关报告。二要加强资源统筹。上级审计机关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要,统筹组织审计力量,开展好涉及全局的重大项目审计。在这方面,各级审计机关要摒弃狭隘的地盘意识,切实树立全国审计“一盘棋”理念。三要加强检查考核。上级审计机关要协助配合地方党委、政府,加强对下级审计机关领导班子、干部队伍的考核;要加强对下级审计机关审计质量的监督检查,强化对下级审计机关履职尽责情况的考核。署里正在研究制定对地方审计机关的考核办法,各地也要积极探索。

同志们,审计工作在新形势下更加充分有效地发挥作用,任务艰巨,责任重大。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同志为的党中央周围,围绕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聚焦五大发展理念,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勇于担当,主动作为,奋力做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审计工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应有的贡献!

审计长审计工作会议讲话 篇2

各位领导,同志们: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党的提出,要健全质询、问责、经济责任审计、引咎辞职、罢免等制度。xx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加强和改进对主要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加强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健全改进作风常态化制度。多次强调,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加强审计工作特别是对重点领域、重大项目、重点资金的审计监督。多次要求,审计要发挥国家利益捍卫者、公共资金守护者、经济发展“安全员”、权力运行“紧箍咒”、反腐败利剑和深化改革“催化剂”的作用,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履行情况实现审计监督全覆盖。按照中央精神和中办、国办《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的要求,昨天中央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印发了《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实施细则》。我们召开这次会议,就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和两办《规定》及其实施细则,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进行安排部署,推动这项工作深入发展。一会儿,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的领导同志还要作重要讲话,我先讲几点意见。

一、总结经验、把握规律,充分认识经济责任审计的作用和意义

经济责任审计是伴随着我国民主法治建设的推进、干部管理监督制度的完善和改革开放的深化,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在这一过程中,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地方各级党委、政府的要求,各级纪检、组织、监察、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审计、国资监管等部门密切配合,逐步推开对各级各类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内部审计机构也开展了对内部管理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在监督和评价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的基础上,有效推动了明确责任,进而落实责任,在加强干部管理监督、制约权力运行、完善国家治理、保障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20xx年以来,全国审计机关共审计领导干部22万多人次,其中:省部级160多人次、地厅级4600多人次、县处级5万多人次、乡科级17万多人次,逐步建立起领导干部任期内轮审制度,审计内容不断深化,审计的质量和水平也不断提高。

(一)围绕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着力监督检查领导干部守法守纪守规尽责情况,促进依法行政和政令畅通。审计中,着重监督检查中央宏观调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监督检查重大经济事项决策、重大项目安排、大额资金使用等制度执行情况,促进了中央决策部署的落实。20xx年以来,通过经济责任审计,查出被审计领导干部负有直接责任的问题金额1 000多亿元。这些问题的揭露和处理,推动了领导干部遵纪守法意识和自我约束能力的提高,有效防止了权力失控、决策失误和领导干部行为失范。

(二)围绕反腐倡廉建设的各项部署,加强对重点地区、重点部门和关键岗位领导干部的审计,严肃揭露和查处重大违法违纪问题。多年来,经济责任审计制度不断发展完善,努力实现对各层级、各类别主要领导干部有关经济权力监督的全覆盖,积极发挥反腐败利剑作用。20xx年以来,通过经济责任审计,发现被审计领导干部和其他人员有2580多人涉嫌以权谋私、失职渎职、贪污受贿、侵吞国有资产等问题,被移送纪检监察和司法机关处理。

(三)围绕推动建设高素质执政骨干队伍,重点检查评价领导干部履职尽责情况,为干部考核、任免、问责和管理监督提供参考。20xx年以来,各级党委和组织人事等部门根据审计结果,对履行经济责任中存在问题、应当承担责任的890多名领导干部,给予免职、降职等组织处理以及撤职等其他处分;对绝大多数被审计领导干部,通过反馈结果、提出整改要求和建议,促进增强了依法履职和接受监督的意识。很多地方还把经济责任审计作为经济决策、人事任免、案件处理的重要环节,健全了经济责任审计与干部考核任用相结合的机制。

(四)围绕推动科学发展和维护经济安全,注重从体制机制制度层面反映问题和提出建议,促进完善制度、深化改革。20xx年以来,通过经济责任审计,向各级党委、政府提交报告和信息32万多篇,提出审计建议51万多条,促进健全完善制度2万多项,为各级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决策提供了客观准确的信息和依据。

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党中央、国务院以及地方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各级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领导小组和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的通力协作,得益于各级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位的密切配合,得益于各级审计机关、内部审计机构的积极探索和广大审计干部的顽强拼搏。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当前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与形势发展的要求、与社会公众的期待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从全国看,这项工作发展还不平衡,特别是基层经济责任审计任务重与审计力量不足的矛盾尤为突出,工作质量和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审计结果运用有待进一步加强,在认识上、组织上、计划上和实施上还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上述问题现实而又紧迫,需要下大力气加以解决。

二、明确思路、突出重点,着力提升经济责任审计的质量和水平

适应新任务、新要求,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和xx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全面推进、突出重点、健全制度、规范管理、提高质量、深化发展”的工作思路,围绕反腐、改革、发展,加大审计力度,提高审计质量,促进理好财、用好权、尽好责,为强化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推动完善国家治理和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要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要着眼强化权力监督制约,不断深化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和重点。在审计过程中,要按照两办《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的要求,围绕领导干部岗位职责要求,重点关注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的过程和效果,把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国务院“约法三章”和廉洁从政相关要求作为重要审计内容,严肃揭露和查处重大违法违纪案件线索、重大失职渎职行为、重大决策失当和损失浪费、重大管理漏洞以及不作为、假作为、乱作为等事项。尤其是在当前,要紧紧围绕中央关于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政策目标,加强对重点地区、重点部门和关键岗位主要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的审计监督,促进各级领导干部结合本地实际,落实中央关于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各项任务要求,主动作为、有效作为,切实履职尽责。对突破原有制度或规定,但有利于科学发展、有利于深化改革、有利于中央政策措施落实的创新举措,要予以支持,促进规范和完善,推动消除经济发展的制度障碍。

(二)要着眼客观公正的要求,不断健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按照权责对等的原则,深入分析各类领导干部所承担经济责任的差异,健全完善科学的审计评价体系。要重点关注与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有关的管理及决策等活动的质量、效益和可持续性,突出任期内举借债务、自然资源资产管理、环境保护、民生改善、科技创新等重要事项,关注领导干部应承担直接责任的问题。要注重客观性,以事实为依据,全面分析审计查证的各种情况,避免以偏概全,尤其是不能用单个事实或几项指标去评价履行经济责任的整体情况,使审计评价的依据“用得准”、结论“立得住”,对同一类别、同一层级领导干部的评价要具有一致性和可比性。要注重历史性,既不能以现在的规定制度去查处以前的老问题,也不能用过时的制度规定来衡量当前的创新事项,做到不脱离特定条件,不孤立地看待问题、评价责任。要注重全面性,正确把握改革和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全面分析和评价功过是非,对改革和发展中出现的工作失误,不能一味简单地套用现成的标准和规定,要认真研究、辩证分析,慎重稳妥地反映和处理。

(三)要着眼推动责任落实,不断深化对领导干部经济责任边界和责任界定的探索实践。责任界定是经济责任审计区别于其他审计的重要特征,也是难点和关键所在。由于各级各类领导干部经济职责界限不清,导致审计范围过宽或过窄,经常出现一些问题看得见、抓不实,更难落实到人的情况,只要没有个人利益关联,基本不承担实质性责任,追责无主体、问责无对象。对此,要按照中央关于强化领导干部问责和责任追究的要求,结合转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等改革的深入推进,加强对领导干部职责分工、相关事项的历史背景、决策程序、个人责任与集体责任等的探索研究,增强依法依规、准确客观界定责任的能力。

(四)要着眼有效实际管用,不断增强经济责任审计报告的针对性。经济责任审计的成果最终要体现在审计报告上。目前,各方面对审计报告的需求越来越多、层次越来越高,报送各级党委、政府的审计报告怎么写,给纪检监察机关的报告怎么写,给组织人事部门的报告怎么写,都需要研究。一个重要标准就是审计报告要适应各方面需求,特别是干部监管和考核的需求,有数字和事实、有成效和问题、有历史和现状,让人看得懂、用得上,避免千人一面、责任不清等问题,做到功过是非明确,定性科学,问题准确,责任清楚,为纪检监察、组织人事等部门提供可信、可用、可靠的审计结果,为干部考核、任免和奖惩提供参考。

(五)要着眼长远发展,切实抓好经济责任审计队伍建设。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对我们的政策理论水平、综合分析能力和知识结构都提出了很大挑战。要加强队伍培训和培养,努力造就一批具有较强战略思维、辩证思维和创新思维的骨干力量;要善于从一般识全局、从个别见共性、从苗头看趋势,提出标本兼治的审计建议,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和更宽领域发挥经济责任审计的作用;要进一步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切实转变作风,以对国家、对事业、对领导干部个人高度负责的态度,履行好经济责任审计职责。

三、加强配合、完善机制,努力开创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新局面

经济责任审计对象特殊、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工作开展难度较大,需要各级党委、政府的有力领导和支持,需要有关部门的通力协作和配合。各级审计机关和广大审计人员要以更强的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进一步加强与其他成员单位的协调配合,积极主动、尽职尽责地做好有关工作,推动完善齐抓共管、整体推进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机制。

(一)要主动作为,积极承担责任和义务。审计机关作为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领导小组或联席会议成员之一,要在领导小组或联席会议的领导下,不等不靠,主动作为,积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支持。尚未建立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领导小组或联席会议的,要依法依规加快组建。各级领导小组或联席会议要强化沟通配合,加强信息共享,健全工作机制,有序高效运转。要加大对内部管理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推动力度,采取通报情况、座谈、培训、质量检查等方式,及时掌握情况,分类别、有步骤、有重点地进行指导;建立报告制度,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定期将内部管理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情况报送同级领导小组或联席会议办公室。

(二)要创新实践,努力实现经济责任审计监督全覆盖。按照中央关于实现审计监督全覆盖的要求,做好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组织协调。计划上,要统筹考虑审计力量和干部监督管理需要,科学制定长远规划和年度计划,力求对重点地区、部门、单位及关键岗位的领导干部任期内至少审计一次;方式上,要坚持任中审计与离任审计、经济责任审计与其他专业审计相结合,推进党政领导干部同步审计,提高审计效能;实施中,要推广先进的系统管理方法和信息技术手段,积极探索数字化审计方式,加强对数据的综合分析,提升审计能力。

(三)要力求实效,积极推动审计结果及时运用。在法定职权范围内作出审计处理、督促整改的同时,要及时向有关部门提供高质量的审计结果,将应当由其他部门处理的问题,及时移送有关部门。要充分发挥经济责任审计的专业优势,深入分析和研究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过程中存在的普遍性、倾向性问题,提出完善体制、机制和制度的建议。要积极推动健全审计结果运用机制,探索经济责任审计与干部考核、巡视等监督检查工作相结合的方式,切实提高监督效果。

(四)要依法审计,不断加强制度化、规范化建设。两办《规定》及其实施细则,为规范经济责任审计行为、保证经济责任审计质量、提高经济责任审计水平提供了重要依据和遵循,要认真学习领会,全力抓好贯彻落实。同时,着力建立健全、修订完善相关制度,研究制定不同类别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指南,细化和规范各项操作规程,为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制度保证。要加大经济责任审计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使各级领导干部充分认识到应当依法接受审计,积极主动支持和配合审计。

(五)要总结提炼,深入开展调查和研究。经济责任审计是来自基层的实践创举,也要靠基层的丰富实践来不断完善、总结、提高,要加强调查、研究,对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及时归纳、提炼、升华和推广。要在深化实践的基础上,加强经济责任审计基础和应用理论等研究,逐步明确经济责任审计在干部管理监督、廉政建设和国家治理等层面的定位,逐步明确经济责任审计与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绩效审计的关系,逐步明确经济责任审计的评价和责任界定等标准,逐步明确如何做到量力而行、尽力而为,不断提高经济责任审计质量,为进一步深化经济责任审计实践提供有效指导。

同志们,两办《规定》实施细则的颁布实施,为推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深化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一定要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团结一心,振奋精神,扎实工作,依法履职尽责,用我们的智慧和汗水谱写经济责任审计发展新的历史篇章!

最后,我代表审计署向各级党委、政府、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位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高度重视、对审计工作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

审计长审计工作会议讲话 篇3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贯彻党的、xx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和的重要指示,总结20xx年审计工作,表彰全国审计系统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和优秀审计项目,部署下一步审计工作。下面,我讲五个问题。

一、关于20xx年工作 20xx年

我们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中心,依法履行审计监督职责,扎实推进各项基础建设,取得良好成效。一年来,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工作:

(一)围绕党和国家的新要求,谋划审计工作长远发展。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审计工作,党的xx届三中、四中全会从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高度,对新形势下加强审计监督、完善审计制度、保障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提出了明确要求;《国务院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对强化审计的保障和监督作用、健全审计工作的保障机制作出了具体规定。我们认真学习贯彻中央精神,深入研究审计的定位和职能,努力转化为工作目标和思路。我们进一步明确审计工作的总体要求,提出围绕“反腐、改革、法治、发展”,始终坚持“两手抓”,加大审计力度,积极发挥国家利益捍卫者、公共资金守护者、权力运行“紧箍咒”、反腐败利剑和深化改革“催化剂”的作用。我们积极探索审计监督全覆盖的措施和途径,明确要实现“有深度、有重点、有步骤、有成效”的全覆盖,改进审计方式,不断提高审计质量和水平。我们积极探索完善审计工作管理机制,强化上级审计机关对下级审计机关的领导,组织对地方各级审计机关领导班子和队伍建设情况进行调研,研究省以下地方审计机关人财物统一管理和审计职业化建设,努力推动全国审计“一盘棋”。

(二)依法履职尽责,积极有效发挥审计作用。1至11月,全国审计近10万个单位,提交审计报告和信息18万多篇,促进增收节支和挽回损失2400多亿元,移送违法违纪案件线索2300多件,还协助有关部门查处了一批重特大腐败案件;推动将审计发现问题纳入相关部门和地方教育实践活动整改内容,促进建立健全制度1700多项。一是对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情况进行跟踪审计,促进政令畅通。围绕促进经济平稳健康运行,制定《关于切实发挥审计监督作用促进经济平稳健康运行的若干意见》,组织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政策贯彻落实情况的跟踪审计。二是加强对财政管理和预算执行情况的审计,推动财政提质增效。深化预算执行和决算草案审计,持续关注政府预算体系和结构、专项转移支付清理整合、存量资金盘活、财政管理绩效等问题,推动完善相关制度机制。围绕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国务院“约法三章”要求,制定加强公务支出和公款消费审计、加强对奢华浪费建设审计、加强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审计等意见,加大专项审计力度。三是加大对经济社会运行中风险隐患的揭示力度,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在财政、金融、企业、资源环境和民生等审计中,注重揭示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提出防范和化解风险的建议,并对政府性债务和重点商业银行信贷投放情况进行跟踪审计。四是加强对重点民生资金和民生项目的审计,切实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对保障性安居工程、农林水事务、彩票、教育、医疗等资金和项目进行了审计,高度关注“小官贪腐”等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违法违纪问题,及时纠正侵害群众利益问题。五是加强资源环境审计,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按照国务院部署,组织全国审计机关对土地出让收支和耕地保护情况进行全面审计。对矿产资源、草原、林地、水资源等进行专项审计,积极探索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六是加强经济责任审计,促进更好履职尽责。颁布实施《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实施细则》,全国审计领导干部2万多人,查出相关领导干部负有直接责任的问题金额300多亿元,有200多人被移送司法、纪检监察机关处理,促进健全责任追究和问责机制。

(三)坚持创新驱动,努力提升审计工作效率。我们立足实践需要,与时俱进创新审计方式方法。一是创新组织方式。全国土地出让收支和耕地保护情况审计中,在总结以往大项目审计多兵种、大兵团作战经验的基础上,探索统筹调配人员、统一编组、扁平化管理的新型组织方式;在一些行业性或区域性项目审计中,积极整合各专业、各层级审计资源,大大增强了审计的整体性和宏观性。二是创新技术方法。加大数据集中和分析力度,探索审计运用大数据技术的途径,构建国家审计数据中心,推广“总体分析、系统研究、发现疑点、分散核实”的数字化审计方式,精确定位、精准发力,有效提高了审计质量和效率。三是创新审计理论。加强对审计发展规律的总结和提炼,深入开展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发展历程、审计理论、审计制度等方面研究,对审计本质、功能定位和职能作用的认识不断深化。

(四)从严管理审计队伍,坚定不移打造审计铁军。坚持以品德为核心、作风为基础、能力为重点、业绩为导向,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一是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坚持上下结合,市县审计机关扎实开展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审计署和各省级审计机关在抓好第一批活动整改及成果巩固的基础上,结合对市县审计机关教育实践活动的指导,积极听取意见建议,进一步完善相关措施。二是坚决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各级审计机关党组制定了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的具体措施,严肃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政纪律、保密纪律、财经纪律、工作纪律,加强了管理、健全了制度。三是加强审计机关领导班子建设。根据形势变化和发展要求,对审计机关领导班子建设进行专题研究,提出加强审计署领导班子思想、组织、纪律、作风、能力建设要求,改进选拔任用和考核激励机制。积极与地方党委、政府沟通,研究共同做好干部推荐和考察等工作,地方审计机关领导班子结构不断优化。四是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审计署举办培训班57期、培训4300多人次,注重运用案例教学、模拟实验室、送教上门等方式,不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采取不同层级审计机关干部交流挂职、全国性审计项目混合编组等方式,加强对干部的实战培训。各地也加大了培训力度。

二、关于当前形势和审计工作的总体思路

做好新时期的审计工作,必须明确我们处在一个什么样的时代,我们的中心任务是什么,应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进而明确我们的思路、目标,有针对性地开展审计工作,更好地发挥审计作用。

(一)要认清形势,增强审计工作服务大局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中央在深刻分析国际国内形势的基础上,作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科学论断。经济发展新常态是对我国当前所处历史方位的新认识,是基于“两个没有改变”和“两个改变”作出的重要判断,即没有改变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改变的是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和条件;没有改变我国经济发展总体向好的基本面,改变的是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经济发展新常态是对发展规律的新把握,持续30多年高速增长后,我国经济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增长速度正从高速转向中高速,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结构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经济发展新常态是对发展路径的新探索,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大力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更加注重满足人民群众需要,更加注重市场和消费心理分析,更加注重引导社会预期,更加注重加强产权和知识产权保护,更加注重发挥企业家才能,更加注重加强教育和提升人力资本素质,更加注重建设生态文明,更加注重科技进步和全面创新。

做好新时期的审计工作,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认识和判断上来,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不断增强审计工作的主动性和适应性。要充分认识依法履行审计职责,推动中央宏观政策措施落实、促进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任务更加艰巨;推动全面创新、促进转方式调结构的任务更加艰巨;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任务更加艰巨;维护国家经济安全、促进防范和化解风险的任务更加艰巨;推动环境保护和资源能源节约利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任务更加艰巨;推动完善体制机制、促进全面深化改革的任务更加艰巨;推动反腐倡廉建设、促进依法治国的任务更加艰巨。我们要增强紧迫感和使命感,顺应经济发展大势,勇于开拓创新,与时俱进抓好审计工作。

(二)要明确定位,深刻理解审计的基石和重要保障作用。党的xx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明确了审计监督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组成部分,强调要加强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民主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审计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制度建设,增强监督合力和实效。《国务院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提出,要发挥审计促进国家重大决策部署落实的保障作用,强化审计的监督作用。对于中央精神和要求,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入领会,准确把握,关键是要进一步明确审计的定位和职能作用。要深刻认识到,国家审计作为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组成部分,具有预防、揭示和抵御的“免疫系统”功能,通过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的审计监督,摸清真实情况、揭示风险隐患、反映突出问题和体制机制性障碍,并推动及时有效解决,是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力量,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石和重要保障。这是我们不断探索审计发展规律,对国家审计的制度属性、法律地位和职能作用认识的深化。这一认识,有助于我们正确把握国家审计的定位,更好地落实四中全会精神和国务院要求,适应全面深化改革和依法治国的需要,依法履职尽责。

(三)要破解难题,进一步明确审计工作发展方向。面对新形势和新要求,我们还存在着不少差距和不足,主要是:思想观念不适应,如有的同志对审计本质的认识不深刻,仍停留在单纯的事后“查账”层面,站位不高,视野不宽;能力素质不适应,特别是国家政策措施落实跟踪审计、经济责任审计、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等涉及方方面面,我们的知识结构和业务能力还有较大差距;审计管理不适应,面对审计监督全覆盖的要求,审计任务重与力量不足的矛盾更为突出,上级审计机关对下级审计机关的领导方式还有待改进,审计计划、资源整合、组织实施、内部管理等都需要完善;制度保障不适应,一些审计法规制度滞后,亟待建立完善;技术方法不适应,审计信息化建设和数字化审计方法的推广应用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大;干部作风不适应,依法审计、文明审计、廉洁审计还存在差距。这些问题是制约审计更好发挥作用的症结所在,既是差距,也是潜力。破解这些难题,既是我们今后工作的重点,也是努力的目标,各级审计机关要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中心,依法积极主动作为,推动审计工作迈上新台阶。

当前,审计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党的、xx届三中、四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务院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要求,加大改革创新力度,进一步完善审计制度,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大力推进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的审计监督全覆盖,促进全面深化改革和依法治国,充分发挥国家审计的基石和重要保障作用。

总体要求是,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和党中央、国务院要求,从审计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入手,紧紧围绕“反腐、改革、法治、发展”,坚持一手抓重大违法违纪、重大损失浪费、重大风险隐患、重大履职尽责不到位等问题的查处,一手抓促进深化改革、推进法治、提高绩效,用“反腐”、“改革”的双引擎,驱动“发展”这艘巨轮在“法治”的航道上行稳致远。

总体原则是,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适应改革发展新要求,坚持依法审计、实事求是。当前尤其要在“保发展、促反腐”上积极主动发挥作用。审计中,要历史地、辩证地、客观地看待经济运行中的一些问题,既不能以现在的制度规定去衡量以前的老问题,也不能用过时的制度规定来衡量当前的创新事项。对重大违法违纪、重大损失浪费以及乱作为、假作为、不作为等重大履职尽责不到位问题,要坚决查处,绝不姑息;对突破原有制度和规定的创新举措或应变措施,只要符合改革方向,有利于科学发展、扩大就业、改善民生,有利于调结构、转方式、利长远,有利于整合资源、提高绩效、集中力量办大事,有利于生态建设、环境保护,有利于科技创新、增强发展后劲,有利于化解矛盾、防范风险,就要予以支持,并促进总结完善,推动形成新的制度规定;对深化改革、探索创新中出现的一般性不规范行为和工作失误,要从促进提高规范的角度,及时予以提示提醒,促进改进完善;对审计中发现不适应甚至阻碍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的制度规章、体制机制,要主动揭示反映,提出改进完善的建议。

三、关于20xx年的审计工作

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和的指示精神,20xx年的审计工作要围绕稳中求进的总基调,突出审计重点,加大审计力度,提高审计实效,切实做到“六个贯穿始终”:

——把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贯穿始终。审计中要牢牢把握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这个根本目标,始终关注群众利益维护、社会事业发展、公共制度建设等情况,更加注重保障基本民生,更加关注低收入群众生活,促进公共资源、公共资产、公共服务公平合理配置,推动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把推动依法治国贯穿始终。审计中要紧紧围绕四中全会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部署,始终关注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揭示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等问题,促进依法行政;反映法律法规不适应、不衔接、不配套等问题,提出加强法治建设的意见建议。

——把促进深化改革贯穿始终。审计中要紧紧围绕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部署,始终关注改革措施的实施进度和协调配合情况,关注体制性机制性问题,积极提出解决突出问题和推进长远发展的建议,发挥深化改革“催化剂”作用。 ——把推动政策落实贯穿始终。审计中要把监督检查国家重大政策措施和宏观调控部署落实作为重要内容,始终关注重大项目落地、重点资金保障、重大政策落实情况,及时反映新情况新问题,发挥政策落实“督查员”作用。

——把维护国家经济安全贯穿始终。审计中要充分发挥经济发展的“安全员”作用,始终关注财政、政府性债务、金融等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和风险隐患,关注风险发生发展的趋势,防止风险交叉传导,防范系统性和区域性风险。 ——把推进反腐倡廉建设贯穿始终。对重大违法违纪问题,要重拳出击,一查到底。要查源头、查原因、查责任、查后果,深入研究分析腐败案件发生的规律,推动建立完善不敢腐、不能腐的制度机制,发挥反腐败“利剑”作用。

20xx年要着力抓好以下几项重点工作:

一是加大对中央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跟踪审计力度。要持续组织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跟踪审计,切实发挥经济发展的“助推器”作用。审计中要避免面面俱到,重点检查稳增长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对涉及面广、资金量大、落实难度大的水利、铁路、城市基础设施、棚户区改造等方面进行全过程跟踪审计,保障政策落地生根。同时,关注行政审批、简政放权、放管结合等改革推进情况,促进建立有利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环境。

二是深化财政审计。要把财政审计的着力点放到促进提高公共资金绩效上。要促进盘活存量,重点关注各级财政资金该投未投、该用未用、使用绩效低下等问题,关注存量资金的成因和结构,促进存量资金尽快落实到项目和发挥效益。要促进优化增量,不仅关注财政收入的真实性,更要关注财政支出的合规性和绩效,严肃查处虚报冒领、骗取套取、截留侵占等问题,促进资金安全规范高效使用。要促进提高行政运行绩效,持续关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国务院“约法三章”要求落实情况,特别是对清理办公用房中出现的大量空置、停止新建政府性楼堂馆所后出现的“烂尾楼”等新情况新问题,要积极提出对策建议,防止出现损失浪费。

三是加强民生审计。保障和改善民生,既关系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也是增强内需对经济增长拉动力的需要。民生审计要坚持纵向到底,循着资金流向走,从政策要求、预算安排、资金拨付一直追踪到项目、追踪到个人,确保群众真正从中受益。审计署将统一组织全国审计机关对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进行全面审计,摸清基金筹集、管理、使用和保值增值等情况,揭示存在的困难、问题和风险,提出对策建议,为完善相关政策制度提供参考和依据,请各地做好思想、工作和人力上的充分准备;继续开展全国保障性安居工程跟踪审计和农林水专项资金审计。各地也要结合实际,加大对最低生活保障、“三农”、教育、医疗、扶贫、救灾、就业等民生资金和项目的审计力度。

四是强化经济责任审计。要贯彻落实两办规定及其实施细则,努力提高经济责任审计的质量和规范化水平。要根据不同类别领导干部的职责权限,突出审计重点。对党政领导干部,重点监督检查其承担的贯彻中央政策措施责任、经济发展责任、结构调整责任、防范化解风险责任、环境保护责任、民生改善责任、廉政建设责任等。对国有企业和金融机构领导人员,重点监督检查其承担的贯彻中央政策措施责任、经营管理责任、创新和转型升级责任、风险管控责任、可持续发展责任、廉政建设责任等。要切实做好经济责任审计与专项审计的统筹结合,全面推行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同步审计,提高审计效率。

五是抓好投资审计。在投资审计中,一方面要围绕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加快投资领域改革,关注政府投资的规划布局和投向结构、计划下达和资金使用、建设管理和投资效益,促进发挥政府投资对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的引导作用。另一方面要加大对重大政府投资项目的审计力度,着力关注招投标、物资采购、投资控制、土地征用、环境保护、工程质量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审深审透,推动及时完善制度、加强管理和堵塞漏洞。审计署将组织对部分高速公路进行审计,各地要坚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原则,作出合理安排。

六是深入推进资源环境审计。围绕中央关于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要求,加强对资源管理、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等情况的审计。审计署将继续对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保护情况进行审计,关注相关政策落实、矿业权管理、资金征管等情况,重点揭示违法违纪、破坏环境等问题,维护国有权益和保护生态环境。落实三中全会要求,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深入研究审计内容、重点、方法和评价指标体系等。各地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深化资源环境审计,力争取得更好成效。关于审计署统一组织的审计项目计划和对地方审计工作的指导意见,已提交会议讨论,请大家认真研究,提出修改意见,正式文件下发后要认真遵照执行。

四、关于健全完善审计制度机制

在新的时代承担新的使命,必须健全完善审计制度机制,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动各项工作,始终保持审计工作活力,激发审计工作创造力,着力提高审计效率,全面提升审计能力。

(一)坚持统筹谋划,完善审计制度法规体系。要立足当前、放眼未来,在管根本、管长远上下功夫。一是强化顶层设计。要深入落实四中全会精神和国务院要求,紧紧围绕完善审计制度、保障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推进审计监督全覆盖等各项部署,“审大小而图之,酌缓急而布之,连上下而通之,衡内外而施之”,统筹考虑当前与长远、内部与外部、全局与细节,推进审计法及其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的修订,着手制定审计工作发展“十三五”规划、审计全覆盖实施办法,切实搞好顶层设计,保障审计事业稳步前行。

二是明确实施路径。要切实加强调查研究,进一步解放思想,以自我革命的勇气和胸怀,扎实推进制度建设。要加快构建国家审计指南体系,促进审计规范化建设;研究制定推进审计职业化建设的相关办法,提升审计能力和素质;研究制定电子数据归集、管理、运用的系列办法,不断适应大数据环境下审计工作需要;按照完善审计制度的要求,深入研究强化上级审计机关对下级审计机关领导的措施办法。

三是秉持法治精神。要强化法治思维,坚持法治原则,始终把牢审计质量这条“生命线”,严格依法规范审计行为。要坚持审计职责权限法定,严格在法定范围内开展审计工作,既不能丧失职守不作为,也不能超越权限乱作为,做到履职到位不缺位、尽责依法不越界。要坚持审计程序法定,严格执行法定的审计程序,并适应审计实践发展需要,不断完善相关制度和操作规程,使审计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

要坚持审计方式法定,从审计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效益入手,严格规范审计取证、审计查询审批、审计底稿编写、审计项目审理等行为,严格规范审计报告出具、审计决定下达、案件线索移送、审计结果公告和审计发现问题整改等事项。要坚持审计标准法定,法定审计事项必须审深审透、如实报告,严格依照法定标准进行处理处罚,否则就会在客观上充当违法违纪违规者的“保护伞”。要坚决纠正应付式、走过场,形式化、花架子式的审计。据反映,个别县审计局,十几名业务人员一年审计几百个甚至近千个项目和单位,有的要求县审计局在一个月甚至一周内,完成对几十名乡镇长、科局长的经济责任审计!这种看似热热闹闹的“审计”实则毫无意义,有的甚至是在借审计之名“掩护”过关,这是对党的事业、对法律、对历史、对干部极不负责任的表现!这种情况在有的基层审计机关经济责任审计和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中较为突出,希望各地高度重视、坚决纠正!

要坚持审计保障法定。凡使用、管理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的单位和个人,履行经济责任的领导干部都必须依法接受、配合、支持审计,为审计机关依法履职尽责提供保障。

(二)改进技术方法,推进审计信息化建设。要适应信息化快速发展的需要,加快以“大数据”为核心的审计信息化建设。一是数据归集要“全”。加大相关制度规定的推进落实力度,推动有关方面依法定期报送电子数据,加大多行业、多部门数据的分类归集,在审计署和省级审计机关逐步建立审计数据中心。

二是数据分析要“深”。要依托大数据分析平台,加大业务数据与财务数据、单位数据与行业数据以及跨行业、跨领域数据的综合比对和分析,切实提高“总体分析、系统研究、发现疑点、分散核实”的数字化审计水平,努力实现国家审计从单点审计向多点审计过渡、从离散审计向连续审计过渡、从局部审计向整体审计过渡、从微观审计向宏观审计过渡、从部分审计向全覆盖审计过渡。

三是技术应用要“新”。要创新电子审计技术,探索应用“云计算”、数据挖掘、模拟仿真、智能分析等新兴技术,不断完善审计综合作业平台、审计指挥中心和分中心、审计模拟仿真实验室等,努力实现审计指挥一体化、审计数据一体化、审计业务一体化、审计模式一体化和审计保障一体化。

(三)推动资源整合,实现审计管理创新。创新审计管理,核心是优化审计资源配置,加大资源整合力度,提升整体工作效能。一是要优化内部组织机构,提高规划和指导能力。审计署对内设机构进行了调整优化,要在此基础上,着力构建高效规范的运行机制,尽快发挥应有作用。各级审计机关也要根据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合理调整优化工作机构,切实提升运转效能。

二是要科学配置审计力量,组建富有战斗力的审计团队。加强不同专业间的融合,打破分工界限,注重审计组人员能力和结构的优势互补,着力打造具备查核问题、分析研究、计算机应用、审计管理等方面能力的审计一线团队。

三是要统筹安排审计项目,发挥整体合力。各级审计机关要在计划安排上统筹协调,在审计内容上相互呼应,在实施时间上前后衔接。对涉及全局的重大审计项目,在坚持统一审计方案、统一组织领导、统一标准口径、统一审计报告、统一审计公告的基础上,灵活运用“上审下”、“交叉审”、统一编组、扁平化管理等行之有效的组织方式,既保障审计的独立性,又提高工作效率。

四是要推动审计管理机制创新,切实强化上级审计机关对下级审计机关的领导。深入研究强化领导的内容、方式和路径,积极推进省以下审计机关人财物统一管理试点工作,积累经验,探索符合实际、增强实效的路子。

(四)强化审计理论的指导地位,扎实推进审计理论创新。审计理论既是对审计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提炼,又是审计实践发展的指引。从当前情况看,审计理论在一定程度上滞后实践、脱离实践,甚至误导实践,必须花大气力加以改进和加强。一是要坚持正确方向,突出中国特色。审计理论研究必须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立足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立足于中国审计产生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深化认识、深度研究、把握规律,加强总结、提炼和升华。

二是要贴近实践,服务实践。审计工作是实践性很强的工作,审计理论研究要把着眼点放在解决实际问题上,善于从实践中发现问题,到实践中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善于开拓创新,用理论研究的新理念、新成果引领和推动审计实践不断向前发展。

三是要强化领导,全员参与。搞好审计理论研究,需要全体审计人员共同参与、共同努力,绝不能仅看作是审计科研单位、科研人员的事。审计机关各级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精心组织,带头研究,营造良好的研究氛围。各级审计科研单位、审计学会和相关院校要搭建平台,切实发挥好理论研究的桥梁、纽带和骨干作用,做好理论研究规划、组织实施和队伍建设,要凝聚一批在国内外有影响的知名审计理论专家,形成一大批贴实际、接地气的理论研究骨干,培养一批科研教学兼备、熟悉审计工作实践的学科带头人。

五、关于加强审计队伍建设

依法履行审计监督职责,推动体制机制创新,关键在人。各级审计机关特别是领导同志要从事业发展出发,把干部的培养放在全部工作的首位,关心、爱护审计干部,使广大审计人员不断增强责任意识,提高综合素质,积累实践经验,完善知识结构,提升能力素质,更好地适应新时期审计工作的需要。怎么关心审计干部?如何培养审计干部?当前应当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锻造优良的政治品质。审计监督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事审计工作必须胸怀全局、登高望远,审计干部必须置身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中思考问题、处理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具有优良的政治品质,切实承担起责任使命,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一是要坚定理想信念。这是每一名党员干部的精神支柱,是精神上的“钙”。坚定理想信念,就要有强烈的精神追求,绝对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具体到审计机关,就是要忠诚于审计事业,以揭示问题、查处案件、善于谏言为人生追求,以攻坚、奉献、担当为人生价值,做一名无愧于党、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生的审计干部。二是要有强烈的大局意识。审计监督不是一项部门工作。审计人员要始终坚持服务大局,立足于推动完善国家治理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想问题、做决策、抓工作,切实履职尽责,当好党委、政府的参谋;绝不能一叶障目,陷于一时一事,孤立、片面地看问题。要始终坚持服从大局,从整体和全局利益出发,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审计机关的安排部署,做到统一步调、服从指挥,上下呼应、协调配合,真正使全国审计成为“一盘棋”;绝不能各打“小算盘”,有“地盘”意识、搞局部利益,那样会满盘皆输的!三是要弘扬奉献精神。奉献是一种纯洁高尚的境界和无私无我的热爱,也是一种巨大的精神收获、人格升华和灵魂净化!当然也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阶梯。在新的形势下,我们要更加勤勉敬业,更加恪尽职守,更加激情投入,在奉献中体现人生价值。要注重宣传审计战线的好人好事,弘扬审计精神,传播正能量,鼓励审计人员奋发有为、积极向上。

(二)要锤炼精湛的业务本领。审计工作责任重大,任务艰巨,要求审计人员具备过硬的基本功。不仅要会查账,更要能透过现象看本质;不仅要会审数据,更要通过数据找规律;不仅要精通财务,更要熟悉政策;不仅要善于发现问题,更要善于推动解决问题;不仅要“一专”,更要“多能”。一是要严把入口关。研究制定审计机关招录人员加试办法,确保新招录人员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探索在专业性强的职位实行聘任制。提任和转任审计机关领导干部,原则上应具备经济、法律、管理等工作背景。在这方面,上级审计机关要帮助下级审计机关把好关。二是要强化培训提高素质。完善审计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加大案例教学、审计模拟实验室及网络培训学习平台的应用和推广力度,不断提升审计人员的实战技能。加大对党纪国法、中央方针政策、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有关行业法律法规和最新动态等方面知识的培训力度,拓展思路、开阔视野。三是要多岗位锻炼和培养审计人员。要加大干部交流轮岗力度,优化干部考核、选拔任用和激励机制,逐步形成优势互补、梯次合理的人才队伍。四是要推动提升综合分析能力。审计人员既要敢于和善于发现问题,更要能够深挖产生问题的深层次原因,研究形成的客观后果,积极推动加强制度建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切实提高审计成果利用的层次和水平。

(三)要打造过硬的纪律作风。总体上看,审计队伍纪律严明、作风过硬,但也有个别单位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意识不强、办法不多、力度较弱;有的违反审计工作纪律,有的执行廉政纪律、财经纪律、保密纪律、组织人事纪律不严格;有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有的履职尽责不到位。为打造过硬纪律作风,审计署决定,把20xx年作为深化纪律执行年,集中抓好“三严三实”主题教育,切实巩固教育实践活动成果。

一是要严肃党内生活。要从严肃党内生活做起,加强各级审计机关领导班子建设和基层党组织建设,坚决反对庸俗化、娱乐化、形式化、表象化的党内生活倾向,实现党内生活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切实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学习贯彻中央精神、深化干部教育、保障审计实施等方面的作用。

二是要加强执纪问责。审计人员要严守法纪不逾矩,严格遵守并模范履行党章和宪法的要求,坚守党纪国法和道德品质“两条底线”,严格遵守政治纪律、组织纪律、保密纪律、财经纪律和工作纪律;始终牢记廉政纪律是审计工作的“高压线”,严格遵守“八不准”审计纪律等廉政规定,真正做到清白做人、干净做事。对违反纪律的,要严肃查处,严格追责问责。

三是坚持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审计人员要坚守“责任、忠诚、清廉、依法、独立、奉献”的审计人员核心价值观,勇于担当,无私无畏,进一步树立“实、高、新、严、细”的工作作风,力戒“庸懒散”、“骄娇暮”,做到以责立志、以德立身、以能立业、以行立信。

同志们,新的时代赋予审计机关新的使命,我们一定要在以同志为的党中央领导下,切实增强责任意识、使命意识,锐意进取,改革创新,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肩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在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伟大实践中,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审计长审计工作会议讲话 篇4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审计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传达贯彻全国、省、市审计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去年审计工作,部署今年审计工作任务。市局和区政府对这次会议高度重视,今天郑建飞局长、董国君副局长和毛春阳常务副区长在百忙之中参加会议,等会还要作重要讲话,希望大家认真学习领会市局、区政府领导的讲话精神,结合各自工作实际,抓好贯彻落实。

近几年,我区审计工作在区委、区政府和市局的正确领导下,广大审计工作者按照科学审计的要求,求实创新,勇于探索,积极奉献,涌现了一大批优秀单位和个人。刚才,我们隆重表彰了过去一年审计工作的先进单位和个人,在此,我代表区审计局党组向他们表示热烈的祝贺!

一、紧紧围绕中心工作,切实履行审计职能

20xx年,审计系统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区委、区政府和上级审计机关的决策部署,坚持“依法审计、服务大局、围绕中心、突出重点、求真务实”的工作方针,认真履行审计职能,为保障全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20xx年,我局被评为全国审计系统先进集体,获全省考核先进单位,在全市审计系统考核中名列第一。一年来,全区共审计和调查单位166个,查出违规金额21494万元,损失浪费金额4779万元,管理不规范金额194036万元。通过审计,为国家增收节支27870万元,其中已上交财政资金14577万元,核减工程资金13800万元,提交综合报告、审计信息、专报292篇,被上级领导批示、采用321篇,向社会公开审计结果6篇。主要成效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㈠审计工作重点更加突出

20xx年,全区审计工作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保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的工作主线,针对影响经济社会运行的重大问题进行审计,及时向党委、政府和上级审计机关提出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较好地发挥了审计的建设性作用。

一是全部政府性资金审计不断深化。20xx年,我局以财政同级审为主平台,按照“收入一个笼子、预算一个盘子、支出一个口子”的要求,着力推动全部政府性资金审计。通过审计,基本掌握了全区20xx年度全部政府性资金来源、结构和投向情况,并对其管理、使用和绩效情况进行全面审计和评价,提出进一步加强全部政府性资金管理的意见和建议。在重点做好20xx年度财政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的基础上,重点关注了以下几个方面:1、关 注土地出让金收入。审计发现,受各种因素影响,存在土地出让金收入未及时解缴财政现象,审计结果报告引起区委、区人大和区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薛维海区长作出批示,要求相关部门认真抓好落实,目前已收回欠缴国有土地出让金9.8亿元。2、关注政府负债。在审计中发现,20xx年和20xx年上半年,区级政府性投融资机构的负债增长过快,如不加以控制,有突破警戒线的可能,同时有些单位边存边贷,资金使用效益不高,区委、区政府领导对审计报告非常重视,区委财经领导小组、区政府常务会议专题听取汇报,毛春阳常务副区长召集相关部门和所有政府性投融资公司专门研究这一问题,明确要求政府的负债率和债务率必须控制在合理的区间内,区政府还出台了关于加强政府负债管理的政策性文件,目前全区政府负债规模得到了有效控制,资金使用绩效明显提高。3、关注政府性资产管理。会同财政、国资等部门开展国有资产及收益情况专项审计调查,掌握全区国有资产的基本情况,指出国资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管理的办法措施,有力保障了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安全运行。与此同时,按照区委、区政府的要求,严格认定**银行历史不良债务,确保债务消化工作顺利推进。会同有关部门开展“小金库”专项治理,规范有关单位的财务收支。

二是民生资金审计不断丰富。坚持“审计为民”的理念,先后组织开展了滩坑水库移民资金、地方储备粮资金、公交场站建设资金、农业综合开发专项资金、住房公积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等民生资金的专项审计调查。在滩坑水库移民资金审计中发现,某村移用专项资金,审计机关核实后当即责令其上缴移民办,同时,现场审计发现个别地方移民安置房质量不高,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审计及时提出意见,引起了上级重视。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审计中,发现存在农民重复参保、多头报销现象,及时提出《审计建议函》,有关部门已着手整改。农业综合开发专项资金审计促进了全区农业开发项目不断规范,并在全市率先建立了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绩效考评机制。通过民生项目的调查审计,揭露和查处各种违纪违规、损失浪费、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等行为,促进健全公共管理制度,规范资金使用和管理,加强对公共权力的监督和制约。

三是经济责任审计不断加强。进一步发挥审计在权力制约和监督中的作用。20xx年,认真办理了区委组织部交办的的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任务,对12个单位的19名领导干部进行了经济责任审计,查出违规金额27983万元,促使有关单位收缴

应缴未缴资金2347万元。主要有三个特点:1、建立乡镇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全面实施书记镇长同步审计,制订出台了《**区乡镇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办法》,根据乡镇经济发展的现状及乡镇党政领导干部的工作职责和权力运行情况,着重围绕“经济发展”、“财政管理”、“预算执行”、“经济决策”、“廉政建设”五个责任来开展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办法》在区委组织部、区财政局和区审计局组织的乡镇长培训班上进行了事先告知和业务指导,乡镇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2、深化经济责任审计内容。把经济责任审计与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结合起来,先后组织了乡镇“会议费”、“招待费”(简称“两费”)支出、区本级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基层站所慰问费开支等专项资金绩效审计,同时,对“阳光工资”政策执行情况进行了专项调查。审计提出意见建议后,有5篇审计报告和审计信息得到了区领导批示,区委、区政府采纳审计建议,出台规范性文件6个。3、进一步加强了任中审计工作,实施了对2位部门主要负责人和6位乡镇书记镇长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增强审计结果的时效性,更加有利于审计意见建议的整改落实。

四是政府投资项目审计不断推进。针对去年政府投资项目量大面广的特点,科学安排重大项目审计计划。在巩固完善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政府投资项目的审计模式和方法。提前审计关口,审计内容覆盖合同审查、重大变更、竣工决算(结算)审计等环节,基本实现了事前、事中、事后的审计监督。完善重大项目跟踪审计制度,实施杭甬高速通途路连接线、世纪新村安置小区等18个总投资额70多亿元项目的跟踪审计,出具跟踪审计单197份,提出审计建议300多条。在区重点工程项目大嵩围塘工程跟踪审计中,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2100多万元。在甬台温铁路**段拆迁安置工程审计调查中,核减金额8700多万元。在把好项目资金审计的同时,密切关注工程质量,已完成的垃圾填埋场、疾控中心二个跟踪项目工程质量获得“钱江杯”。与此同时,积极配合区纪委等部门开展为期二年的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全面部署开展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审计工作。

㈡审计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按照现代审计的要求,加快审计工作转型,不断创新审计方法,加强审计成果的提炼和应用,提升管理水平。

一是计算机技术在审计业务中应用加快。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能力是现代审计的重要标志,去年,审计信息化工作成效明显,主要体现在

三方面:1、计算机审计工作全面推进。连续四年在审计署AO应用实例优秀奖和计算机专家经验评审中获奖,在全国县级审计系统中保持领先水平。20xx年,入选审计署计算机专家经验4个,5个项目已作为AO应用实例上报审计署,其中有的项目有望获优秀奖。医疗信息系统审计案例获审计署优秀奖,作为全国25个信息系统审计优秀案例之一在审计署信息系统高级研讨会上进行交流。审计项目计算机应用率已达到100%,如在“同级审”中,通过财政预算指标与总预算会计账的数据比对,发现存在部分对企业的政策奖励扶持预算批复资金未及时拨付,通过应纳入国库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与财政预算外专户账数据进行比对,发现上亿元应纳入国库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未全部缴入国库管理。2、乡镇联网审计工作全面实施。乡镇联网审计系统于去年7月通过终验,年底完成全区22个乡镇的联网审计部署,今年1月起正式实施。在区政府和上级审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该系统已取得500多套财务账和200多个银行账号的对账单数据及其他相关业务数据。目前区审计局与各乡镇通过联网审计系统实现了日常交互、疑点发布与反馈,预警模型的审计疑点自动更新。联网审计系统在专项审计中广泛应用,提高了审计人员的工作效率。审计署、省厅、市局听取了工作汇报,给予充分肯定。3、政府投资项目联网审计不断深化。实施了投资联网审计系统功能的第三次升级,实现全部政府投资项目在线审计。目前有790个项目,总投资350亿元实现了联网。该系统在资料收集、网上预约、组织结算,加强投资审计精细化管理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是审计项目针对性持续增强。去年是经济形势最为困难的一年,各级政府为拉动经济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审计工作全力服务于“保增促调”,突出了经济政策落实情况的审计监督。一方面密切关注金融危机对我区经济的影响,把“保增促调”作为20xx年审计工作的首要任务、重中之重来抓。先后组织金融危机对土地出让金收入影响、对中小企业影响、对就业情况影响和对政府负债影响专项审计调查,及时反馈宏观调控措施的贯彻落实情况,为区委、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同时,密切关注新农村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专项审计调查中,发现个别乡镇以平均价购入安置房,而安置时加以楼层、朝向等系数,导致个别安置项目产生较多结余,这与新村建设须按成本价供应的原则不符。同时发现,个别乡镇一些店铺和车库等商业用房未入帐,资产管理存在风险,审计结果引起了上级领导的高度重视。

三是审计成果

运用得到加强。审计成果是审计工作成效的最终体现,也是审计工作水平的综合反映。20xx年,区领导对有关审计情况报告批示20篇次。审计信息工作连续四年被省厅、市局评为先进单位,连续二年被区委、区政府评为先进集体。通过采纳审计意见建议,区政府出台政策文件12个。市委、区委书记寿永年同志在审计局报送的区委办《内参》“审计表明我区渣土管理仍不规范,导致财政资金损失逐年上升”的专报信息上批示,督促有关部门研究此事,加强管理。目前,区城管局已根据审计建议制订渣土处置管理办法,实施后,效果明显。《当前乡镇“两费”支出三个新动向亟需关注》审计专报,毛春阳常务副区长和纪委郑德兵书记分别批示,要求有关部门就审计发现的问题作一次专项检查和调研,完善管理办法。认真做好审计意见和决定的跟踪督查,加大审计结果公告力度,《关于20xx年度财政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审计》、《区规划分局20xx年度部门预算执行情况审计》、《区药监分局20xx年度部门预算执行情况审计》、《区安监局20xx年度部门预算执行情况审计》等4个报告在**区政府网进行了公告。住房公积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收支和管理情况等2个专项审计调查报告在**日报和**区政府网上公告。加强区审计网站建设,及时充实更新网站内容,强化新闻宣传,审计的影响力不断扩大。进一步加强审计理论研究工作,20xx年组织撰写审计论文19篇,其中《国家审计免疫系统在实践与思考》获审计署优秀奖,有4篇论文在省、市“青年论坛”获奖。

四是审计资源不断整合。针对审计机关人员少、任务重的客观实际,注重整合国家审计、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资源。在审计机关内部安排和实施审计项目时,做到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努力使现有审计力量发挥最佳效益。加强与乡镇审计工作的联动,组织开展了乡镇财政同级审和乡镇固定资产专项审计调查,将企业、乡镇和部门内审机构划分成三个片组,定期开展分类交流和培训指导,提升审计人员业务水平,有力地推动内审工作的全面发展。认真开展新一轮政府投资项目协审单位入围招标工作,优选中介机构协同参加政府投资项目审计,提高政府投资项目审计效率。

㈢审计队伍建设全面加强

审计工作要更好地服务经济建设,必须不断提高审计人员的政治和业务素质,以高素质的队伍推动审计工作的质量水平。

一是干部队伍素质不断提升。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认真落实党组中心组学习制度、机关干部学习制度和民主生活会制度,充分发挥 机关支部、工会、妇委会等组织作用,先后开展了集体登山、建国60周年歌咏比赛、读书心得交流等各种形式的文体活动,寓思想教育于干部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中,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不断增强机关的凝聚力,激发审计干部的工作热情。组织了计算机审计业务培训、优秀项目评比及“核查问题能手”、“分析研究高手”、“跟进审计好手”、“计算机审计强手”评选等活动,调动审计人员学习业务知识的积极性,审计干部业务水平不断提高。目前,全局40名在编干部职工中具有高级职称的人员16名,占40%,具有中级职称的人员14名,占35%。

二是党风廉政建设不断加强。认真落实廉政建设责任制,进一步牢固树立拒腐防变的防线,专门召开了机关干部廉政教育会和政府投资项目审计廉政建设会议,邀请区纪委领导到会讲话。通过宣传清正廉洁先进事迹,剖析违法违纪案件,有针对性地对审计干部作出廉洁自律的要求,努力营造干净干事、创新创业良好环境。严格执行审计“八不准”规定。认真落实和完善审计程序公开、审计业务会议、审计质量控制、廉政检查回访、审计执法过错责任追究等规章制度,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监督。20xx年,机关党支部被评为区目标管理先进党组织。

总的来说,过去一年审计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这是区委、区政府和市审计局正确领导的结果,也是全体审计干部职工努力拼搏、积极进取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审计局党组向长期以来一直关心支持我区审计工作的各级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向为审计工作付出辛勤劳动,默默奉献的干部职工、协审人员、内审人员表示崇高的敬意!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工作与区委、区政府和上级审计机关的要求相比还有差距,转变审计理念、创新审计方式的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发挥建设性作用的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推进审计创新、加快审计转型的步伐有待进一步加快,审计队伍的综合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廉政建设仍需进一步加大力度。

二、树立科学审计理念,努力把握新形势下审计工作的方向重点

20xx年是我区加快经济回升、推动科学发展的关键一年,也是冲刺“”、谋划“”的承上启下之年。当前,全球经济环境趋于好转,国内政策环境继续宽松,但宏观发展环境十分复杂,经济复苏的基础尚不稳固。审计工作必须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决策部署,紧跟经济形势发展变化趋势,着眼于发挥审计工作保障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的“免疫系统”功能,把保障和服务我区经济平稳

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进步为主要目标,把关注风险、关注民生、关注绩效和关注责任放在突出位置,把促进体制机制的完善和管理规范作为重要任务,切实履行职能,进一步提升审计工作服务大局的水平。20xx年审计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贯彻落实全国、省、市审计工作会议和区委十二届八次全体扩大会议、全区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积极服务于“三大行动纲领”和“四个优化升级”,立足重点,加快转型,努力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全面提升审计队伍素质,进一步增强审计工作融入大局服务大局的水平。

根据上述要求,今年审计工作要重点抓好四个方面:

㈠注重防范经济运行中的风险

发挥审计机关预防性作用,根据应对金融危机的总体要求和经济形势的变化,把防范财政风险放在突出位置。

一是认真组织实施20xx年度财政预算执行审计。预算执行审计主要涵盖五方面内容:⒈审计预算编制执行总体情况,财政部门是否按照规定要求编制预算和报告预算执行情况,政府预算与部门预算是否一致,财力分配的规范性,部门之间配置的合理性,预算资金实际分配情况,部门结余资金情况,超收收入的安排,新增财力是否按规定用于民生。2、审计预算收入,财政部门直接组织的非税收入的征管和预算收入退库情况,有预算收入的单位部门是否依法及时足额将应缴的预算收入缴入国库。3、审计预算支出,财政部门办理的预算支出是否存在无预算、超预算或向非预算单位拨款以及随意改变支出用途等问题。4、审计预算执行结果及资金平衡,对超过预算较多的收支项目进行原因分析,检查各项结余真实性,关注财政结余资金的绩效。5、审计经济政策执行和转移支付情况,检查中央扩大内需政策在我区执行情况,财政涉企奖励补助资金管理和使用绩效,掌握财政专项转移支付管理使用和区级重大实事工程项目资金拨付使用情况。

二是认真组织开展全部政府性资金审计。1、审计财政管理,检查预算外收入管理,审计财政资金的统筹管理和使用,是否存在银行账户设置多、名目多、账套多问题,检查财政出借资金的规模、方向结构,关注财政政资金安全。2、通过审计摸清全部政府性资金收入及支出结构,评价收入结构的变动趋势,分析影响收入变动的内在因素,通过20xx、20xx、20xx三年预算管理“三个子”指标的对比分析,评价预算管理的改善趋势,提出进一步加强全部政府性资金管理的建议。3、开展政府负债专项调查,掌握负债的规模结构,分析财政

资金存贷款分布的合理性、有效性,组织实施20xx年度土地出让金专项审计调查,重点检查土地出让金征收管理中的问题,特别是是否违规减免土地出让金,有否拖欠土地出让金,是否按规定提取有关基金资金等。

三是认真组织实施部门预算执行情况审计以及乡镇财政的审计调查。对人大确定的教育、贸易、水利等3个部门和下应街道的预算执行情况开展审计,关注部门预算收入的完整性、正确性,公用经费定额的合理性、支出真实性,专项经费的政策性,财政资金的使用绩效等,结合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和乡镇同步审计,实施部门和乡镇的财政审计工作,促进区、镇两级财政运行安全有效。

㈡注重监督改善民生政策措施的落实

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审计工作的基本目标。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惠民政策措施,对群众最为关心的问题,必须加强审计监督,确保政策落实到位。

一是开展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及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实施情况专项审计调查。关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审计,要重点调查有关部门对这项工作落实进展中的履职情况,应享受人员的待遇发放是否到位,是否存在损害人民群众利益问题;关于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审计,重点调查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管理体制和模式,医疗保险信息系统开发应用情况,参保对象缴费与享受待遇,是否存在多头参保、重复报销问题,以及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政策衔接等,通过审计调查促进政策的进一步落实和完善。

二是开展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专项审计调查。通过审计,全面掌握我区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项目实施、资金分配使用、目标落实完成情况,审查中小学校舍安全排查工作是否存在遗漏,工程实施后是否达到标准要求,工程建设资金管理、使用是否合理。力争经过二年努力,切实推进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目标的实现,确保校舍安全,为发展中小学教育,构建和谐社会服务。

三是开展食盐专营政策执行情况专项审计调查。通过审计调查,发现我区当前盐业体制改革中存在的矛盾和食盐专营政策执行情况,提出建设规范有序盐业市场体系的政策和措施,为全省下一步制定盐业体制改革方案提出审计意见建议,确保按期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目标。

㈢注重加强工程领域的审计监督

近年来,随着“三大行动纲领”和一系列“保增、促调、惠民”政策的实施,我区政府主导性投资项目不断增加。今年,要继续加强对政府性投资项目特别是重点项目的审计监督,及时发现和反映问题,提出政策和建议。

一是进一步增强投资项目审计内涵。从宽度上,按照区委、区政府的要求,对相关政府性投资项目实施全覆盖,同时对属于乡镇管理的投资项目加强指导;从深度上,要继续对重大项目及时跟进,实施跟踪审计,全程监督。在关注工程资金审计的基础上,更加密切关注工程质量,为区政府做好参谋。

二是认真开展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审计调查。按照上级审计机关要求,审计调查重点掌握建设领域工程项目投资决策情况,城乡规划和环境保护情况,国家土地政策和矿产资源保护政策执行情况,工程建设招投标情况,工程建设实施和质量管理,物资采购和使用管理以及资金管理和投资控制情况,违规违纪案件线索。通过审计调查,揭示和反映工程建设领域存在的普遍性和制度性问题,从体制、机制层面提出建议,促进完善工程建设领域相关制度。

三是完善中介协审管理。社会中介协审,是目前形势下政府投资项目审计的有益补充,既要充分发挥中介机构的作用,加快项目审计进度,为政府服务,又要加强管理引导,确保审计质量,防范廉政风险。

㈣注重规范权力运行的制约

强化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积极探索和建立完善权力约束机制的办法和途径,争取在评价体系的完善,成果运用的探索上有新突破。

一是认真实施组织部门交办的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项目。进一步把握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和重点,围绕“经济发展”、“财政管理”、“预算执行”、“经济决策”和“廉政建设”五大责任来实施乡镇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力求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继续把经济责任审计同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结合起来,提高财政资金绩效。进一步深化“三审三评”制度,促进干部廉洁从政。

二是完善经济责任审计模式。20xx年,根据上级要求,借鉴有关单位做法,要建立二项制度,第一是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告知制度,在干部任职前告知其应履行的经济责任行为,更好地发挥审计的事前防范和“免疫系统”功能;第二是乡镇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年度报告制度,通过年度主要经济责任指标完成情况,重大经济事项情况,建设工程组织实施情况,单位债权债务情况,内控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情况,个人遵守廉政规定情况及单位遵守财经法规情况等7个方面报告内容,使纪委、组织部和审计机关及时了解领导干部履责状况。

三是探索全部性政府资产审计。按照上级审计机关要求,开展把全部政府资产包括政府性资金的审计纳入乡镇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范畴试点工作,以客观完整反映乡镇经济活动情况。

三、创新转型,全面提高审计管理水平

国家审计的发展必须牢固树立科学审计的理念,并切实用于指导实践,在推进审计创新转型中不断找到结合点,审计创新转型观念要按照经济形势发展的需求,围绕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根据人民群众的需求,大胆创新,积极探索,不断完善审计工作的方法和思路。

㈠强化审计管理的创新,提高审计成果的时效性、针对性、准确性和建设性,增强服务大局的能力

一是积极探索分类管理的审计模式。争取通过审计模式和成果创新,有效提升审计成果的时效性、针对性、准确性、建设性。1、完善以财务收支审计为主体的制约性审计的管理办法,使财务收支审计管理与全部政府性资金审计办法、联网审计管理办法相衔接,依法解决真实、合理性问题。2、创新以专项审计调查为主体的建设性审计的管理方法和成果实现形式,以需求为导向,以成果的有效利用为目标,积极探索多专业融合、多视角分析、多方式并举的审计方式。3、探索以经济责任审计为主体的问责性审计的评价方式和成果运用,努力为以科学发展观考核和评价领导干部服务。

二是认真总结完善审计管理的创新成果,进一步提高审计管理水平。1、强化计划管理。针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和在审计实践中发现的共性问题和倾向性问题,安排确定审计项目,以计划体现审计工作思路,今年在安排项目时,除法定项目与同步项目外,自定项目通过区政府网站和审计网站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体现了审计服务大局、接受监督的工作思路。2、强化审计质量。坚持符合性质量和适用性质量并重的原则,以需求为导向,把满足成果使用需求作为审计质量控制的根本目标。在关键环节、重点问题上强化质量把关,每个项目都要有明确的审计目标,制订科学的审计方案,以提高审计项目的可操作性,强化审计现场管理,灵活运用审计成果的实现形式,确保审计成果为审计目标服务。3、强化资源整合。进一步整合运用国家审计、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资源,在重大项目上形成合力,有效地组织社会审计为政府投资项目审计服务,切实加强机关、乡镇和企业的内审工作,提高内审工作质量和层次。4、强化成果运用。切实增强审计成果的时效性和针对性,加强审计成果的分析提炼,提出建设性的审计建议,及时做好区委、区政府的参谋。5、加强对审计落实情况的跟踪督查。进一步完善审计回访制度,检查审计决定、审计意见和建议执行情况,促进审计意见建议整改和规范,建立审计整改考核机制, 把整改作为审计项目质量评优和对科室考核的重要内容,促进审计组认真抓好审计整改。6、完善审计公告。适当扩大审计公告力度,在完善财政预算执行情况、部门预算执行情况和民生资金审计结果公告的基础上,积极探索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政府投资项目审计公告办法,增强审计结果的绩效。充分运用媒体和网络平台,进一步宣传审计,提升形象。7、加强审计信息和审计科研。把审计信息作为向区委、区政府和上级审计机关反映审计成果,上报发现问题,提出意见建议的重要渠道,继续加大考核激励力度,鼓励广大审计干部职工开展审计科研,不断提高思维创新能力。在这里需要强调一点,就是在加大跟踪审计力度的同时,注意审计风险的防范,要抓住重点项目、重点环节、关键时刻和重点内容,有重点实施跟踪,结合审计机关的实际承受能力和审计人员的技术水平,把握跟踪审计尺度和分寸,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始终保持审计的监督权,不参与决策和管理,到位不越位,规范跟踪审计行为,切实防范审计质量和廉政风险,刘家义审计长在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指出,审计要“突出重点、量力而行、明确责任、防范风险”,切不可认为可以包治百病、包打天下。

㈡强化计算机审计和乡镇联网审计,进一步调动审计干部计算机技术融合审计业务的积极性

近年来,我区审计信息化工作通过广大审计干部的努力,已经走在前列。但是提升发展的空间还很大,与此同时,各地抓信息化的积极性都很高,进步也很快。固步自封,不思进取,很可能会从先进变成落后。今年,我们要继续从二方面抓好信息化工作。

一是强化计算机技术在审计业务中的应用。引导和鼓励审计人员开展计算机审计方法、“三小”软件、行业计算机审计模型的开发评优,争取在审计系统多得荣誉。

二是进一步完善乡镇联网审计。巩固和提升联网审计成果,正确处理好联网审计与经济责任审计等专项审计的关系,确保联网审计为专项审计提供更多的技术支持,进一步解放审计生产力。在应用中不断总结完善,提炼规范,在强化技术攻关的同时,探索研究联网审计的组织方式和管理办法,促进联网审计更加科学规范。通过努力,继续保持信息化工作在全国的领先地位。

㈢深化审计机关自身建设,努力建设一支适应新形势需求、人民信任的审计队伍

建设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通、作风优良、廉洁奉公、纪律严明的审计队伍,是审计机关履行监督职责和推进审计转型的关键。

一是创建学习型机关。领导班子要进一步

加强学习的自觉性和紧迫感,带头学习,持续学习,提高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和领导水平,倡导全员学习、终身学习、全程学习理念。组织开展有利于审计干部身心健康活动,寓教于乐,进一步增强审计机关的凝聚力、战斗力,有计划安排审计业务培训和业务竞赛,大力倡导爱岗敬业的审计文化,把个人学习和团队学习结合起来,把机关党建和审计文化建设结合起来,把学习和审计实践结合起来,不断提高队伍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道德素质。加强审计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加快培育复合型审计人才,全面提高创新思维能力,为审计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高素质的人才。

二是提高执行力。提高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重大决策、政策措施和上级审计机关部署的各项任务的能力,切实将区委、区政府对审计的需求和审计工作实际有机结合起来,着眼大局,在更高层次上把握审计工作的目标,永不懈怠,积极进取。更加重视依法审计,文明审计,坚持讲真话、报实情,维护法律的尊严和审计工作的尊严,不断提高审计成果的时效性、针对性,并经得起历史的检验,更加重视加强整改,完善制度,审计揭示问题更加切中要害,分析原因更加深入透彻,提出的意见建议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对查出的问题整改和审计建议落实的跟踪更加到位,把发现问题和推动整改,完善制度真正结合起来,整体提高审计机关的执行力。

三是加强廉政建设。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努力形成良好的机关作风、和谐的工作环境、规范的廉政制度,以审计别人的需求约束自己,自觉接受各方面的监督,通过征询项目、开放审计过程、公开审计结果,进一步赢得区委、区政府和人民群众的认可和支持。认真贯彻区委关于加强党政廉政建设的各项规定,严格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开展各种形式的党风廉政教育活动,提高审计干部廉洁从政的自觉性。按照依法履职和廉洁从审的要求,查找廉政建设薄弱环节,提出改进工作的措施和方法。关注审计权力运用的主要程序、关键环节、重点部位,建立具有针对性、预防性、有效性的权力约束机制,包括对国家审计和社会审计的监督制约。探索建立委托审计办法,引入第三方审计监督机制,加强对委托审计项目质量的检查。严格执行审计纪律“八不准”等规定,规范审计人员的职责行为。认真落实区委、区政府和纪委建设惩防体系责任的分解牵头和参与工作,发挥审计职能作用。

同志们,20xx年是经济形势最为复杂的一年,也是审计工作创新转型的关键之年,审计工作任务光荣而艰巨。让我们在区委、区

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审计机关的关心支持下,按照上级审计工作会议和区委十二届八次全体扩大会议、全区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要求,认清形势,统一思想,明确目标,振奋精神,进一步履行审计职责,进一步推进审计转型,进一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推动全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审计长审计工作会议讲话 篇5

同志们:

这次全市审计工作座谈会的主要任务是,传达贯彻全国、全省审计工作座谈会精神,部署全市审计信息化建设工作;总结上半年、部署下半年审计工作,动员全市审计机关再接再厉、开拓进取,确保完成全年各项审计任务。刚才,金湖、楚州局介绍了审计信息化建设的做法和经验,其他各局的交流材料已印发给大家,供大家学习借鉴。金湖县局着力抓好“五个坚持”,积极提升财政联网审计等级,扩大了审计预警的覆盖面,缩短了现场审计时间。淮安区局把计算机应用作为年度考核的重要指标,年初确定计算机审计重点项目并全力提供人财物和技术支持,努力探索信息系统审计新模式。在固定资产投资审计方面,淮安区局积极创新组织管理和审计方法,不但有效保证了审计项目质量,而且极大提高了审计工作效率,很值得大家学习、借鉴。下面,我讲三个问题:

一、关于全国全省审计工作座谈会精神

(一)全国审计工作座谈会主要内容。

7月9日至10日,审计署在哈尔滨召开了全国审计工作座谈会。这次会议专题研究审计信息化工作,刘家义审计长作了《加快审计信息化建设步伐,全面提升审计能力和技术水平》的重要讲话,石爱中副审计长作了《总结经验,扎实工作,推动审计信息化实现新发展》的讲话。

刘家义审计长主要讲了三个方面内容:

1.深刻认识加快审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努力适应形势发展需要。刘审计长指出,加快审计信息化建设是适应信息科技高速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推动完善国家治理的内在要求,是提升审计监督能力的重要途径。不管是从日益繁重的审计任务对工作形成“倒逼”的角度,还是从积极适应时代发展潮流、主动转变审计发展方式的角度来看,加快审计信息化建设都是一项需要我们长期坚持的重要举措。刘审计长强调,审计事业发展面临严峻挑战,既有审计任务繁重和审计人员不足的矛盾,又有各单位单兵作战、各自为战难以适应现代审计组织方式的矛盾;既有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与复合型人才结构性短缺的矛盾,又有现有技术水平难以满足海量数据处理需求的矛盾。应对这些挑战,出路只能是加快审计信息化建设,靠人才兴审、科技强审,通过信息化、数字化,提高审计监督能力、过程控制能力、决策支撑能力和机关事务管理能力。

2.围绕审计能力提升和方式转变,扎实有效推进审计信息化建设。刘审计长指出,以提高审计监督能力和实现审计方式转变为核心的审计信息化建设,将成为今后一个时期审计机关一项重要的基础性、战略性工作。进一步推进审计信息化建设,重点是建设、完善和提升“一个中心”、“五大体系”和“五大系统”。“一个中心”即数字化审计指挥中心;“五大体系”即国家电子审计体系、计算机审计方法体系、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国家审计信息资源体系、信息安全保密体系;“五大系统”即审计实施系统、审计管理系统、联网审计系统、移动办公系统、模拟审计系统。逐步形成涵盖决策指挥、现场实施、业务管理、质量过程控制、机关事务管理等各环节的审计信息化、数字化格局,推动审计能力和技术水平提升。一是要着眼协调发展,推进全国审计信息化建设同步提高。各地要在审计署统一规划和组织下,进一步加强探索研究,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主观能动性,找准突破口和主攻方向,走出一条讲求实效、富有特色的审计信息化建设路子。二是要把握目标方向,推进信息化成果转化和审计能力提升。要紧紧围绕审计业务和审计管理实践,将信息化建设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审计能力,促进审计业务能力、审计管理能力和机关管理能力的提升。三是要推进广泛应用,实现审计工作方式的根本转变。主要是推动现场审计向“技术智能型”转变,推动审计管理方式向“集中型”转变。四是要推动信息共享,搞好审计数据资源的开发利用。努力实现审计机关与其他部门之间以及审计系统内部的信息资源共享,推动完善国家审计信息资源体系。

3.进一步强化工作措施,为审计信息化建设提供切实保障。刘审计长指出,在较高的工作起点上提升审计信息化建设水平,需要我们站在宏观、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提高认识,统筹兼顾,用新的理念指导审计信息化建设向更高层次推进。谋划审计信息化建设,重点是处理好长期性与阶段性、统一规划与分类实施、安全性与方便性、适用性与创新性、规范性与灵活性、集中统一与纵横交互、行业性与全面性、团队与个人、行政管理与项目管理、内部与外部等“十大关系”。进一步提高对审计信息化建设的科学认识,强化组织领导,提供资金保障,着力培育人才,抓好经验总结,加强考核指导。

石爱中副审计长在讲话中对今后一个时期审计信息化建设作出了具体部署:一是以推广应用为重点,进一步普及计算机审计;二是以加快数字化为重点,进一步完善审计管理应用;三是以健全机制为重点,进一步推进数据资源建设;四是以提高效能为重点,进一步研究探索审计组织方式变革;五是以改进加固为重点,进一步完善国家审计信息系统;六是以提升信息化素养为重点,进一步用信息化手段提高指挥审计的能力。

(二)全省审计工作座谈会主要内容。

7月24日,省厅在常州市召开了全省审计工作座谈会。赵耿毅厅长作了重要讲话。

1.全省信息化建设取得的成效。

今年5月,我省“金审工程”二期建设顺利通过审计署专家组的检查验收,全省审计信息化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1)强化金审工程建设,大力夯实信息化发展基础。全省五年累计投资1.06亿元,有力保证了“金审工程”二期建设任务全面完成,多项工作名列全国前茅。

(2)强化信息技术应用,有力提升审计工作成效。一是着力推进OA和AO系统应用,“两个百分百”的目标基本实现。二是着力推进联网审计。9个市局实现了专项资金联网审计,33个县级审计机关完成财政联网审计部署。三是着力推进信息系统审计。全省开展了近300个信息系统审计项目,向审计署报送信息系统审计案例72篇,占全国报送篇数的34%。

(3)强化信息化专业素养,打造复合型审计骨干人才。  一是认真抓好AO认证考试培训,全省共2781人取得合格证书,占全省在岗人数的73%。二是积极组织计算机中级培训,全省共有1700余人参加计算机中级培训,1077人取得合格证书。三是创新开展大型数据库和信息系统审计培训。先后举办了4期以大型数据库和网络数据安全为主题的专业培训,培训计算机专业人员和业务骨干近200人(次)。

2.下一步全省信息化建设的要求。

(1)进一步明确目标,强力推进审计信息化工作。要紧紧围绕国家审计信息化发展战略的总体部署,以“金审工程”建设为依托,以深化技术应用为关键,以人才队伍培养为根本,以健全长效机制为保障,积极促进信息技术与审计业务相融合,努力推进审计方式转型升级,全面提升信息化环境下审计监督能力。从明年起,省厅计划用三年的时间强力推进审计信息化工作,力争一年一小步、三年一大步,到20xx年,全面完成我省“”审计信息化发展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努力使我省审计信息化工作继续走在全国前列。

(2)进一步突出重点,扎实抓好审计信息化建设应用。审计信息化要始终不懈地抓好应用。一是突出抓好“一个平台、两个中心”的建设。省厅将抓紧数字式审计分析平台建设,争取到20xx年底,基本形成地税、财政、社保等行业为主体的审计方法体系。同时,切实抓好数据中心和数据交换中心建设,实现审计机关信息资源共享。二是继续深化拓展联网审计和信息系统审计。省厅将积极争取实现与财政、地税等行业的联网审计,适时组织省市县三级互联,力争实现“集中分析、发现疑点、分散核查、系统研究”的审计模式。进一步加大信息系统审计力度,探索和建立IT项目绩效评价指标和评价体系,逐步开展对信息系统的绩效审计。三是积极探索构建电子审计体系和数字化审计指挥中心,推动审计能力和技术水平提升。四是努力推进信息技术在审计工作中的应用,推进审计数字化管理。

(3)进一步强化措施,科学统筹审计信息化发展。一是加强组织领导,“一把手”要成为信息化建设的组织者、推动者、参与者。二是强化教育培训。抓好中高级培训,有重点地引进培养高层次计算机人才。三是做好经费保障。要加强向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汇报和沟通协调,争取各级财政专项支持。为鼓励和支持数字式审计分析平台建设,省厅将积极争取审计信息化建设专项资金,每年对下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助。四是健全完善制度。要结合实际,制定和完善审计信息化建设、应用、管理、考核等相关制度,形成推动审计信息化发展的长效机制。

下一步,省厅将研究制定《江苏省关于进一步推动审计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意见》,适时召开信息化工作会议,细化落实任务。

二、关于全市审计信息化工作

(一)注重应用,审计信息化建设成效初显。

20xx年以来,全市审计机关以贯彻落实“金审工程”二期为契机,狠抓审计信息化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1.审时度势,统筹规划,不断夯实信息化工作基础。

全市审计机关充分认识到加快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坚持不懈抓审计信息化工作,科学规划信息化工作目标,积极推进审计技术方法创新,统筹推进审计业务和审计管理信息化。前期,我们狠抓了人员培训、硬件投入、软件开发,着力夯实信息化工作基础。一是抓好人员培训,提高审计人员计算机审计能力和水平。我们积极推动计算机审计骨干和领军人才的培养,通过多种途径培训,不断提升审计干部计算机水平。派人参加上级机关组织的培训,组织参加AO认证考试,提升全员计算机水平。每年冬训,拿出10天左右时间请专家培训。抽调70多名青年骨干参加审计署计算机中级培训,50多人获得资格证书。采取分类分层的形式,多次组织审计人员参加计算机审计方法培训班、AO案例编写和经验交流会,学习审计项目模板管理、数据采集分析转换等内容,确保从领导干部、中层骨干到一线人员都能按需学习、学有所用。二是抓好硬件投入,为审计信息化建设提供基础平台。在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全市加大审计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市局投入近400万元用于教育培训、硬件建设、软件开发。为保证审计数据分析的顺利开展,全市将各项资源向一线倾斜,为每个处(科)室配备了2台以上台式电脑,及时为审计人员更换了笔记本电脑。通过几年的系统部署和调整,已达到全市审计人员共用一套管理系统、共享一个网络平台的目标。三是抓好软件开发,统筹规划逐年求突破。在熟练使用AO和OA软件的基础上,主动向审计信息化搞得好的地区学习,结合淮安实际,立足高起点,开发了住房公积金和社保基金联网审计平台,实现动态、远程、实时审计。淮安区等六个县区局相继建成了财政联网审计平台。

2.明确目标,多措并举,确保信息化建设顺利推进。

全市坚持“以应用促发展”的审计信息化工作方针,不断优化措施,强力推进审计信息化建设。一是信息化工作高位置。各地将信息化建设列为每年的几项重点工作之一,明确任务与责任,整合人力资源,打破分工界限,实行条块结合重点重抓、狠抓落实。由于组织到位、责任到人,措施切实可行、落到实处,信息化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二是联网审计高起点。经过广泛学习调研,市局于20xx年正式启动联网审计工程。为了节约资金投入、充分利用已有资源,我们选择了在通用联网审计平台上建设住房公积金审计模式,在建设过程中检验平台的通用性,实现1+N的审计模式。通过不懈努力,住房公积金和社保五项基金联网审计平台顺利部署并通过验收,6个县区部署了财政联网审计实施系统。联网审计平台的建成,使我市审计信息化建设向前大大地迈出了一步。今后,市局可根据审计对象情况的变化,通过增加相应模块拓展其他资金的联网审计监督,实现一拖N的效果。20xx年,省厅在淮安召开了全省联网审计专题现场会,介绍了淮安联网审计的工作经验和方法。三是“两个报送”高激励。市局积极探索信息化条件下审计工作有效的组织形式、工作程序和激励机制。大力整合计算机审计力量,加强对计算机审计的指导和考核力度,鼓励总结成功案例,“两个报送”入选审计署、省厅的除在全市表彰外,还给予物质奖励。20xx~20xx年入选审计署审计实例150个,20xx~20xx年入选审计署审计方法44个(详见附件1)。多年来,市局坚持45岁以下审计人员未通过审计署中级考试实行“一票否决”,不得提拔重用;审计项目未使用计算机审计的,不得参与优秀审计项目评比。

3.强化实践应用,不断丰富探索,信息化建设效果明显。

几年来,通过有计划、有步骤、重点的建设,全市信息化建设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促进了审计工作向现代审计的转型升级。一是练兵促能力提升。始终注重审计实际业务运用,全面推开AO和OA两个系统的应用,做到“两个100%”。联网审计平台建成后,立即组织人员开展审计,在审计中发现问题、完善系统、提高能力。目前全市审计人员都基本掌握了AO和OA交互使用,被审计单位电子数据的采集已经成了审计项目开展的基础,审计人员对于两个软件的态度已经从早期的不愿使用到现在的离不开。二是运用促审计质量提高。提前谋划,合理安排,分年度将OA功能运用到审计工作的各个方面。自20xx年起,所有审计项目统一在OA平台上运行,并适时进行OA-AO交互。住房公积金和社保基金联网审计系统部署完毕后,市局先后开展了5次联网审计,发现了问题,提出了建议。被审计单位对审计意见很重视,不但对审计提出的问题逐一排查,还举一反三地查找其他存在的问题,联网审计效果初显。20xx~20xx年,全市借助AO、OA系统和数据分析平台,在地方政府性债务、社保资金等“一条鞭”项目中“小试牛刀”,效果非常明显,审计工作质量和效率极大提高。三是创新促审计成果提高。20xx年将建局以来的档案电子化,审计人员通过OA申请查阅电子档案。市局开发运用了机关绩效管理系统,把多项指标并入一套考核体系;把对结果考核变为对全过程考核,促进个人绩效和组织绩效不断提升;还开发运用了审计风险管理软件,完善了法规库。近几年,我市信息化工作取得较为可喜的进步,在省厅年度考评中多次获奖。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市审计信息化建设与形势的发展、上级的要求和审计工作转型升级的内在需求相比,仍存在不小的差距;与审计信息化建设先进地区相比,还需要加快建设和应用步伐。对此,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尽快加以解决。

(二)突出重点,扎实抓好审计信息化建设应用。

同志们,全国、全省审计工作座谈会,为我们进一步做好审计信息化工作提供了有力指导。全市审计机关要以此为契机,认真贯彻落实全省审计工作座谈会精神,鼓足干劲、再接再厉,全面提升我市审计信息化工作水平。

1. 全市“”审计信息化工作目标。

按照审计署、省厅要求,“”期间我市审计信息化工作明确如下目标:

一是突出抓好“一个平台、两个中心”的建设。

把数字式审计分析平台建设摆在全市审计信息化建设的首要位置,制定淮安审计数据建设规划,进一步完善和充实审计数据库,提升数据资源建设的规范化水平,为审计业务、审计管理和领导决策提供有效支持。

紧跟审计署、省厅数据中心的建设步伐,切实抓好数据中心和数据交换中心建设,推进审计机关业务协同和资源共享,促进信息化建设的集约、节约、共享,实现审计组织方式的转型升级,为逐步实现中央、省、市、县四级审计业务协同、信息资源共享奠定基础。争取到20xx年底,基本形成各类专业审计尤其是住房公积金、社会保险、地方税收、财政等数据大集中行业审计数据的存储、处理与管理。积极建设市级审计交换分中心,满足我市各级审计机关之间以及与审计厅之间的信息资源交换共享,为市局和县(区)局提供实施远程审计的数据条件。

二是继续深化拓展联网审计和信息系统审计。

市局积极争取实现与政府预算执行、税收等部门系统的联网审计,进一步完善与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的联网审计;县级审计机关在财政联网审计的基础上,进一步开拓审计思路和审计模式,努力构建一个实时监控、动态审计监测系统。市局要积极探索和创建对若干行业、系统的市级数据大集中和市、县两级审计机关联网审计,力争实现“集中分析、发现疑点、分散核查、系统研究”的审计模式。在条件成熟的基础上,市县审计机关配合省厅完成省级数据大集中环境下的省、市、县三级审计机关联网审计。市县审计机关每年都要开展有代表类型的信息系统审计项目,进一步提高审计效能。

三是积极探索构建电子审计体系和数字化审计指挥中心。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要大力推进国家电子政务建设,推动重要政务信息系统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建立完善行政审批、信息公开、网上信访、电子监察和审计体系。”审计署《关于进一步推进审计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意见》也明确提出,要“探索构建国家电子审计体系和数字化审计指挥中心”。全市各级审计机关要从审计工作实际出发,借鉴信息化和电子政务建设的成功经验和做法,逐步建立对宏观经济和调控政策信息、审计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信息、审计项目实施和成果信息、审计质量控制和管理信息等审计决策支持信息的数字化,创建审计决策支持数字化模式,不断提高审计决策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探索研究构建电子审计体系和数字化审计指挥中心,推动审计能力和技术水平提升。

四是努力推进信息技术在审计工作中的应用。

要把数字式审计分析平台、AO系统、计算机审计方法体系等,实实在在地应用到各项审计工作中,促进审计信息化与审计实践相结合,防止信息化与审计业务“两张皮”。要深入应用OA系统,不断推进审计管理数字化,逐步建立对审计计划项目编制、资源配置、执行调控、组织管理、审计信息、成果统计、结果跟踪、审计公告、项目归档、成果利用等全流程管理环节的数字化,实现审计资源配置、审计项目过程控制、审计档案管理、审计成果利用等全过程的数字化管理,创建审计管理数字化模式,不断提高审计管理质量和水平。逐步建立对审计项目方案、审计记录与取证、审计报告与审计决定、审计业务质量检查等全过程审计复核与审理的质量控制数字化,创建审计质量控制数字化模式,不断提高审计项目质量和水平。充分运用审计署构建的全国审计机关信息即时交互系统,实现各级审计机关之间的主题信息交互、审计机关对审计现场的业务指导,创建审计业务管理和审计项目组织的扁平化模式。

2.近期审计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工作。

对照《江苏省审计机关信息化工作考核暂行办法》,目前要着力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在今年底全市符合条件的审计人员应全部通过AO认证考试,尚未通过审计署中级培训人员在近1~2年内安排学习培训。市局要有1名以上人员取得CISA证书;全市计算机专业及信息系统审计培训参培率达100%,市局通过计算机中级考试人员占全员比重达50%,县区局通过计算机中级考试人员占全员比重达30%。

二是实现“双百”目标,审计业务质量控制和审计机关流程管理数字化。要求全市实施的所有审计计划项目都要用AO开展现场审计,利用OA进行审计管理,严格按照两个系统的使用规范,确保审计作业过程各个环节及相关资料在AO和OA中进行交互,实现审计质量控制全过程的数字化、网络化。

三是开展信息系统审计、A0应用实例征集、计算机审计方法编写。在完成市局下达的年度信息化工作目标任务的同时,市局各业务处室及每个县区局每年至少出1~2个信息系统审计精品、优秀A0应用实例和审计方法,并能实实在在地应用到各项审计工作中,促进审计信息化与审计实践相结合。信息系统审计项目在审计成效上,至少要有一个信息系统审计报告被领导批示,或移送线索被司法机关、纪检监察部门立案,或受到审计署、省厅表彰。

四是联网审计有序推进。所有县区联网审计的软硬件设施在1~2年内配置到位,并逐步扩大联网审计范围,充分发挥联网审计系统的采集、交换、转换、传输、预警和分析功能,从而达到及时采集数据、及时预警分析、及时评价揭示、及时督促整改实现审计关口的前移目标。市局和有条件的县区局每年至少要有一个联网审计项目并且在实施过程中要保留项目档案和数据库日志;在审计成效上,审计报告被领导批示或移送线索被司法机关、纪检监察部门立案或受审计署、省厅表彰。

五是市局在联网审计平台的基础上完成数字式审计分析平台建设并开展4个以上行业审计业务,完成数据中心、交换中心建设。

六是市局在审计业务和审计管理数字化中要积极开展审计创新,开发软件系统,承担省以上科研项目,参与省以上制定计算机审计的技术标准、数据规划、方法体系、操作指南。

三、关于今年的审计工作

(一)重点突出,上半年各项工作顺利推进。

今年以来,全市审计机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全面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充分发挥审计保障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的“免疫系统”功能,各方面工作取得了新成效。1-7月,全市完成审计(调查)项目628个,查出违规金额1.23亿元,管理不规范金额50.30亿元,核减工程价款11.75亿元;审计处理后,归还原渠道资金或调账处理金额13.67亿元;提交审计报告、信息1435篇,被采用804篇次。审计指出的问题、提出的意见和建议绝大部分被采纳,有效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是全力以赴,及时高效完成了署省“一条鞭”审计项目。1~7月,已经完成上级审计机关安排的社保资金审计、地税系统财政收支审计、水利建设资金审计、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情况专项审计调查、市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跟踪审计、世行贷款农灌三期项目审计等“一条鞭”项目。其中,社保资金审计更是举全市之力,审计人员加班加点,历时近4个月,基本摸清了全市情况,揭示了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合理化审计意见和建议。对上述项目中审计发现的问题,市县两级政府都及时召开会议,责成有关部门落实整改。由于我市社保资金审计组织得力、审计质量高、效果好,被省厅评为全省组织工作先进单位。

二是积极创新,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和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继续深化。全市审计机关坚持“大财政”审计理念,紧扣财政资金的分配、使用和管理等环节,加大对财政资金、专项资金、转移支付资金等使用效益情况的审计力度,财政同级审相继完成,取得较好效果。进一步完善全程跟踪审计制度,围绕淮安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建设开展工程跟踪审计,对投资130亿元的158个建设项目实施了全程跟踪审计,促进减少或节约投资5.17亿元;完成了423个工程竣工决算(结算)审计,核减工程造价6.58亿元。各地积极创新审计方式方法,进一步加强审计质量控制,充分发挥审计监督职能作用,努力提高项目建设管理水平和投资效益。

三是注重质效,机关“人、法、技”建设进一步加强。强化教育培训,提倡在职学习,实现了审计人员思想政治水平和业务技能素质的双提高。结合审计实际,对制度规范进行修订完善,量化工作目标,责任落实到人,健全内部约束机制,切实调动审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狠抓质量建设,落实审计规范,依法文明执法,强化审计复核与审理,防范审计风险。加强机关行风、软环境和效能建设,寓服务于监督之中,深化101%服务,创建文明机关,树立公正廉洁审计形象,营造了风清气顺审计环境。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审计工作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是审计工作的开拓创新力度不够大;审计人员大局意识、宏观视野还不够开阔;部分工作、部分人员工作效率有待进一步提升。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切实加以改进。

(二)进一步强化措施,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要圆满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下半年工作还很艰巨。大家要正确认识形势,坚定发展信心,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以创新的精神和务实的作风,推动审计工作又好又快发展。为做好后五个月工作,我提四点要求:

一要紧盯工作目标,加大审计力度,全面完成各项审计任务。一是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下半年的任务还很多,“一条鞭”审计、经济责任审计、专项资金审计、政府投资审计、绩效审计都要抓紧抓好,注意提高质效,力创精品。绩效审计工作意见已经印发给大家,各县区局、市局各部门都要按要求着力打造1个独立型重点绩效审计项目。二是要进一步做好社保资金审计后续工作,加强跟踪检查,督促做好审计整改工作。

二要加强质量控制,提高审计效率,不断提升审计工作水平。一是严格依法审计,提升审计业务质量。要继续搞好业务培训,认真执行审计法、审计法实施条例、江苏省审计条例等,不断提升审计工作水平、扩大审计工作成效。要切实强化质量意识和风险意识,加强项目复核审理,坚持实事求是,注重证据,进一步提高审计工作质量、拓展审计工作深度,确保审计结果准确,降低审计风险。二是落实省厅各项考核要求,提高审计工作水平。省厅的综合考核及相关配套办法已下发,希望大家围绕综合考核办法内容和审计工作重点,找准推动工作的抓手,变压力为动力,通过考核促工作、提水平、谋发展,在全市审计系统营造创先争优,比作为、争一流的工作氛围。

三要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夯实审计基础,不断加强机关自身建设。一是加强学习培训,进一步提升审计队伍素质。要不断适应新形势、学习新本领、增长新才干,尤其要提高了解大局、把握大局、服务大局的能力,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开展工作,主动对接党委、政府决策部署实施审计,努力提升审计监督层次。党的召开后,要认真组织对会议精神的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二是加强廉政教育,树立审计队伍良好形象。按照“从严治理审计队伍”的要求,进一步强化审计纪律和机关管理,维护审计队伍清正廉洁的良好形象。

四要积极创先争优,打造新型审计文化,深入开展文明行业创建活动。一是打造新型审计文化。要进一步弘扬审计精神,深入开展“学习伟人周恩来,践行‘五德’作表率”拒腐防变教育活动,树立审计人核心价值观,努力构建与时代相吻合的审计价值体系。二是认真做好全市审计系统文明行业创建活动。为加强对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市局已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在座诸位都是成员,大家要各司其职、上下联动、共同搞好创建,力争通过市文明委的考核验收。

同志们,下半年的任务依然很繁重,我们要按照全省、全市审计工作座谈会精神,创新创优,强力推进审计信息化建设,尽职尽责,确保完成全年审计任务,进一步开创全市审计工作新局面!

赞助商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