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活动类演讲稿 > 开闭幕词 > 生产现场会上的讲话材料(通用5篇)

生产现场会上的讲话材料(通用5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45W 次

生产现场会上的讲话材料 篇1

同志们:

生产现场会上的讲话材料(通用5篇)

马上就是“惊蛰”了,省政府于2月24日在南充召开了全省春耕生产现场会,就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1号文件和省委九届六次全会及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推进粮油高产创建活动及农业科技大培训、大示范、大推广“三大行动”和当前春耕备耕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为使我市今年的粮油生产夺得丰收,下面我就我市春耕生产讲三点意见。

一、准确把握今年春耕生产形势

今年是我市“5.12”地震灾害后,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实现灾后恢复重建的关键之年,做好今年农业工作意义十分重大。一年之计在于春。春耕备耕是一年中季节性很强的关键时节,是全年农业生产的基础环节,是我市能否实现避旱夺取农业增产增收首要时节。小春作物的田间管理特别是以小麦条锈病为主的病虫防治和适时的肥水管理及春马铃薯种植落实直接关系到小麦粮油生产目标的完成,大春作物的播栽直接影响全年粮食生产和农民增收。抓好了春耕生产,就抓住了全年粮油发展的关键,就把握了全年农业生产的主动权。我们一定要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抓好当前春耕生产的重要性,准确把握今年春耕生产形势,切实增强抓好春耕生产的主动性。

搞好今年春耕生产,有很多有利条件。一是“三农”工作受到高度重视。党的xx届三中全会开启了农村改革发展又一个新时代。省委九届六次全会和全市农村工作会,对新时期我市农业农村工作作出全面部署。中央和省委出台了一系列更加有利于“三农”工作的政策措施,社会对“三农”的关注度进一步提高,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力度进一步加大,“三农”工作环境更加良好。二是扩大内需和灾后重建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把农业基础设施作为投入重点,把支持“三农”作为增加投资的重要取向,直接惠及农民的投入大幅增加。灾后恢复重建形成巨大的投资拉动,是我市农业加快发展的特殊优势和强劲支撑。三是春耕备耕工作扎实。目前全市工程蓄水较好。农资调运储备动手早、行动快,春耕生产所需的种子、化肥、农药、农膜等货源充足。形式多样的技术培训和指导服务广泛开展,良种良法入户到田在更大规模、更广范围深入推进。

但今年春耕生产面临一些不利因素,切不可掉以轻心。一是对当前小春生产存在的问题不可忽视。受冬暖、高湿、 多雾天气及菌源丰富等多种因素影响,小麦条锈病今年在我市全面发生,发病面积达22万亩,是去年同期的5倍,病害程度是20xx年以来最严重的一年,对夺取小麦高产和提高品质构成严重威胁。二是对农产品价格徘徊下行、农业生产费用大幅上涨的影响不可低估。去年二季度以来,生猪等畜产品价格和油菜籽价格下降,全市农产品价格回落明显。而另一方面,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持续上涨,机械作业费、人工成本等大幅提高。农产品价格下降和生产成本增加,可能挫伤农民投入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同时,一些地方特别是地震重灾区一些农民资金短缺,劳动力紧张,很难备齐生产资料,直接影响到春耕备耕。三是对干旱等自然灾害构成的威胁不可轻视。去冬特别是今年1月份以来,我市大部分地区降雨偏少,气温持续偏高,大部分地区较常年同期偏高5-7℃。剑阁、苍溪旱情仍在持续发展。当前正值小春作物营养生长与生殖发育并进阶段,是需水的关键时期,若短期内无有效降水,将导致作物生育进程受阻,给产量带来严重影响。此外,春季气温波动大,因“倒春寒”造成大面积烂秧死苗的威胁也不可小视。

总之,我们要正确分析和把握当前春耕生产形势,切实增强紧迫感、危机感和责任感,坚决打好春耕生产这一仗,为实现全年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着力抓好春耕生产各项工作

农时一刻值千金,各级各部门要紧急行动起来,加大工作落实力度,周密部署,精心组织,全面抓好春耕生产各项工作。

(一)突出抓好小春病虫防治和田间管理。针对今年我市小麦条锈病呈现发病早、蔓延快、范围广、病点多、程度重的严峻形势,各地务必引起高度重视,扎实抓好以条锈病为重点的小春病虫防治和以肥水为重点的田间管理。一要加强监测预警。在组织技术力量对条锈病常发区、易发区、重发区进行重点检查的同时,做好全面普查和系统调查,认真落实病虫害汇报制、趋势会商制、值班制和预警制,指导发病地区及时防治。二要抓住防治关键时期和防治重点。抓住早春点片发生阶段和发病初期防治,实行“发现一点、防治一片”,有效封锁和控制中心病团和中心病田,控制病害的流行。三要强化统防统治。结合开展粮油高产创建活动,充分发挥村级植保专业合作组织的作用,提高防治的组织化和专业化程度,确保防治效果。

(二)突出抓好春播育苗。一要抓好“四苗”落实。大春要增产,苗子是关键。要把育足育好水稻、玉米、红苕、蔬菜“四苗”,作为春耕生产当前的重点来抓。二要抓好面积落实。有面积才有产量。各地要按照市农业局《关于20xx年大春生产意见》要求,层层分解落实面积任务。三要抓好避旱农业措施的落实。要不断深化避旱农业的理念和内涵,坚定不移的走避旱农业之路,及早谋划,未雨绸缪。要切实扩大早玉米生产,抓住今年春季气温回升快的有利时机,适时早播、早育、早栽、早管,力争全市早玉米面积再上台阶。要狠抓“三田”改旱,坚持把高塝望天田、漏筛田和无水源保证的两季田及早改种旱作,扩大玉米、红苕、豆类等耐旱作物面积。合理调整作物布局,落实宜粮则粮、宜经则经措施,变对抗性生产为适应性生产。大力推广抗逆性强的耐旱作物品种和节水栽培,覆盖栽培、化学调控等抗旱避灾增产关键技术。制定科学抗旱方案,突出抗旱针对性和时效性,因天因地因苗进行分类指导,实行科学抗旱。四要抓好农资供应和市场监管。抓紧做好种子、化肥、农膜、农药等农资的储备、调剂和调运,满足生产需要。加强农资市场监管,严格监控农资价格,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资等违法行为,净化农资市场,维护农民利益。

(三)突出抓好科技推广。农业部将今年确定为“全国农业科技推广年”。各地要切实把依靠科技提高单产、提高品质、提高效益作为农业生产的重大措施,进一步加大农业科技推广力度。一要抓好培训指导。要充分利用广播、报刊、电视、网络等媒介,采取召开现场观摩会、开展科技赶场、开办科技讲堂、举办培训班、印发“明白纸”等形式,广泛开展技术培训。要派出科技人员,开办专家讲座,进村入户到田,进行技术指导和服务,解决技术难题。二要搞好示范带动。要以粮油高产创建、粮食作物良种良法入户到田工程、农业科技“三大行动”、良种补贴和测土配方施肥等项目为载体,层层抓点示范,做到县有示范区、乡有示范片、村有示范点、社有样板田。三要创新推广机制。农业行政、科研等部门要加强协作、密切配合,行政部门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实行包片指导,农技人员包户联系、分区域包片落实。

(四)突出抓好春灌用水。今年全市蓄水情况较好,截至1月底,全市各类水利工程蓄水量达到2.8亿多方,较常年持平。但地区之间不平衡,山平塘蓄水较上年差。各地要抓住江河来水和降雨过程等各种有利时机,采取堵溪截流、拦河扎堰、引水入库、入塘等有效措施,尽可能多提水、蓄好水。继续抓紧冬春农田水利建设的扫尾和病险震毁工程的修复,尽快恢复工程的蓄水和通水功能。积极引导农民群众实施集雨节灌工程,大力发展户办、联户办等小微型水利工程,提高旱片死角应对旱灾的能力。要抓紧做好提灌机具检修,及早协调解决好提水的油、电供应,满足提水抗旱保灌需要。要坚持开源与节流并重,大力推广现代节水农业技术,积极发展节水农业。水利部门要切实履行对水资源统一管理的职能,完善管水机制,明确放水、供水审批权限,把有限的水资源管好、用好。

(五)突出抓好特色效益农业发展。要坚持一手抓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一手抓特色效益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首先要打造特色农业产业化基地。坚持市场导向,按照良种化、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的要求,突出抓好马铃薯、茶叶、“双底”油菜、水果、蚕桑、蔬菜(食用菌)等特色优势产业发展,重点建设脱毒马铃薯、无性系茶叶、 “双低”油菜、集约化蔬菜等良种繁育基地和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益的生产示范基地,做大做强一批产业基地,打造一批农业特色产业园区,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其次要加快推进农产品优质化进程。大力调整品种品质结构,力争全市今年国标三级以上优质稻达到75万亩、优质专用玉米60万亩,优质水果、名优茶叶、精细蔬菜的比重分别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通过努力,确保种植业对农民人均增收的贡献率不下降、努力有提高。

三、切实加强春耕生产及农业农村工作的组织领导 农业农村各项工作任务繁重,各地各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切实加强对春耕生产的组织领导,统筹抓好农业农村各项工作。

一要强化组织领导。这次会议后,各级党委、政府都要对抓好春耕生产进行再研究、再部署,主要领导要亲自过问,分管领导要全力以赴。要认真落实粮食生产行政首长负责制,坚持粮食增产目标不动摇,将粮食面积产量任务纳入政府目标考核内容,加强督查督办。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带着对农民群众的深厚感情,花更多的精力深入基层,切实解决好农民群众最盼望、最急需、反映最强烈的突出问题,把春耕生产各项措施组织好、落实好。

二要强化政策落实。今年的中央和省委1号文件,政策“含金量”高,支农惠农力度大,为农业农村发展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各地各部门一定要深入学习、深刻理解、认真贯彻。要把政策交到农民手里,让他们了解掌握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购臵补贴、农资综合直补、最低保护价收购等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具体内容。要加强监督检查,确保政策执行不走样,给农民的实惠不“缩水”。今年中央首批安排我市的17440万元农资综合直补和2476亿元粮食直补资金,已于2月23日由市财政局、市农业局下达各县区,各县(区)要及早、尽快将这两项补贴资金足额兑现到农户,必须在4月10日前全部落实到位,以保护和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中央和省其它项目资金下达后,各地也要及时拨付,安排到项目,确保关键时节用得上。同时,各地要结合自身的财力实际,尽最大努力增加对“三农”的投入。

三要强化协调配合。农口各部门和涉农部门要进一步强化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各司其职,加强配合,形成支农助农的合力,打好春耕生产总体战。农业部门要组织动员农民群众全力抓好小春病虫害防治和大春抗旱抢育抢栽;水利部门要进一步做好水文监测预报和水资源调度与管理,确保春灌用水;气象部门要进一步抓好气象、森林火情的预测预报和人工增雨作业;财政部门要抓好政策性资金的按时足额拨付;林业部门要进一步加强森林防火和春季造林绿化工作;畜牧部门要切实做好重大动物疫病的集中免疫、疫情监测预警和重大疫情的应急处臵;农机部门要切实做好相关农业机械机具的示范、推广和供应工作。供销、粮食、金融、电力等部门要及时提供物资、技术、资金、信息、电力等服务,确保春耕生产顺利进行。

同志们,农时催人,农事逼人,各地各有关部门一定要抓紧抓好春耕生产和农业农村各项工作,努力为实现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作贡献,为促进灾后恢复重建和全省又好又快发展作贡献。

生产现场会上的讲话材料 篇2

同志们:

当前,全县小春生产已进入播栽关键时期。今天,县委、县政府组织召开这次专题会议,主要任务就是贯彻落实省市小春现场会精神,动员各级各部门立即行动起来,全力打好小春播栽硬仗,为夺取明年小春丰收、实现全年增产打下坚实基础。刚才参观了小春现场,听瞿河乡李乡长作了交流发言,农业局的同志安排部署了小春工作,很好,我完全赞同,请同志们认真落实。下面,我讲六点意见。

一、客观估价形势,增强责任信心

今年我县的气候可以说是风调雨顺,农业生产形势很好,粮油增产几成定局。预计全县粮食总产可达46.51万吨,比上年增产0.62万吨,增长1.4%,其它经济作物亦保持了较好的发展势头。这些成绩的取得,主要得益于各级党政领导的重视,得益于强农惠农政策的落实,得益于粮油高产创建活动的广泛开展。但大家也应清醒地认识到,目前农业生产依然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主要是我县人多地少的矛盾越来越尖锐,耕地面积刚性减少趋势不可逆转,依靠扩大面积来增加产量的空间极其有限,近年来极端天气事件频发,自然灾害等不确定因素对农业生产造成的影响和损失也呈逐年加重的趋势。同时也应看到国家政策面向好、中央强农惠农力度加大(今年全国支农资金预计要超过1万亿元)、粮油价格涨幅较大、农资市场平稳等许多有利条件。因此对于明年小春生产,各地要进一步增强主动性,坚定信心,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以奋发有为的精神和扎实有力的举措,毫不松懈地抓好当前的小春播栽工作,奋力夺取明年小春丰收。

二、明确工作思路,确定目标任务

我县小春粮食已连续八年实现增产,油菜籽总产也实现了“十连增”,创历史最高纪录。根据市场供需和农民种植意向,20xx年我县小春生产的总体思路是:稳定面积保产量,分类指导调结构,技术配套攻单产,创新模式增效益,提升品质促增收。具体目标是:小春粮食作物播栽面积稳定在47.6万亩,与去年持平;总产力争达到15.9万吨,比去年增加0.2万吨。其中,小麦面积保持39.9万亩,总产13.8万吨,比上年增加0.1万吨;洋芋3.7万亩,与上年持平,总产1万吨,比上年增加0.1万吨。油菜面积10.8万亩,比上年增加0.2万亩,总产力争达到2.2万吨,比去年增加0.2万吨。加快发展蔬菜(含食用菌)、中药材等特色效益产业。力争小春种植业为全县农民人均增加纯收入50元以上。围绕上述目标,各乡镇、各农口部门要紧急行动起来,认真抓好强农惠农政策落实、面积落实、品种落实、技术落实,做好示范带动、订单种植、农资市场监管等重点工作。

三、调整种植结构,稳定播种面积

20xx年全省小春生产现场会于10月17日在阆中市召开,会上提出了“一调三增三提高”的结构调整总体要求,即适当调减小麦面积,增加冬春马铃薯、油菜、秋冬蔬菜面积,提高单产、提高品质、提高效益。加强分类指导,科学调整种植结构,千方百计稳定小春作物播种面积。一要调整结构稳定面积。我县20xx年要保住去年的小麦面积种植39.9万亩,稳定发展稻田油菜,适度扩大低台位旱地油菜种植面积。二要改革模式稳定面积。因地制宜推广“双五田”(稻/菜/芋模式,实现粮食亩产500公斤以上,产值5000元以上)、麦/玉/豆,麦//菜/玉/苕//豆,麦//芋/玉/苕//豆等高产高效模式,既增粮又增收。三要减少撂荒稳定面积。要加强耕地使用管理,认真落实撂荒耕地责任追究和惩戒制度,加大土地规范有序流转力度,推行“代耕制”等有效模式,尽力减少耕地撂荒。四要依靠农机稳定面积。要加强农机技术推广应用,搞好农机技术培训,提高农机化水平,减轻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成本,调动农民种植小春作物的积极性。

四、深化高产创建,着力提高单产

提质增产增效,科技为先。在技术推广上应狠抓优质品种推广,加大旱地规范化改制力度,认真落实配套增产技术。要抓住小麦最佳播期,搞好药剂拌种,实行精量播种,大力推广小麦控量机播技术,切实抓好两季田开沟排湿,促进平衡增产。大力推广马铃薯脱毒良种、垄作栽培、适期带芽播种、覆膜防冻、测土配方施肥等技术。大力推广油菜适期早播、培育壮苗、中苗早栽、合理密植、测土配方施肥、增施硼肥技术。蔬菜重点抓好集中育苗,推广营养钵护根育苗技术、绿色防控技术和设施规范化栽培技术,合理轮作和间套作,提早上市。大力推广免耕节本高效技术,加强病虫草鼠湿害防治,将病虫草鼠的危害损失控制在5%以下。

粮油高产创建是依靠科技提高单产的有效途径,是农业科技推广的重要平台,是落实粮食行政首长负责制的关键举措。20xx年县农业局在瞿河、金鹤、青岗等乡镇分别实施了小麦、玉米、水稻高产创建示范片37043亩,小麦最高亩产达567.7公斤,玉米最高亩产达681.65公斤,水稻最高亩产达793.6公斤,我县的水稻高产创建被《四川日报》9月1日进行了专门报道,并编发了《好技术,关键要落地》的编辑点评。各乡镇要认真总结20xx年粮油高产创建取得的经验,在坚持政府推动、政策调动、示范带动、服务指导等成功做法的基础上,以更加有为的姿态,更加有力的措施,扎实推进20xx年小春粮油高产创建工作。要按照“连片成线”的总体要求大力开展小春粮油高产创建活动,集中连片创建平均亩产400公斤小麦、200公斤油菜、20xx公斤鲜马铃薯示范片。各乡镇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制订工作方案,配套落实创建资金,完善考核制度,加大宣传引导,提高小春粮油作物单产水平。

五、狠抓订单农业,建好产业基地

各乡镇要高度重视农业产业化经营,突出抓好订单生产,农业部门要积极主动与相关部门、农产品加工企业搞好协作配合,帮助企业建立优质无公害订单生产基地,大力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努力提高组织化程度,培育营销大户,切实加大农产品营销力度。当前重点是推动“双低”油菜、专用小麦、设施蔬菜的产业化经营,实行统一供种,集中成片种植,优价单收、单储、单加工。计划全县专用小麦订单面积达到5万亩,优质油菜订单面积达到10万亩,马铃薯商品率达到50%,蔬菜订单面积3万亩,水果订单面积2万亩。各乡镇要认真贯彻《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的意见》(川府发„20xx‟21号),落实目标任务,在准确把握建设标准的基础上,为全县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布好局、开好头、起好步。

六、加强组织保障,确保目标实现

小春增产,全年主动。各地要充分认识抓好20xx年小春生产的重要性和艰巨性,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狠抓措施落实。一要强化政策落实。要认真落实国家小麦、油菜良种推广补贴、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农机购置补贴以及政策性农业保险等强农惠农政策,按照中央和省上实施方案的要求,加强项目管理,认真组织实施。中央新增产粮(油)大县奖励资金要全部用于粮食、油料产业发展,重点支持新品种、轻简化集成技术试验示范展示及推广、开展优质高产示范创建等工作,各乡镇要强化政策落实,确保政策落实不缩水、不走样。二要强化目标管理。严格实行粮食行政首长负责制,县政府将把小春生产主要指标列入乡镇和有关部门的目标考核内容。三要强化资金投入。各乡镇要认真落实《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确保粮食安全的决定》(川府发„20xx‟32号)文件精神,切实加强粮食生产扶持力度,加大财政投入。财政及相关部门要对近年来各项支农资金,特别是项目专款使用情况及效果进行一次检查,确保专款专用。四要强化农资监管。

农业部门要积极会同工商、质检等部门,加强农资市场监管,强化农业综合执法,组织开展农资打假专项行动,保护农民利益。五要强化技术服务。通过实施国家有关科技项目组织广大农业科技人员进村入户,加强技术培训,进行分类指导,实行政策、技术、物资配套服务。

同志们:小春不小,事关全年。小春播种时间集中,农事季节打逗。各级各部门要尽快行动起来,认真贯彻好这次会议精神,全力抓好当前小春播栽工作,为实现明年小春增产增收及全年目标而努力奋斗!

生产现场会上的讲话材料 篇3

同志们:

这次全县蔬菜生产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26号、40号、省政府46号文件精神和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强化措施,切实抓好蔬菜生产,保障市场供应和价格稳定,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深化认识,切实增强促进蔬菜生产发展、保障市场供应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近年来,在市场和政府推动下,我县蔬菜生产保持了稳定发展。20xx年,全县蔬菜种植面积达到6.19万亩,产量达到4.32万吨,通过市场调剂,基本实现了周年均衡供应。

但是,我们更应看到,一是蔬菜价格持续上涨,居高不下,引起社会广泛关注。20xx年以来,蔬菜价格持续上涨,年均涨幅10%左右,今年涨幅进一步加大。据统计分析,1-10月份蔬菜平均价格同比上涨21%,10月份同比上涨31%,是食品类中涨幅最大的。蔬菜等食品价格大幅上涨,增加了中低收入群众生活负担,增加了政府管理通胀预期的压力,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处理不好将会带来放大效应,甚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大局,对此,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二是我县蔬菜自给能力低。随着城市的扩容,岚皋县城人口已增加到3.7万人,常年流动人口2万余人,每年要消耗新鲜蔬菜1040万公斤,县城周边自产自销的仅为150万公斤左右,只占总需求量的14%,全县(集镇)每年需要新鲜蔬菜2500万公斤,而目前全县标准化蔬菜种植面积不到20xx亩,本地可上市销售的蔬菜仅600万公斤,仅占总需求量的12%,大量的蔬菜需要从外地调入,造成市场蔬菜价格屡高不下,居民“买菜贵”的问题十分突出。三是市场形势复杂多变,应对难度加大。蔬菜是市场化程度比较高的品种,对市场变化十分敏感,影响因素非常复杂,往往局部地区、个别品种或单一事件都会引起市场的剧烈反应,致使稳定市场供应难度增加、生产的不确定性增加、宏观调控难度增加。

蔬菜是城乡居民生活必不可少的主要食品,是重大的民生问题。促进蔬菜生产发展、保障市场供应,事关农民增收,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我们一定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切实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把蔬菜工作抓紧、抓实、抓出成效。

二、突出重点,扎实抓好蔬菜生产保障市场供应工作

一要优化区域布局。各乡要按照《建设万亩蔬菜基地实施方案》的要求,根据不同生产基础和地理位臵,有选择地发展叶类蔬菜、瓜果类蔬菜,进一步优化区域布局,促进农民增收,保障市场供应。

二要迅速落实面积。蔬菜生产季节性、时间性很强,耽误了季节直接影响到任务的完成和实际收益。因此,各乡镇要抓住蔬菜价格高位运行,生产效益趋好的有利时机,按《实施方案》的要求,动员农民搞好应季蔬菜的生产,把计划种植面积真正落到实处,种足种好,不断提高蔬菜自给能力。

三要大力发展设施蔬菜。设施蔬菜比较效益高,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俗话说一亩园十亩田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我们要抢抓实施百万亩设施蔬菜工程机遇,在抓好柏杨林和茅坪两个设施蔬菜基地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发展,逐步扩大规模,增强市场竞争能力,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四要强化技术服务。县农业、科技部门要加大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力度,利用“阳光工程”项目,强化对蔬菜专业技术的培训,要安排技术人员到重点乡镇指导蔬菜种植,及时引进消化吸收先进技术,要大力发展精细菜,注重发展适销对路的“大路菜”、“速生菜”,保证蔬菜长期供应。

五要抓好蔬菜质量管理。县乡农业技术推广单位要加强对蔬菜病虫害统防统治、菜地质量修复与平衡施肥等技术指导,大力推广使用蔬菜良种和高效低残留农药。农产品质量安全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通力协作,各司其职,切实加强农药市场监管,坚决杜绝高毒高残留农药流入市场。要进一步加强蔬菜质量安全工作,加快建立高产、高效、优质、安全的蔬菜产业约束机制。

三、强化措施,着力构建促进蔬菜生产发展保障市场供应的长效机制

在一定时期内“菜贵伤民”与“菜贱伤农”同时存在。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要靠大市场、大流通。另一方面政府必须发挥市场调节作用,解决生产与流通中出现的不合理现象。从生产来讲,成本推动是重要原因之一,那么就要考虑支持蔬菜生产的政策措施,确保蔬菜生产稳定;从流通来说,就要解决产销对接问题,确保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为此,我们必须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要加大投入力度。要按照蔬菜建设规划,进一步加大对重点村蔬菜生产基地建设的支持力度,整合捆绑项目资金进行菜地平整、水利设施建设、土壤培肥,改善菜田基础设施条件,积极发展设施蔬菜。县上将对蔬菜基地建设、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应用等进行奖补,各乡镇也要制定、出台促进蔬菜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建立以政府投资为引导、群众投资为主体的多元投入机制。

二要培育蔬菜种植大户、营销能人。采取扶持政策积极引导蔬菜种植大户,采取土地流转形式鼓励企业主、种植能人从事规模化生产蔬菜。要大力培育蔬菜营销大户,通过中介组织将一家一户的小生产与大市场联结起来,实现农产品的专业化和集约化流通;要推进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实现农产品供求和价格信息传输的信息化;要加强蔬菜专业协会建设,以蔬菜种植大户、农村经纪人为载体,提高蔬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同时要注意引导有规模的专业户进行登记注册,确立法人地位,促进蔬菜生产向集约化、标准化方向发展,提高我县蔬菜产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三要加强蔬菜市场建设。市场是产品从生产领域到消费领域的重要桥梁,今后要加快以农产品批发市场为重点的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每一个乡镇都要有一个以上与生产基地相配套的农产品批发市场,现有的批发市场要完善基础设施,特别要搞好配套设施建设,重点是建设好质量检测机构和信息交流网络。

四要强化蔬菜市场监管。建立起以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机构为骨干,以大宗农产品主产区、“菜篮子”产品基地、农产品批发市场质检站为依托,覆盖全县的农产品质检体系,保证县级质检机构必要的人员编制、检测仪器设备和监督检测工作经费。引导和督促农产品生产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产品生产基地等设立或者委托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促进安全优质生产,不断提高蔬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满足城乡居民消费需求。对进入市场的鲜活农产品要进行市场准入性检测。

五要加强组织领导。发展蔬菜生产,保障市场供应,措施一定要跟上、力度一定要到位,没有强有力的措施保障,只能是纸上谈兵、空谈进度。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做到工作有人抓、有人管、能管好。县农业局要进一步加强工作指导,扶持蔬菜生产专业合作社发展,不断提高蔬菜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工商部门要加强市场监管,严厉打击囤积居奇、欺行霸市、串谋涨价等违法行为,维护市场和价格秩序。物价部门要加强市场价格监测分析,完善商品成本审核,加大监管力度,维护正常的市场价格秩序。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切实做好各项服务工作,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二是加强督查考核。县政府对蔬菜基地建设、产品质量安全等方面的工作纳入乡镇、部门年度经济目标责任制考核。县考委办要严格实行督查通报,坚决把压力传到位、把力度推到位。三是狠抓责任落实。没有责任就没有压力,没有压力,就没有推进力度。“菜篮子”县负责制要有乡镇长责任落实来支撑,否则,“菜篮子”县长负责制就要落空。今天再次明确一下,各乡镇长是蔬菜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直接责任人。各乡镇要细化分工,进一步明确各自的工作要求、工作责任,把各项任务、各个环节落实到具体到人头,形成层层级级抓落实的良好局面。

加快蔬菜产业发展,是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发展现代农业的需要,是坚持以人为本、丰富城乡蔬菜副食品市场供应的需要,是稳定物价、稳定人心、稳定社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贯彻落实国务院省、政府通知精神和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切实抓好全县蔬菜生产管理是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各级各部门要从进一步贯彻中央“惠民生”方针政策和保护农民利益的高度,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按照职责分工,把各项工作措施尽快落到实处,为促进全县蔬菜生产保障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工作作出应有贡献。

生产现场会上的讲话材料 篇4

同志们:

市委、市政府决定召开全市茶产业工作会议,主要是分析我市茶产业发展形势,找准茶产业发展方向,安排部署茶产业发展工作。我今天参加这个会议,主要基于三种考虑:第一,茶是信阳的主导产业,在信阳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格局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第二,信阳茶产业发展进入到了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做好茶文章对信阳发展意义重大;第三,今年是信阳毛尖获得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100周年,这是我们弘扬信阳茶文化、借势做强茶产业的一个重要契机。所以,各级各部门都要高度重视茶产业发展。刚才,尹主任宣读了市政府的表彰决定;霍主席宣读了我市关于茶叶品牌创建和市场开拓奖励办法,这也是我市支持茶产业转型发展的重大举措,各级各部门要认真抓好落实;浉河区、光山县、新县在会上介绍了经验,讲得很好,大家要相互学习借鉴。下面,就进一步加快我市茶产业转型发展,我再讲几点意见。

一、准确把握形势

近年来,国内外茶叶市场需求发生深刻变化,特别是我国经济发展和作风建设进入了新常态,对茶叶的生产和消费产生了重要影响。作为茶叶生产大市,我们一定要认真研究新常态,准确把握新形势,积极应对新挑战。

一要清醒看待成绩。20xx年是我市积极应对挑战、茶产业转型升级取得重要进展的一年。主要体现在:一是产销形势总体平稳。针对全国茶叶产销形势发生的重大变化,我市于20xx年3月份,先后召开春茶产销形势分析会和春茶生产工作会,及时发布信阳毛尖采摘指数,出台茶叶机械化采摘补贴奖励政策,主动应对市场变化,提高茶叶采摘机械化水平,引导茶企、茶农调整产品结构,积极有效开拓市场,取得了良好成效。据统计,20xx年,全市茶园面积达187万亩,茶叶产量达4.84万吨,总产值达80.3亿元,产量、产值等指标与上年基本持平,产销形势持续平稳。二是品牌质量持续提升。注重加强与中茶所的战略合作,全面推广茶树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从源头上确保茶叶质量安全;在浉河区试点推进茶叶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建设,加强茶叶质量抽检和市场监管,全市茶叶质量安全水平全面提升;持续加强品牌宣传,坚定不移地组织茶企走出去,积极参加各类高规格的茶博会、茶展销会、茶业年会和茶业峰会,进一步扩大了信阳茶的影响力和知名度。目前,我市已有4个茶叶中国驰名商标、3个“中国百强茶企业”;信阳毛尖品牌价值达52.15亿元,居全国第3位;“信阳毛尖传统采制技艺”成功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三是市场开拓持续深化。信阳被农业部批准为全国唯一的国家级茶叶市场。目前,我市依托龙头企业,已在全国主要城市建立品牌形象店300多家,设立营销网点1500多个。“信阳毛尖”淘宝店铺超过600家,全年销售额超过20xx万元。同时,我市茶叶出口取得新突破。20xx年前11个月信阳茶叶出口4099.9吨,货值1146.5万美元,同比增长28.9%,创历史新高。四是节会影响持续扩大。我市成功举办了第22届信阳国际茶文化节,共有国内外140多家企业参展,实现现货交易超过1500万元,经贸洽谈签约合同金额7.83亿元。同时,我们以茶为媒,与北京市西城区缔结为友好市区,并成功举办第22届信阳国际茶文化节北京活动周,开展了万人品茶等丰富多彩的展示展销和宣传推介活动。组团参加了第十届中国茶业经济年会,顺利接过20xx年第11届中国茶业经济年会承办权。

二要认真研判形势。据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统计,过去20xx年,全球茶叶产量、茶叶消费分别以年均4.08%和3.81%的速度增长,我国茶叶产量更是以近10%的速度实现了十连增。据农业部统计,全国绿茶产量为131万吨,仍是我国最大的茶类。当前。面对茶叶产销的新形势,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的总体判断是:一是产品结构继续调整。绿茶因其保健功能突出,消费认识广泛,消费稳定增长。但在不同级别的茶叶中,大宗茶消费成为主流,高端茶产销量占比将持续回调。二是价格和包装更加亲民。受公款消费和礼品市场的限制,高端茶价格回调已成必然趋势,但大众消费的中低端茶叶逐渐进入良性轨道,促使生产者将注意力转向普通消费群体,让更多老百姓能买得起好茶。包装方面,商家也开始转向简易、环保包装为主。三是品牌企业广泛进入电商渠道。随着020模式的广泛普及,越来越多的品牌茶企开始在天猫、淘宝、京东、1号店等第三方平台开设旗舰店,电商化已成为品牌企业拓展销售途径的新方向。四是茶叶消费群体年轻化。20xx年调查结果的一个重要变化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到饮茶的行列,茶叶消费群体的年轻化正逐渐成为潮流。近期,互联网上还有一份关于20xx年茶产业何去何从的分析报告,其主要判断有:一是从经济形势分析看,茶叶市场整体上不容乐观,呈现供大于求、产大于销的格局,市场竞争十分激烈。二是茶叶消费更加多元化,各茶类之间此起彼伏,高端市场继续萎缩,中低端市场不断扩大,茶叶消费两极分化的现象更加明显。三是茶叶的安全问题依然严峻,但人们的健康意识和追求不断强化,有机茶、生态茶和保健茶更受欢迎。四是茶叶深加工可望取得较大突破,袋泡茶、茶饮料开始呈流行趋势。五是更多的传统企业进入电商,消费者对茶叶的认识水平越来越高,将给产品质量优良、个性鲜明的传统企业在网络发展带来更多希望。六是茶叶出口贸易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难,但却是中国茶叶的重要出路,也是传统企业寻求突破的途径。七是茶园流转加快,专业茶场、茶叶合作社等规模化经营越来越多,随之而来的是茶业机械化、标准化的初步形成。八是茶产业的分工越来越细,茶产业的资源、渠道整合将开始,各种跨行业、地区、茶类的联盟、平台陆续出现。九是茶具、包装、机械等茶配套行业不可避免深受影响,其中包装、策划等行业影响最大。十是茶行业的人才依然紧缺,培训、教育等持续火热。

三要积极应对挑战。近年来,我市茶产业发展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一是成本倒逼的挑战。近年来,采茶难、采茶成本上升、茶资源利用率不高等问题特别突出,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茶园的综合效益。特别是信阳作为一个劳务输出大市,一方面,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另一方面,我市以生产名优茶为主,茶叶生产从茶园管理、采摘到炒制、精加工等诸多环节主要靠人工完成,生产成本高,这就导致我市茶叶价格普遍较高,市场竞争力低,直接影响茶企茶农的效益,迫切需要提高茶叶采摘的机械化水平。二是市场倒逼的挑战。目前,全国茶行业普遍存在产销信息不对称、生产与市场脱节、卖茶难等问题,我市也同样存在。一些县区和茶企业对茶叶品牌创建和宣传重视不够,公用品牌建设投入少。部分企业对当前电子商务等营销新形势、新业态研究不够,对市场需求的变化认识不足,影响市场开拓。特别是我市过去以生产中高档茶为主,面对新形势,茶产业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亟需加快转变,产品结构亟需加快调整。三是质量倒逼的挑战。近年来,我市新发展茶园中的小山丘陵茶园和“稻改茶”平地茶园面积有所增多,病虫害发生几率增大;随着信阳红茶兴起,夏秋茶采制增加,如何控制鲜叶农残应需引起高度重视;信阳茶区仍以分散种植、茶农自产自销为主,茶叶清洁化安全生产任重道远;受全球气候异常、茶园小环境因素影响,信阳茶种植管理病虫害综合控制技术亟需加强。同时,一些县区和企业还存在质量安全意识不强、重视程度不够、病虫害防治不规范、质量把关不严格等现象。所以,我们一定要准确把握形势,积极顺应市场规律,及时引导全行业根据消费环境的变化进行思路调整。

二、加快转型升级

分析研判当前的形势,我们必须加快茶产业转型升级步伐,由依靠面积、产量的粗放增长向质量、效益提高的集约发展转变,由“生产引领消费的产品导向”向“市场引领生产消费的品牌导向”转变,由劳动密集型低科技含量生产向技术密集型标准化生产方向转变,由传统农业生产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现代农业转变。要实现“四个转变”,重点要抓好以下工作:

(一)实施标准化生产。标准化是推进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这里要重点抓好四个环节:一要解决好“建”的标准化问题。要继续坚持生态优先、因地制宜、宜茶则茶的原则,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严格标准、严把质量,稳步扩大茶园面积,建设生态茶园基地。同时,要注重无性系良种的引进、繁育和推广,加快低产茶园更新改良,做到标准化建园、集约化发展,不断提高我市茶园标准化水平。二要解决好“管”的标准化问题。要继续深化与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等科研院所的战略合作,继续实施茶树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三年行动计划,通过示范带动,全面推进茶园标准化、专业化、精细化管理。要大力推广机械化管理和采摘,降低茶园管理和生产成本,解决劳动力短缺问题,着力提升茶园管理机械化、现代化水平。三要解决好“加工”的标准化问题。要严格执行标准和操作规程,大力推广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作业,促使茶叶加工生产从分散的家庭作坊式向工业化、标准化生产过渡,全面提升茶叶加工企业的加工能力和自动化加工水平。同时,加大企业标准研究和执行力度,进一步完善和规范茶叶炒制加工工艺和流程,制定相应的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和监控体系,提高茶叶加工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四要解决好“销”的标准化问题。在茶叶的包装、贮藏、运输、销售等环节,也必须严格遵守国家行业标准,确保茶叶质量安全。

(二)注重多元化开发。产品是参与市场竞争的基础,要提升我市茶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丰富茶叶产品,走多元化开发之路。一要优化产品结构。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紧盯市场需求的变化,根据消费市场定位产品结构,努力开发茶叶新品种、新产品,更加注重中低档茶特别是大众茶的生产,快速抢占广阔的中低端茶市场。二要调整产品包装。认真研究市场形势和消费对象,更加注重产品包装的设计、研发、更新,在品牌定位、产品价格和产品包装上要亲近大众消费群体,突出产品主体,杜绝过度包装。要利用绿色环保工艺,适度简化产品包装,降低生产成本,让产品价格更加贴近普通消费者。三要拉长产业链条。要积极投入茶资源衍生品的跨界开发,大力发展精深加工产品、高附加值产品、多元化产品,满足市场差异化需求。积极培育茶文化旅游业,努力研发具有信阳特色的茶文化旅游产品,提高信阳茶文化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三)加强合作化经营。充分发挥各级专业合作组织、茶叶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依靠茶叶产业化龙头企业和茶叶专业合作社的支撑和带动,大力推进合作化经营,提高茶产业组织化程度,提升茶产业整体竞争力。一要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要引导、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茶叶专业合作社、加工经营大户以各种形式与茶农建立紧密的利益联合体,真正做到合作共赢、利益共享。积极引导鼓励茶农以茶园、资金、劳动力等要素入股,参与企业生产加工经营,实现茶农与企业利益的更紧密联结。二要积极完善茶叶专业合作经营机制。要按照“自愿、自主、平等、互利”的原则,以茶叶加工企业和自主品牌为载体,组织茶场、茶农建立茶叶专业合作社,逐步完善合作化经营机制,不断提高茶叶生产组织化、产业化水平。三要大力发展茶叶家庭农场。目前,我市共有茶叶家庭农场4万多家,这是我市茶叶生产经营的基本细胞和主力军。今后要积极引导,规范发展,强化服务,重点扶持,努力使其成为提升我市产业化水平的重要力量。

(四)推动产业化发展。重点要突出抓好两个方面:一要突出抓好集聚发展。要坚持不懈地走集群集聚发展之路,继续在强基地、强企业、强市场、强品牌上持续提升,真正把信阳的生态优势和信阳茶的资源优势、品质优势、品牌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进一步提升规模效益,增强辐射能力,提高竞争实力。要继续培育壮大茶产业集群和茶产业集聚区,把家庭经营生产方式与社会化大生产有效衔接,以现代产业体系的模式推进茶产业链的进一步完善,加速实现茶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和集群化方向发展。二要突出抓好融合发展。茶产业融合了一、二、三次产业,不仅具有完整的产业链,而且还能带动茶具、茶机械、茶包装、茶加工、茶运输、茶文化、茶旅游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我们要增强现代服务业在茶产业发展中的融合度,以现代工业的技术成果和物质积累支撑茶产业纵深发展,以第三产业的先进管理理念和营销手段推进茶产业创新发展,实现生产、加工、运输、仓储、销售相链接,推进产业链与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促进茶产业稳定发展、茶产业综合效益提升和茶农持续增收。

三、积极开拓市场

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消费环境新的变化,如何对接产业发展和市场需求,积极培育好市场、发展好市场、开拓好市场,是我们必须要认真研究的问题。近期,郭书记对我市茶叶市场开拓问题多次作出重要批示,提出了新的要求,大家一定要落实好。今天,我也谈谈几点想法。

(一)打牢市场之基。茶叶质量以及茶叶饮品的安全已经成为茶产业兴衰成败的决定因素,如果质量出了问题,一切归于零。各级各部门要按照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茶叶质量安全工作的意见》要求,继续坚持属地管理和分段监管原则,切实把茶叶质量安全监管贯穿到茶叶生产和流通的每个环节,通过扩大舆论宣传、组织技术培训、加强产品抽检、加强市场监管、开展执法检查等形式,不断提高我市茶叶生产者经营者的质量安全意识和茶叶质量安全管理水平。要广泛开展有机茶认证、质量体系认证等产品认证工作,不断努力提高茶叶质量。要全面建立茶叶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确保我市茶叶不出现任何质量安全问题。

(二)构建市场体系。重点要抓好三个方面:一要健全市场网络。要通过直销、代理、连锁、加盟等形式,在全国茶叶主销区建设一批品牌形象店和展示展销店,形成覆盖全省、辐射全国的茶叶交易网络。要建立和培育茶叶经纪人队伍,通过茶叶经纪人实现产、销快速对接,实现订单销售,使各种有形的无形的市场网络相互连接贯通。二要培育市场主体。要按照集聚发展和“扶优、扶强、扶大”的原则,重点培育扶持一批产业基础好、辐射带动能力强、品牌影响力大的龙头企业,建立企业文化,树立企业形象,积极与国内外市场接轨。要大力发展茶叶专业合作社,注重茶企、茶农间利益协调,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合作机制,不断提高全市茶产业的市场竞争力。三要建好茶叶市场。要抓住农业部批准信阳建设国家级茶叶市场的重大机遇,重点围绕建设茶产品集散展示中心、茶产业研发中心、茶行业信息推广中心、茶文化挖掘与传承中心、茶行业标准制定中心,进一步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真正把国家级信阳茶叶市场建设好、运营好,努力吸引更多的茶企、茶商入驻,努力打造国内一流的茶产品交易流通平台。要做好市场规划,大力改善茶叶市场交易展示、交通运输、仓储保鲜、电子信息、质量检测、环境卫生等设施设备条件,促进支持现有茶叶批发市场、交易市场建设,增强辐射带动能力。

(三)拓宽市场之路。茶是信阳的富民产业,只有茶市场的路子越来越宽,茶产业、茶经济才会越来越旺,茶农的收入才会更加有保障。当前,要重点抓好三个方面。一要持续做强茶叶品牌。目前,我市具有名称的茶叶企业200多家,但能称得上品牌的还不多,市场占有率不高,影响力不大。下一步,要继续强力实施品牌战略,真正像对待自己的生命、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来保护和使用好“信阳毛尖”与“信阳红”公用品牌。同时要鼓励和支持企业创建自主品牌,建立统一品牌形象的营销网络,努力推动从卖产品向创品牌转变,尽快形成在国内外市场有较大影响和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信阳茶品牌,以品牌效益和规模效益占领市场,真正形成规模优势和品牌效应。今天会上,市茶叶协会印发了《信阳毛尖证明商标管理规则》(试行),这是加强对信阳毛尖公共品牌管理保护和做大做强信阳毛尖公共品牌的有力举措。各级各有关部门和各类茶叶生产经营者要全力支持配合好该规则的实施。二要大力发展电子商务。近年来,茶叶电子商务发展已呈井喷之势,网络销售不仅能够降低交易成本,而且能够快速扩大市场,引领消费潮流。我们要认真研究并充分利用电商这一营销新业态,鼓励和扶持更多的企业和品牌利用全国知名的电商平台,发展电子商务,加大网络销售培训力度,鼓励企业扩大网络宣传,不断开拓新的市场。三要着力办好茶事活动。今年是我市茶产业大事多、喜事多的一年。其中比较重要的活动有四项:一是举办第23届信阳国际茶文化节。从现在开始已进入茶文化节的筹备阶段,各级、各部门要迅速进入角色,做好宣传发动和安排部署工作,切实做好各项筹备工作。二是筹办20xx年第十一届中国茶业经济年会。中国茶业经济年会是目前中国最具权威、最大规模、最具影响的茶界盛会。我市已成功接过20xx年第11届中国茶业经济年会的会旗,年会将于今年10月中下旬举办,各相关单位要在中茶协的指导帮助下,从现在开始着手筹备,提前谋划,确保年会办出信阳特色,办出更高水平。三是开展信阳毛尖获得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100周年相关纪念活动,这也是我们重塑信阳毛尖百年名茶形象、努力开拓国内外消费市场的重要平台,各级各部门要积极参与、加强配合,进一步把信阳茶都的名片擦亮。四是筹办“大别山地区名优茶优质高产协作总结会”。会议将于今年上半年在信阳召开,涉及鄂豫皖3省6市26个县区。这四项活动,都是事关信阳茶发展的大事,我们要严格按照中央要求,本着节俭办会的原则,及早准备,更加突出茶主题、茶元素,更加体现开放性和市场化,更加注重在立意、品味、规格、效应上持续提升,精心组织筹备好茶事活动,进一步提升信阳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四)加强市场监管。目前,《食品安全法》已颁布实施,作为饮品的茶叶也被纳入到食品安全的领域进行监管,监管的环节将延伸至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等整个产业链条,这对茶叶生产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也使我市茶产业的发展既面临重要机遇,又必须应对严峻挑战。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一旦出现茶叶质量安全问题,对整个信阳茶产业的发展都将是致命的。就茶叶而言,影响质量安全的主要是农残问题、重金属超标问题以及食品卫生安全问题。各产茶县区要继续坚持属地管理原则,对辖区内的市场监管负总责。农业、食药、工商、质监、茶办等部门及茶行业协会要根据各自职责,加强监管,打击假冒伪劣行为,做好各种有形市场管理和配套服务工作,重点做好产品质量标准制定、质量安全抽查、市场秩序维护、公共品牌保护、信阳毛尖采摘指数预报发布等工作,建立健全与标准化相配套的监管、检测体系,做到生产过程全程监控,产品及时抽样检测,质量安全问题可追溯,确保茶叶食品安全。同时,各茶叶生产经营企业要恪守诚信经营,平等竞争的原则,杜绝欺诈造假、恶意炒作、谋取暴利等不健康的行为,形成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规范自己市场行为。

四、强化服务保障

我市茶产业发展已进入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我们一定要保持茶产业发展的稳定性、持续性,紧盯发展目标,强化工作措施,加强服务保障,全面推进我市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一要落实责任。20xx年的目标任务已经下达,各产茶县区要高度重视,切实把任务分解到位,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全面完成年度茶产业发展各项目标任务。要继续完善茶产业发展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进一步加强对全市茶产业发展的指导、协调、管理和服务。要进一步强化市县茶产业主管部门的职能,切实承担起负责茶叶产业规划、政策指导、督促检查、市场开拓和品牌培育等工作职责。各有关部门要结合自身实际,搞好指导服务和协同配合,形成部门分工负责、各司其职、合力推动的工作机制。

二要优化服务。市茶办要帮助指导各产茶县区做好茶产业发展规划,安排好工作进度,并细化到乡镇、村组、农户和地块。各级财政要加大对茶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通过财政贴息、以奖代补等方式引导茶产业加快发展。要积极整合相关涉农资金,集中向茶产业倾斜。要将茶产业发展纳入退耕还林和生态林、防护林建设范畴,运用好国家给予林业的优惠政策。要制定土地利用、市场建设、工商注册、品牌创建等组合优惠政策,鼓励引导社会资本投向茶产业,促进茶产业良性发展。茶行业协会要发挥自身联接政府与产业、生产与市场、茶农与企业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积极指导茶叶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发展,不断提高组织合作化水平和服务能力。

三要强化支撑。要完善市县乡三级科技服务体系,充分利用国家各种涉农培训项目和资金,加强与科研院所合作,建立产学研技术研发平台、茶叶科技应用推广体系和人才培训基地,重点培养行业紧缺人才,加强新产品、新技术的创新研发,突破产业发展技术瓶颈,为提升茶产业核心竞争力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四要严格奖惩。刚才,我们对20xx年度茶产业发展好的县区进行了表彰奖励,今天会上又印发了茶叶品牌创建和市场开拓奖励办法,这些都是在支持茶产业发展。今后,我们在表彰奖励的同时,还将对完不成目标任务或出现重大质量安全事故的追究责任。市政府督查室和市茶办要定期开展督查问效,及时发现和解决茶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对政策措施不到位、推动工作不力的要加压推进,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同志们,目前我市茶产业发展面临着新形势、新机遇、新挑战。希望全市上下进一步坚定信心,不断探索茶产业发展的新路子,不断研究解决发展中所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在稳步扩大茶园面积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茶产品的质量和效益,努力开创我市茶产业发展的新局面!

生产现场会上的讲话材料 篇5

同志们:

今天,市政府在此召开AA“10.29”火灾事故现场会,非常必要。刚才,AA市政府副市长于云祥就AA消防工作发了言,市公安局副局长SSS同志通报了该起火灾事故及其处置情况,并分析了事故原因,提出了进一步加强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使用的消防安全要求,市安监局谢文光局长通报了1-10月全市的安全生产情况,强调了企事业安全生产的几点意见,我都完全同意。消防安全责任重于泰山,消防安全工作头绪众多,务求落实,诸多措施中贵在治本,下面,我就汲取此次火灾教训,做好企业消防安全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警钟长鸣,增强做好消防安全工作的紧迫感

今年1~9月,我市共发生火灾268起,死3人,伤1人,直接财产损失116.93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火灾起数上升了8.5%,其中工业火灾14起,占总数的5.2%。今年4月,AA市板桥镇隆兴玻璃厂因职工违章操作引发火灾,损失4万元,7月,AA市家得利超市因违章操作引发火灾,损失3.25万元,8月,四强机械热处理有限公司因职工违章操作引发火灾,损失1.82万元,10月29日,AA市恒明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又发生燃烧爆炸事故,伤2人,经济损失70余万元。这些火灾事故充分表明,当前我市的火灾形势绝对不容乐观,尤其是“10.29”火灾事故中暴露出的违法生产、报警不及时、职工自救能力低等问题,说明我们的消防工作仍存在许多薄弱环节,一是各级领导 干部消防安全意识不强,思想麻痹,相当一部分单位的主要领导 和分管消防的领导未将消防安全工作列入日常工作。二是有章不循,没有坚持必要的工作程序和制度。三是企业的消防设施老化,消防管理制度混乱,各部门的协调管理存在问题。四是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工作不到位,单位的职工消防素质较差。因此,各级政府,市政府各部门一定要认清当前我市严峻的防火形势,增强做好消防安全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抓消防安全工作决不能有丝毫的松懈麻痹,必须保持高度的警惕,警钟长鸣,常抓不懈。务必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政治稳定的大局出发,进一步统一认识,切实加强对消防工作的领导,采取坚决有力的措施,全力遏制当前火灾多发的严峻形势,严阵以待,守好消防这一块阵地,确保消防安全。

二、注重实效,扎实开展企业单位消防安全大检查

是一个老工业城市,生物、化工、制药、酿酒类企业众多,各种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的生产、经营和储存量大,有的已对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各企业单位更要充分吸取火灾事故教训,并举一反三,全面开展单位自身的消防安全隐患排查,确保不发生重特大火灾事故。在企业的生产工作中,要抓好消防安全隐患知情率、一般火灾隐患整改率和重大火灾隐患根治率。防火安全检查必须做到三个“到位”,即组织领导要到位,检查要到位,整改要到位。组织领导到位,就是检查要有计划 、有组织,领导同志要带头参加,引起全员职工的普遍重视;检查到位,就是检查要严、细、实,不留死角;整改到位,就是对查出的问题和火灾隐患要迅速落实整改责任和措施,及时完成整改。消防安全检查经常搞,但一定要在提高效果上下功夫。企业要重点查自身是否按国家消防法律法规落实了消防安全责任,落实了各项消防安全措施;新上项目是否严格执行了消防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使用,是否落实了本单位的消防安全投入,改善了消防安全条件,是否落实了对员工的消防安全培训,从业人员是否具有必要的消防安全技能,企业单位是否根据自身实际制定了完善的火灾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定期开展应急预案演练等。

市安监局、市消防支队要会同相关部门及时对全市生物、化工、制药等易燃易爆企业进行清理检查。

三、落实责任,逐步建立消防安全长效管理机制

抓好消防安全的目的,就是保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各县(市、区)、各部门、各单位要认真总结 这次火灾事故的经验和教训,分析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在工作中始终坚持“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从源头抓起,从基础抓起,做到未雨绸缪,防患未然。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的规定,消防安全责任制涉及政府、行业主管部门、监督管理部门、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以及法人和其他组织等各个层面。各级政府一定要加强对消防工作的领导,切实履行消防安全职责。县(市、区)政府的主要领导对本地区的消防安全状况要心中有数,要定期研究解决当地存在的重大消防问题,把消防安全工作与经济建设同计划 、同布置、同检查。市政府每季度都要召开安全形势分析会,各地政府也应定期分析本地消防安全形势,制订加强消防安全工作的具体措施。行业管理部门要根据行业管理、生产的特点和火灾的危险性,层层落实本行业的消防安全责任制,若发现企业、单位改变生产性质或使用性质,增大了火灾危险性,要及时与公安消防部门联系、沟通,共同督促单位强化消防安全管理,改善消防安全条件,杜绝火灾事故的发生。企事业单位是消防安全工作的责任主体,必须严格按照《消防法》、《关于进一步落实消防工作责任制的若干意见》和公安部61号令等法律法规,自觉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建立健全“消防安全自查、火灾隐患自除、法律责任自负”的工作机制,设置消防安全管理机构,确定专(兼)职消防员,建立健全以消防安全防火责任制为核心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保证足够的消防水源,落实单位消防安全责任制和防火检查、防火巡查及隐患整改制度,使消防安全责任和工作措施落实到车间、班组、每个干部职工,贯穿于工作的各个细小环节,切实加强自身消防安全管理,全面提高企业消防安全素质和自防自救能力。公安消防机构是法定的监督部门,是同级人民政府的职能部门,要实施全方位的消防监督管理和灭火救援,做到严格执法和有效扑救。要切实建立起消防安全的检查、整改和责任追究体系。对发生的火灾事故,要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加大查处力度,严肃追究有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

市政府将把消防工作纳入各级政府和领导干部任期考核的内容,以建立我市消防安全工作的长效机制,促进我市消防安全和管理上台阶、上水平。

四、加大投入,增强抗御火灾的能力

作为分管安全的领导,我亲眼见证了消防部队在“10.29”火灾事故中的英勇表现。消防支队的官兵,企业消防队的同志,还有前来支援的成都支队的消防官兵们,在浓烟烈焰和不间断的爆炸中,冒着生命危险,与火魔展开了生与死的较量,最终成功扑灭了大火,保住了人民的财产。他们的表现钦佩,他们的精神值得学习,同时也应该看到,我们消防基础设施,尤其是消防装备还远远不能满足扑灭化工、易燃易爆这类特殊火灾的需要。所以,各级政府一定要增强消防意识,加大对消防的投入,加强对消防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大对消防装备的投入,全面提高消防部队的补救能力。

消防安全工作事关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希望同志们牢记职责,认真贯彻xx届五中全会和“”规划提出的创建和谐社会的精神,本着可持续发展的科学观,扎实工作,不辜负市委、市政府的希望,不辜负人民群众的希望,切实把消防工作抓出成效,为我市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富民兴市、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

赞助商